钝感力是什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钝感力 - 概述
一、名词
“钝感力”一词其实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的发明。

按照渡边淳一自己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即从容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和伤痛,坚定地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中文里连钝感这个词也不常见,只听说在科技领域有钝感机理、钝感剂等说法。

钝感dùn gǎn,心理学名词,与“敏感”意思相对,词性相同,两者互为反义词。

钝感是人的动作活动反应慢度的标尺,是用来描述人活动速率的。

钝感系数越高则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其敏感度也会越低,人的思维只有钝感系数与敏感系数相平衡才更容易保持较为理性的思维,否则反之。

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渡边淳一
钝感力的五项铁律
1.迅速忘却不快之事。

2.认定目标,即使失败仍要继续挑战。

3.坦然面对流言蜚语。

4.对嫉妒讽刺常怀感谢之心。

5.面对表扬,不要得寸进尺,不要得意忘形。

钝感力的作用
钝感力,它可以使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一些突如其来的事件,以更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做到处变不惊,相信它是这个社会一种必备的生存才能,一种智慧,让人终身受益。

钝感力作为一种为人处世的态度及人生智慧,相比激进、张扬、刚硬而言,更易在目前竞争激烈、节奏飞快、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中生存,也更易取得成功,并同时求得自身内心的平衡及与他人和社会的和谐共处。

其实,从某个角度来说,"钝感力"就是一种"得寸进尺"的才能。

有才能的人周围,肯定会有时常表扬他的人,而其本人也常会因表扬而“得寸进尺”。

这种"得寸进尺、得意忘形"的精神,不是卑鄙无耻,而且一种让人朝着光明的未来展翅高飞的原动力。

为了培养人们的“钝感力”,就需要发扬"得寸进尺"的精神。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经常"得意忘形"。

许多时候,这种精神能够从一个人的内心深处,给他带来前进的动力。

背后素质支撑
钝感力素质一:自我认知力钝感力之所以让一个人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胜出,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钝感的背后是强烈的自我认知力,或者称之为自信力。

认知自己是困难的,但是能够正确而深刻地认知自己,无疑是一种出色的能力—许多成功的人共同拥有的素质之一就是:他们都清晰地知道自己优势何在、自己能做什么、自己要往什么方向去。

在这个浮华喧嚣的社会中,自我认知能力能够让一个人冷静分析自己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关系,判断出自己优势与劣势,从而清晰地找准自己的位置。

由于自我认知而形成的钝感力是一种高度的智慧,可以让我们在充满压力与挑战的生涯中,在最失望、最困厄之时,依然能看到远方摇曳着的希望之灯,鼓励着我们不断努力,不断向前,最终抵达辉煌的终点。

钝感力素质二:职场生涯就像一场战斗,是一场不间断的、让人无喘息余地的追逐。

在一次次胜利中间夹杂着许多次失败和拒绝,在喜悦、期待、得意与兴奋之中往往夹杂着恐惧、拒绝和失望。

不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也不论遇到多少次挫折,但对于拥有钝感力的人来说,他们始终相信:没有失败,只有暂时停止成功。

培养
就拿小孩子来说吧。

孩子不应娇生惯养,但发现了优点,就应该立刻表扬--“这个你做得真好呀!漂亮极了!”“你好了不起,要好好加油!”
孩子非常单纯,是“得寸进尺”的典型。

孩子高兴了,就会愈发努力,事情便会做得更加出色。

因为表现出色,又会受到赞扬......周而复始,孩子就会不断进步。

因为一句话既可以救活一个人,也可以杀死一个人,对于才能也是如此。

因此,钝感力是培养出来的。

二、作品名
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杂文集《钝感力》已连续数周高居首位。

有“写情圣手”之称的渡边淳一在他的这部新作里抛开了其擅长的情感话题,告诫现代人太敏感反而容易受伤,所以要修炼“钝感力”(迟钝的能力)。

该书因被日本前首相小泉纯一郎用来建言安倍内阁,从而引发了日本民众的热烈追捧。

渡边淳一在书中写道:“钝感”相对敏感而言,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过于敏感往往就容易受到伤害,而钝感虽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却能让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烦恼,不会
气馁,钝感力恰似一种不让自己受伤的力量。

在各自世界里取得成功的人士,其内心深处一定隐藏着一种绝妙的钝感力。

接受记者的采访时,渡边表示自己早在二三十岁就痛感钝感力的重要,“这个世界不过是一场生存游戏,所以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

而要保持甚或加强自己的生存能力,钝感力又是必不可少的。

与其有锐利的敏感度,不如对于大多数事物不要气馁,这股迟钝的顽强意志,就是得以生存在现代的力量,也是一种智慧。


紧接着,渡边淳一以自己的创作经历来了个“现身说法”:“当初还是文学新人的时候,经常遭编辑退稿,并受到严厉的批评。

我对这些就很迟钝,只觉得对方不采用我的稿件是因为他没有欣赏能力。

如果当时因过于敏感而消沉下去,也就不会再写小说了。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