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附属高级中学2022年高一地理联考试卷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2分)
1.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

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
参考答案:
A
2.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3.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因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资源越丰富,能供养的人口数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②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③消费水平越低,人均所需资源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小
④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也有影响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4.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C. 科技发展水平
D. 蕴藏的资源数量
参考答案:
13. A 14. C
【分析】
资源丰富程度、科技发展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放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和环境变化趋势等。

其中,只有消费水平与环境人口容量是负相关的关系,其他各要素与环境人口容量是正相关的关系。

【13题详解】
资源越丰富,则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故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①正确;科技越发达,人们利用的资源越多,则环境人口容量越大,②错误;消费水平越高,人均所需资源越多,则环境人口容量越小,③错误;地区对外开放程度影响到该区域能利用的其它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故对环境人口容量也有影响,④正确。

①④正确,A正确。

【14题详解】
根据资料中前后对比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差距很大,其主要原因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造成的,由于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范围的差异进而影响了人口容量。

C正确。

3. 下图表示世界四个地点的气温降水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各问题。

12. 位于中纬度大陆东岸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3. 位于热带气候区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4. 位于南半球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5. 位于地中海式气候区的地点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④①
参考答案:
12. A 13. D 14. C 15. B
12.由图可判断①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大陆东岸;②③都是地中海气候,分布在中纬度大陆西岸;④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低纬度区。

选A正确。

13.①是温带季风气候,位于北半球温带;②③都是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④是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热带地区。

选D正确。

14.北半球夏季是7
月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图示③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①②④都是北半球
的气候。

选C正确。

15.②③都是雨热不同期的气候,都是冬季多雨,同属地中海气候;①是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④是全年高温有明显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

选B正确。

4.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现象、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5.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则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比较正确的是()
A. 丙>乙>丁>甲
B. 丙>丁>乙>甲
C. 甲>乙>丁>丙
D. 乙>甲>丙>丁
6. 若此图为海滨地区夜间的海陆风模式示意图,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丙为陆地
B. 丁为海洋
C. 丙地空气湿度大
D. ①为陆风
7. 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丙气压带的成因为热力因素
B. 丙地位于60°S附近
C. 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D. ①地为西北风
8. 若此图代表大洋洋流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为北半球中低纬洋流环流
B. 丙附近容易形成大的渔场
C. ②为上升补偿流
D. ④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
参考答案:
5. B
6. C
7. D
8. C
【5题详解】
若此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甲、乙、丙、丁四处的气压比较,在水平方向上由高压吹向低压,丙>丁,乙>甲。

近地面气压大于高空气压,所以丙>丁>乙>甲,B对。

A、C、D错。

【6题详解】
若此图为海滨地区夜间的海陆风模式示意图,夜间海洋降温慢,气温高,气压低,吹陆风。

根据箭头方向,丙为陆地,A正确。

丁为海洋,B正确。

丙地是下沉气流,空气湿度小,C错误。

①为陆风,D 正确。

【7题详解】
若此图为南半球三圈环流的中纬环流圈,丙气流下沉,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压带的成因为动力因素,A错。

丙地位于30°S附近,B错。

丁气流上升,为副极地低气压带,C错。

①地是南半球的西风带,为西北风,D对。

【8题详解】
若此图代表大洋洋流示意图,该图环流呈逆时针方向,是南半球中低纬洋流环流,A错。

丙附近是单一暖流影响,不易形成大的渔场,B错。

②是寒流,为上升补偿流,C对。

④是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D错。

5. 福建南碇岛上分布有百万根玄武岩石柱,被称为“海上兵马俑”。

下左图为南碇岛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数字表示地质作用,字母表示三大类岩石。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南碇岛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中的
A. A
B. B
C. C
D. D
14. 南碇岛的岩石在地表易受到的地质作用过程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⑥
参考答案:
13. B 14. C
13. 图中A表示侵入型岩浆岩、B表示喷出型岩浆岩、C表示沉积岩、D表示变质岩,南碇岛的主要岩石类型为玄武岩,玄武岩是喷出型岩浆岩,主要类型是B,B正确。

14. 图中①表示岩浆侵入、②表示岩浆喷出、③表示外力作用、⑥表示重熔再生,南碇岛的岩石在地表易受到外力作用,C正确。

6.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9~40题。

39.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40.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参考答案:
D C
7. 下列有关田纳西河流域梯级开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修建大坝,调节了径流量,改善了通航条件,利于航运发展
B.大坝的建设,使得水位季节变化大,不利于灌溉
C.大坝的建设,调节了径流量,有利于枯水期的发电
D.梯级开发、水库的修建、流域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参考答案:
B
8.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A.24小时 B.一个恒星日
C.一个太阳日D.一个恒星年
参考答案:
B
9. 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地形与气候
B. 地形与水文
C. 气候与水文
D. 气候与植被
参考答案:
A
【详解】我国根据各地气候及地形类型不同,划分为三大自然区,而气候与地形决定了某地的水文及植被情况,故选A。

10. 右图中表示外力作用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
B
11. 下列现象与太阳活动无关的

