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1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15
3000
4000
纵波
5000
岩石圈
莫霍界面 A
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壳
地核 B
6000
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
2900千米 17千米
速度/km.s-1
地面
0 3 6 9 12 15
地S 壳P
固体
33
33千上米地幔S、P增加 莫霍界面
990000
1000
下地幔 地
S
固体
2000
幔P
2900 深3000 度
小结
速度/km.s-1 0369
33 900
1000
12 15
2000
2900
深 3000 度
4000
55010500-
6000
大气上界
大气圈




部水

圈 层


地面

地幔



地核
/km
1、固态 2、上部存在一个软流 层(可能是岩浆的发 源地)
幔 下地幔
1、可能是固态 2、温度、压力和密度
均增大
古登堡界面 2900
地 外核
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核 内核
固态、温度、压力和密 度很大
纵横波 分层

壳 P、S波 的波速突
然增大。
(莫霍面) 上地


幔 P、S波
的波速突 下 地
然减小, 幔 S波甚至
4000
2900千米
古登堡界面
S(消失) P(突然减小)
地 S(消失) P(突然减小)
液 体
/km
55105000 -
6000
外核 内核 地心
地球内部压力大 固
体 核 内核:P波速增

圈层名称
地壳 地 上地幔
不连续面 莫霍界面
深度 (km)
33
特征
1、由岩石组成的固体 外壳
2、厚度不均,大洋部 分薄,大陆部分厚
伞”。
水汽和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水圈
1.概念 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特点 ①连续(各种水体处于不停的运动和转化之); ②不规则(水圈没有固定和规则的形状); ③循环运动。
3.组成 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物水等。
大气水
生物水 陆地水
海洋水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
水 生 植 物
返回
生 物 圈
岩石圈
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外部圈层以 及岩石圈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形 成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地理环境。 而四大圈层的结合层是土壤圈层。土壤圈 层是联系有机界与无机界的核心。
讨论:最近,我国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储量逾80
亿吨的大油田.该油田储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维 地震勘探技术的结果.请同学联系所学知识来 设想一下,我国地质工作者是怎么完成这一勘 探工作的?其理论依据是什么?
地球磁场 产生地
5000 固态
主,并含 少量较轻 元素。
地壳 地幔 外地核(液) 内地核(固)
地壳
上地幔 地幔 下地幔
外核 内核
地核
三、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
岩石圈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岩石圈

自然 地理 环境
地 球 外 部 圈 层 与 地 理 环 境
大气圈
2000—3000 千米


1.大气圈
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 么作用?

水汽





氮 78% 氧 21%
其它气体
大气组成
氧气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物质。
氮气 干 洁 二氧化碳 空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 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
臭氧
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 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
消失。 外核 地 (古登堡
核 面)
内核
厚度(千米)
状态
组成
温度压 力密度
大陆部分平均33 大洋部分平均6 整个地壳平均17
固态 岩石
上地幔顶部
固态
上地幔上部
软流层 铁镁的硅
上地幔下部
固态 酸盐类物 逐
1000
质,由上 渐
下地幔
近液态 岩浆源地
2900
固态
而下铁镁 含量逐渐 增加。
增 大
液态 以铁镍为
3.生物圈
①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②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③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 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 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 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 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 的圈层。
旱 生 植 物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去了解 地球内部的情况?
一、地震波
• 划分依据: 地震波
纵波(P波)primary 速度快,能在固、液、气体中传 播 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地震波的分类及特点:
分类 纵波
横波


传播速度 所经物质着 所通过
物质的
固体
性质而 变化
想一想:
当地震发生时,陆地上的 人们有什么感觉?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在海洋中航行的人的感觉呢?
只能感觉到上下颠簸
二、地球内部三大圈层
借助于地震波的研究来研究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
速度(千米/秒)

0
度 千 1000
米 2000
36 9
E
F
横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