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学习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语】语⽂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门教学科⽬,其教学的内容是语⾔⽂化,其运⾏的形式也是语⾔⽂化。
语⽂的能⼒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门重要的⼈⽂社会学科,⼈们交流思想的⼯具。
具有⼯具性与⼈⽂性的统⼀特点。
以下是整理的相关资料,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 ⼀、激发兴趣是学⽣⾃主学习的动⼒
激发学⽣学习的兴趣应该是教师必做的功课之⼀。
实践表明,兴趣是学⽣主动学习的源泉,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沉闷的教学⽅式,积极⼤胆地寻求⼀种趣味盎然的学习环境,让学⽣⾃由讨论、⾃主交流,让他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
教师不吝赞美之词,褒奖那些有独特看法的学⽣,在这样的⽓氛中,学⽣不但陶冶了情操还受到了激励,只有这样他们⾃主学习的劲头才会更加充⾜。
引⼊情境,激发探究⼼理,利⽤情境,激发学⽣学习动机。
适时创设情境在课堂上尤为关键,课堂时间虽短,但是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要让每⼀个学⽣都积极主动地进⼊到⾃主学习的状态,并且在⼀堂课中⾃始⾄终地坚持下来,就只有创设情境。
⼩学⼆年级是⼀个特殊的阶段,这个阶段主要以识字写字为主,那么照书本上教、在⿊板上写就显得过于呆板了,不⽣动活泼,没有情境,在学⽣的头脑中字迹就模糊,抽象⽽不具体。
我们可以⽤很多办法来改变这种局⾯,⽐如,卡⽚识字、图⽚识字,这样就把左右⼤脑全部调动起来帮助学⽣记住⽂字;猜谜识字,针对那些可以设谜的字,把这个字写到⿊板上,教师说出谜⾯,让学⽣去猜,强烈的好奇⼼促使学⽣⼀下⼦就进⼊到了情境之中。
另外,利⽤美术图画醉⼈的美感很容易把学⽣引⼊到你设置的情境当中,还有⾳乐优美的旋律也是制造情境的⼿段之⼀,⽆论哪种⼿段,⽬的都是为了增加学⽣的好奇⼼,使之形成⼀种努⼒探究的⼼理,变被动为主动,从⽽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引导探究是学⽣⾃主学习的关键
我们常讲:授⼈以鱼,不如授⼈以渔,⽬的就是教⼈掌握捕鱼的⽅法。
学习语⽂也⼀样,如果想要⼀个⼩学⼆年级的学⽣能够主动学习,关键在于教会他掌握语⽂学习的⽅法,引导学⽣主动探究,促进学⽣⾃主学习,领会、发现、交流,从⽽掌握⾃主学习的⽅法。
在教师把学⽣学习的*充分调动起来后,就要引导他们主动参与了,这⽅⾯的意识⼀定要加强。
另外,在语⽂教学中,为了提⾼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打破常规,让学⽣⾃主选择段落来学习,⽐如,每⼀组选⼀段。
如,以《假如》为例,我把它分成⼏段,让每个⼩组⾃⼰选,选完之后学⽣之间可以⾃由交流,于是学⽣情绪⾼涨,等到全班交流时个个跃跃欲试,不⽢⼈后,⼀堂课就在学⽣的朗读中、交流中完成了,那种理解和感悟恐怕是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式所达不到的,⽽教师的作⽤仅仅是引导⽽已。
同时,要⿎励学⽣质疑问难,要让学⽣敢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只有这样学⽣才会主动探究,⼀探究竟的想法也就是他们主动学习的动⼒。
