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浙江专用版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三个月第一章核心题点精练专题二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精练七选择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心题点精练七选择题选项的精读与推断
核心题点精练七选择题选项的精读与推断
考生做实用类、论述类文本常有急躁情绪:不通读原文,不细读选项,急于将选项与原文对比,而选项到底在说什么,有时甚至都搞不清楚,然而有些问题只要精读选项就一目了然。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后真相”,其大致定义为“对数据进行选择来支持煽情性的政治观点”。

如果所有媒体都受到操纵,没有了真相或客观事实,那么我们是否生活在“替代性未来”,即没有真相、充斥着选择性谎言的替代性未来?
有人说,如果你撒一个弥天大谎,并不断重复,人们最终会信以为真。

请允许我坦白地说,客观真相是理论上的虚构,真相与美一样,是个人的主观感受,正如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

我们在科学时代长大,科学时代有着理论上永恒不变的自然规律,我们可以测试或反复测试以验证这些规律。

但人类行为总在改变,正如时间不断流逝,所以对人性的观察结果不符合自然规律。

总会存在不确定性因素,这意味着关于人类行为的真相,特别是其可预测性,常常是主观的,绝不会是完全客观的。

生活在信息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被大量信息狂轰滥炸,我们大多数人难以分辨事实与谎言。

维基解密和斯诺登所揭露的过去十年的事件表明,事实往往比小说更惊人。

正因如此,我们很容易为小谎言、善意的谎言以及弥天大谎所欺骗,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应该如何在这个“后真相”时代自处?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理解什么是所谓“真相”。

亚里士多德和阿奎奈等古代哲学家基本认为与事实相符的就是真相。

但伯特兰·罗素这样的现代哲学家不同意这点,因为所谓“真相”随后变成了可能与事实不符的理想,有些事实是可信或可验证的,而谎言是可以被证伪的。

注意,如果我的经验是谎言对我奏效,那么我可能不会相信事实,即便事实就摆在我眼前。

人类喜欢自己骗自己,不合时宜的真相为令
人舒适的谎言所掩盖。

真假问题是人类行为的核心,因为我们每天都必须就是否合作做出决定,人类基于自身可获得的信息,通过交换、贸易或谈判进程相互协作。

如今,软件专家和管理顾问建议我们通过大数据来应对信息过载,使用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来分析各种数据,这本身并非严格的事实。

“无用输入,无用输出”这句老话仍然是对的,如果大数据中包含大量错误数据,可能得出误导甚或错误的结论。

你付了多得多的钱,得到的却是更多的垃圾结论——唯一的说辞是,因为大数据很贵,得出的结论肯定相当可靠。

这是心理学家称为认知失调的又一种情况,认知失调是指个人面对相互矛盾的信念或事实感到不安。

“后真相”是指改变事实以诱导社会行为符合当权者的需要。

左倾自由主义者力推奖励和补贴等“软”激励,而右倾强硬派则力推惩罚、执法以及立起围墙阻挡移民和外来者等“硬”激励。

我们正越来越多地使用计算机语言沟通。

“后真相”可以很容易地成为我们键盘或屏幕上有人希望我们信以为真的信息、新闻或数据。

我们用电脑遇到麻烦时通常怎么办?我们会同时按下Ctrl+Alt+Del键进行重启。

准备迎接充满更大不确定性的替代性未来吧。

(节选自《财经》,有删改)
1.下列有关“后真相”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真相”是指受到操纵的媒体对数据进行了有目的的选择,从而支持煽情性的政治观点。

B.“后真相”时代,民众生活在没有真相、没有客观事实、充斥着选择性谎言的替代性未来。

C.“后真相”是指改变事实以诱导社会行为符合当权者的需要,能通过不同激励手段实现。

D.“后真相”想成为我们媒体上有人希望我们信以为真的信息、新闻或数据需要费尽心思。

答案 D
解析不需要费尽心思。

原文倒数第二段说“‘后真相’可以很容易地成为我们键盘或屏幕上有人希望我们信以为真的信息、新闻或数据”。

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真相总是永恒不变的,我们可以测试或反复测试以验证这些规律,虽然它在某一阶段看是主观的。

B.事实总不会太离奇,小说或电影往往过于夸张,分辨事实与谎言是信息时代人类生存的基本技能。

C.一旦谎言令人舒适且对己有利,即便事实就摆在眼前,人类还是可能去选择相信谎言,忽略事实。

D.只要通过大数据来应对信息过载,使用复杂的计算机程序来分析各种数据,我们就会得
到可靠的结论。

答案 C
解析A项自然规律是不变和可测试的,真相是主观感受,不是永恒不变的。

B项原文第三段提到“事实往往比小说更惊人”,而“我们大多数人难以分辨事实与谎言”。

D项过于绝对,原文说的是“如果大数据中包含大量错误数据,可能得出误导甚或错误的结论”。

3.在竞选总统时,特朗普对自己的过去、主张有所隐瞒,主流报纸、电视台以及希拉里都对此花了大把力气攻击,但特朗普依然在大选中获胜,当选了美国总统。

结合本文,概括特朗普获胜的原因并就其一点谈谈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原因:①真相是主观感受,历史由胜利者书写;②大多数人难以分辨事实与谎言;
③民众宁可相信令人舒适的谎言,也不愿相信不合时宜的真相。

(2)看法:(示例)①因为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所以对待史料我们要抱着审慎的态度,切忌盲从偏信。

②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事实往往很惊人,这种情况导致很难分辨事实与谎言,我们对此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一、精读选项
1.分析结构:读出对象,读出层次,读出内容要点。

