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重组人白介素_2联合乌苯美司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_乔秀真

合集下载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段朝霞;侯丽虹;杨林花【期刊名称】《中国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06(6)7【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治疗急性白血病(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方法AL患者52例,其中27例在化疗结束后血小板计数(BPC)<30×109/L时开始用rhIL-11治疗.ELISA法检测化疗前及BPC<30×109/L后7、14 d促血小板生成素(Tpo)水平,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网织血小板百分率(RP%)及其绝对值(RPC).25例未用rhIL-11治疗者为非用药组,从化疗后BPC<30×109/L开始观察14 d.3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结果①rhIL-11用药组第7、14天血小板计数较非用药组明显增高;用药患者组23例需要输注血小板,平均为4~10 U;对照组27例,平均为10~15 U.②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Tpo水平较对照降低,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RP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③非用药组第7天患者血浆Tpo水平,RP%及RPC均较对照及化疗前明显降低,第14天Tpo水平,RP%、RPC 有所升高但仍较对照低.④用药组第7天血浆Tpo水平,RP%及RPC均较非用药组高;Tpo水平,R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RPC较对照低,第14天均高于对照.结论rhIL-11治疗AL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有效;IL-11可能有利于骨髓基质的恢复,具有促进Tpo合成或释放作用,使巨核细胞的血小板生成能力增强从而血小板生成增多.【总页数】3页(P496-498)【作者】段朝霞;侯丽虹;杨林花【作者单位】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030001,太原,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血液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 [J], 彭丽萍;陈小萍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38例疗效观察 [J], 于轩;于俊杰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预防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疗效观察 [J], 唐春娟;侯蕊;李禹兵4.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效果 [J], 韩阳利;王敏芳5.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比较 [J], 王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白血病病人替代决策者的化疗决策困境的质性研究

