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西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
1. (2分)西周时期,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该材料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 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B . 西周有严格的等级制度
C . 西周的冶炼业十分落后
D . 西周的青铜器数量比较少
2. (2分) (2019高三上·长春模拟) 《新全球史》记载,公元前6世纪,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史料是()
A . “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B . “除井田,民得卖买”
C . “一人治之,十人食之”
D .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3. (2分)“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 . 削减节度使的实权
B . 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 . 设三司使管理财政
D . 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4. (2分) (2020高二上·正定月考) 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 . 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 . 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
C . 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 . 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
5. (2分)(2016·单县模拟) 有人说:“近代西方什么都禁,就是不禁人的本能。
古代中国什么都不禁,唯独禁人的本能。
”你若同意上述的观点,主要依据是()
A . 启蒙思想;民贵君轻
B . 人文主义;存天理,去人欲
C .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D . 信仰得救;致良知,有孝道
6. (2分)有3件珍贵而且饱含着中华民族百余年血泪的文物分别叫做牛首、虎首、猴首,出自于圆明园,2002年,保利集团以3317万港币竞拍成功。
历经140年历史沧桑之后,这三件文物终于重归故里。
你知道它们是在哪一次侵华战争中被掠走的吗
A .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
7. (2分) (2019高二上·齐齐哈尔期末) 民国政府定新年为元旦后,刘大鹏在日记中写道:“上年十一月三十日所过阳历之新年,百姓皆不以为然,惟官厅庆贺,民皆睨而视之,且谓是彼等之年’非吾之新年耳'民情大可见矣。
”这反映了()
A . 传统观念与习俗具有强大惯性
B . 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
C . 近代西方节日在中国得到推广
D . 政治运动推动历法改革进程
8. (2分) (2016高二下·北仑期中) 李长之在《迎中国文化复兴》一书中曾说:“五四运动当然不仅指l919年5月4日这一天的运动.乃是指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的一段文化历程。
‘五四’不过是这个历程中的一个指标。
”材料观点表明五四运动()
A . 在概念上就是指新文化运动
B . 主要思想体现于反帝反封建
C . 有利于中西文化的进一步交流
D . 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转折点
9. (2分) (2016高一下·福建期中) 观察下图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 两类资本都在不断扩大,差距有所缩小
B . 民族工业早于外国人所办工业产生
C . 外国资本一直占有优势,两类资本差距在不断扩大
D . 民族工业受外国资本压制,发展十分缓慢
10. (2分) (2016高二下·延川期中) 1962—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
这一现象说明了()
A . 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
B . 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C . 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 . 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1. (2分)下表是1860年至1970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产值排序表,下列对此说法正确的是()
①1890年以前英国工业产值最高是由于率先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1870年以后英国逐渐丧失了工业革命的先发优势
③20世纪初美国凭借经济优势获得世界霸权
④20世纪70年代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2. (2分)(2016·广元模拟)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当几个人在一个特定事务上具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权力和利益时,只有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他们的共同管理才能终止。
这全面体现了()
A . 契约原则
B . 法治原则
C . 集体意识
D . 分权意识
13. (2分) (2020高一下·济南开学考) “欧洲人在加勒比海和美洲建立殖民地,在大西洋海域建立四通八达的贸易网络。
欧洲的制造业产品向西越过大西洋,换来了墨西哥的白银,秘鲁的矿产以及蔗糖和烟草等农产品,
这些都是欧洲市场的紧俏产品。
