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场镇基本情况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场镇基本情况简介
高县罗场镇位于川滇两省暨筠连、高县、盐津三县结合部。

全镇幅员面积73.16平方公里,辖18个村,1个社区,130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3.3万人。

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川云中路纵贯全境,距县城14公里,筠连15公里,盐津20公里,辐射周边“三镇四乡”,区内商贸活跃、市场繁荣。

自然气候温和湿润,平均海拔380—1033米,常年平均气温17.5℃,平均降雨量1204毫米。

宋江河横穿全镇,全镇现有耕地面积24061亩,其中田10310亩,土13751亩,已形成蚕、茶、竹、花四大农业产业支柱。

2009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实现农业总产值 1.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600元,达到5050元;实现工业总产值6.2亿元;劳务输出6560人,招商引资完成550 万元。

农业五大产业初具规模
蚕桑:现有桑树2万亩,产茧1.8万担,产值突破2000万元,养蚕户户均收入5000元,人均收入1300元,蚕桑产业已成为我镇第一大支柱产业,规模和产值全省第二。

茶叶:建成无公害茶叶基地1万亩,并形成了以“早白尖”、“林湖茶叶”为品牌的龙头企业,现培养专业大户1000余户,户平收入5000元以上,茶叶产值实现1000万元,形成山区生态茶园的观光农业。

林竹:依托华盛纸业,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林竹生产一体化发展模式,成片栽竹1万余亩。

茶花:林湖、金塘村种植茶花5000亩,年销售收入达千万元以上,人均收入达1万元以上,被四川省农牧厅评为“四川茶花生产第一村”。

畜牧:每年生猪出栏3万头,存栏4万头,有养鸡场3个、养鸭场6个,初步形成一条产业链。

工业经济迈出可喜步伐
华盛纸业通过扩能技改,现已达到年产值3.5万吨的生产
规模,年总产值达6500万元。

早白尖茶业有限公司已形成了机具现代化、茶园生态化、
采摘工艺科学化、产品质量品牌化,年产值1000万元。

林湖茶业引进先进设备、招聘科技人才、依托川农科技开发,实现利润300万元。

汇丰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450万元,年加工生猪30万头的
生产线,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发展模式,产值2
亿元。

民营企业陈村茶叶粗加工集群3万担,煤炭储运集群40万吨,粮食加工形成集群,有红苕加工厂69 个,年加工红苕2000
多吨,产苕粉300余吨,有面粉加工厂25个,销售罗场及羊田、蕉村、兴隆等周边市场。

市场活跃商贸繁荣
坚持以大开放促大引进,营造良好软硬环境,2002年引进
业主投资2200万元,新建一条长350米,宽24米的新街及15
幢商住楼。

新建农贸市场8000平方米,客运站3500平方米,
投资200余万元,现在城镇居民人口、居民储蓄增多,周边“三
镇四乡”商家、群众集聚,商贸繁荣,流通活跃,城镇规模效
益突显。

2010年工作思路
工作的总体要求:围绕“拓展提速年”工作主题,大力弘
扬“争、抢、拼”精神,全面拓展,创新实干,和谐提速,全
面提升新时期履职水平,全力推进罗场经济社会新一轮大发展、大繁荣。

工作的基本思路:夯基础、抓项目、强支柱、建城镇、重民生,全力提升“三化”(新型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水平。

工作的奋斗目标:坚持科学发展,努力建设高县南部重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