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视距三角形检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距三角形检验
无控制交叉口通常没有明确的停止线,在车辆到达交叉口时,驾驶人将在距冲突点一定距离处作出决策,或减速让路,或直接通过。
驾驶人所作出的决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在接近交叉口前,对横向道路两侧的通视范围。
故无控制交叉口的交通安全是靠交叉口上良好的通视范围来保证的。
美国在居民区或工业区内部的支道之间的交叉口,由于车辆不多、车速不高、驾驶人又较熟悉本地情况,一般不采取管制措施。
在有障碍物的交叉口,是否需要采取控制措施,须对交叉口上的可通视范围进行分析后作出决定。
在交叉口前,驾驶人对横向道路两侧的可通视范围,可绘制交叉口的视距三角形的方法确定,见下图。
图中s S 是相交道路上同时到达交叉口的车辆在冲突点前能避让冲突及时制动所需的停车视距。
这一视距可按下式计算:
2
s 02
S 3.6
2() 3.6
v v
t l g i φ=
+
+±⨯ (1)
式中:
s S ——汽车停车视距,m ;
v ——汽车行驶速度,km/h ; t ——反应时间(通常为留有余地,取为2.5s ,其中判断时间为1.5s ,操作时间为1.0s );
g ——重力加速度,9.8m/s 2
;
φ——汽车轮胎和路面的纵向摩擦系数;
i ——道路纵坡(上坡i 取“+”,下坡i 取“—”);
0l ——前后两车的安全距离,m ,通常取5m 。
上述停车视距式前两项分别表示反应距离和制动停车距离。
制动停车距离在路面湿润的情况下,取φ=0.29~0.44。
进行道路限速设计时,应考虑潮湿路面上的实际车速,按设计车速的85%~100%计算。
在水平路段上路面湿润时的制动距离与停车视距
本路段的设计车速为40km/h ,故停车视距s S =40m 。
在多车道的道路上,视距三角形画法必须注意,“视距线”应画在最容易发生冲突的车道上。
在双向交通的道路交叉口,对从西进口进入交叉口车辆的视距线,应画在最近人行道的车道上,而对于从东进口进入交叉口的车辆,则应取最靠近路中线的车道。
在视距三角形内不得有任何高于1.2m 妨碍视线的物体。
无控制交叉口的冲突和通行规则 1) 无控制交叉口的冲突
无控制交叉口没有明确的停止线,为描述和讨论问题的方便,我们可以假想在交叉口处有一条参考线作为停止线,用以表示交叉口的范围。
在不允许超越等不正常行
驶的前提下,驾驶人将在停止线处作出决策,或进入交叉口,或减速让行。
“冲突”是指当一辆车到达停止线时,如果在交叉口内有别的车辆正在行驶,致使该到停车线的车辆减速等待,不能正常通过交叉口,这便是一个冲突。
发生冲突的车流称为冲突车流。
如下图所示,c P 为冲突点,在正常情况下,保证后车安全通过交叉口的必要条件是: EA EF F A t t h t t ≥++- (2) 式中:
E A t ——后车进入交叉口的时刻; E
F t ——前车进入交叉口的时刻;
F t ——前车从停车线到冲突点c P 的行驶时间,s ; A t ——后车从停车线到冲突点c P 的行驶时间,s ;
h ——再保证安全条件下后车与前车相继通过冲突点的最小车头时距,称为最小冲
突时距,s 。
令安全冲突时间H 为:
F A H h t t =+- (3)
式中:H ——安全冲突时间,s 。
于是(1)式可简化(4)式:
EA EF t t H ≥+ (4)
式(3)中F A t t -为相冲突车流车辆自停车线到冲突点的行驶时间差。
F A t t -值可正可负,视F t 与A t 的大小而定。
式(4)的意义就是当前车在E F t 时刻进入交叉口,则后车必须在安全冲突时间H 之后才能进入交叉口。
H 值的大小与冲突点的位置、类型、前后车的流向以及冲突车流车辆通过的先后次序等因素有关。
为使问题简单,假设F A t t =(直~右向除外),于是式(3)可简化为:
H h =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