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制造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梯制造工艺规程
1.0目的:
为使电梯生产工艺过程规范化,确保产后质量符合设计。

规范.标准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电梯生产过程,工艺作业的执行准则
3。

0职责:
(1)技术质量部.生产部负责工艺规程的编制
(2)技术质量部.生产部。

综合办公室.车间负责工艺规
程的执行和监督
4。

0工艺规程编制依据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7588-2003
电梯主要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形式与尺寸.GB/T 7025.1,2,3—2008,1997
电梯技术条件 GB/T10058-2009
电梯试验方法 GB/T10059—2009
电梯曳引机 GB/T24478-2009
质量保证手册 FYT/SC―2012
5。

0国家将电梯列为特种设备,对其制造、安装、使用、有特别严格的要求,制定专项规格标注.以确保电梯制造、安装、使用那全可靠,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

作为电梯生产企业,我们高度重视电梯产量制造。

安装质量。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严格控制电梯制造安装的每个工序。

电梯的每个零部件必须是
100%合格,制订切实可靠的生产规程,认真执行规范规程和标准的技术要求。

从每个作业人员环节开始,从每个零件制造检验开始,绝不放松细小环节,确保产后质量百分之百合格,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赢得良好的企业信誉.使用放心,企业安心。

6.0工艺环节网络
6。

1采购部:
6.1。

1采购部根据电梯生产计划,负责原材料,配套装置
的购进。

6。

1.2编制采购计划,标明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

6。

1.3配备有专业知识,责任心强的业务员和保管员.
6.1.4采购原则为国内最优产品,国标产品。

采购物品质
量合格,资料齐全,随物入库。

6.1.5购进物品分类建档,随物资部建立档案,物品上架挂牌
6。

1.6库房牢固、不潮不漏、物架整齐。

6。

1.7物料不得有锈蚀、变形、损坏现象.
6.1.8物料领用凭领料单,月月盘算,库存物料信息及时向有关部门反馈
6.2技术质量部
6.2.1技术质量部根据公司安排的计划,设计电梯零部件
图纸,编制工艺卡、作业指导书、质量评定书. 6。

2.2技术质量部负责召集会议,生产部、供应部、车间有关人员参加,进行技术交流移交有关图纸资
料.
6.2。

3技术质量部绘制的图纸,编制的有关资料必须齐
全、正式、设计、编制、校对、审批等栏目,必须
由责任本人签字
6.2。

4 技术质量配备专业检验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车
间检测零部件制作质量,直到车间作业人员和检验
员工作.质量工程师对最终产品进行检测和评定验
收。

6.3生产部
6。

3。

1根据公司安排计划,结合车间设备,人员情况,编制,生产计划
6。

3.2阅读技术质量部提供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如有疑问.可在交底会提示。

6。

3。

3生产部负责召集会议,车间、班组有关人员参加布置工作计划.移交有关图纸资料。

6.3。

4生产部配备专职生产调度员,负责电梯生产作出
调度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络,解决作业过程出现
的问题及时向生产部负责人反馈信息。

6。

3.5生产部配备专职检验员,坚强作业过程的巡检,指导车间、班组检验工作,参与产品质量评定,验
收。

6。

4车间
6。

4.1根据生产部的计划安排,结合车间设备人员情况,编制实施计划
6.4.2阅读技术质量部提供的图纸相关资料,如有疑问可
请技术质量部,生产部解释
6。

4。

3车间配备专职调度员,负责各机床,工种之间的协作调度
6。

4.4车间配备专职检测人员,对加工部件进行逐个检测、验收不合格工件不得向下一工序传递。

参加产
品质量评定验收
7。

0制造工艺
7。

1扳金下料
7。

1。

1扳金下料作业员根据车间计划安排,领取符合图纸设计要求的原材料
7.1.2阅读设计图纸,作业指导书,熟悉工件下料尺寸技
术要求
7.1.3清理作业现场,检查下料机床性能
7.1.4按图纸尺寸,计算展开下料尺寸,型状复杂的工作
先进行大概放样,复检无误后,在物料上划线
7。