”直接导致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 . 新航路的开辟
B . 奴隶贸易的兴起
C . 租地农场出现
D . 人文主义的影响
14. (2分) (2016高二下·石家庄期末) 牛顿的宇宙理论如此完善和令人信服,以至于它的影响远远超越了科学领域。
他的成功让人们感到,理性分析对人类行为和制度同样有效。
该论述反映了科学()
A . 影响了人类的思想观念
B . 摆脱了宗教神学的束缚
C . 改变了人们的宗教信仰
D . 提升了人类的物质生活
15. (2分) 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
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
A . 霍布斯的《利维坦》
B . 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C . 薄伽丘的《十日谈》
D .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16. (2分) 20世纪20年代末至30年代中期,苏联不断充实企业技术、生产、财务计划的内容,增加计划指标,并相应减少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苏联上述举措()
A . 适应了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B . 壮大了国营经济的力量
C . 推动了公有制经济的建立
D . 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17. (2分) (2017高一下·拉萨期中) 下面的历史照片记录了1947年初发生在德国西部的一场抗议活动。
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注:抗议牌上的文字为“我们要煤炭,我们要面包”)
A . 马歇尔计划具有现实基础
B . 国家分裂加剧了德国困境
C . 法德和解存在着较大障碍
D . 德国成为“冷战”的前沿
18. (2分) (2015高二上·宣化期中)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样化趋势,根源在于()
A . 强大的军事实力
B . 稳定的政局
C . 发达的科技和教育
D . 世界经济力量结构多样化
19. (2分)据统计,剔除通货膨胀因素,1950~1973年联邦德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3.06倍,正好翻两番,年平均增长率为6.3%。
其中工业产值增长4.33倍,年平均增长率为7.5%;农业产值增长0.75倍,年平均增长率为2.5%。
联邦德国创造这一经济奇迹的因素不包括()
A . 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经济援助
B . 实行宏观调控,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C . 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的应用
D . 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二、非选择题 (共7题;共85分)
20. (15分) (2019高一下·滁州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唐代对于市的设置,有明确规定:“景龙元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
依据唐市令的这一规定,唐代的市可分为四个等级,即都市、府市、州市和县市。
都市,通常指西京长安、东京洛阳的市。
长安有东西两市,洛阳有南北两市。
同时,唐代在各级市均设有专门管理市场的官史。
——摘编自武建国《唐代市场管理制度研究》
材料二:入宋,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这种空间结构的呆板性和落后性,故而坊市界限被打破,街衙两旁商店林立,店铺“侵街”的现象屡次发生。
宋人普遍意识到“行商坐贾,通货殖财,四民之益也”,在思想领域引起“功利主义”的产生,越来越多的农民或主动或被动的进入市场,兼做小商贩,官僚士人也参与商业活动,甚至寺院僧尼经商也普遍化。
许多上层士人“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才之多少。
”
——摘编自胡建华《宋代城市市场管理简论》
材料三:明清时期,政府改革赋税制度,从而减轻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增加农产品产量,还引进高产作物,如玉米、马铃薯、花生等经济作物,并且出现农业作物的分区,农产品逐步向商品化模式发展。
手工业领域开始出现手工作坊,打破以往“男耕女织”生产局面,并且出现劳动分工现象,为创造更多的社会商品提供了契机,这对促进手工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商业领域,随着农业、手工为经济的发展,商业化的市镇经济逐渐兴
起,并且开始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和区域性的商业中心。
——摘编自姚庆《”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新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市”的基本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品经济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1. (15分)图片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
甲、乙、丙三位同学研究了下列图片后,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十八星旗飘扬于湖北军政府孙中山主持召开第一次国务会议
袁世凯天坛祭天
甲: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出现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与近代中国擦肩而过。
丙:其实,事情没这么简单。
在当时,民主梦想的破灭是必然的。
根据你对图片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甲、乙的说法?