A.两极地区产生的“极光”现象 B.1989年3月发生短波通信15次中断
C.产生“磁暴”现象 D.月相(月亮视形状)变化
参考答案:
D
12. 读某洞穴景观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①②③依次为( )
A.石笋、石钟乳、石柱 B.石钟乳、石柱、石笋
C.石钟乳、石笋、石柱 D.石柱、石笋、石钟乳
6.图示洞穴景观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流水溶蚀 B.流水堆积 C.人工开挖 D.开采地下水
参考答案:
C A
5.读图可知,①处向下生长,为石钟乳;②处向上生长,为石笋;石钟乳和石笋相连形成石柱(③)。

6.读图可知,图示洞穴为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是流水溶蚀形成的。

13. 下列属于生长边界而形成的地貌是
A.海沟
B.海岭
C.岛弧链
D.海岸山脉
参考答案:
B
14. 图6表示某地某日记录的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日变化。

完成22-24题。

22.该日当地昼长约
A.10小时
B.13小时
C.16小时
D.19小时
23.该地所处位置和月份可能是:
A.北半球、1月
B.南半球、5月
C.南半球、10月
D.北半球、12月
24.此时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肯定是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
参考答案:
B C B
15. 读某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图甲)与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比例图(图乙),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
(1)据甲图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该市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外迁的原因。

参考答案:
(1) 总体上,各种土地利用面积呈上升趋势,21世纪以来工业用地减少,住宅用地面积迅速增加
(2)A商业区;B住宅区;C工业区。

经济因素(地租高低)
(3)老城区地价高,交通拥堵,环境质量下降,而郊区地价低,交通便捷,环境质量好,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考查城市土地利用和城市功能分区,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和迁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1)读“城市建成区用地面积变化图”,1959年以来,该市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共用设施用地、交通用地和道路广场用地面积等都呈增大趋势,说明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各类土地利用面积增加;各类用地增加的速度有快有慢但都在不断增加,而工业用地较为特殊,2001-2013年,工业用地面积开始减少,2013年则低于住宅用地,住宅用地面积增长速度快,成为城市用地面积最多的用地类型。

(2)A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小,通常为商业区;B位于城市中间地带,占地面积大,通常为住宅区;C位于郊区,与住宅区之间有绿化带隔离,用地面积较大,通常为工业区。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市中心地区,交通通达度最高,地租水平高,商业付租能力最强,因而市中心通常为商业区;郊区,距离市中心远,地租低,工业占地面积大且付租能力低,因而郊区通常为工业区;住宅付租能力居中,市中间地带为住宅区。

(3)高新技术企业多位于环境优美、现代化交通便利、科技人才多的地区,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
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老城区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交通拥挤、地租高、用地紧张等城市问
题日益突出,而郊区土地面积大、地租低,郊区人口密度较小,交通条件不断改善,环境污染程度较低,因而相比于老城区,郊区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吸引力增大,导致高新技术企业外迁。

16. 我们浙江时有灾害性天气发生。

据此回答11--12题。

11.对该地区水稻生长影响较为严重的干热少雨天气一般发生在
A.3、4月 B.5、6月
C.7、8月 D.9、lO月
12.下列何种情况下,我们浙江的旱情特别严重
A.夏季风势力强盛B.冬季风势力强C.副高势力弱D.西风势力强盛
参考答案:
C A
17. 近年来,北京市和天津市政府相继做出决定,停止两市的水稻种植,将原有的稻田改种玉米和小麦。

据此回答政府做出此项决定的主要原因是
A.稻米生产过剩,一价格太低 B.水稻产量低于玉米和小麦
C.北方居民习惯吃面食 D.为了节约水资源
参考答案:
D
18. 读下图,回答
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线,则此时的北京时间是
A.6时 B.15时20分
C.3时20分 D.12时
参考答案:B
19. 2012年6月21日,国家正式公布在海南省设立三沙市,负责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的行政事务,成为中国目前地理纬度位置最南端的市。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1)回答39—41题。

图21
39.三沙市设立当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哪一段
A.丁—甲段 B.甲—乙段
C.乙—丙段 D.丙—丁段
40.三沙市设立时,威胁该区域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洪涝 C.台风 D.寒潮
41.地球从甲处经乙、丙、丁回到甲公转一周(甲、乙、丙、丁之间等距)四段之间用时最少的是
A.丁—甲段 B.甲—乙段 C.乙—丙
段D.丙—丁段
参考答案:
39.C 40.C 41.A
20. 读图,回答小题。

35.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山相对高度为2470米
B.CD是山谷,EF是山脊
C.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H地比B地降水多
36.上图中有一处陡崖,其高差可能是:
A.98米B.198米C.698米D.298米
参考答案:
D D
35.甲山的海拔是1150米,乙山的海拔是1320米,两山的相对海拔是270米,A是错误的;CD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为山脊,EF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山谷,B是错误的;根据图中指向标,H位于东南坡上,C是错误的;根据图中风向,H地位于迎风坡,B位于背风坡,H地比B地降水多,D是正确的。