三、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
既然“⼩学语⽂教学应⽴⾜于促进学⽣的发展,为他们的终⾝学习、⽣活和⼯作奠定基础”。
那么,作为⼩学⼆年级的学⽣在学习语⽂课的时候就应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良好的书写习惯是在⼀⼆年级阶段形成的,这⼀点作为⼆年级的语⽂教师不能不重视。
具体实践中有很多⽅法,篇幅所限,不再赘述。
四、重视阅读教学,培养学⽣良好的阅读习惯
【篇⼆】
⼀、利⽤课外时间进⾏预习
对于⼩学⼆年级的语⽂教学来说,⾸先掌握⽣字是学习的基本,教师应当在每天放学后,对⼩学⽣进⾏家庭作业的布置,使⼩学⽣能够提前预习下⼀节课应当要学习的内容,能够在预习的过程中,借助拼⾳去读不认识的⽣字,对于重点⽣字应重点读,要做到能够⾃⼰独⽴的完成预习⽬标,在预习过程中,⼀旦发⽣困难便可以求助家长,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预习任务,教师应及时与家长进⾏沟通,询问⼩学⽣是否能够独⽴的完成预习任务,并且在预习任务的学习中有哪些困难。
⼩学⼆年级语⽂⽅法有哪些内容
之所以要利⽤课外时间进⾏预习,其⼀对于学习能⼒强的学⽣来说,预习任务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去读、去认,对于学习能⼒弱的学⽣来说依靠家长的帮助也能够完成预习任务,因此在今后的⼩学⼆年级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课外时间的利⽤,采⽤预习的⽅式正确的引导⼩学⽣充分利⽤课外时间进⾏预习,从⽽达到最初的学习⽬标,提⾼⼩学⼆年级学⽣语⽂学习能⼒。
⼆、教师及时检查布置的任务
教师每天都会给⼩学⽣布置任务,并且在第⼆天课堂上,及时检查前⼀天布置的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每堂课后简单的布置⼀些认读⽣字的任务,教师可以先把需要认的⽣字写在⿊板上以及⽤多媒体的⽅式利⽤投影仪展现出来,⾸先对班级⾥学习较好的学⽣进⾏任务检查,做到使每个学⽣都能轮流的读,⽽其他学⽣就可以跟着读汉字的同学读,这样不仅出⾊的同学能
够掌握汉字,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也能够准确的掌握,教师完成了检查学⽣读字的任务,也间接的检查其他同学的掌握情况,⼀举两得。
在学⽣读汉字的过程中,教师应对学⽣读不准以及不认识的字给予及时的帮助,使学⽣能够更加准确的掌握。
任务的布置⽅式有很多种,但对于⼆年级学⽣来说,学习语⽂知识的关键就是熟练掌握汉字,汉字的积累对于今后的⼩学⽣语⽂学习⾄关重要,因此,在今后的⼩学⼆年级语⽂教学中,教师在布置任务的同时,也要做到能够及时的检查任务,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提⾼⼩学⼆年级语⽂教学质量。
三、采⽤互助模式
对于⼩学⼆年级语⽂教学⽽⾔,有⼀个良好的教学模式是⼩学⼆年级学⽣学好语⽂的关键,因此互助模式被⼩学语⽂教师⼴泛利⽤。
互助教学模式主要有两点,第⼀点,教师帮助⼩学⽣学习,第⼆点,学⽣之间互相帮助学习,⾸先对于教师帮助⼩学⽣学习来说是最常见的,教师应充分的利⽤课外的时间,例如在每天上午、下午课间的时间,对⼩学⽣采⽤互助的模式,对于不认识不理解的知识给予讲解。
其次学⽣之间的互助也是⼩学⼆年级学⽣提⾼语⽂成绩的关键,由于学⽣学习能⼒的不同,因此会出现成绩较好以及成绩较差的学⽣,在班级⾥对学习成绩好的学⽣,教师应正确引导,以便能够对学习成绩较差的学⽣进⾏帮助,实⾏“⼀帮⼀”的学习模式。