(2)就丙的说法,谈谈你的认识。
(3)三人就讨论的问题准备写一篇论文。
请你给他们拟定一个题目,并谈一谈写这篇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22. (10分) (2019高一上·九台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行政方面,要求绝对统率和指挥自中央朝廷到地方各级行政系统及—应官吏,要求各系统、各部门彻底根据皇帝的意志和指令办事。
一切由皇帝发出的诏、诰、赦、旨、上谕、朱批等,都被赋予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不允许有任何抗拒违犯或坚持异议。
为此,明清两代都对官制做过重要的改变,对指导各级国家机关进行工作的各种典章和则例,做过频繁的修订补充。
任用、奖惩和升贬文武官吏的人事权,例应由皇帝亲自掌握。
以各级官吏作为主要监管对象的监察工作一再得到加强。
——摘编自韦庆远、柏桦《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在美国的任何一个州里,中央政府至今只管理少数值得它特别注意的事务。
它不参与管理社会的次要事务。
它甚至没有这样的想法。
多数虽然越来越专制,但没有给中央政府增加特权,而一直把一切大权留给自己。
因此,专制在一个点上可能是大大加强了,但未扩及面上。
全国的多数,尽管其激情动人,其倡议振奋人心,也无法在全国各地以同样方法在同一时间使全体公民服从它的意志。
当代表多数的中央政府发布国家命令时,必须责成
一些官员去执行命令,这些官员并不总是隶属于它,它也不能每时每刻予以指导。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中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古代中国相比较,美国政治制度的进步性,并对此进行简要评析。
23. (10分) (2016高二下·太谷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
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时,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矣。
……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的井上毅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宪法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不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取鉴于日本之维新”的理由(不得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开制度局而定宪法”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24. (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解决农民的痛苦,归结是要耕者有其田。
这个意思,就是要农民得到自己劳动的结果,要这种劳动的结果不令别人夺去了。
……统一之后,要解决民生问题,一定要发达资本,振兴实业。
……要用一种思患预防的办法,来阻止私人的大资本,防备将来社会贫富不均的大毛病。
——摘自《孙中山全集》
材料二:(甘地)“崇尚以纺车为代表的农村经济,它不仅将纺车看成一种物质武器,而且看成对抗西方文明的精神武器……只有用以手纺车为标志的农村工业代替集权化的城市大工业,才能避免竞争和剥削,消灭失业和贫富差别,过简朴宁静的生活,而实现非暴力的社会理想。
”
——摘自尚劝余《尼赫鲁与甘地在未来社会设想方面的分歧》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与甘地经济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甘地的经济主张。
25. (10分) (2017高三·南通月考) 【探索历史的奥秘】玛雅文明是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杰出代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玛雅人创造了美洲大陆上最古老的文明,……他们独自发展了表意文字,用字母或符号作为表达思想的传统符号。
为了计算时间、预言未来和为献祭和主要的丧葬事宜推算吉日,他们还研究了天体的运动。
由经过
专门训练的祭司搜集的天文学知识非常广泛,与当时欧洲的天文学知识不相上下。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也许是整个地区的气侯发生了不利于玛雅农业的骤变,杂草疯长,达到难控制的程度。
丛林日益向城市逼近,像沙漠吞噬绿洲一样,毁坏了玛雅人生存的基础,或者是疫病流行,导致人口锐减,损伤了文化的元气,也逼迫幸存者尽快逃离危险的故园。
再或者是外部的威胁,如墨西哥中部居民侵犯,致使玛雅人逃难而去,听任自己繁荣的城市中心倾颓,甚至可能直接由入侵者捣毁了玛雅宗教建筑,发生“犁庭扫穴”的大灾变。
——林大雄《玛雅的智慧》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提及的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
据材料二,分析玛雅文明消失的可能原因。
(2)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玛雅文明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有怎样的地位?这反映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什么特征?
26. (15分) (2017高三·南通月考)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建筑是诸多文化构成的因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平遥古城水平结构以南大街为主轴,东文西武,东城隍西县治,市楼居于中央,佛、道、儒、基督教共存。
主要街道成“土”字型,既是主要的交通干道,又是主要商业街。
平遥古城是中国境内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县城的原形,……是近代中国的金融中心、银行业的发源地。
——吴承照《历史城镇发展的文化经济分析》
材料二西递的“敬爱堂”,就是告诉胡氏后人既要敬老爱幼,又昭示族人要互敬互爱,和睦相处。
全村以敬爱堂和追慕堂为布局中心,住宅多临水而建,因为在风水中,水象征着财富。
——王璐《略论徽派古村的建筑特色及其艺术价值》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平遥古城建筑布局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平遥古城的重要历史价值。
(2)据材料二,分析西递古村“临水而建”的原因。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指出古人利用和改造这一水系所体现的思想。
(3)文化的积淀是古代建筑的灵魂,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平遥古城和西递古村落体现的文化内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共19题;共3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二、非选择题 (共7题;共85分)
20-1、
20-2、
20-3、
21-1、
21-2、
21-3、
22-1、
22-2、
23-1、
23-2、
24-1、
24-2、
25-1、
25-2、
26-1、
26-2、
26-3、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