1。

5划线要准确、清晰、便于冲压成型操作,不锈钢板划线在划线部位涂色
7.1.6划线用的量具必须标准,定期效验,刻度、数字要
清晰
7。

1.7划线作业杂划线平板上进行,不得划伤工件,不得破坏工件平面
7。

1。

8划线校检无误后裁班机送电进行剪切下料,校正工件位置,刀口对准划线,启动裁板机下料。

7。

1.9自检下料工件尺寸,符合图纸设计要求为合格7。

1。

10经车间检验员检验合格后,办理手续入资料库,转下一工序
7。

1。

11清理余料擦净机床,切断电源
7。

2冲压成型
7.2.1冲压成型作业人,根据车间计划安排,领取工件图
纸及相关资料
7.2.2阅读设计图纸,作业指导书,熟悉工件成型尺寸及
技术要求
7。

2。

3检查冲床或压力机械,清理现场
7。

2.4检查模具是否符合要求擦洗干净
7.2。

5根据钢板厚度,成型折弯半径,折弯尺寸,进行划
线算出成型力点位置与模具相应位置,线条要清
晰,必要时打样冲眼
7。

2.6根据成型要求,选择模具,清理模具油污,检查模具尺寸是否与图纸设计要求尺寸符合
7.2。

7模具装夹紧固,不得松动
7.2.8将工作放入模具相应位置,效验定位是否准确,一
切无误后启动冲压机床,冲压成型
7.2.9退模后,检验成型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合
格涂写标记,送成型备料库转下一工序
7.3金工加工(车、刨、钻)
7。

3。

1根据车间安排,领取加工工件和图纸及相关资料7.3。

2阅读设计图纸熟悉图纸尺寸和技术要求
7.3。

3检查加工机床,擦净床面表面无渣屑,空车试运
行检查机床运行状况是否良好,冷却、润滑是否正

7.3.4检查工件毛坯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加工余量是
否合理
7。

3。

5选择适当的进刀量进刀速度,确保工作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滑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7。

3.7根据工件材料,选材适当的道具精磨刀具形状避免进刀时产生过大热量,影响加工件质量
7.3.8工件装夹找正,确定加工基准,尽量减少装次数,
避免产生较大误差,工作中找正平台,要紧固工件
不得抖动,确保安全生产
7。

3。

9加工作业两人上班必须穿工作服,不得带手套操作机床,女同志长发必须扎起整理到工作帽里面7。

3。

10加工人员必须集中精神操作机床,作业时不得与外人交谈,观看其他事物
7.3。

11工件加工完毕,自检合格后方可卸下工件
7。

3.12卸下工件要轻放。

待车间检验员检测合格后入半成品库
7。

3。

13作业完毕后,清理铁屑。

擦净机床,床面加润滑油,切断电源
7。

4装配(钳、焊)
7.4.1根据车间计划安排,领取设计图纸和相关资料
7。

4.2阅读图纸及工艺卡,作业指导书,熟悉图纸要求和工艺要领
7.4.3清理装配作业现场,周围三米内无其他物品
7.4。

4装配现场设置围栏、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入内7。

4。

5检查工件是否齐全,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紧固件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7。

4。

6检查装配作业所需加工量机具是否齐全良好
7。

4.7如工件较重,需要吊车,与起吊作业人员加强联系
7。

4。

8检验装配平台是否符合装配作业要求
7.4。

9编制装配作业方案,依照方案进行装配作业
7.4.10工件要轻拿轻放,不允许抛扔工件,造成工件变
形影响装配质量
7.4。

11按装配程序完成一步检验一步,避免累计误差影
响装配质量
7.4。

12装孔作业紧固件紧固时先初步紧固四角,检验尺
寸符合要求时在紧固其他紧固件
7。

4。

13工件连接需点焊接时效正后先点焊,检验无误后在进行紧焊
7。

4.14焊工作业有持证焊工作业
7.4。

15选择适合材料的焊条
7.4。

16根据工件大小、厚度选择焊条粗细,调节焊流大

7.4.17焊接作业,必须考虑焊接变形,为确保装配质量,
采取预防焊接变形的有效措施,采取合理的施焊作
业方法
7。

4.18焊接不得有咬边、焊接不合、母材焊接、气孔、焊渣等缺陷
7。

4。

19组件焊接后,清理焊渣,检验焊接质量,和组件各部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设计要求
7。

4。

20装配件,经车间检验员检测合格后,清理除锈,防腐、涂漆。

7。

4。

21检验合格员入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