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效途径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效途径探索
王志英
( 遵义市第三十五中学,贵州,遵义 563114)
摘要: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主要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历史认识、民族情操等。
时空观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基石。
已有教材采用专题体例,教材跨度大。
历史教学应着重于引导学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自主建构知识结构。
分析探讨了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中学;历史教学;核心素质培养;有效途径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是一个内容繁杂的学科,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历史课程设置比较困难。
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深化对历史的认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与此同时,历史教学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当前的学生考试改革,不再局限于考查具体的基础知识点,而是更加重视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注重发现、理解和解决问题。
一、核心素养简要说明
要培养核心素养,倡导思想观念,二者有机结合,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手段。
其核心素养为“向上、不求突破”。
如何实现这些核心素养?它具体体现在教学实践中。
相反,这些新的观念、观点和主张会与教学实践相冲突。
主体性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体现主体性本质和主体性发展特征的能力。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一定学习阶段形成的一种核心人格能力。
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有效途径
主体素养是学生为了更好地发展和适应社会变化而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教室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主渠道,课堂学习是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怎样从历史学科素养的本质出发进行课堂教学,是每个中学历史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以提高学生历史学科素养为目标,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具备较高的历史学科素质和良好的综合素质。
有多种方式和方法来培养核心素质。
二是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1.建立学科核心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目的的具体体现,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
它的主要功能是传递教学与学习之间的重要信息,促进教学活动的互动。
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内容,是教学活动中为实现教学目的而动态生成的信息和材料。
以往历史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其主要目的是阐明考查重点。
这一现象使学生厌倦了历史知识,产生了考代学思想,从而无法达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既能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力,又能丰富人文教材。
挖掘出这一点,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达到核心素养。
例如,通过列举,让学生进行分析,使学生对事件有更深刻的印象,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同时,也能找到相关的图片资料,供学生观看,并与历史资料相结合,让学生分析、再现真实的历史态度和历史方式,培养核心素养的历史实证能力。
2.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过程
引导学生广泛有效地参与教学过程,能真正促进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提问情境,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互动,提问情境由核心内容决定,提问是围绕核心内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通过学生有效参与,解决课程核心内容的关键问题,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课程核心素养。
学生有效参与是解决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的途径,它是在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发生冲突时产生的,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探索价值。
3.进行情景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教师应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并创造出具体的情境与氛围,使学生及时感受到情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核心素养。
由于受学生年龄、阅历、知识、文化时代等因素的限制,在历史教学中不能正确理解前人的思想、思想和行为,甚至造成对历史的误解和歪曲,加之教材局限于篇幅。
提供历史情景,对培养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准确把握历史情境,还原时代背景,理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4.优化教学方法
根据当前中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现状,中学生历史学科素养普遍偏低。
这种状况与学生不善于学习历史学科知识有很大关系。
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这种方式不科学、不合理。
这样既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排斥。
非科学的学习方法不利于学生学科素养和自身知识水平的提高。
所以,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中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从内心深处热爱学科。
唯有如此,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动力,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优化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从笔者的教学经验来看,历史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学科存在的规律,使学生受到历史人物和历史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因此,应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合理、科学地学习历史知识,这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
三、结论
准确把握历史学科与史学思想方法的本质,深入理解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是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因此,历史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要立足教学实际,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理论学习水平,更好地发挥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功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和定位,使历史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华凉.城乡中学历史教学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有效途径探索[J].当代教研论丛,2019(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