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二章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二章测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一定伴随有热量的变化
B.活化能越大的化学反应其反应热数值也越大
C.反应热的产生是由于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总能量不同
D.放热反应是由于反应物键能总和大于生成物键能总和
2.有关化学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发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自发反应都是熵增大的反应
C.能自发进行的吸热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
D.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实现
3.下列不属于自发进行的变化是
A.红墨水加到清水使整杯水变红 B.冰在室温下融化成水
C.石墨变成金刚石 D.铁器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4.根据相应的图像
.......,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B)(C)(D)
A.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t0时改变某一条件有如图变化所示,则改变的条件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B.反应达到平衡时外界条件对平衡影响关系如图所示,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a>b
C.物质的量和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D反应速率和反应条件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且A、B、C、D均为气体
5.在一定温度下,向一个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内(预先加入催化剂)通入2mol NH3,经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容器内的压强为起始时的1.2倍。

则NH3的转化率为
A.25% B.20% C.10% D.80%
6.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A.碳酸钙受热分解B.乙醇燃烧
C.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D.煤的气化
7.已知C(石墨,s) = C(金刚石,s) △H>0,
P(白磷,s) = P(红磷,s) △H<0。

根据上述信息推论正确的是
A.前者为放热反应B.红磷的能量比白磷低
C.红磷比金刚石稳定D.上述变化都为物理变化
8.对于某平衡体系,下列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A.升高温度B.使用催化剂
C.改变体系压强D.改变各组分浓度
9.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 A 2(g) + 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2υ正(AB)=υ逆(A2)
B.容器内三种气体AB、A2、B2共存
C.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D.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A2,同时消耗2n mol AB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持续加热才能维持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中和反应放热说明水和盐的总能量高于酸和碱的总能量
C.C(s) + 1/2O2(g)= CO(g) △H =-110.5 kJ/mol,则石墨的燃烧热为110.5 kJ/mol D.1 mol/L醋酸和1 mol/L NaOH溶液中和所放出的热量小于1mol/L盐酸和1 mol/L NaOH 溶液中和所放出的热量
11.在四个相同的容器中,在不同的温度下(其它条件相同)进行合成氨的反应,根据下列在相同时间内测得的结果判断,该反应所处的温度最高的是:
A、v(NH3)=0.1 mol /(L•min)
B、v (H2)=0.6 mol /(L•min)
C、v (N2)=0.3 mol /(L•min)
D、v (H2)=0.3 mol /(L•min)
12、下列方法中可以说明2HI(g)H2(g)+I2(g)已达到平衡的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③百分组成ω(HI)=ω(I2);
④反应速率υ(H2)=υ(I2)=1/2υ(HI)时;⑤ c(HI):c(H2):c(I2)=2:1:1时;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③⑤
B、①④⑦
C、②⑦⑨
D、⑧⑨⑩
13.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N2+3H2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①平衡不发生移动;②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③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④NH3的质量分数增加;⑤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A.①⑤B.③④ C.②④ D.②④⑤
14.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合成氨生产中使用催化剂
B.在FeSO4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以防止Fe2+被氧化
C.NO2气体加压后颜色先变深再变浅
D.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以提高SO2的利用率
15. COCl2(g)CO(g)+Cl2(g)△H>0,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①升温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CO的浓度④减压⑤加催化剂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A.①②④ B.①④⑥ C.②③⑥ D.③⑤⑥
16.汽车尾气净化中的一个反应如下:
2NO(g)+2CO(g)N 2(g)+2CO2(g) △H=-373.4kJ·mol-1
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17.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C(s)+O2(g)=CO2(g)△H1 ; C(s)+1/2O2(g)=CO(g)△H2
B.S(s)+O2(g)=SO2(g)△H1; S(s)+O2(g)=SO2(s)△H2
C.H2(s)+1/2O2(g)=H2O(g)△H1; 2H2(s)+O2(g)=2H2O(g)△H2
D.CaO(s)+H2O(l)=Ca(OH)2(s)△H1 ; CaCO3(s)=CaO(s)+CO2(g)△H2
18.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将PCl3(g) 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 min时达到平衡:
PCl3(g) + Cl2(g) PCl5(g)
有关数据如下:
PCl3(g) Cl2(g) PCl5(g)
初始浓度(mol/L) 2.0 1.0 0
平衡浓度(mol/L)c1c20.4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10 min内,v(Cl2) = 0.04 mol/(L·min)
B.当容器中Cl2为1.2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T1<T2),若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则平衡时PCl3的
D.平衡后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
19.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3Y2Z(该反应放热),其中Z呈气态,且Z在平衡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Z%)与温度(T)、压强(P)的关系如图。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大于T2
B.Y一定呈气态
C.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当n(X):n(Y):n(Z)=1:3:2时,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20.恒温恒容条件下,能使A(g)+B(g)C(g)+D(s) 正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减少C或D的物质的量
B.体积不变充入氦气
C.减少B的物质的量
D.增大A或B的物质的量
21.用CO合成甲醇(CH3OH)的化学方程式为
CO(g)+2H2(g)CH3OH(g)
ΔH<0,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
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
右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υ(a)>υ(c) υ(b)>υ(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22.已知热化学方程式C2H2 (g) + O2 (g)= 2CO2 (g) + H2O (g)
ΔH= -1256 kJ/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炔的燃烧热为1256 kJ /mol
B.若转移10 mol电子,则消耗2.5 mol O2
C.若生成2 mol 液态水,则ΔH = -2512 kJ/mol
D.若形成4 mol碳氧共用电子对(CO2为气态),则放出的热量为2512kJ
23.2SO2(g) + O2(g) 2SO3(g)是工业制硫酸的主要反应之一。

