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教版⼩学语⽂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及答案
部编⼈教版⼩学语⽂四年级上册期末课内阅读专项测试及答案
⼀、阅读课内⽚段,完成练习。
(共10分)
观潮(节选)
午后⼀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
顿时⼈声⿍沸,有⼈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还是(),看不出有什么变化。
过了⼀会⼉,响声越来越⼤,只见东边()的地⽅出现了⼀条⽩线,⼈群⼜沸腾起来。
那条⽩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
再近些,只见⽩浪翻滚,形成⼀堵两丈多⾼的⽔墙。
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地飞奔⽽来;那声⾳如同(),好像⼤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般涌来,江⾯上依旧()。
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
看看堤下,江⽔已经涨了两丈来⾼了。
1.选择恰当的词语填进⽂中的括号⾥。
(3分)
⼭崩地裂风号浪吼⽔天相接风平浪静漫天卷地浩浩荡荡
2.选⽂按照由到的顺序观察,随着位置的转变和时间的推移来描写。
(3分)
3.第⼀⾃然段中描述观潮者情态的词语是和。
这两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们的⼼情,从侧⾯衬托了。
(2分)
4.画“”的句⼦运⽤了和的修辞⼿法。
(1分)
5.如果此时你也站在⼤堤上观看钱塘江⼤潮,请你⽤⼀句话来表达⾃⼰的⼼情。
(1分)
⼆、阅读课内⽚段,完成练习。
(共10分)
呼风唤⾬的世纪(节选)
⼈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直很依赖⾃然,⽣活在⼀个慢吞吞、静悄悄、⼀到夜⾥就⿊暗⽆光的世界。
那时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机,也没有汽车。
⼈们只能在神话中⽤“千⾥眼”“顺风⽿”和腾云驾雾的神仙,来寄托⾃⼰的美好愿望。
我们的祖先⼤概谁也没有料到,在最近的100年中,他们的那么多幻想纷纷变
成了现实。
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20世纪,⼈类登上⽉球,潜⼊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核世界的奥秘;20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以及民航飞机、⾼速⽕车、远洋船舶等,⽇益把⼈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
⼈类⽣活的舒适、⽅便,是连过去的王公贵族也不敢想的。
科学在改变着⼈类的精神⽂化⽣活,也在改变着⼈类的物质⽣活。
1923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伯特兰·罗素说:“归根到底,是科学使得我们这个时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时代。
”现在,这句话依然适⽤。
回顾20世纪的百年历程,科学的确创造了⼀个⼜⼀个神话,为⼈类创造了⽐以往任何时代都要美好的⽣活。
在新的世纪⾥,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活。
1.“千⾥眼”和“顺风⽿”在神话中指。
在选⽂中是
指。
在科技不发达的年代,⼈们只能⽤这种⽅式来寄托。
(3分)
2.“忽如⼀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原本形容。
选⽂中引⽤这句古诗,表现了,是⼈们始料未及的,给⼈们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
(2分)
3.判断以下句⼦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3分)(1)选⽂的第⼀⾃然段和第⼆⾃然段运⽤了对⽐的表现⼿法突出100年前⼈类⽣活的落后。
()
(2)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的⼈类⼀定可以像神仙⼀样呼风唤⾬。
()(3)题⽬中的“呼风唤⾬”是指⼈类在利⽤⾃然⽅⾯取得了重⼤突破,不再像从前那样受到⾃然条件的严格限制。
()
4.展开想象,如果过去享尽荣华富贵的王公贵族穿越时光隧道来到今天的社会,他们会怎么说?(2分)
三、阅读课内⽚段,完成练习。
(共7分)
蟋蟀的住宅(节选)
别的昆⾍⼤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
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夫,弃去毫不可惜。
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安。
它常常(严肃慎重)地选择住址,⼀定要排⽔(优秀优良),并且有(温柔温和)的阳光。
它不利⽤现成的洞⽳。
它的舒服的住宅是⾃⼰⼀点⼉⼀点⼉(挖掘发掘)的,从⼤厅⼀直到卧室。
1.⽤“√”选择括号⾥恰当的词语。
(2分)
2.⽤“”画出选段中的拟⼈句。
(1分)
3.“随遇⽽安”的意思是;蟋蟀“不肯随遇⽽安”具体表现在、和。
(2分)
4.蟋蟀选择住址的条件是和。
(1分)
5.选⽂主要写的是()。
(1分)
A.别的昆⾍是怎样选择隐蔽场所的
B.蟋蟀住宅的特点
C.蟋蟀和其他昆⾍住宅的不同点
四、阅读课内⽚段,完成练习。
(共9分)
陀螺(节选)
我的陀螺刚⼀露⾯,就招来了⼀顿嘲笑。
的确,在各⾊帅⽓的陀螺⾯前,它长得不伦不类,该平的地⽅不平,该尖的地⽅不尖,看不出⼀丝⼀毫与同伴相⽃的能⼒。
这使我⼠⽓⼤减,只是在⼀旁抽打,不敢向任何⼈挑战。
然⽽世间许多事都是不可预料的,我追求“和平”只是个⼈愿望,⼩伙伴们不⽢寂寞,⼀个⼤陀螺的主⼈,开始傲慢地向我挑衅。
⼤陀螺摇头晃脑,挺着肚⽪⼀次次冲过来,我的“鸭蛋”则不动声⾊地闪躲。
⼀次次冲击,⼀次次闪躲,终于⽆法避开,它们狠狠地撞上了!