在学⽣掌握知识之后,教师还应进⾏检查,使学⽣能够真正的学会知识、掌握知识。
因此,在今后的⼩学⼆年级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多采⽤互助的模式进⾏教学,以便学⽣能够更加独⽴的完成语⽂学习任务,促进学⽣语⽂学习上不断的进步。
四、坚持复习
复习是学⽣学好语⽂知识的关键,仅仅依靠课堂上的时间来满⾜⼩学⼆年级学⽣对语⽂学习的需求是远不够的,因此,课后复习是最有效的⽅式,坚持复习,不仅能够提⾼⼩学⽣语⽂学习的质量,还能够使学⽣养成良好的语⽂学习习惯。
⼆年级学⽣经常会出现学完就忘的问题,教师就应引导学⽣坚持复习,以便更好的巩固学到的知识。
能够完成复习任务的时间有很多,例如,在午休,课间,家⾥等,教师要充分利⽤这些时间,引导⼩学⽣坚持复习,使学⽣能够认识到复习的重要性,今后就能够更加主动的复习,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从⽽提⾼语⽂成绩。
在⼩学⼆年级的语⽂教学中,复习是巩固⼩学⽣语⽂知识的关键,要想更好的掌握语⽂知识,坚持复习是应提上教学⽇程的,教师应重视学⽣的复习,以便更好的完成教学⽬标。
【篇三】
1、充分利⽤课本资源
⼩学⼆年级语⽂课本设置的⼗分合理,教学单元清晰,配图丰富有趣。
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教师应当充分利⽤课本提供的资源和模式设计⾃⼰的教学⽅案。
从⼆年级上册单元设计来看,第⼀单元是让学⽣领略秋天的景⾊,教学⽬的是为了通过课⽂的学习提⾼学⽣观察能⼒和欣赏能⼒,从⽽让学⽣热爱⾃然;第⼆单元是⽣活篇,教导学⽣热爱⽣活,通过学习,达到培养学⽣积极⽣活态度的⽬的,接下来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则是从祖国和⼈⽣说起,教导学⽣树⽴正确的⼈⽣观和价值观,再接下来⼜涉及社会,让学⽣学会融⼊集体,懂得合作,保护环境为⾃⼰⽣活的地球作贡献。
整册书思路⼗分清晰,教师充分利⽤教材,合理设计教学顺序,通过教案的设计,提⾼⾃⼰的课堂教学质量。
2、充分利⽤校园资源
充分利⽤学校资源的⽬的是提⾼学⽣兴趣,语⽂教学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外活动教学,以轻松的授课形式提⾼学⽣课堂效率。
⽐如讲秋天时,教师可以将课程选择在秋天落叶的时候讲述,让学⽣观察秋天的不同,什么叫秋⾼⽓爽、什么是⼤雁南飞,让学⽣在⽣活中体会这些词语,与实际⽣活相结合,带学⽣⾛到校园中,感受诗⼈描写秋天时的情感等。
利⽤多媒体教学是指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与课本内容相关的视频或者电影,让学⽣通过看视频或者电影,既让学⽣有⼀个放松的机会,⼜能抓住学⽣的兴趣,教师可以在放视频前给学⽣提出⼀些问题,让学⽣带着问题观看视频,以⼩组的形式各⾃分⼯,找到问题的答案。
3、根据不同层次学⽣设计教学计划
由于学⽣语⽂基础不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困难,涉及的⽣字多了会让学⽣抵触,⽣字少了学⽣会不专⼼听讲,同时学⽣基础的差异更增加了教师教案设计的难度。
教师可以组织互帮⼩组,⼩组中分配成绩中⾼低三个档次的学⽣,其实⼆年级的学⽣成绩并不是很固定,并且有可能某⼀⽅⾯不强但是其他⽅⾯有优势,所以教师可以采取优势互补的形式,让学⽣相互督促。
⽐如让认字多的学⽣帮助认字慢、认字少的学⽣识字,朗诵好的学⽣帮助弱⼀点的学⽣练习朗诵,通过这种形式增加课堂氛围,提⾼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