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型时期城市“住房地位群体”
李强
【期刊名称】《新华文摘》
【年(卷),期】2010(000)002
【摘要】社会学家雷克斯和墨尔曾经于1967年提出了“住房阶级”(housing class)的理论。

认为人们因住房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多种阶级,有多少种获得和使用住房资源的途径就有多少种潜在的住房阶级。

然而,由于仅就住房来确定阶级.其标准显得单薄了一些。

因此,住房阶级的理论也受到了诸多的批评。

本文使用的是“住房地位群体”概念,就是为了避免阶级概念造成的混乱。

【总页数】7页(P28-34)
【作者】李强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2.48
【相关文献】
1.转型时期美国社会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政策——以二战退伍兵为例
2.论城市中低收入群体住房消费保障——一个住房公共政策视角
3.职业地位与住房获得:城市住房改革进程中的“差序格局”
4.转型时期我国城市住房问题思考——基于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视角
5.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促进大城市住房困难群体实现"安居梦"
——专访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司长曹金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