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德州市第九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德州市第九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参考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每一个生物科学问题的答案都必须在细胞中寻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学说的创立过程完全由施莱登和施旺两人完成
B.细胞学说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肌肉细胞中的水和蛋白质分子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
D.农田中的土壤、水分、阳光等环境因素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
2. 下列有关细胞膜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保障了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使细胞成为相对独立的系统
B. 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但这种控制作用是相对的
C. 植物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只能通过胞间连丝进行
D. 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大多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关
3. 欲判断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下列方案不可行的是()
A.与双缩脲试剂反应,观察是否出现紫色
B.与斐林试剂反应,观察是否出现砖红色沉淀
C.用RNA水解酶处理,检测其活性是否丧失
D.用蛋白酶处理,检测其活性是否丧失
4. 下列有关“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可用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实验材料
B.该实验的染色剂是质量分数为0.01%的碘液
C.取材时应滴加适量的蒸馏水,以维持人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
D.实验证明,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5. 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内ATP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能量A和能量B都是化学能
B. 催化反应①和反应①的酶相同
C. 代谢旺盛的细胞中反应①①进行得更快
D. 植物细胞所需的能量均来自能量B
6.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①吞噬细胞可参与特异性免疫①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①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免疫细胞都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能力①过敏反应一定会破坏组织细胞①对移植器官的排斥主要通过体液免疫进行的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7. 甲、乙、丙、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所示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若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甲乙丙丁均可能发生
8. 下列关于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A. “一次施肥不能太多”,避免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引起烧苗现象
B. “低温、干燥、无氧储存种子”,更能降低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C. “正其行,通其风”,能为植物提供更多的CO2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D. “轮作”是利用了不同作物根系对矿物营养元素吸收的差异,从而避免土壤肥力下降
9. 某种动物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A和a的控制,A控制黄色色素相关酶的合成,a控制黑色色素相关酶的合成。

纯合黄色个体与纯合黑色个体杂交,子一代却表现为介于黄色和黑色之间的不同毛色。

研究发现,在A基因中有一段碱基序列可发生甲基化修饰。

未甲基化时,A基因正常表达,表现为黄色;甲基化后,A 基因的表达就受到抑制。

环境差异会导致甲基化程度不同,甲基化程度越高,体色就越深。

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上述实例说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 上述实例说明甲基化程度越高,A基因的表达受到的抑制越明显
C. 上述实例说明A基因中的甲基化修饰会使A基因突变为a基因
D. 上述实例说明甲基化修饰可使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表现不同的性状
10. 下列关于细胞中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中的糖主要以单糖形式存在
B.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也是构成细胞结构的物质
C.脂质分子氧的含量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等量的脂质与糖类相比,脂质氧化分解释放更多能量
D.磷脂是所有细胞必不可少的脂质
11. 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是()
A.神经递质
B.淋巴因子
C.胰蛋白酶
D.胰岛素
12. 如图中的甲、乙、丙分别代表人体液中物质交换、食物网中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示意图。

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图中C是淋巴液,若淋巴循环受阻,机体可能会出现组织水肿的现象
B. 乙图中B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能量中,C占的比例为a;若B体重增加x,至少需要A的量为y,则:y=20ax+5x
C. 从研究内容来看,甲、乙和丙分别属于个体水平、群落水平和群落水平
D. 丙图中B是消费者,都是异养型生物
13.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

下列关于模型的叙述,错误
的是()
A.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B.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是物理模型
C.拍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显微照片就是建构了细胞的物理模型
D.对模型的描述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14. 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
A. 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 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 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 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
15. 下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不作用于神经元
B.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这个过程不在内环境中进行
C.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
D.在神经纤维的两点同时刺激,在这两点的中点处兴奋会抵消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科研人员从某毒蛇的毒腺中提取蛇毒素,将适量的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一段时间后从该马的血液中提取抗蛇毒素。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蛇毒素是抗原,能促进该马的B细胞增殖分化
B.蛇毒素反复多次注射到同一匹马的体内,使该马的体内产生较多的记忆B细胞和抗蛇毒素
C.蛇毒素能与抗蛇毒素特异性结合形成免疫沉淀,阻止抗蛇毒素毒杀细胞
D.蛇毒素注射到马的体内,使该马产生细胞免疫,起到免疫治疗作用
17. 粒体和叶绿体的大多数蛋白质都由细胞核内的基因编码。