2.分析内容:读出选项核心内容,读出相关限定。

3.分析特征:有无敏感词值得注意。

4.分析逻辑:是否符合逻辑。

5.分析事理:是否符合常识常理。

二、推断选项疑点
1.根据常识常理推断。

有些选项可以通过精读直接根据常识常理推断其错误,几乎不用与原文比对。

2.根据敏感词推断。

有些选项中会出现一些敏感词,这些词或表程度,或表范围,或表因果,或表条件,或表已然未然、偶然必然等,要能根据句意判断其是否可疑。

3.根据逻辑关系推断。

有些选项本身在逻辑上就存在错误,如强加因果、充分变必要等,要善于从文句和文章中去推断分析。

4.根据细节推断。

如果精读选项,不能发现问题,就要从细节对比分析入手,此时最重要的是看准细节。

三、答题程序
第一步:速读文本,整体感知。

第二步:精读选项,推断出疑点。

①是否符合常识常理;②是否有敏感词;③是否在逻辑上
成立,包括选项内在逻辑和选项与题干之间的逻辑;④是否有可疑细节。

第三步:比对原文,作出结论。

找出选项疑点后,速读原文证疑点,无疑可证比细节。

凡不合常识常理,不合逻辑,必错;敏感词,回归原文,加以分析;细节,要与原文认真对比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在土卫六建立人类殖民地的想法或许听起来有点疯狂。

它的温度接近零下300华氏度(约合零下184摄氏度),空中降下的甲烷和乙烷汇入碳氢化合物海洋。

尽管如此,土卫六可能是太阳系里唯一适合建立永久性自给自足人类定居点的地方。

我们是在以全新视角也就是生态视角研究了这颗行星后得出这一结论的。

我们分析了人类需要什么样的居住地并在周边地区搜寻相应的环境。

我们基于科学、技术、政治和文化因素勾画出的殖民情境让每个愿意思考人类遥远未来的人都可进行一场思维实验。

我们预计人的本性会保持不变。

未来的人类将具有和当前一样的欲望和需求。

他们的家必须有充足的能源、宜居的温度并能免受宇宙辐射等太空严酷环境的伤害。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研究人员都视月球或火星为人类的下一个居住地。

虽然月球或火星看起来是比较合理的目的地,但却有硬伤——它们都没有磁层或大气层的保护。

银河宇宙射线(GCR)轰击着月球和火星表面,人不能长期在它的攻击下生活。

这种强大辐射的致癌性早已为人所知,而过去两年里的研究又发现了一个可能更严重的危害——脑损伤。

GCR包括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铁原子核等粒子,它们能破坏脑组织。

在地球上,我们靠大气层里的水来挡住GCR。

在火星之外,潜在的家便在木星和土星的卫星之中。

可选卫星有几十个,但胜出者显而易见。

土卫六是最像地球的天体。

土卫六是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唯一表面有液体存在的天体,土卫六上的甲烷和乙烷湖泊看上去与地球上的水体惊人地相似。

土卫六的天空会降下甲烷,偶尔填满沼泽,一堆堆固态碳氢化合物看上去非常像地球上的沙丘。

就防辐射而言,土卫六有由氮构成的大气层,比地球大气层厚50%。

地表大量的固态和液态碳氢化合物可以很方便地用作能源。

虽然大气层里缺少氧,但地表下的水冰可提供氧气,氧气可用于呼吸,也可与碳氢化合物燃烧充当燃料。

土卫六上很冷,但由于其大气层很厚,居民无需穿压力服,有保暖服饰和呼吸器就行了。

住房可用地表取之不尽的资源制成的塑料来建造,圆形屋顶可充入温暖氧气和氮气。

因施工简单,室内空间可以很大。

土卫六居民不必时时刻刻待在家里。

土卫六上的娱乐机会是独一无二的。

比如,你可以
飞。

重力弱加上大气层厚使人可以插上翅膀飞翔。

翅膀掉了也不必担心,降落很容易。

土卫六上的终端速度是地球上的1/10。

我们怎么去土卫六呢?当前还去不了。

遗憾的是,我们恐怕也无法安全抵达火星,因为没有更快的推进系统就没法限制在太空中飞行的时间,也没法控制GCR辐射剂量以防宇航员受到过度伤害。

无论是前往火星还是土卫六,我们都需要更快的推进系统。

去土卫六尤其如此,因为这趟行程目前需要七年时间。

(选自《参考消息》,有删改)
1.下列关于土卫六环境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土卫六上很冷,气温非常低,天空会降下甲烷,偶尔填满沼泽。

B.土卫六是太阳系里除地球外唯一表面有液体存在的天体,是最像地球的天体。

C.土卫六上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可以充当燃料和地表下的水冰一起燃烧。

D.土卫六上重力弱,大气层厚,人可以轻易飞翔,而且想要降落也很容易。

答案 C
解析应该是水冰提供的氧气。

2.下列理解或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银河宇宙射线有致癌性,也会造成严重的脑损伤,因此人不能在月球上生活。

B.土卫六的地表有取之不尽的可用来制成塑料的资源,造房子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C.如果我们拥有更快的推进系统,就可以实现在土卫六建立人类殖民地的梦想。

D.本文的结论是通过全新视角研究得出的,因此代表了目前最可靠的研究成果。

答案 B
解析A项原文说的是人不能“长期”在月球上生活。

C项即使拥有更快的推进系统,还必须解决GCR等问题。

D项“代表了目前最可靠的研究成果”无中生有。

3.结合全文内容,指出作者认为“土卫六可能是太阳系里唯一适合建立永久性自给自足人类定居点的地方”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月球或火星等没有磁层或大气层的保护,无法解决银河宇宙射线的攻击问题,不适合人类长期居住。

②土卫六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能提供大量的能源;大气层厚,能防辐射,同时也容易做好保暖工作;建房资源丰富,施工简单,适合居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