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己的知识来办事——记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陶华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05NO.50309
文/ 何首乌按照自己的知识来办事
——记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陶华碧
有一个有点搞笑的故事。
一个有点鉴别能力的人花很高的价钱买猫,目的不是喜欢那只猫,而是看好了那个有着几百年历史的猫食碗。
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的经历与这个故事有些相同之处,她当年开个小店卖凉粉,生意特别好,后来她发现,人们主要不是冲她的凉粉来的,因为附近的凉粉店远不止她一家,主要冲着她拌凉粉的麻辣酱。
于是她关
掉了凉粉店,一心做麻辣酱,现在一年卖出去50多亿元,全球有华人的地方
都有她的麻辣酱 —— “老干妈”。
我不坚强,就没得饭吃“老干妈”麻辣酱和它的创始人陶华碧的经历在中国堪称绝无仅有的奇迹。
首先是她创业时没有什么目标,不但没有想把企业做得多大,更没有想建立什么品牌。
如果说真有什么目标,就是为了能够让她的两个儿子吃饱饭。
陶华碧出生在贵州一个偏僻的小山村,结婚后刚刚有了两儿子丈夫就病逝了。
为了生存,为了两个年幼的儿子,她先是去打工和摆地摊,后来卖凉粉。
别人卖凉粉是加点胡椒、味精、酱油和小葱等材料,她的凉粉是添加了一种她特地制作专门拌凉粉的麻辣酱。
有一天,因为原料不够,陶华碧没有备麻本栏目由《中华儿女》杂志(海外版)协办辣酱,顾客听说没有麻辣酱都转身走了。
她一下子明白了,到我这里的顾客是奔
着我做的麻辣酱来的。
“有这么多人爱吃
我的麻辣酱,我还卖什么凉粉呢,不如
专卖麻辣酱!”
“苦拼”到现在,生意做大了,媒体
问她当时为什么会那么坚强,她说“我不
坚强,就没得饭吃”!
没有文凭,但有“绝招”
由于贫穷,1947年出生的陶华碧至
今也没有读过一天书。
当上老板后,对
于企业管理她只有几个“绝招”,一是带
头干活,“我苦活累活都亲自干,工人们
就能跟着干,还怕搞不好?”
她什么事情都亲历亲为,苦拼,捣
麻椒、切辣椒时溅起的飞沫把人的眼睛
辣得不停地流泪,工人们都不愿干这活。
陶华碧就亲自动手,10个手指的指甲因
搅拌麻辣酱全部钙化了。
在她的带领下,
员工们都积极主动地工作。
大批麻辣酱
生产出来后,陶华碧又亲自背着麻辣酱,
送到各食品商店和单位食堂进行试销。
"老干妈麻辣酱"很快就在贵阳市站住了
脚根。
第二个“绝招”是练就强记和心算的
能力。
小工厂扩大成公司后,一切走上
正规,产供销、人财物等"五脏六腑"
俱全,工商、税务、城管等很多事务都要应对,政府有关部门政策文件要贯彻执行。
财务报表她看不懂,各种政策文件她不认识,她就苦练起记忆力和心算能力,然后让财务人员念给她听。
最终,她练就了超强的记忆力和心算能力,每次统计表出来,财务人员念给她听时,她听上一两遍就能记住,并分辨出对错。
听念政府文件,她认为重要的地方,会突然站起来,指着文件说“这条很重要,用笔划下来,马上去办”!然后就在要她签名的地方画个圆圈儿。
后来为了用她的名子代替圆圈儿,她在别人的帮助下练了三天,终于写好了自己的名字,为此她请公司全体员工加了一顿餐,以示庆祝。
第三个“绝招”就是爱,就是亲情化管理。
考虑到公司地处偏远,交通不便,员工吃饭难,她决定所有员工一律由公司包吃包住。
一直坚持到今天。
公司拥有2000多名员工,她竟然能叫出大部分人的名字,并记住了许多人的生日;每个员工的生日到了,都能收到她送的礼物和一碗长寿面加两个荷包蛋;每个员工结婚时,她必定要亲自当证婚人;每当有员工出差,她总是像老妈妈送儿女远行一样,亲手为他们煮上几个鸡蛋,一直把他们送到厂门口,直到他们坐上了公交车后,才转身回去。
在员工们的心目中,陶华碧就像妈妈一样可亲可敬;
在公司里,没有人叫她董事长,全都叫
她"老干妈"。
不贷款、不欠税、不融资、不上市
陶华碧虽然没读过书,但做企业的原则极其明确而坚定,就是不贷款、不欠税、不融资、不上市。
“我们没有国债,不欠国家税收,也没有贷款,贴息贷款我都不要,干干净净,一身清白,该赚的钱我就赚,不干净的钱我不要。
”
她也从不欠员工一分钱,拖欠一分钱都睡不着觉。
和代理商、供货商之间也互不欠账,收购农民辣椒,或者把辣椒酱卖给经销商,永远是现款现货。
“我不欠你的你也别欠我的,我用我的质量也做那也做,你哪有那么多的精力?我一心投入辣椒行业,越做越大,而且要做好。
我们利很薄,就靠量,薄利多销。
靠暴利那是不行的,滴水成河、粒米成箩。
钱再来得快,也不能贪多。
不要去贪大,要先把自己做强,吃的东西祖祖辈辈都可以延续下去。
”多少年来,一提起贵州的名牌,首先是"贵州茅台",如今贵州又增加了一张名片:“老干妈”。
据统计,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老干妈”在贵州省7个县建立了28万亩的无公害辣椒基地,形成了一条从田间延伸到全球市场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