下图为细胞核控制合成的蛋白质进入线粒体的
过程,由图可知()
A.信号序列与受体蛋白的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B.信号序列作为向导决定了蛋白质的去向
C.前体蛋白质成熟时除信号序列被切除外,空间结构也发生了改变
D.信号序列与受体结合后内外膜的蛋白转运体才能形成通道
18. 如图为人体的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若该图表示体温调节过程,则体温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 人手被针扎时,其调节过程可能通过A→B→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C. 通过A→C→D→E的过程可以调节血糖平衡,这一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D. 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可通过A→B→C→D→E来实现,属于神经调节
19. 下图为人体细胞膜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①~①表示相关物质。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磷脂,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
B. ①是脂肪,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
C. ①是蛋白质,具有一定的运动性和专一性
D. ①是糖蛋白,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20. 下图为嗅觉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示过程会发生化学信号到电信号的转换
B. 气味分子引起Na+通道开放导致膜内Na+大量外流
C. 图示过程体现了膜蛋白具有信息传递、催化和运输功能
D. 神经冲动传导至大脑皮层才能产生嗅觉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萨克斯利用天竺葵进行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还有淀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先将绿叶放在黑暗中放置几个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对天竺葵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的试剂是_____,分离色素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滤纸条最下端的色素主要吸收______光。

(3)若用14C标记的CO2供天竺葵进行光合作用,追踪检测相关物质的放射性,则C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____ 。

(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4)若增加CO2的浓度,短时间内叶绿体中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5)若想探究天竺葵的呼吸方式,需要对装置进行____________处理。

22. 如图是人体内环境的示意图,请据图完成以下问题:
(1)指出图中所指部位的体液名称:
①表示_____;①表示在淋巴管内的_____;①表示在毛细血管内的_____;①表示组织间隙的_____。

(2)以上①①①合称_____液,它构成了人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故称_____。

(3)人体内的细胞通过_____才能与外界环境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而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则对新陈代谢起着_____作用。

23. 下图是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的操作步骤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
(1)该实验常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________(填内或外)表皮细胞为材料,是因为该细胞________,便于观察到较为明显的实验现象。

(2)该实验用显微镜主要观察________的位置、________颜色及大小的变化。

(3)下图是步骤D中观察到的细胞三种物像示意图,分析:
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甲处颜色是________,其颜色不同于丙处,与乙处的结构具有________性密切相关。

①若它们是观察同一细胞不同观察时间的像,则其被观察到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填数字加箭头→表示)。

①若它们是同一视野中表皮不同部位的三个细胞的像,则有可能是因这些细胞中________不同,使得它们质壁分离的程度不同。

24. 下图甲表示组成细胞的元素、化合物及其作用,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是_________,在动物细胞中与A同类的重要储能物质是__________:d表示的物质是__________。

(2)若由b组成的某种物质分子结构简式如图乙,请据图回答:该物质可称为__________肽,肽链中肽键结构为________________。

(3)人体细胞中构成C的基本单位c有__________种,C中特有的碱基是__________(写字母),由该碱基构成的基本单位,全称是________________。

(写中文名称)
(4)若某B分子包含由20个b分子(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7)组成的2条肽链,则该B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该B分子含有__________个肽键。

25. 癌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科研人员尝试用免疫疗法治疗癌症。

(1)正常情况下,在__________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B7蛋白,B7与T淋巴细胞表面的CD28蛋白结合,使T细胞被活化,从而形成__________细胞,结合并裂解靶细胞。

B7还能与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的另一种蛋白——CTLA-4结合,但会导致T细胞活化被抑制,失去杀伤作用。

(2)细胞癌变是由于__________基因发生了突变。

科研人员发现,癌细胞膜上出现了大量的B7蛋白,癌细胞能因此逃脱T细胞的杀伤。

为探究其机理,科研人员进行如下实验。

①科研人员制备接种癌细胞的模型小鼠,均分为三组。

实验组分别注射抗CD28的抗体和抗CTLA-4的抗体,对照组注射__________,得到如图所示结果。

①注射的两种抗体分别与相应抗原(CD28和CTLA-4)__________,使它们失去结合B7的功能。

①据图推测,癌细胞逃脱T细胞杀伤的原因可能是癌细胞表面的B7蛋白优先与__________结合,作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3)综上所述,提出一种治疗癌症的思路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D
2. C
3. B
4. D
5. C
6. B
7. D
8. B
9. C
10. A
11. C
12. B
13. C
14. C
15. C
16. AB
17. BCD
18. CD
19. CD
20. ACD
21.
(1).消耗掉叶片中的营养物质
(2).无水乙醇
(3).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的快,反之则慢。

(4).红光和蓝紫光
(5).二氧化碳----三碳化合物---糖类
(6).升高
(7).黑暗
22.
(1).细胞内液
(2).淋巴
(3).血浆
(4).组织液
(5).细胞外
(6).内环境
(7).内环境
(8).调节
23.
(1).外
(2).液泡大且有颜色
(3).原生质层
(4).液泡
(5).无色
(6).选择透过
(7).①→①→①
(8).细胞液浓度
24.
(1).纤维素
(2).糖原
(3).维生素D
(4).五
(5). -CO-NH-
(6). 4
(7). T
(8).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9). 2016
(10). 18
25.
(1).细胞
(2).效应T
(3).原癌和抑癌
(4).等量生理盐水
(5).特异性结合
(6).CD28蛋白
(7).注射抗CD28抗体组肿瘤面积普遍比注射抗CTLA-4抗体组肿瘤面积大
(8).研制专一性作用于癌细胞表面B7蛋白的靶向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