急性白血病病人替代决策者的化疗决策困境的质性研究

表性的个体,因此结论的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㊂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基于循证理念构建术后疼痛管理方案㊂参考文献:[1] W A L E R N,A N I T E S C U M.P a i nm a n a g e m e n t s t r a t e g i e s i no r t h o p e d i ce x t r e m i t y t r a u m a[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 n e s t h e s i o l o g y C l i n i c s,2021,59(2):48-57.[2]顾梦雪.疼痛控制护理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疼痛程度影响研究[J].名医,2021(5):119-120.[3]刘丹,马菊荣,曹晓菲.基于情志护理的舒适模式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情绪状态㊁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15):157-159.[4]董婵,韩青.手术室护理结合疼痛干预对创伤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及睡眠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2,20(11):45-48.[5] Y O O N AP,WA N G C,S P E T H K A,e ta l.M o d i f i a b l ef a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e dw i t h c h r o n i c p a i n1y e a r a f t e r o p e r a t i v em a n a g e m e n t o fd i s t a lr a d i u s f r a c t u re s:a s e c o n d a r y a n a l y s i s of a r a n d o m i z e dc l i n i c a l t r i a l[J].J AMA N e t w o r kO p e n,2020,3(12):e2028929.[6]张润霞.P D C A循环管理模式干预在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21(24):4084-4086. [7]曾德锋,魏向杰,叶惠艺.三级镇痛模式在缓解创伤骨科围手术期突发疼痛中的应用价值[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7): 156-157.[8] C H A O M,H A R M O NE,M A R R U S O M.R e l a t i o n s h i p o f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a n d c o g n i t i v e f a c t o r s t o p a i nd u r i n g h i p f r a c t u r er e h ab i l i t a t i o n:ar e t r o s p e c t i v ea n a l y s i s[J].A r c h i v e s o f P h y s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2022,103(12):e139.[9]郑晓彬,王翔锋,王峰.穴位按摩联合五音音乐疗法对43例局麻手术患者焦虑及术后疼痛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21,52(12):60-62.[10]陈丽梅.减阈疼痛护理联合音乐疗法对混合痔手术患者疼痛程度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27): 29-31.[11] L IG,X I A O Z.T h ef e a s i b i l i t y a n d s a f e t y o f T C M i r o n i n g i np a t i e n t sw i t hl o n g-b o n ed i a p h y s e a l f r a c t u r e so ft h ee x t r e m i t i e sd u r i n g t he p e r i o p e r a t i v e p e r i o d[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C l i n i c i a l a n dE x p e r i m e n t a lM e d i c i n e,2021.14(2):1016-1024.[12]张亚倩,孙霞,钟艳,等.耳穴贴压疗法治疗骨折术后疼痛的M e t a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9,31(10):1867-1871. [13] Y I NZ,Z HA N G W J,Z E N G Y,e ta l.E f f e c to fa u r i c u l a r p o i n tp r e s s i n g t h e r a p y o n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p a i no f f r a c t u r e:a p r o t o c o l f o r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a n dm e t a-a n a l y s i s[J].M e d i c i n e,2020,99(51): e23696.[14] P A S Y A R N,R AM B O D M,K A H K HA E EFR.T h e e f f e c t o f f o o tm a s s a g e o n p a i n i n t e n s i t y a n d a n x i e t y i n p a t i e n t s h a v i n g u n d e r g o n e at i b i a ls h a f tf r a c t u r e s u r g e r y:a r a n d o m i z e d c l i n i c a lt r i a l[J].J o u r n a l o fO r t h o p a e d i cT r a u m a,2018,32(32):e482-e486.[15] A N T H O N YCA,R O J A SE O,K E F F A L A V,e ta l.A c c e p t a n c ea n d c o mm i t m e n t t h e r a p y d e l i v e r e dv i a am ob i l e p h o n em e s s a g i n gr o b o tt o d e c r e a s e p o s t o p e r a t i v e o p i o i d u s e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o r t h o p e d i ct r a u m a:r a n d o m i z e d c o n t r o l l e dt r i a l[J].J o u r n a lo fM e d i c a l I n t e r n e tR e s e a r c h,2020,22(7):e17750. [16]彭慧明,翁习生.中国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指南(2022)[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2,15(11):801-821. [17]周宗科,廖刃,唐佩福,等.中国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疼痛管理指南[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12):929-938.[18]许宏斌,徐克武,贾永龙,等.骨伤复元汤结合外固定支架术对创伤性胫腓骨骨折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4): 215-218.[19]宋秋伟.基于循证支持的个体化护理干预对上肢骨折术后疼痛的影响[J].黑龙江中医药,2020,49(05):123-124.[20]龚秋云,林丽光.循证护理在骨科患者镇痛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4):103-104.[21]裴福兴,翁习生,黄泽宇.积极推进 创建骨科手术加速康复围手术期血液与疼痛管理示范病房 活动(2019年修改版)[J].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19,12(2):161-166.[22]宋锦平,刘俐.华西医院供给侧改革引领疼痛管理新模式 您的疼痛我知道,你的不痛我知道[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增刊1):80-81.(收稿日期:2023-06-15;修回日期:2024-01-18)(本文编辑蒋尔丹)急性白血病病人替代决策者的化疗决策困境的质性研究吴迪,钱利,方艳秋,吴倩摘要目的:了解急性白血病(A L)病人替代决策者的化疗决策困境,为医护人员开发决策辅助工具提供参考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5例A L病人的替代决策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 o l a i z z i7步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㊂结果:A L病人的替代决策者在化疗决策中主要有决策能力困境(低健康素养导致决策能力不足㊁价值观不明确导致的不确定感)㊁医患沟通困境(无法理解医学专业术语㊁医患沟通时间不足)及心理困境(健康信念缺乏导致决策态度消极㊁决策压力大导致负性情绪㊁实际治疗效果与期望不符导致心理落差)三大困境㊂结论:血液科医护人员应提高A L病人替代决策者的健康素养㊁积极推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 C P)㊁加强决策支持㊁提高自身沟通能力并开展心理干预,提高替代决策者的决策意识和能力,改善其化疗决策困境㊂关键词急性白血病;替代决策者;化疗;决策困境;质性研究K e y w o r d s a c u t e l e u k e m i a;s u r r o g a t e d e c i s i o nm a k e r s;c h e m o t h e r a p y;d e c i s i o n c o n f l i c t;q u a l i t a t i v e r e s e a r c hd o i:10.12104/j.i s s n.1674-4748.2024.02.042作者简介吴迪,护师,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550002,贵州中医药大学;钱利(通讯作者)单位:550002,贵州省人民医院;方艳秋单位:550002,贵州中医药大学;吴倩单位:558022,贵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㊂引用信息吴迪,钱利,方艳秋,等.急性白血病病人替代决策者的化疗决策困境的质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4,22(2):374-378.㊃47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急性白血病(A L)包括急性髓系白血病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恶性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若不经特殊治疗,A L病人平均仅能生存3个月[1]㊂目前,A L病人的一线治疗包括化疗㊁造血干细胞移植㊁生物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其中化疗是大部分A L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2]㊂由于不同化疗方案的风险和获益具有差异,A L专家指南提倡分层治疗的精准治疗模式[3-4]㊂因此,A L病人的化疗方案具有高度个性化㊂此外,由于A L难治且易复发,病人的化疗方案须随病情的变化而动态调整,故A L病人在化疗期间面临不止一次决策㊂研究显示,病人对治疗的总体满意度和依从性与其决策参与的程度密切相关[5]㊂然而,决策期间若病人决策能力下降或丧失,则将决策权转移至其家属或其他委托人,即替代决策者[6]㊂但部分替代决策者在面临决策时常常陷入决策困境,不仅影响临床决策的实施,还会降低决策满意度[7]㊂目前,国内关于决策困境的研究多针对实体肿瘤病人[8]㊁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和患儿家长[9-11]等群体,且研究方法多为量性研究,尚未见关于A L病人的替代决策者化疗决策困境的质性研究㊂因此,本研究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调查A L病人替代决策者的化疗决策困境,为降低替代决策者决策困境水平㊁减少决策延迟行为㊁提高决策质量以及制订针对性的A L病人决策辅助工具提供依据㊂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9月 11月在贵州省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内科住院化疗的A L病人的替代决策者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1)符合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A L诊断标准[12]且已确定化疗方案病人的替代决策者;2)年龄>18岁,具有语言交流能力;3)临床法律委托书签字者;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㊂排除标准:1)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者;2)与医疗机构存在纠纷者㊂3)近3个月内经历重大生活应激事件,如丧亲㊁离异㊁罹患重病等者㊂样本量以收集资料的饱和情况为评判标准,当资料中不再出现新的信息为止㊂最终访谈15例A L 病人的替代决策者,访谈对象一般资料见表1㊂表1访谈对象一般资料表(n=15)编号性别年龄(岁)文化程度居住地与病人的关系病人诊断A1女32高中农村母女急性髓系白血病A2女49初中农村配偶急性髓系白血病A3男46高中城市父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4男51初中农村父子急性髓系白血病A5男29本科城市父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6女45小学农村父女急性髓系白血病A7女44中专城市其他急性髓系白血病A8男43高中农村配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9男40硕士城市父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10女46初中农村母子急性髓系白血病A11男34高中城市姐弟急性髓系白血病A12女56小学农村母女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13男27本科城市兄妹急性髓系白血病A14男49高中城市配偶急性髓系白血病A15男50初中农村父子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2研究方法1.2.1资料收集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设计半结构式访谈提纲,并根据本院血液科医疗和护理专家的意见进行修订㊂在正式访谈前,选取2名研究对象进行预访谈,根据预访谈情况对访谈提纲进行完善,形成正式版访谈提纲:1)请问您对急性白血病的了解程度如何,能否谈谈您对这个疾病的看法?2)化疗决策的过程是怎样的,可以详细地描述一下吗?3)您在化疗决策过程中遇到过什么样的困难?4)您认为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困难呢?5)这些困难是如何影响您做决定的?