36.陡崖的相对高度的公式“(n-1)×d≤△H<(n+1)×d”中,n表示重叠的等高线的条数,d表示等高距,H表示陡崖的相对高度。

n为2,d为200米,200米≤△H<600米,正确的是D。

21. 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是:
①机械化水平高②地广人稀③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④自然条件优越⑤农技发达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D
22. 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0. 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 晴,北风
B. 阴,西北风
C. 晴,东南风
D. 阴,东北风
参考答案:
29. A 30. C
29. 立夏之后罕降暴雪,说明受到冷锋影响,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气旋中心附近,形成锋面气旋,甲地位于冷锋锋后,因此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甲地。

乙地位于冷锋锋前、丁地为暖锋锋后,天气晴朗;丙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

30. 读图可知,我国南方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5月6日我国南方夏季风逐步增强,即该地吹东南风。

【点睛】锋面类型的判读步骤:
①找槽线:图中PM、PN为两条槽线;
②定半球: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
③定冷暖气流: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是冷气流(冷气团),从偏南方吹来的是暖气流(暖气团);
④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从图中可知A是冷气团主动向南运动,即PM为冷锋,则PN为暖锋。

23. 读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 图中
A. 甲洋流属于寒流
B. 海域在北半球
C. 属于副热带环流
D. 丙洋流属于暖流
8. 丙处的海水等温线和洋流流向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参考答案:
7. C 8. A
7.读图可知,该模式图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是逆时针的,C对。

应存在于南半球,B错。

甲为暖流,A错。

丙为寒流,D错。

故选C。

8.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丙为南半球的寒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出方向相同。

A对。

B为南半球暖流,C为北半球暖流,D为北半球寒流,故选A。

24. 下图示意与铝相关的生产部门及其流程图,我国的我国铝土矿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广西、河南、贵州、山东和重庆六省市。

铝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示生产部门之间形成的工业联系是
A. 信息联系
B. 商贸鞋系
C. 科技联系
D. 生产协作联系
24. 影响我国铝材加工企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
A. 原料
B. 市场
C. 科技
D. 动力
参考答案:
23. D 24. B
23.图示可知,前一部门为后一个部门提供原材料,铝工业的主要部门间的工业联系属于典型的生产协作联系,所以D项正确。

24.根据材料提示:铝材加工企业集中分布于浙江、广东等东部省份,浙江、广东等东部沿海发达省份对铝材产品的市场需求量巨大,吸引了众多铝材加工企业的集中布局,即影响我国铝材加工企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所以B项正确。

25. 下图为“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7. 图中箭头表示环境反馈作用的是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38. 图中数字代表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存空间、物质、能量的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参考答案:
37. C 38. B
37.环境反馈作用的箭头应从自然环境指向人类社会,为图中的Ⅲ,C正确;图中Ⅰ和Ⅱ箭头从人类社会指向自然环境,表示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作用。

38.环境向人类社会提供的生存空间、物质、能量的箭头应从自然环境指出,再指向人类社会,为图中的③④,B正确;图中①②由人类生产、生活指向自然环境,为废弃物。

26. 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①②③④四地中,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的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9. 拟在P地建立某大宗商品集散中心,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
①地形②地租③市场④交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①④
参考答案:
18. A 19. C
试题分析:
【18题详解】
①商业网点位于山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便于商品的流通,且人口较少,消费市场狭小,因此商业网点的密度最小。

【19题详解】
大宗商品集散中心占地面积较广,往往选择在城区外围地价相对较低的地方;商品集散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因此往往布局在交通便利的位置。

二、判断题(共10分)
27. 当前,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普遍高于发达国家。

参考答案:
错误
28. (判断题)法国和美国都是发达的国家,这两个国家的市中心多摩天大楼。

参考答案:
B(错误)
29. (判断题)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
参考答案:

【分析】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解答】解: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本身不发光、也不透明.
30. 地域分异是农业生产必须因地制宜的一个根本原因。

参考答案:
A
三、综合题(共38分)
31. 读世界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5分)
(1)该海域位于________(填南或北)半球。

(1分)
(2)若该环流位于大西洋,图中丙处附近海域为世界著名的________渔场,它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________(填洋流名称)的交汇处。

(每空1分,共2分)
(3)若该环流位于太平洋,有人想利用盛行风和洋流的有利条件,乘帆船从甲到乙。

写出依次利用的洋流名称。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2分)
参考答案:
(1)北(1分)
(2)纽芬兰(1分)拉布拉多寒流(1分)
(3)加利福尼亚寒流、北赤道暖流(两只洋流,每个1分;共2分)
32. 读图回答问题:(9分)
(1)A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
是:,
人为原因
是。

(2)近年来A周边地区(季节)沙尘暴天气时有发生,其气候原因是:。

(3)对A周边地区沙尘暴现象的出现应采取哪些治理措施:。

参考答案:
33.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水稻产区主要分布在地区。

(2)图示水稻产区发展水稻种植业在下列方面的区位优势分别是:
①气候:;②劳动力:。

参考答案:(1)东亚、南亚、东南亚(或亚洲)
(2)季风气候,雨热同期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