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赏析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原文及赏析
《释秘演诗集》序(欧阳修)
◇原文
予少以进士游京师,因得尽交当世之贤豪①。
然犹以谓国家臣一四海,休兵革,养息天下以无事者四十年,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
其后得吾亡友石曼卿②。
曼卿为人,廓然有大志③。
时人不能用其材,曼卿亦不屈以求合。
无所放其意,则往往从布衣野老,酣嬉淋漓,颠倒而不厌④。
予疑所谓伏而不见者,庶几狎而得之,故尝喜从曼卿游,欲因以阴求天下奇士⑤。
浮屠秘演者,与曼卿交最久,亦能遗外世俗,以气节自高⑥。
二人欢然无所间。
曼卿隐于酒,秘演隐于浮屠,皆奇男子也。
然喜为歌诗以自娱。
当其极饮大醉,歌吟笑呼,以适天下之乐,何其壮也!一时贤士,皆愿从其游,予亦时至其室。
十年之间,秘演北渡河,东之济、郓,无所合,困而归⑦。
曼卿已死,秘演亦老病。
嗟夫!二人者,予乃见其盛衰,则予亦将老矣。
夫曼卿诗辞清绝,尤称秘演之作,以为雅健有诗人之意。
秘演状貌雄杰,其胸中浩然,既习于佛,无所用,独其诗可行于世,而懒不自惜。
已老,胠其橐,尚得三四百篇,皆可喜者⑧。
曼卿死,秘演漠然无所向。
闻东南多山水,其巅崖崛峍,江涛汹涌,甚可壮也,遂欲往游焉⑨。
足以知其老而志在也。
于其将行,为叙其诗,因道其盛时以悲其衰。
◇注释
①以进士:凭考中进士的身份。
②石曼卿(994—1041):名延年,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曾任太子中允、秘阁校理。
《宋史》有传,称他“读书通大略,为文劲健,于诗最工而善书”。
又任气节,喜剧饮,而“与人论天下事,是非无不
当”。
欧阳修对他的诗文极其推许,与之结为挚友,并写有《石曼卿墓表》《祭石曼卿文》等悼念文章。
③廓然:广阔貌,这里指胸襟阔大。
④“酣嬉”句:形容醉中狂态。
颠倒:反复,多次。
⑤庶几:也许可以。
表示希望之辞。
狎而得之:意谓亲近石曼卿这样的人,进而找到那些“伏而不见者”。
阴求:暗中寻求。
⑥浮屠:原意指“佛”,梵语音译。
也指僧人。
本句即指僧人秘演。
⑦河:指黄河。
古代以河作黄河的专称。
郓(yùn):郓州,宋时治所须城(今山东东平)。
⑧胠(qū):打开。
橐(tuó):袋子。
⑨崛峍(lǜ):高峻突起貌。
◇鉴赏
这是欧阳修给友人秘演的诗集所作的一篇序言,作者一生写了大量的'序文,清代著名古文家刘大櫆称本文为其中之冠。
本文构思巧妙,以“奇”字为主干,以盛衰死生之感生情,表观手法高超。
为秘演诗集作序,对秘演其人却不作正面介绍,此奇一也。
几经曲折,才点出了秘演,却又立即将其与曼卿合写,此奇二也。
为秘演诗集作序,却又对其诗的内容只字不提,此奇三也。
文中先是称赞曼卿“诗辞清绝”,再借曼卿之口去称赞秘演诗的“雅健”和“有诗人之意”。
如果说作者自己直接评论的话,那也仅两处一笔带过而已:“皆可喜者”“于其将行,为序其诗”。
这样写法,显然并非赞其诗,而在于借序其诗集以赞其人。
文章开头肯定了民间有许多“智谋雄伟非常之士”,随之出现了“廓然有大志”的石曼卿。
把曼卿写活了,也就是在间接写秘演,秘演与曼卿交游最久,相知最深,故文章由专写曼卿而过渡到合写曼卿、秘演二人,既显其志趣相投,也是突现二人“皆奇男子”的魁然独立的高大形象。
作者自己,对曼卿、秘演二人则仰其品格,歌其慷慨。
文中以曼卿事迹作烘托,又将自己介入篇中,插入自己的感受,一宾一主,大处落墨,以显秘演其人。
篇中“多慷慨呜咽之气”,写得一
往情深,无限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实为欧阳修众多序文中一篇“旷而逸”的奇文。
◇妙评
多慷慨呜咽之气,鉴之如闻击筑者。
盖秘演与曼卿游,而欧公与曼卿识秘演,虽爱秘演又狎之,以此篇中命意最旷而逸,得司马子长之神髓矣。
——明·茅坤《唐宋八大家文钞》卷四十五
写秘演,绝不似释氏行藏;序秘演诗,亦绝不作诗序套格。
只就生平始终盛衰叙次,而以曼卿夹入写照,并插入自己。
结处说曼卿死,秘演无所向。
秘演行,欧公悲其衰,写出三人真知己。
——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九
纯用曼卿作衬伴说,以“奇”字为骨,以“盛”“衰”二字生情,极顿挫跌宕之妙。
——清·潘大□等《古文约编》卷九
以求士立意,从曼卿引出秘演,从秘演说到诗集,文境迂回曲至,俯仰悲怀,一往情深。
——清·唐德宜《古文翼》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