访谈地点为科室内安静的会议室㊂访谈前向研究对象介绍研究目的㊁方法及意义等,并告知其访谈过程将全程录音,在取得同意后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每位访谈对象的访谈时长为30~40m i n,当访谈中不再出现新的内容时终止访谈㊂研究者将当天访谈的录音资料及时转录为文稿,最后将文稿导入N v i v o12.0软件进行统一保存与管理㊂1.2.2资料分析使用双人反复听录音法,分别记录访谈笔记,最后核对信息并讨论㊂本研究以C o l a i z z i7步分析法[13]为主,N v i v o12.0软件为辅,对转录好的文稿进行分析㊂最后采用原始资料佐证法㊁反馈法㊁比较法及参与者检验法进行资料校对,以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㊃573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性[14]㊂1.2.3质量控制研究者在访谈前熟练掌握访谈技巧,如反复设问㊁及时反馈及确认等,确保访谈内容全面和准确;访谈中悬置个人观点,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使用诱导性语言;访谈后由双人独立分析录音文稿,核对后再反馈至研究对象,确保研究结果反映了其真实想法㊂2结果2.1决策能力困境2.1.1低健康素养导致决策能力不足健康素养是个体通过所获的医疗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定,从而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5]㊂但替代决策者由于获取疾病信息的渠道有限,往往自行通过亲友㊁网页或短视频等获取碎片化的信息,而所获信息质量有待考量,导致替代决策者对A L及其化疗的认知非常局限,进而限制了自身决策能力和意愿㊂A3: 以前只在电视上听过白血病,只知道这病不好治,但具体怎么治我也不清楚,虽然医生耐心地给我讲解了一遍,但我还是不太明白,压根拿不定主意㊂ A6: 我没什么文化,平时就是在老家做农活,也不会上网,所以医生问我同不同意签字化疗的时候,我就照着签了,也没想其他的㊂ A7: 医生建议做化疗,但决定权还是在我手上,我也不是专业的,听医生的建议肯定没错㊂2.1.2价值观不明确导致的不确定感决策情景复杂时,替代决策者由于价值观不明确,常常无法准确判断病人本人意愿和决策偏好,从而产生不确定感㊂A9: 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化疗对基础疾病的影响,他之前就患有肾功能不全,所以我做决定的时侯也权衡利弊了很久㊂ A2: 每个月化疗都必须要来住院,我们孩子都在外地,家里还有老人要照顾,也不知道要化疗到多久,而且长期带着一根管子在手上,给日常生活造成很多不便,当时很不确定是否要做,但为了活下去,也没有选择的余地㊂ A5: 看见其他病友化疗反应那么大,而且又是做穿刺又是输血的,实在太痛苦了,我很害怕,根本不敢做决定,因为一旦决定了就要开始受罪了㊂2.2医患沟通困境2.2.1无法理解医学专业术语医护人员与替代决策者之间由于医疗信息不对等,沟通过程中难免出现替代决策者无法理解的医学术语,替代决策者认为这是理解治疗方案的障碍之一㊂A9: 医生说我爸血管条件很差,要做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术(P I C C)才能保证化疗㊂我从来没有听过什么是P I C C,医生解释过后才知道是要在手上穿一根长长的管子㊂ A1: 医生说要看看M I C M分型和危险分层,我听得不太懂,但也没具体问,只希望结果能好一点吧㊂2.2.2医患沟通时间不足医护人员由于工作繁忙,与替代决策者的沟通时间有限,无法同时满足每一位替代决策者的沟通需求㊂A5: 每天只有查房的时候才能和医生多交流一会儿,其他时间看他们都忙得焦头烂额,也不好意思一直去打扰㊂ A4: 医生工作还是挺忙的,有时候还要开会和学习,所以有时候我会自己去网上了解,实在不懂得再问医生㊂ A11: 我们这间病房里的病情都差不多,平时我们会互相交流,有时候医生在给旁边的病床查房时,我就在旁边听听有没有用得上的知识,但实际了解的还是远远不够㊂2.3心理困境2.3.1健康信念缺乏导致决策态度消极病人不理想的疾病状态减弱了替代决策者的信心,使替代决策者面对化疗决策时呈消极态度,缺乏积极对抗疾病的信念㊂A3: 之前的治疗方案效果不是很理想,现在需要调整用药和剂量,每次想到化疗这个问题我就很难过,不知道我爸的身体还能坚持化疗多久,作为家属,我的精神已经快崩溃了㊂ A2: 医生说需要加大化疗强度,但我很担心他的身体会吃不消,怕出现其他问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啊,哎㊂ A12: 自从我女儿生病,我就辞职照顾她,但是长期化疗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啊,现在家里只有她爸爸在工作,感觉自己很没用,更不要说为她做这么大的决定了㊂2.3.2决策压力大导致负性情绪化疗为A L病人带来希望的同时,也使他们承受着药物毒副反应的折磨,大部分病人在化疗的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症状群,如上消化道症状群(恶心㊁呕吐㊁厌食)㊁能量不足症状群(乏力㊁气促㊁瞌睡)及心理症状群(苦恼㊁悲伤㊁睡眠不足)等[2],其身体功能和生活质量均会下降[16]㊂通过此次访谈发现,替代决策者在知悉化疗的副作用后,不仅决策压力变大,焦虑㊁抑郁等负性情绪也随之增加㊂A13: 生这个病本身就已经够难受了,一听到化疗还有这么多副作用,我就更不知道怎么办了,我已经几个晚上睡不着觉了㊂ A8: 一想到她的头发会大把大把地掉,我就很崩溃,接受不了,但是为了治病没办法啊,不知道病好了还会长出来吗? A10: 说实话我们当时也很想果断做决定,早点积极治疗,但是谁不想对身体伤害小一点㊁费用也低一些呢,这真的不是轻而易举的事㊂2.3.3实际治疗效果与期望不符导致心理落差目前,难治和复发仍是A L治疗的难题㊂替代决策者期望通过化疗达到痊愈的目的,但化疗只能改善A L病人的完全缓解率(C R)㊁减少复发㊁提高生存率,只有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 l l o-H S C T)可能使A L 病人痊愈,但不是每例A L病人都具备a l l o-H S C T的条件[17]㊂因此不少替代决策者在决策时会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㊂A15: 我们希望化疗下来孩子的身体能恢复到之前的状态,毕竟他还年轻,人生才刚开始啊,㊃67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但了解下来,这有点不切实际,还是有点接受不了㊂ A11: 我们作为家属肯定是希望能治好,但是治了很久,出院一段时间又复发了!本以为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了,没办法啊,现在又要开始化疗了,哎㊂ A7: 医生说,移植的话希望要大一些,但是风险也相对更高,配型和费用也是一个大问题,我们家里负担不起,想来想去还是做化疗吧,虽然有些不甘心㊂3讨论3.1提高替代决策者健康素养,改善信息困境本研究发现,大部分替代决策者缺乏获取A L专业知识的能力,其有限的疾病相关知识难以维护病人健康,因此在面对化疗决策时无法正确评估化疗的获益和风险,导致被动决策,与S c h o e n f e l d等[18]研究结果一致㊂护士作为多学科团队的一员,参与病人出入院的各个环节,对病人的各项生理指标㊁辅助检查以及心理状态等最为了解㊂因此,护士应在共同决策中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主动明确病人的决策偏好和价值观,精准识别其决策需求,并顺应医疗领域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利用线上和线下多种平台,结合各种健康行为干预理论,对替代决策者进行全面的健康教育,包括A L 的发生发展㊁治疗和预后等,以期提高替代决策者的健康素养,增强其决策意识和能力,从而改善化疗决策中的信息困境,确保化疗决策贴合病人本人意愿的同时具有高度的科学性㊂3.2推广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提高决策准备度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 C P)指具备决策能力的成年人在知晓自身所患疾病相关信息的前提下,与家属和医护人员讨论未来医疗偏好和意愿的过程[19]㊂A L属于难治且易复发的恶性肿瘤,A L病人在化疗期间面临诸多并发症和较高的死亡率[12]㊂受到我国传统家庭文化的影响,当A L病人无决策能力时,常常由其家属充当替代决策者,但家属的决策是否能准确反映病人本人意愿,目前尚无定论[20]㊂在国外,晚期癌症病人多通过A C P选择符合自身偏好和价值观的医疗服务[21],但A C P在我国尚处于探索阶段,居民的整体认知处于较低水平[22]㊂这提示医护人员应重视生死教育,并积极推广A C P概念,提高公众的A C P意识;借鉴西方成功经验,探索符合我国文化环境的A C P模式,提高病人决策准备度和决策质量,减少医疗资源浪费㊂3.3开发和应用决策辅助工具,提供个性化决策支持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T h e O t t a w a D e c i s i o n S u p p o r tF r a m e w o r k,O D S F)提出:针对决策需求给予决策支持,能够改善决策结果,从而促进高质量决策的实施[23]㊂目前,国外已开发了相对成熟的决策辅助工具,用于支持病人参与决策㊁提高决策质量㊂K o r g e r 等[24]为病人提供解释偏好敏感性和个人动机的决策辅助工具,使病人的决策准备更充分,并提高了决策满意度㊂国内也有部分学者探讨了决策辅助干预措施,并在临床初步应用,涉及终末期肾脏病[25]㊁心房颤动[26]及克罗恩病[27]等,但在A L领域尚未见报道㊂本研究发现,替代决策者在面临复杂的决策情景时,由于缺乏决策支持而产生强烈的不确定感,导致决策信心受到影响㊂因此,建议医护人员以病人决策需求为基础㊁以循证医学为原则,积极开发不同形式的决策辅助工具,如手册㊁视频及网页等,帮助替代决策者全面权衡不同化疗方案的利弊,并探索决策干预措施,为A L 病人和替代决策者提供个性化的决策支持㊂3.4培训医护人员决策谈话技巧,提高医患沟通效率本研究显示,医患沟通不足和使用专业术语是替代决策者产生决策困境的影响因素之一㊂因此,医护人员如何在有限的沟通时间内提高决策谈话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㊂L e w i s等[28]提出,决策谈话应由经过培训后能为病人提供决策指导的人员负责,这一角色叫做决策导师㊂在美国㊁加拿大及日本等国家,决策导师多是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级实践护士[29]㊂但我国高级实践护士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可鼓励医生和专科护士加强沟通技巧培训,掌握自身领域内不同决策选项的内涵,以便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使医患沟通效率最大化,促进替代决策者对治疗效果的合理预期㊂决策沟通模式可参考3次谈话(t h r e e-t a l k)模型[30]:在备选项的谈话㊁选择的谈话和决定性谈话3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引入疾病知识和决策内容,指导病人和替代决策者做出符合自身最大利益的决策㊂3.5开展个性化心理干预,促进替代决策者积极应对本研究发现,A L病人的替代决策者由于缺乏健康信念而出现消极应对,特别是在了解化疗副作用后,大部分替代决策者都产生了焦虑㊁抑郁及恐慌等负性情绪㊂此外,还有一部分替代决策者由于实际疗效与预期不符而产生心理落差㊂E l i e等[31]研究显示,替代决策者做出普通决策后发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概率约为50%,而涉及临终决策时,发生率则高于80%㊂A L是一组转归和预后不确定的恶性疾病,化疗决策与A L病人的健康结局息息相关㊂因此,A L病人的替代决策者承受着极大的心理压力㊂基于此,为了使替代决策者能以良好的心态应对化疗决策,避免决策后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建议医护人员在决策前对替代决策者开展心理干预,通过认知行为疗法和正念减压疗法等对其提供心理支持[32],缓解其心理压力,提高心理韧性,促进决策积极应对㊂4小结本研究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法发现,A L病人的替代决策者在化疗决策中存在决策能力困境㊁医患沟通困境和心理困境㊂决策困境会削弱替代决策者的决策信心,导致决策延迟和决策后悔㊂因此,医护人员应在A L诊疗过程中通过加强健康教育㊁积极推广A C P㊁开发决策辅助工具㊁提高沟通能力及开展心理干预等措㊃773㊃全科护理2024年1月第22卷第2期施提高替代决策者的决策意识和能力,改善决策困境,使A L病人的化疗决策符合病人本人意愿和价值观,使治疗利益最大化㊂本研究仅从替代决策者的角度进行探究,且仅选取了贵州省1所三级甲等医院的替代决策者,代表性具有一定局限㊂未来可结合量性研究,纳入A L病人和医护人员,并扩大样本量和范围,以深入挖掘A L病人化疗决策困境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㊂参考文献:[1]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2]尹西西.