恒温条件下,在甲、乙、丙三个容积均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SO2(g)和O2(g),其起始物质的量及SO2的平衡转化率如下表所示。

甲乙丙
起始物质的量n(SO2) / mol 0.4 0.8 0.8 n(O2) / mol 0.24 0.24 0.48
SO2的平衡转化率 / % 80 α1α2
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中反应的平衡常数小于乙
B.该温度下,平衡常数值为400
C.平衡时,丙中c(SO3)是甲中的2倍
D.平衡时,甲中O2的转化率大于乙中O2的转化率
24.一定条件下,通过下列反应可实现燃煤烟气中硫的回收:SO2(g)+2CO(g)=2CO2(g)+S(l) ΔH<0。

若反应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分离出硫,正反应速率加快
C.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SO2的转化率
D.其它条件不变,使用不同催化剂,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不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答案填写在答题纸上)25.(5分)在一定条件下,反应x A+yB zC达到平衡:
(1)若A、B、C均为气体,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间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若已知C是气体,且x+y=z。

在增大压强时,若平衡发生移动,则一定向________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3)已知B、C是气体,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A的物质的量,平衡不移动,则A为
_____________态;
(4)加热后C的质量分数减少,则正反应是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将变_____________(填“大”或“小”)。

26. (9分) 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SiCl 4(g)+2H2(g)Si(s)+4HCl(g) △H=+QkJ/mol(Q>0)。

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反应(此条件下为可逆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
①若反应到达平衡时吸收热量为2QkJ,则开始时SiCl4为2mol。

②在温度、体积不变的情况下,若按照起始充入比例再向容器中充入反应物,重新达平衡后,SiCl4的转化率变小。

③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 1mol/L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27.(10分)
(1)已知:重铬酸根离子(Cr2O72—)是橙红色的,铬酸根离子(CrO42-)是黄色的,重铬酸钾溶于水发生反应:Cr2O72-+H2O 2CrO42-+2H+,溶液为橙黄色,向溶液中滴加少量6
mol/L的硫酸,溶液呈________色,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将NO2和N2O4混合气体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将该体系升温至100o C,此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可出现浑浊,下表是某同学用该反应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实验记录。

请回答以下问题:
实验序号反应温度/℃
Na2S2O3溶液稀H2SO4H2O V/mL c/(mol·L-1)V/mL c/(mol·L-1)V/mL
A 25 5 0.1 5 0.1 10
B 25 5 0.1 5 0.2 10
C 35 5 0.1 10 0.1 5
D 35 5 0.2 5 0.2 V1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V1=_________mL;
③出现浑浊由快到慢的顺序是(填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0分)
(1)对于下列反应:2SO 2(g)+ O2(g) 2SO3(g) ,如果2min内SO2的浓度由6 mol/L 下降为2 mol/L,用SO2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如果开始时SO2浓度为4mol/L,2min后反应达平衡,若这段时间内v(O2)为0.5mol/(L·min),那么2min时SO2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SO 2+O2 2SO3△H<0达到平衡时,由于条件改变而引起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的变化情况,a~b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_;b~c 过程中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若增大压强时,反应速度变化情况画在c~d处。