奇怪的是,我的陀螺个头⼩,却顽强得出奇!明明被撞翻在⼀边,⼀扭⾝⼜照样旋转起来。
它圆头圆脑,好像上下左右都能找到⽀撑点似的。
结果呢,⼤陀螺在这个始终⽴于不败之地的对⼿⾯前,彻底溃败了。
这真是个辉煌的时刻!我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品到了幸运的甜头。
⽆意中获得的“荣誉”,虽然⼩如微尘,对好胜的孩⼦来说,也⾜以陶醉许久了——直到现在我还能兴致勃勃地写下这些⽂字,便是⼀种有⼒的证明吧!
我的冰尜⼉,⽊⼯随便旋出的⼩⽊头块,丑⼩鸭⽣出的⼀只丑鸭蛋,在童年的⼀个冬⽇⾥,给了我极⼤的欢乐和由衷的⾃豪。
这真应了⼀句古话:⼈不可貌相,海⽔不可⽃量。
1.根据选⽂内容填空。
(2分)
画“”的句⼦中的“和平”指的是,
可预料”指的是,这句话写出了“我”的⼼情。
(3分)
3.作者借“⼈不可貌相,海⽔不可⽃量”这句话告诉了我们。
(2分)
4.“我”为什么称⾃⼰的陀螺为“丑⼩鸭”?(2分)
五、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
(共7分)
暮江吟.
[唐]⽩居易
⼀道残阳铺⽔中,半江瑟瑟
..半江红。
可怜
..⽉似⼸。
..九⽉初三夜,露似真珠
1.写出诗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吟:瑟瑟:
可怜:真珠:
2.这⾸诗按顺序,描写了从到这段时间江边的景⾊变化,表达了作者之情。
(2分)
3.下列对于“铺”字的理解不恰当的⼀项是()。
(1分)
A.写出了残阳⼏乎是贴着地⾯照射过来的景象
B.写出了秋天⼣阳独有的柔和
C.写出了霞光⾮常强烈,把江⽔映得通红的景象
D.给⼈亲切、安闲的感觉
4.⽤⾃⼰的话描述⼀下本诗前两句的景象。
(2分)
六、阅读课内⽂⾔⽂,完成练习。
(共7分)
王戎不取道旁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游。
看道边李树多⼦折枝,诸⼉竞⾛取之,唯戎不动。
⼈问之,答⽈:“树在道边⽽多⼦,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2分)
(1)看道边李树多⼦折枝
...。
⼦:折枝:
(2)取之信然
...。
之:信然:
2.⽤⾃⼰的话说说下列句⼦的意思。
(2分)
(1)尝与诸⼩⼉游。
(2)诸⼉竞⾛取之,唯戎不动。
3.王戎为什么不取道旁李?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2分)
4.如果再给这个故事起个名字,下列最恰当的⼀项是()。
(1分)
A.道边苦李
B.王戎与诸⼩⼉游
C.王戎七岁
D.多⼦的李树
参考答案:
⼀、1.风平浪静⽔天相接浩浩荡荡⼭崩地裂漫天卷地风号浪吼
2.远近潮⽔的变化
3.⼈声⿍沸沸腾惊叹、兴奋钱塘潮的壮观
4.⽐喻夸张
5.⽰例:我的⼼情就像那来势凶猛的浪潮⼀样澎湃,激动万分。
⼆、1.能看得很远和听得很远的神仙古代⼈们想象中的超脱⾃然的能⼒⾃⼰的美好愿望
2.⼀夜之间雪下满⼤地现代科技成就的变化之快、变化之⼤
3.(1)×(2)×(3)√
4.⽰例:这⾥是哪⾥?是天堂吗?⼈们的⽣活怎么⽐我在王府⾥还好!没想到在新的世纪⾥,会有这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科技成就,多么美好的年代啊!我要⽣活在这⾥。
三、1.慎重优良温和挖掘
2.它的舒服的住宅是⾃⼰⼀点⼉⼀点⼉挖掘的,从⼤厅⼀直到卧室。
3.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慎重地选择住址不利⽤现成的洞⽳⾃⼰⼀点⼉⼀点⼉挖掘
4.排⽔优良有温和的阳光
5.C
四、1.①⼤家都嘲笑我的陀螺
②感到奇怪
③“我”的⼩陀螺把别⼈的⼤陀螺打败了
④陶醉、欢乐、⾃豪
2.“我”⼠⽓⼤减,只是在⼀旁抽打,不敢向任何⼈挑战⼀个⼤陀螺的主⼈向“我”挑衅难堪与担⼼
3.不可以貌取⼈,就像海⽔是不可以⽤⽃去度量的⼀样,不可根据某⼈的相貌就低估他
4.因为“我”的陀螺长得不伦不类,却顽强得很,跟安徒⽣笔下的丑⼩鸭⼀样,虽
然其貌不扬,但凭借顽强的毅⼒终于实现⼈⽣理想。
五、1.古代诗歌体裁的⼀种。
青绿⾊。
可爱。
珍珠。
2.时间黄昏夜晚对⼤⾃然的热爱
3.C
4.⽰例:⼀道残阳渐沉江中,霞光铺满江⾯,江⾯波光粼粼,⾦光闪闪,江⽔⼀半呈现碧绿,⼀半呈现艳红,美极了。
六、1.(1)果实。
把树枝压弯了。
(2)李⼦。
的确如此。
2.(1)曾经和许多⼩孩⼀起玩耍。
(2)许多孩⼦都争着跑过去摘李⼦,只有王戎没有动。
3.因为李树长在路边却还有那么多李⼦,说明那些李⼦肯定是苦的。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能细⼼观察、独⽴思考的⼈。
4.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