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期间症状群的纵向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9.[3]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17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7,38(3):705-712.[4]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中国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与治疗指南(2016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6,37(10):680-682. [5] V E I L L E U XS,N O I S E U X I,L A C H A P E L L E N,e ta l.P a t i e n t s'p e r c e p t i o n o ft h e i ri n v o l v e m e n ti n s h a r e d t r e a t m e n t 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k e y f a c t o r si n t h e t r e a t m e n t o fi n f l a mm a t o r y b o w e ld i se a s e[J].P a t i e n tE d u c a t i o na n dC o u n s e l i n g,2018,101(2):331-339.[6] S P A L D I N G R.A c c u r a c y i ns u r r o g a t ee n d-o f-l i f em e d i c a l 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a c r i t i c a l r e v i e w[J].A p p l i e dP s y c h o l o g y.H e a l t ha n d W e l l-b e i n g,2021,13(1):3-33.[7]陈迎新,张霄,吕仕杰,等.决策冲突在青少年癫痫患者社会支持与医疗决策参与满意度间的中介效应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2, 22(4):229-234.[8]葛爽,翟清华,李鑫静,等.郑州市某三甲医院结直肠癌患者健康素养与决策冲突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22,35(6):116-120. [9]谢梦珂,杨巧芳,阙静,等.心房颤动患者参与抗凝治疗决策冲突的质性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0,37(12):18-21. [10]张舵,周雁荣,刘娟,等.主动脉夹层术前家属代理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1,38(12):53-56. [11]邵舒颖,李桃,刘卫娟.癌症患儿代理人决策冲突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21,36(16):92-95.[12] A R B E RD A,O R A Z I A,H A S S E R J I A N R,e t a l.T h e2016r e v i s i o n t o t h e W o r l d H e a l t h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 o fm y e l o i dn e o p l a s m s a n d a c u t e l e u k e m i a[J].B l o o d,2016,127(20): 2391-2405.[13]刘明.C o l a i z z i七个步骤在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9,34(11):90-92.[14]方婷.I C U重症胰腺炎患者家属决策参与体验的现象学研究[D].湖州:湖州师范学院,2017.[15] T I A NCY,X U R,MO P,e t a l.G e n e r i c h e a l t h l i t e r a c ym e a s u r e m e n t sf o r a d u l t s:a s c o p i n g r e v i e w[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o u r n a l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a n dP u b l i c H e a l t h,2020,17(21),7768.[16]张婷.化疗期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症状群与生活质量关系的纵向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20.[17]吴俣,张昕.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精准治疗时代的医患共同决策[J].西部医学,2021,33(10):1405-1411.[18]S C H O E N F E L DE M,G O F FSL,D OWN SG,e t a l.A q u a l i t a t i v ea n a l y s i s o f p a t i e n t s'p e r c e p t i o n s o f s h a r e d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 i n t h ee m e r g e n c y d e p a r t m e n t:"l e t m e k n o w I h a v e a c h o i c e"[J].A c a d e m i cE m e r g e n c y M e d i c i n e,2018,25(7):716-727.[19] R I E T J E N S JAC,S U D O R E R L,C O N N O L L Y M,e ta l.D e f i n i t i o na n d r e c o mm e n d a t i o n s f o r a d v a n c e c a r e p l a n n i n g:a 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c o n s e n s u s s u p p o r t e db y t h eE u r o p e a n A s s o c i a t i o nf o rP a l l i a t i v eC a r e[J].T h eL a n c e tO n c o l o g y,2017,18(9):e543-e551.[20] L I U T W,W E N F H,WA N G C H,e t a l.T e r m i n a l l y i l lT a i w a n e s e c a n c e r p a t i e n t s'a n df a m i l y c a r e g i v e r s'a g r e e m e n to np a t t e r n so f l i f e-s u s t a i n i n g t r e a t m e n t p r e f e r e n c e s i s p o o rt of a i ra n dd e c l i n e so v e rad e c a d e:r e s u l t s f r o mt w o i n d e p e n d e n t 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i e s[J].J o u r n a l o f P a i na n dS y m p t o m M a n a g e m e n t, 2017,54(1):35-45.e4.[21] A G A RWA LR,E P S T E I N A.A d v a n c ec a r e p l a n n i n g a n de n d-o f-l i f e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 f o r p a t i e n t s w i t hc a n c e r[J].S e m i n a r si nO n c o l o g y N u r s i n g,2018,34(3):316-326.[22]董阳,李晓玲.生命末期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国内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J].上海护理,2022,22(4):26-29.[23]余绍福,牟玮,靳英辉,等.医患共同决策系列之二:医患共同决策研究典范 渥太华患者决策辅助工具研究小组[J].医学新知, 2021,31(1):59-67.[24] K O R G E RS,E G G E L I N G M,C R E S S U,e ta l.D e c i s i o na i d st op r e p a r e p a t i e n t sf o rs h a r e d 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t w or a n d o m i z e dc o n t r o l l ede x p e r i m e n t s o n t h e i m p a c t of a w a r e n e s s o f p r e f e r e n c e-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 p e r s o n a lm o t i v e s[J].H e a l t hE x p e c t a t i o n s,2021, 24(2):257-268.[25]查丹凤,杨艳,杨雄豪,等.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透析决策辅助方案的制订及应用研究[J].上海护理,2021,21(10):23-28. [26]曹丽君,黄丽华,蒋建萍,等.医护患共同决策方案在房颤患者预防脑卒中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22,57(7):779-784.[27]刘元.克罗恩病患者共同决策辅助方案的构建及应用研究[D].湖州:湖州师范学院,2020.[28] L E W I SKB,S T A C E Y D,S Q U I R E SJE,e ta l.S h a r e d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 m o d e l sa c k n o w l e d g i n g a ni n t e r p r o f e s s i o n a la p p r o a c h:at h e o r y a n a l y s i st oi n f o r m n u r s i n g p r a c t i c e[J].R e s e a r c h a n dT h e o r y f o rN u r s i n g P r a c t i c e,2016,30(1):26-43.[29] B E R G E R-HÖG E RB,L I E T HM A N N K,MÜH L H A U S E RI,e ta l.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s h a r e d d e c i s i o n-m a k i n g i n o n c o l o g y: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 p i l o ts t u d y o fa n u r s e-l e d d e c i s i o n-c o a c h i n gp r o g r a mm e f o rw o m e n w i t hd u c t a lc a r c i n o m ai ns i t u[J].B M CM e d i c a l I n f o r m a t i c s a n d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2017,17(1):160.[30] E L WY N G,D U R A N D M A,S O N GJ L,e t a l.At h r e e-t a l km o d e lf o r s h a r e dd e c i s i o n m a k i n g:m u l t i s t ag ec o n s u l t a t i o n p r o c e s s[J].B M J,2017,359:j4891.[31] E L I EA,F RÉDÉR I C P,N A N C Y K B,e ta l.R i s ko f p o s t-t r a u m a t i cs t r e s ss y m p t o m si n f a m i l y m e m b e r s o fi n t e n s i v e c a r e u n i tp a t i e n t s[J].A m e r i c a nJ o u r n a lo fR e s p i r a t o r y a n d C r i t i c a lC a r eM e d i c i n e,2005,171(9):987-994.[32]吴小婷,章新琼,王秋萍,等.癌症患者心理弹性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7,52(3):316-320.(收稿日期:2023-05-08;修回日期:2024-01-18)(本文编辑蒋尔丹)㊃873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J a n u a r y2024V o l.22N o.2。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论文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论文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 rhil-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例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结束后rhil-ⅱ 1.5 mg/d皮下注射,连用7-14天,对照组23例同期住院的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诱导化疗后不用rhil-ⅱ,对比观察组疗效。

