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方法:于我
院新生儿中选择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100
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收集和整理其各项基本资料,分析高胆红素血
症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感染、早产、溶血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病危险
因素的前3位,其余危险因素包括窒息、头颅血肿和遗传代谢病,母妊高症、窒
息史、胎便排泄延迟、低蛋白血症为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
结论:当前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所以需要相关
人员增加对该疾病的重视。
关键词:新生儿;胆红素脑病;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
胆红素脑病属于新生儿黄疸并发症中较为严重的一种,能够导致新
生儿发生脑瘫、听力障碍以及智能迟缓等情况,但是其属于可预防的疾病,关键
则在于针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风险评估,也就需要首先掌握新生儿高胆红
素血症的各项危险因素,以能够提升相关防治工作的合理性,从而降低脑细胞损
伤情况以及后遗症的发生率[1]。
我院本次研究将10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及100
例健康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对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进行观察,现在进行如下
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全部研究对象共200例,均为我院新生儿,入院时间为2020年5月
-2021年5月,其中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为实验组,全部符合高胆红素血症
诊断标准,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
实验组:性别比例为67(男):33(女),日
龄跨度为8(日)——22(日),平均为15.33±1.32(日);对照组:性别比
例为78(男):22(女),年龄跨度为7(日)——23(日),平均为
14.32±2.13(岁),P>0.05.本次研究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患者或家
属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研究方法
收集全部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以及合并症,其中
一般资料包括入院年龄、性别、出生体质量、胎龄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血清TS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直接胆红素峰值(DBiL)、C-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清蛋白(ALB)、总胆汁酸(TBA)以及总胆红素和清蛋白的比值(B/A)等,合并症包括出生后24小时内是否发生黄疸、是否剖宫产、母亲有无妊娠期
高血压、低体温、感染、发热、贫血、围产期缺氧、酸中毒、高血糖、低血糖、
低钠血症、高钠血症、颅脑血肿等。
1.3观察指标
(1)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病危险因素;(2)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
发病危险因素。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分别采用χ2、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病危险因素
感染、早产、溶血为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病危险因素的前3位,患
儿例数分别为27例、22例、20例,占比分别为27.00%、22.00%、20.00%,其余
危险因素包括窒息、遗传代谢病和头颅血肿,患儿例数分别为13例、11例、7
例,占比分别为13.00%、11.00%、7.00%,见下表1.
表1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病危险因素 [n(%)]
危险因素实验组
(n=100)
对照组
(n=100)
χ2P
感染13
(13.00)
6
(13.00)
6.1250.013
早产20
(20.00)
9
(4.00)
4.3910.036
溶血18
(18.00)
7
(1.00)
5.9800.014
母乳性11
(11.00)
1
(1.00)
5.0270.022
围产期因素
38
(38.00)
12 4.0820.043
根据表1,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发病危险因素组间对比P<0.05.
2.2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危险因素
母妊高症、窒息史、胎便排泄延迟、低蛋白血症为早产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患儿例数分别为18例、20例、19例、15例,占比分别为72.00%、80.00%、76.00%、60.00%,见下表2.
表2 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危险因素 [n(%)]
危险因早产儿足月儿χ2P
素(n=25)(n=75)
母妊高症
18
(72.00)
23
(30.67)
13.2420.000
溶血史20
(80.00)
25
(37.33)
13.6750.000
胎便排泄延迟
19
(76.00)
25
(33.33)
13.8530.000
围产期因素
15
(60.00)
1
(29.33)
7.5650.006根据表2,早产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危险因素P<0.05.
3.讨论
新生儿胆红素脑病也就是新生儿存在高非结合胆红素血症的情况下,由游离胆红素穿过血脑屏障,并于小脑、延脑等位置进行沉积,最终限制脑组织
对于氧的正常利用,从而使患儿发生脑损伤[2]。
此对于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来说,
属于一项十分严重的并发症,能够对其成长甚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
根据相关研
究显示,当前世界各地均存在胆红素脑病患儿,其死亡率最高可达75%,且在幸
存的患儿当中,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最高可以达到90%,其中包括听力障碍、注视异常、智力障碍以及运动异常等情况[3]。
从实际上来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影响因素较为复杂,但
是当前已经能够确定感染、早产、溶血、窒息、头颅血肿以及遗传代谢病为主要
危险因素,与此同时,包括出生体重、胎龄、围产期相关因素、酸中毒、低蛋白
血症等情况,被普遍认为可能属于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因素[4]。
并且,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病原因并非单一因素影响所导致,而是诸多因素综合作
用所产生的结果,所以对其中的高危因素进行寻找和确认,有利于对相关疾病进
行预防,并能够切实降低患儿的死亡率。
根据本次研究,感染属于导致新生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最主要原因,特别是感染性肺炎患儿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的几率较高,但是给予患儿应用蓝
光照射治疗以及抗感染治疗之后,通常预后效果较好。
对于早产患儿来说,因为
其普遍具有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缺乏的情况,所以存在胆红素代谢不完全现象,且
生理性黄疸的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同时病情更重,所以易导致高胆红素血症出现,进而则有可能并发胆红素脑病[5]。
综上,当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危险因素已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被确认,为了降低胆红素脑病等相关疾病的发生率,需要相关人员增加对该疾病
的重视,积极开展预防和治疗工作,以保障患儿可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朱静, 陈培珍, 王健新. 影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调查与护
理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 v.17(07):36-38.
[2] 张倩男, 刘开珍, 李慧繁,等.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换血疗法严重
不良反应分析[J].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2019, 34(002):93-97.
[3] 郑启华, 刘水源, 黄志阳,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围生期危险因
素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20).
[4] 熊飞林, 程波, 石炼丽,等.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危险因素分析及预防
措施探讨[J].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19(5).
[5] 赵先, 许萍. 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9, 000(006):297.
围产期因素包括: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头颅血肿、羊水污染
早产儿样本量25,是否偏小?
是否可以100例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对照组 100例正常足月儿,然后是80例诊断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产儿?
建议早产儿儿危险因素:围产期因素、妊娠期高血压史、感染、胎便排泄延
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