(3)以上反应达平衡后,
若此时只将容器的体积扩大为原来的2倍,达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将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容器不与外界进行热交换)];达新平衡时,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
分子质量与原平衡相比__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相等”)。

29. (12分)工业上利用CO和水蒸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制取氢气:
CO(g)+H 2O(g) CO2(g)+H2(g)△H=-41 kJ/mol
某小组研究在相同温度下该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他们分别在体积均为V L的两个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应物,使其在相同温度下发生反应。

相关数据如下:
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物质的量/mol
达到平衡的时间/min 达平衡时体系能量的变化/kJ CO H2O CO2H2
① 1 4 0 0 t1放出热量:32.8 kJ
② 2 8 0 0 t2放出热量:Q
(1)该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分子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___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分子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

(2)容器①中反应达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

(3)计算容器②中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平衡时,两容器中H2的体积分数相等
b.容器②中反应达平衡状态时,Q > 65.6 kJ
c.反应开始时,两容器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相等
d.容器①中,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5)已知:2H2 (g) + O2 (g) = 2H2O (g) ΔH=-484 kJ/mol,写出CO完全燃烧生成C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0.(共6分)工业原料甲醇可以与水蒸气反应生成氢气,反应方程式如下:CH3OH(g)+H2O(g) CO2(g)+3H2(g);△H > 0
(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3 mol H2O(g),20 s后,测得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1.2倍,则用甲醇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2)判断(1)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

①v正(CH3OH) = v正(CO2)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④ CH3OH、H2O、CO2、H2的浓度都不再发生变化
31、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20g Ba(OH)2·8H2O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至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g NH4Cl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2)实验中观察到玻璃片结冰而与小烧杯粘结在一起,并伴有少许刺激性气味,同时看到反应混合物成糊。

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混合物呈糊状的原因是。

(3)通过现象,说明该反应为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32、已知下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 H2O(l)⊿H= —285.8 kJ/mol
②H2(g)+1/2O2(g)= H2O(g)⊿H= —241.8kJ/mol
③C(s)+1/2O2 (g) = CO (g) ⊿H= —110.5kJ/mol
④C(s)+ O2 (g) = CO2 (g) ⊿H= —393.5kJ/mol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的是
(2)H2的燃烧热为,C的燃烧热为
(3)燃烧10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4)CO的燃烧热为,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33、某化学反应 3 A 2 B + 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 、D的起始浓度为0。

反应物
A 的浓度 c 随时间 t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 1 ,反应在10 min ~20 min 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 mol /(L·min)
(2)在实验 2 ,A 的初始浓度 C2 _______ mol / L ,反应经 20 min 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 2 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 3 的反应速率为 v3,实验 1 的反应速率为 v1,则 v3 ____v1 (填<、>或=),且C3 ______ 2.0 mol / L (填<、>或=)
(4)比较实验 4 和实验1,可推测正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二章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C C C C B A
D B A CD A C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D AB B C BC C B D C B B D
25.(5分,每空1分。


⑴ x+y>z ⑵逆⑶固或液⑷放热小
26.(9分)
(1)K=c4(HCl)/[c(SiCl4)c2(H2)] 2分
(2)②③2分
27.(1)橙红增加c(H+),平衡逆向移动,c(Cr2O72-)增大3分
(2)颜色变深 2NO2 N2O4ΔH<0;
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c(NO2)增大3分
(3)
① Na2S2O3+H2SO4=Na2SO4+S↓+SO2↑+H2O 2分
② 10 1分
③ D C B A 1分
28.(10分)
(1)2mol/(L·min);(1分) 2mol/L (1分)
(2)升温;(1分)减小 SO3浓度;(1分)
(3)放热;(2分)减小(2分)
【注】画图2分。

29.(12分,每空2分。


(1)小于(2)80% (3)16 (4)a
(5)CO(g)+0.5O2(g)=CO2(g) ΔH=-283kJ/mol
30.(共6分)
(1)0.01 mol /(L•s)(2)③④
31、(1)由于是固体反应,搅拌可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起反应(2分)
(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3分)
反应发生时有水生成(2分)
(4)结冰(黏结)吸小于(各2分)
32、(1)①②③④(2)285.8kJ/mol 393.5kJ/mol
(3)1429kJ (4)283kJ/mol
CO(g)+1/2O2(g)=CO2(g) H= —283kJ/mol
33、⑴ 0.03 ⑵ 2.0 加入了催化剂⑶ > (4)升温度达平衡后A的浓度增大,平衡左移,故正
反应为放热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