结果:治疗组注射rhil-ⅱ后血小板恢复至≥30 ×109/ l、≥50 ×109/ l 、≥100 ×109/ l 的平均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 0. 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anll 患者用标准的“da3 加7”方案或相似方案,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采用标准的“dvlp”或“dvclp”方案或相似方案,治疗组在化疗结束后给予rhil- ⅱ治疗, rhil- ⅱ给药方案:化疗结束后即予rhil- ⅱ 1.5mg/d.皮下注射,连用7~14 d ,平均10 d ,至血小板≥80×109 /l (连续2 次)停药.连用14d 未≥80×109 /l 也停药.对照组化疗结束后不给予rhil- ⅱ治疗.治疗期间,当血小板计数0. 052.2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恢复不同水平的平均时间及血小板输注量经1 个疗程标准方案化疗后,使用rhil-ⅱ的20例患者,1 例因重度感染患者自动出院失访外, 其余可评价的19例患者血小板恢复至≥30 ×109 /l 、≥50 ×109 /l 、≥100 ×109 /l 的平均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见表2) 。

应用rhil-ⅱ治疗者血小板输注总量平均为(16. 28 ±12. 84) u ,较对照组的(22. 23 ±17. 54) u 为低( p0.o5,无统计学意义。

在应用rhil- ⅱ过程中,我们注意观察其不良反应有乏力、恶心、水肿、寒战发热、肌肉关节酸痛等,但这不良反应程度轻微,患者均可耐受,且停药后可自行消失,与国外报道一致[5].所以,我们认为rhil- ⅱ在临床上应用是安全的.综上所述, rhil- ⅱ治疗初发急性白血病诱导化疗后血小板减少是有效、安全的,可明显缩短血小板恢复的时间,减少患者化疗后对血小板输注的需求,节约血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 张之南,沈悌.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第3版.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06-ⅱ2,ⅱ6-121.[2] hao j,sun l,huan g h, et a1.effect s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 ⅱ on thrombocytopenia and neutropenia in irradiated rhesus monkeys[j].radiat res,2004,8(162):57-63.[3] ault p,kantarjian h,welchma, et a1. interleukin ⅱ may improve thrombocytopenia associated with imatinib mesylate therapy in 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j].leukemia research,2004,28:613-618.[4]黎莉, 徐从高, 孙亚红, 等. 重组人白介素-ⅱ治疗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和机制. 中华肿瘤杂志, 2005; 27 (6) :377[5]cairoms,davenportv,bessmertnyo,et al. phaseⅰ/ⅱdoseescalation study of recombinant human interleukin-ⅱfollowing ifosfamide,carboplatin and etoposide in children,adol- 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with solid tumours or lymphoma:a clinical haematological and biological study [j].br j haematol,2005,128:49-58.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乌苯美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探讨

乌苯美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探讨

乌苯美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探讨韩茹【摘要】目的:分析乌苯美司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将70例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采取相同化疗方案,实验组在化疗的基础上联用乌苯美司胶囊,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TNF-α 水平和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TNF-α 水平显著升高,且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并可有效调节TNF-α 水平,从而发挥改善免疫功能的作用.【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02【总页数】2页(P212-213)【关键词】乌苯美司;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肿瘤坏死因子-α【作者】韩茹【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药学部 0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4.2肺癌是我国常见的呼吸系统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已位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且发病情况仍在呈现上升趋势,严重威胁我国居民的生命健康[1]。

在肺癌的各类型中,以非小细胞肺癌最为常见,其恶性程度高,多数患者发现时已为中晚期,不宜进行手术治疗,预后较差[2]。

近年来有研究发现,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参与了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3]。

TNF-α是一种可直接杀伤肿瘤细胞,增强NK细胞活性的可溶性细胞因子。

本文采用乌苯美司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并观察其对TNF-α的影响,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70例非小细胞肺癌初治患者作为观察。

纳入标准:(1)由组织细胞学检查证实为非小细胞肺癌;(2)预计生存时间不少于6个月;(3)获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重组人白介素-2联合乌苯美司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重组人白介素-2联合乌苯美司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AAV 9 mi n i d y s t r o p h i n g e n e t r a n s f e r t o t h e md x mo u s e .Mo l Me d, 2 0 l 2, 1 8: 使得 D MD / B MD的基 因诊断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o f t h e DMD g e n e i n n o r ma l a n d a f f e c t e d i n d i v i d u a l s .( : e l l , 1 9 8 7, 5 0: 5 0 9- 51 7 .
3 Ko e n i g M, Ho f f ma n EP, B e r t e l s o n C J, e t a 1 . DMDCo mp l e t e c l o n i n g o t " t h e
白高度 同源 的 u t r o p h i n A基 因表达的研究 , 以替代 d y s t r o p h i n的 部分功能 J 。所以 , 孕前遗传谘询 、 携带者 的家谱 分析 , 通过检
出致病基 因携带者和鉴别妊娠携带者 的胎儿 性别及其基 因型 ,
进 行 产 前 诊 断 是 预 防本 病 发 生 的重 要 措 施 。
D u c h e n n e m u s c u l a r d y s t r o p h y( D MD)c D N A a n d p r e l i m i n a r y g e n o mi c
体 进 行 免疫 组 化 染 色 、 免疫 印记检 测 d y s t r o p h i n蛋 白表 达 是 否
7 Wa n g Q, L i - L i n g J , “n C , e l a 1 .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d y s t r o p h i n g e n c mu l a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清铁蛋白和β2-微球蛋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浙江中西 医结合杂志 2 1 0 2年第 2 2卷第 1 期
Z ei g IC hj n T WM( o. o1 0 2 a J V 1 2N . 2 1 ) 此患有 高 血压 、 心脏 疾 病及精 神 紧 但在乳化晶体核和抽吸皮质过程 中,有器械伸人前
[]高潮 , 国 , 3 陈镇 卢月丽 . 白内障超声 乳化 吸除术 中血压 升
高的原 因[] J_ ,0 2 1 ( )2 2 2 3 眼科 2 0 ,14 :0 - 0 .
轻微的眼胀感 , 无患者因疼痛难忍而改用球周麻醉。 [ ]卢奕 , 4 陆国生 , 罗怡 , 表 面麻 醉下 白内障超声乳 化摘 除 等. 表 面 麻醉 只有 止痛 而无 眼球 止 动 的效 果 。 因此 , 及人工 晶体植 入术[ ] J. 中华眼科杂志 ,9 9 3 ( )2 0 19 ,5 3 :3 — 术前应宣教患者学会术 中眼球注视灯光。对眼球不 2 . 31 能 自主固定的患者 , 作切 口和撕囊过程 中, 主刀医生 可 以用 显 微 镊 夹住 角 膜 缘 的球 结 膜 组 织 固定 眼球 。
收稿 日期 :0 1 0 — 6 2 1- 8 0
急性髓细胞 白血病患者血 清铁蛋 白和 1 微球蛋 白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 3 2一
邱梅娜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高桥镇卫生院 鄞州 3 57 1 14 徐 坚强 浙江 省 宁波市 李惠利 医 院
关键词 急性髓 细胞 白血 病 血清铁 蛋 白 B_ 球 蛋 白 2微 -
血清铁蛋白(F 和 微球蛋 白( rM 均是 男 4 例 , 4 例 , S) p G) 4 女 1 中位年龄 4 _岁。 7 3 患者的分型 、 初 缓解均符合《 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 。 嘲 所有患 肿瘤标志物 , 肿瘤细胞能够合成 s F和 1一 , 3 MG 使患 治 、 者血中的 s F和 1一 G水平增高 , 3M 因此可作 为恶性 者均排 除可能影响 S F和 B一 G水平的其他 因素 。 M 肿瘤 的辅助实验诊断指标 。 笔者通过对急性髓细 正常组 16 男 5 例 , 4 例, 0 例, 8 女 8 年龄 2~ 5岁, 07 中 胞 自血 病 ( L) 发 、 解 患 者 血 S AM 初 缓 F和 B一 MG的 位年龄 4 7岁, 均为健康体检者。 三组患者年龄、 性别 联合检测 ,探讨在 A L治疗期间, F和 B一 G变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 . ) M s M 尸 0 5。 0 化与 A L临床治疗效果的一致性。 M 1 临床材 料

