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药治疗中耳炎,这是什么操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味药治疗中耳炎,这是什么操作?
小编导读
中耳炎是累及中耳全部或部分结构的炎性病变,一般以耳痛、耳流脓、听力减退及耳鸣、鼓膜穿孔、听力下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疗中耳炎,有时一味药就起效。

不信?不妨看看下面这80多味药。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1)生半夏研末,溶于米酒或50%的酒精中(半夏和酒精的比例为1:3)泡24小时,取上层清液滴耳,用时先用双氧水洗涤外耳道,然后滴入药液数滴,每日1~2次,连用7日。

(2)经霜蓖麻花蕾心,阴干研末,装瓶中备用。

先将耳内脓液洗净擦干,取少量药末吹入耳内,每日1~2次,连用3~5日。

此方亦可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薄荷50克,取汁,1次少许滴入耳内,1日1~2次。

(4)蒲公英50克,或地丁50克,或野菊花50克,或马齿苋50克,或黄连25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日。

(5)鲜牛蒡子根,绞取汁滴入耳内,每日数次,每次3~5滴。

(6)泥鳅2条,捣烂敷于耳周,每日更换1次,数日即愈。

(7)虎耳草叶汁,滴入耳内,1日3次,如汁多可灌入,倾出再灌入。

(8)芭蕉树汁,滴入耳内,1日2~3次。

(9)葛藤煅炭研未,调香油滴入耳内。

(10)鲜荷叶,捣汁滴入耳中。

(11)鲜石菖蒲,洗净捣取汁,滴入耳中。

(12)荔枝草,取鲜者,捣烂取汁,滴入耳中。

(13)川郁金适量研细末,吹入耳中。

亦可加水调,滴入耳中。

亦可浸油或磨醋滴。

(14)贝母6克研末,吹入耳中。

(15)黄柏煎浓汁,滴入耳中。

(16)大黄6克,研末,浸入30毫升香油中,滴耳内。

(17)金银花叶加食盐少许捣烂,用开水调匀,取汁滴入耳内。

(18)鲜生地,洗净取汁,滴入耳中,或浸香油滴耳,或加冰片少许滴耳。

(19)鲜凤尾草适量,取汁滴入耳中。

(20)鲜柚叶,捣取汁,滴入耳中。

(21)薜荔叶,捣烂布包取汁,滴入耳中。

(22)鲜苦参15克,磨汁滴入耳中,先用开水洗净脓处,1日滴3~6次。

(23)鲜白头翁50克,捣取汁,用药棉蘸汁,左耳痛滴右耳,右耳痛滴左耳。

(24)北瓜子,取油滴入耳中,每次1~2滴。

(25)紫草15克,浸入香油内,俟香油变成红色时即可用。

先以药棉将耳中脓汁拭净,将此油滴入耳中。

(26)石榴皮煎水或熬膏,滴入耳中。

(27)青蒿研末,用棉花裹塞入耳内,或用香油调点入耳中。

亦可取青蒿子研末用。

(28)蜂房1个,烧灰研末,菜油调匀,滴入耳中。

(29)鱼腥草30克,水煎上、下午分服。

(30)蝎子,焙焦研末,吹入耳中。

亦可加冰片用。

(31)蝉蜕研末,吹入耳中。

蛇蜕亦可。

(32)车前子30克,水煎,加白糖,分3次服。

(33)鲜竹心30克,冲开水炖服。

(34)密陀僧研末,调香油滴耳,1日1次,滴前先清洗耳中。

(35)炉甘石9克,研末撒耳中,1日1次,放药前先拭净耳中脓液。

(36)取鸡子油滴入耳中,1日3次。

或加冰片少许亦可。

(37)猪胆1个(或用其他动物胆汁亦可)取汁,1日1~2次,每次3~5滴。

或加冰片少许调匀滴入耳中。

注:以上9~37方亦可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8)水仙子适量,挤破将水滴入耳中,1日4~5次。

(39)鲜马兰花草捣汁加醋少许,滴入耳中,每日1~2次。

(40)蚯蚓2条,放入白糖中化水,将水滴入耳中数滴,1日数次。

(41)大蒜洗净,去皮捣烂加冷水少许,取汁滴入耳中,1日数次。

(42)鳝鱼1条,取血滴入耳中。

(43)取蚕茧(未出蛾带蛹者)10克,每个蚕茧内装入少量白矾,然后放入砂锅中置火上,待白矾化开后,以竹棍不断翻动,使蚕茧内的矾熔开,外部粘满矾汁,反复搅动俟白矾汁干蚕茧殆焦时取出冷却,研细末,装瓶备用。

用时先清洗耳部脓液,然后将药末涂于患处,每日1次,连用3~5日即愈。

此方亦可用于治黄水疮等。

(44)犁头草45克,洗净,水煎服,每日1剂,1日2次,3日可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1)杏仁炒黑捣膏,棉裹纳入,日3~4易之,妙。