2013乌苯美司片联合改良 FLAG 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2013乌苯美司片联合改良 FLAG 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1 临床资料
1 .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0 年 2 月至 2013 年 1 月
在本院治疗的 30 例难治性 AM L (M3 除外)患者为
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两组 。 治疗组 15 例 ,男 8 例 ,女
7 例 ,平均年龄 38 .6(16 ~ 59)岁 ,其中 M1 1 例 ,M2 8
化疗过程中给予积极对症支持治疗 ,如常规应 用止呕 、保护脏器 、水化及碱化尿液等治疗 ;在中性 粒细胞开始下降时常规采取各种预防感染措施 ,包 括房间紫外线消毒 、漱口水漱口 、坐浴等 ;中性粒细 胞绝对数 (A NC ) < 0 .5 × 109 /L 时持续应用 G‐CSF 5 μg /(kg · d) ,至 ANC > 0 .5 × 109 /L ;出现感染时 及时应用广谱抗生素 ;及时成分输血以纠正贫血 、血 小板减少 。 1 .3 疗效评价标准 参照张之南主编枟血液病诊断 及疗效标准枠[5] 。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 、血象及骨髓象 评价 ,疗效分为完全缓解 (CR ) 、部分缓解 (PR ) 、未 缓解(N R) 、CR + PR 率为总体有效率 (OR ) 。 不良 反应按 NCI /NIH 标准进行判定 。 1 .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 T 淋巴细胞 (CD3 + ) ,T 辅 助 、诱 导 淋 巴 细 胞 (CD3 + 、CD4 + ) , NK 细胞(CD16 + 、CD56 + )水平变化 。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PS 13 .0 统计软件 ,均数 比较采用 t 检验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2 检验 。
急性髓系白血病 (AM L )是成年人急性白血病 的主要类型 ,占 70% 左右[1] ,标准方案诱导治疗完
全 缓 解 率 可 达 60% ~ 80% ,但 仍 有 部 分 难 治 性 AM L 缓解率低 ,预后极差 。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II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II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II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II治疗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分为化疗加白介素II组(治疗组)和单纯化疗组(对照组),治疗组于化疗后毎天加用白介素II 40万U静脉滴注,连用14 d,检测化疗前及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结果治疗组化疗14 d后CD3、CD4、CCD56、CD4/CD8比值明显高于本组化疗前及对照组化疗后水平。

结论化疗后应用白介素II能明显提高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对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积极的意义。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influence and the clincal signicance of using interleukin-Ⅱto T lymphocyte subgroup after patient’chemotherapy for leukmia patients.Methods Comparing with two groups:a treating group(chemotheraphy with Interleukin-Ⅱ) and a control group(pure chemotherapy).The treating group,after the chemotherapy,are dripped with interleukin-Ⅱ(400000 U) for 14 days.Then examine the T lymphocyte change in pre-chemotherapy and post-chemotherapy.Results After 14 days,the radio of CD3、CD4、CD8、CCD56、CD4/CD8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pre-chemotherapy of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Using interleukin-Ⅱcan obviously raise the level of T lymphocyte and can raise the level of T lymphocyte and can raise the oranismimmunologic function.【Key words】Leukmia;Chemotherapy;Interleukin-Ⅱ;T lymphocyte subgroup;Immunologic function白血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后可使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降低,而利用生物化学治疗可促进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恢复。

乌苯美司联合T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乌苯美司联合T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乌苯美司联合T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联合T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

对照组进行全身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每天加服乌苯美司胶囊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免疫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及NK细胞等水平均明显升高,而CD8。

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改善趋势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生活质量提高率为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乌苯美司联合TP方案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且安全性高,乌苯美司作为化疗的辅助性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标签:乌苯美司;顺铂;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文献标识码]B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恶化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自身机体免疫力下降,目前临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最主要的方法是予以化学药物治疗,但治疗中对正常细胞会产生一定的细胞毒性,进而再次损伤机体免疫力Ⅲ。

乌苯美司是从链霉菌属的培养液中分离所得的化合物,能够促进集落刺激因子合成,进而刺激骨髓细胞的再生与分化;同时本药可对肿瘤细胞代谢进行干扰,使肿瘤细胞增生受到抑制,逐渐凋亡,并且有利于激活人体免疫功能,增加细胞因子的分泌,提高抗肿瘤效应细胞的增殖。

据相关研究表明,乌苯美司属于免疫调节剂的一种,可直接影响CD13的活性,抑制恶性肿瘤的代谢活性,阻止肿瘤细胞生成与侵袭,使肿瘤细胞出现凋亡,且不损伤机体免疫力。

鉴于此,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乌苯美司联合T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作者:唐娜萍杨娜刘伯轩廖东承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6年第04期【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对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化疗联合乌苯美司进行治疗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

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苯美司联合进行治疗。

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情况。

结果:对照组化疗后外周静脉血中CD3+、CD4+的比例、NK细胞的比例及CD4+/CD8+比值均明显低于化疗前,CD8+比例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方案;乌苯美司;免疫功能中图分类号 R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4-0044-02doi:10.14033/ki.cfmr.2016.4.025恶性肿瘤主要发生在人们机体免疫功能相对低下的时候,而机体的免疫系统主要通过免疫应答来对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发展进行抑制[1]。

T细胞亚群是机体免疫细胞防御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包括辅助性T细胞(CD4+T细胞)与抑制性T细胞(CD8+T细胞)等两个亚群,在它们的相互作用下完成了机体的免疫平衡[2]。

为了分析化疗联合乌苯美司治疗方案对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并按照TNM进行分期。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50)和对照组(n=50)。

对照组,男21例,女29例,年龄24~75岁,平均(48.24±12.74)岁;肺癌8例,结肠癌9例,胃癌6例,卵巢癌4例,乳腺癌23例。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临床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临床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临床观察张红梅;吴卫华;韩志荣;郑华;梁瑞武;李宝兰【期刊名称】《中国防痨杂志》【年(卷),期】2005(027)004【摘要】目的研究和评价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IL-2)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痰菌阳性复治肺结核43例,观察组22例,采用2HL2AK(E)Z(TH)V+IL-2/1HL2(TH)V+IL-2/5HL2V方案化疗;对照组21例,采用2HL2AK(E)Z(TH)V/1HL2(TH)V/5HL2V方案化疗.结果完成疗程可评价疗效者40例,其中观察组20例,对照组20例,观察组痰菌阴转、病灶吸收、空洞的缩小和闭合以及免疫检测结果均优于对照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重组人IL-2有辅助治疗肺结核的作用,可加速结核菌阴转速度,促进病灶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是安全可靠的生物制剂.【总页数】5页(P219-223)【作者】张红梅;吴卫华;韩志荣;郑华;梁瑞武;李宝兰【作者单位】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101149;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101149;北京通州区结防所,北京,101101;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101149;山西省阳泉市第三人民医院,阳泉,045000;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北京,1011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相关文献】1.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Meta分析 [J], 沈红;闵锐;谈绮;解卫平;王虹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分析 [J], 梁瑞霞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疗效观察 [J], 余连锋;朱杰;许坚;施南峰;沈晓瑜4.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观察 [J], 秦超;刘俊英;姚宜春;苑松林5.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免疫辅助治疗复治肺结核的临床效果 [J], 陈航远; 许达君; 彭万悦; 区方; 龙建平; 赖俊明; 刘洁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剂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维持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不良反应比较

不同剂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维持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不良反应比较

不同剂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维持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不良反应比较乔秀真;李亚昭;崔利锋;孙巨勇;王欣;李明艳【摘要】目的比较2种不同剂量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维持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持续完全缓解患者不良反应,探寻最佳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B2组.2组均经皮下注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A组50万U/m2,3次/周,13周为1个疗程,间歇13周.B组100万U/m2,3次/周,13周为1个疗程,间歇13周.比较2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B组不良反应较A组多,出现一过性发热、皮疹、恶心、胸闷、胸痛、注射部位硬结等症状,尤其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1例.结论 A组治疗方案优于B组.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低剂量长疗程维持治疗AML可降低其毒性,并可维持抗肿瘤活性.【期刊名称】《河北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4(035)004【总页数】2页(P467-468)【关键词】白血病;白细胞介素2;药物毒性【作者】乔秀真;李亚昭;崔利锋;孙巨勇;王欣;李明艳【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衡水053000;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河北衡水053000;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内科,河北衡水053000;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衡水053000;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河北衡水053000;河北省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河北衡水05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造血系统疾病,经诱导缓解治疗后,约80%完全缓解的AML在1~2年内复发而临床死亡[1]。

有研究显示经生物调节剂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维持治疗可明显提升AML患者生活质量及3年、5年生存率。

但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有不良反应,可使患者出现舒适感降低,影响治疗,甚至中断治疗。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疗效观察再生障碍性贫血(AA)是一种骨髓衰竭综合征,是有多种病因、多种发病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造血细胞数量减少所引发的,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的出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我科自2006年应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rhIL)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科将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经骨髓细胞学检查及骨髓活检,确诊为AA,所有患者均按照FAB诊断标准作出诊断与分型[1]。

治疗组16例,年龄5~64岁,中位年龄34岁,男9例,女7例,其中SAA3例,CAA12例,对照组14例,年龄11~61岁,中位年龄32岁,男8例,女6例,其中SAA2例,CAA12例。

上述两组患者的年龄、一般情况大致相近,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治疗方案基本相近:司坦唑醇6~8 mg/d,口服,环孢素3~5 mg/kg/d,分三次口服,及其他辅助治疗:如口服益中生血胶囊、氨肽素,静脉滴注黄芪、甘露聚糖肽。

治疗期间对伴有感染、严重贫血或出血者,予抗生素、输注红细胞或血小板等对症治疗。

1.3 rhIL11的应用rhIL11规格为1.5 mg/支。

治疗组患者除上述治疗外,同时使用rhIL11,不用其他升血小板药物,用法为25 ug/kg/d,皮下注射,1次/d,连用7~10 d,每1个月为1个疗程,重复3个疗程。

治疗期间若连续3次血常规检查PLT》=50×109/l,停用rhIL11,若PLT《=10×109/l,输注单采血小板。

1.4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每周检测血常规,每3周检查肝肾功能,治疗前后均进行骨髓细胞学图片检查。

观察治疗前后血小板的计数、出血状况、输注血小板数量。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2治疗的临床观察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2治疗的临床观察

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2治疗的临床观察冯翠;张华;陶晓明;李虎生;宾燕成【摘要】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应用白介素-2(IL-2)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化疗后加入IL-2 100万U/d×14 d,对照组单用化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及化疗后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2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化疗后(P<0.05).治疗组完全缓解(CR)率与总有效(OR)率与对照组相近,但粒细胞缺乏发生率、持续时间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IL-2对化疗后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并可减少化疗后不良反应.【期刊名称】《华夏医学》【年(卷),期】2014(027)002【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白血病;化学治疗;白介素-2;T淋巴细胞亚群【作者】冯翠;张华;陶晓明;李虎生;宾燕成【作者单位】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广西玉林537000;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血液科,广西玉林537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急性白血病(AL)是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强烈化疗仍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后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进一步下降,同时化疗过程中亦存在许多危险因素,导致部分患者不能顺利完成化疗。

而利用白介素-2(IL-2)等生物化学治疗可促进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恢复,缩短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等。

我科近3年来针对急性血病患者,在联合化疗后应用IL-2治疗,取得较好的短期疗效。

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AL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28例,包括男17例,女11例;年龄3~65岁(中位年龄32.5岁);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9例。

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王政;张晓燕;杜珂【摘要】目的:探讨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化疗对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骨髓抑制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伊立替康-亚叶酸钙-氟尿嘧啶(FOLFIRI)标准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苯美司胶囊.结果:2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稳定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骨髓抑制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D4+、CD4+/CD8+水平及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提高化疗期间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骨髓抑制作用,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的近期疗效.【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6(016)009【总页数】3页(P1224-1226)【关键词】乌苯美司胶囊;化疗;骨髓抑制;免疫功能【作者】王政;张晓燕;杜珂【作者单位】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湖北襄阳441000;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肿瘤科,湖北襄阳441000;襄阳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湖北襄阳441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9.1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1]。

手术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术后易复发。

因此,有效的化疗具有重要意义。

但研究发现,化疗药具有一定毒性作用,会影响患者的免疫功能[2-3]。

乌苯美司片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用于肿瘤化疗、放疗的辅助治疗。

本研究采取乌苯美司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取得较佳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资料来源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月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襄阳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转移部位以肝、肺以及腹腔淋巴结为主。

乌苯美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乌苯美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乌苯美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冯林;李晓明【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15(31)22【摘要】目的观察乌苯美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方法将该院2010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47例(不含M3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采用乌苯美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诱导治疗;对照组22例单独给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5例;对照组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7例;治疗组患者治疗反应率[76.0%(19/25)]高于对照组[36.4%(8/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治疗组T细胞(CD3+)、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及NK细胞(CD16+、CD56+)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感染、出血、心脏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卡氏评分,治疗组患者化疗后体能状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苯美司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对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诱导治疗反应率较高,能改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化疗相关不良反应,使老年患者更能耐受化疗,提高其生活质量.%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benimex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of cytarabine in the treat-ment of senile 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 Methods 47 cases of senile AML(not containing M3 subtype) in this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0 to October 2014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treatment group (25 cases) adopted ubenimex combined withsmall dose of cytarabine induction therapy,while the control group(22 cases) was given small dose of cytarabine alone.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group,there were 4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CR) and 15 cases of partial remission(PR);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1 case of CR and 7 cases of PR;the response rate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76.0%(19/25),which was higher than 36.4%(8/22)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T lymphocytes(CD3+),T assisted in-duced lymphocytes(CD3+,CD4+) and NK cells(CD16+,CD56+) after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occurrence rate of adverse reactions such as infection, hemorrhage and cardiac toxicit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ccording to the Kamof-sky score,the performance status after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Ubenimex combined with small dose of cytarabine in the induction treat-ment of senile AML patients has higher response rate,can improve the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decreases the chemotherapeutic 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makes the elderly patients to tolerate the chemotherapy and improves the life quality.【总页数】3页(P3382-3384)【作者】冯林;李晓明【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四川泸州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四川泸州6460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丙戊酸钠联合小剂量阿柔比星+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J], 杨艳敏;李一丹;原现华2.小剂量米托蒽醌+足叶乙甙+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 [J], 余安清;李春勇3.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分析 [J], 冯桂芳4.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研究 [J], 丁高明; 峗淑莉; 张景涛5.地西他滨联合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和阿糖胞苷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疗效观察[J], 张彦平;刘蒙蒙;展新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观察邹文蓉;彭鹏【期刊名称】《现代医药卫生》【年(卷),期】2012(28)23【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白细胞介素-Ⅱ(rhIL-Ⅱ)在治疗急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中的促血小板生成作用及不良反应,评价其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入院时间随机将20例SAA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例.两组患者均使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CSA)、细胞因子治疗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在疗程开始时即使用rhIL-Ⅱ25 μg/(kg·d)皮下注射,应用28~45d,观察血小板、骨髓象变化及不良反应,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血小板升高恢复时间缩短,滴注血小板的量明显减少,且使用ATG、CSA的安全性提高.结论rhIL-Ⅱ能提高ATG、CSA、细胞因子治疗SAA的疗效,并增加其治疗的安全性.【总页数】2页(P3533-3534)【作者】邹文蓉;彭鹏【作者单位】绵阳404医院血液肿瘤科,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6.5【相关文献】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与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李婧;陈丹;杨颖;徐朱俊;程杰;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自体血小板输注治疗急性白血病化学治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40例 [J], 杨培仙;吴陈新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动员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白血病 [J], 徐丹;孟凡义;易正山;孙竞4.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J], 毛建平;王莹;贾韬;陈泽;刘惠杰;赵利东5.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肺损伤的临床效果及对NLRP3/6、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 [J], 昌震;韩冬;黄铭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苯美司对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乌苯美司对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乌苯美司对白血病细胞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晓芬;周丽
【期刊名称】《泰山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2(033)001
【摘要】1增强免疫功能作用白血病患者在应用化疗药物清除癌细胞的同时机体免疫力下降,需要上调免疫系统定时定量的监控癌细胞的发生与发展。