(《梅师方》)
(2)番木鳖1个,磨水,滴耳内即愈。

(《秘方撮要》)
(3)青蒿末,棉裹纳耳中。

(《圣惠方》)
(4)猪牙皂0.5克为末,吹入耳内,不过2~3次愈。

(5)生白矾末,吹入耳中。

日3次,立效。

注:以上2方见《卫生易简方》
(6)五倍子烧灰,为末,吹入耳内,即愈。

(《经验良方大全》)(7)蛇蜕不拘多少,用新瓦焙黑存性,研细末,先用棉签擦净耳中脓水,后吹入蛇蜕末少许,2~3次愈。

(《惠直堂经验方》)(8)鲜菖蒲根120克,洗净捣烂,取汁滴入耳内,每次3~5滴,
数次即愈。

滴前要用消毒棉蘸盐水将耳内杂物洗净。

(《奇效良方》)(9)金丝荷叶(即虎耳草)揉汁灌耳内,自愈。

(《卫生鸿宝》)(10)千层石榴花,焙干为末,将末少许吹入耳中,立愈。

(《万病验方》)
(11)桑螵蛸不拘多少,烧灰存性为末,吹入耳中。

(《慈济方》)
(12)人发,烧存性,研末,每用少许吹入耳中,即效。

(《订补简易备验方》)
(13)白果鲜者,捣烂用绵裹塞入耳。

(《穷乡便方》)
(14)枯矾不拘多少,入乳汁中,炭火炖,煨干变黑,研细末,吹入2~3次。

(《程氏易简方论》)
(15)香附子去毛为末,干掺,或以棉缠杖儿掺之,屡用皆效。

(《百一选方》)
(16)龙骨为末吹入耳中。

(《奇效简便良方》)
(17)鸡冠血滴之。

(《华佗神医秘方真传》)
(18)凤凰衣炒黄为末,香油调灌,即止痛。

(《文堂集验方》)(19)水牛角磨醋搽之。

(《寿世编》)
(20)益母草汁滴入耳。

(21)鸡矢白炒研敷。

注:以上2方见《三补简便验方》
(22)用抱鸡卵壳炒黄为末,香油调,灌耳内,即时可痛止。

(《种杏仙方》)
(23)用猫下嗑毛灰吹之。

(《济世神验良方》)
(24)须令人侧卧,用葱汁灌之。

(25)熟桃仁捣,以故绯绢裹,塞入耳中,日3易,以瘥为度。

注:以上2方见《外治寿世方》
(26)干蚯蚓为末,吹入耳。

(27)青橘皮烧灰研为细末,用绵裹塞耳,日换3~4次。

注:以上2方见《急救良方》
(28)黄连不拘多少,研末,用香油调成糊状,用火柴棒缠棉花蘸黄连糊涂耳中,每日2次,3~5日即愈。

如脓水太多时,须先拭净再涂药。

(29)20%~30%的黄柏煎液,滤过冷藏,滴耳。

用时先用双氧水洗净外耳道脓液,拭干后滴入药液5~10滴,侧卧15分钟。

(30)芭蕉树水10毫升,加入冰片1克,搅匀,滴耳中。

每日2~3次,每次1~2滴(用刀砍芭蕉树,用玻璃杯收集自刀口处滴出的芭蕉树水)。

(31)韭菜汁,每次1~2滴,滴入耳中。

(32)贝母6克,研末,吹入耳中,1日2~3次,连用2~3日。

(33)大黄6克,研末,浸入50毫升香油中,每次2~3滴滴入耳内。

(34)柿蒂6克,烧灰存性,研细末,或加冰片少许,吹入耳内。

或用香油调匀滴入耳内。

(35)青果核煅存性,研细末,用香油调匀,滴入耳内,1日3次。

(36)酒炒知母30克,水煎分2次服。

(37)木芙蓉花适量,焙干研末,吹入耳内,1日1次。

(37)蝼蛄,炒黄研末,用棉签将耳脓擦净,撒入少许药面,1日1次。

(39)白英10~30克,研细末,用小竹管将药末少许吹入耳内,每日2~3次,连用3~5日即愈。

用药前先洗净耳中脓液。

一味药用好了,也可治愈疾病。

170多种病证,冠心病、肾炎、水痘、鼻炎、夜盲症……想简单便捷地治病,这本书中的6200余首医方不容错过。

《一味中药巧治病续集》
本书为《一味中药巧治病》的续集,编写体例如《一味中药巧治病》。

所编内容为《一味中药巧治病》中所未载的病证,本书搜集了各种病证170种,医方6200余首。

所集之方以简单、及时、节俭、疗效显著为特点,按急救科、内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外科分类编排。

其间尚有一证之中含数证者,如“中毒”一证,有解毒通用、解诸药毒、砒霜中毒、食物中毒、解诸鱼毒、煤气中毒等;再如“虫疾”一症,有诸虫统治、蛔虫病、寸白虫病、蛲虫病、钩虫病、丝虫病、血吸虫病,读者可按病证总目依证查找。

书中所集之方大都注明出处,未注明的均为民间验方。

《一味中药巧治病续集》不仅适合中医研究人员、广大医务工作
者阅读,而且尤宜于广大病患者。

特别在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患者一册在手,可速解疾病之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