乌苯美司可作为一种免疫调节药(Immunomnodulators),能够调节、增强、兴奋和恢复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增强T、B淋巴细胞的功能,使其DNA合成增加,
【总页数】3页(P78-80)
【作者】张晓芬;周丽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山东泰安271000;泰山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山东泰安2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52
【相关文献】
1.巨噬细胞对白血病细胞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梁峰;赵杨祉;苏龙;高素君
2.蒽环类药物对白血病细胞的细胞毒作用与活性氧的关系研究进展 [J], 张娜;蒋慧
3.DEAD-box RNA解旋酶41在髓系肿瘤中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性髓系淋巴细胞白血病 [J], 马俊霞
4.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锌指基因在肿瘤和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J], 胡珊珊;
刘立恒;叶惠红;汤丽平
5.自由基在白血病干细胞衰老进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J], 李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乌苯美司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探讨

乌苯美司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探讨

乌苯美司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探讨【摘要】目的:分析乌苯美司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

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22年12月)治疗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

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化疗治疗,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化疗利联合乌苯美司药物进行治疗。

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状况。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NK细胞、CD4+、CD4+/CD8+指标为(19.51±2.29)、(35.08±2.67)、(2.03±0.19)和参照组(15.56±4.25)、(24.12±3.01)、(1.50±0.22)相比明显较高;而CD8+(20.15±2.01)和参照组(26.98±2.36)相比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将乌苯美司联合化疗治疗用于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中,对其免疫功能可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乌苯美司联合化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功能肺癌属于发病率较高的一种癌症,且患病人数一直在增加,且大多数患者的预后状态较差。

因为该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容易被人们发现,待发现时已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机会,患者确诊后的平均生存年限不足1年,超过1年的患者比例在40%以下,而5年生存率更少,大约只占到了10%。

非小细胞癌属于常见的肺癌类型之一,占比在80%以上,且很多患者确诊时已经属于晚期,一般需要化疗来延缓其生存年限[1]。

而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因为身体机能较差,不能进行手术,临床一般会通过化疗和乌苯美司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效果较好。

对此,本研究就乌苯美司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患者免疫功能的作用进行探究分析,内容如下。

重组白细胞介素—2治疗小非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重组白细胞介素—2治疗小非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重组白细胞介素—2治疗小非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史鹤玲;朱允中
【期刊名称】《结核病与胸部肿瘤》
【年(卷),期】1999(000)001
【摘要】目的观察应用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对11例经病理细胞学证实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

方法rIL-250~100万u/次,每周2次,连用3~5周,瘤内注射;2例,胸腔注射,8例,腹腔注射,1例。

结果:瘤内注射PRI例,NC1例:胸腔注射CR2例,PR5例,CR+PR占87.5%(7/8),PD1例,腹腔注射NC1例,9例经免疫功能测定,T3增高占22%(2/9),NK细胞增高占11.1%
【总页数】3页(P45-47)
【作者】史鹤玲;朱允中
【作者单位】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北京胸部肿瘤结核病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4.205
【相关文献】
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比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肺癌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观察 [J], 刘飞;余忠贞;邱红;熊慧华
2.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 [J],
李海荣
3.重组人白细胞介素2对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抗肺癌AGZY-83a细胞株的增强作
用 [J], 王光;刘凤芝;周正任;杨晓临;娄丹;
4.白芍总苷胶囊配伍枸杞子、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4、白细胞介素10表达的影响 [J], 吴子忠;朱鸿翔;刘春玲;韩翠香;刘文超
5.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联合多西紫杉醇、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 [J], 高尔云;崔方博;李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Sonnemann KJ,Heun-Johnson H,Turner AJ,et al. Functional substitution by TAT-utrophin in dystrophin-deficient mice. PLoS Med,2009,6: 8392.
7 Wang Q,Li-Ling J,Lin C,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dystrophin gene mutations among Chinese patients as revealed by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 Genet Test Mol Biomarkers,2009,13: 23-30.
4 潘速跃,张成,盛文利,等. 中国人抗肌营养不良蛋白基因缺失的分 布特点.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9,32: 22-24.
5 Reay DP,Niizawa GA,Watchko JF,et al. Effect of NF-κB inhibition on AAV9 minidystrophin gene transfer to the mdx mouse. Mol Med,2012, 18: 466-476.
3774
河北医药 2013 年 12 月 第 35 卷 第 24 期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3,Vol 35 Dec No. 24
尚无根治办法,新的治疗方法处于试验阶段,如腺相关病毒为 载体介导的小基因( 含肌萎缩蛋白编码中央重复区和羧端区约 基因全长的 1 /3) 转染治疗,在 mdx 小鼠实验中取得良好治疗 效果,并已进入Ⅰ期临床试验[5]; 还有针对上调与 dystrophin 蛋 白高度同源的 utrophinA 基因表达的研究,以替代 dystrophin 的 部分功能[6]。所以,孕前遗传谘询、携带者的家谱分析,通过检 出致病基因携带者和鉴别妊娠携带者的胎儿性别及其基因型, 进行产前诊断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措施。
CD8+ ( % ) 32. 59 ± 4. 02 31. 85 ± 3. 54
> 0. 05
CD4+ / CD8+ 1. 75 ± 0. 38 0. 88 ± 0. 42
< 0. 01
表 2 2 组生存率比较
n = 30,例( % )
组别
对照组 试验组
P值
1 年生存 17( 56. 7) 18( 60. 0)
河北医药 2013 年 12 月 第 35 卷 第 24 期 Hebei Medical Journal,2013,Vol 35 Dec No. 24
3775
1. 3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 x珋± s 表示,采用 t 检验,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 CD3+ 、CD4+ 阳性率及 CD4 / CD8 比值均显著高于对
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 DMD / BMD 的基因诊断 方法不断增加,如从 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RFLPs) 连锁分析检测已知的有 限的缺失和突变,到可检测微小突变的高灵敏度探针连接多重 扩增 ( 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 技 术[7]、探索未知突变的比较基 因 组 方 法[8]。以 及 检 测 dystrophin mRNA 的反转录 PCR 和用抗 dystrophin-N,-C,-R 单克隆抗 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免疫印记检测 dystrophin 蛋白表达是否 完整等,对 DMD / BMD 的诊断更加准确和精确。相信,DMD / BMD 的基因更精细全面的诊断和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成熟将 会给 DMD / BMD 疾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新的福音。
参考文献
1 丁新生.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 / / 王维治,罗祖明,丁新生主编. 神经 病学. 第 4 版.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 291-294.
2 申本昌,张成,黄文,等. 非缺失 / 重复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的致病点 突变分析.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23: 392-396.
治疗有关系。见表 1、2。
表 1 2 组 T 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比较 n = 30,x珋± s
组别
试验组 对照组
P值
CD3+ ( % ) 67. 39 ± 7. 91 49. 34 ± 5. 75
< 0. 01
CD4+ ( % ) 48. 39 ± 6. 32 37. 55 ± 6. 58
< 0. 01
doi: 10. 3969 / j. issn. 1002 - 7386. 2013. 24. 049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重组人白介素-2 联合 乌苯美司维持治疗的临床研究
·临床研究·
乔秀真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rh IL-2; 乌苯美司; T 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免疫功能; 生存率 【中图分类号】 R 733. 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 - 7386( 2013) 24 - 3774 - 02
> 0. 05
3 年生存 7( 23. 3) 15( 50. 0)
< 0. 05
5 年生存 6( 20. 0) 14( 46. 7)
< 0. 05ຫໍສະໝຸດ 3 讨论 约 80% 完全缓解( CR) 的 AML 在 1 ~ 2 年内复发,与体内
残留的白血病细胞有关,根据动物实验和推理,临床上可以确 诊为急性白血病时体内约有白血病细胞 1 012 个,如果一次强 化疗可杀灭 2 ~ 5 个对数级的白血病细胞,则病人初达 CR 时, 其体内至少还有 107 个细胞[1],巩固和强化治疗亦难以完全清 除是复发的根源。白介素-2 是一种淋巴因子,可使细胞毒性 T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增殖,活性增 强,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和干扰素,具有抗病毒、抗肿 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乌苯美司能干扰肿瘤细胞的 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使肿瘤细胞凋亡。并激活人体细胞 免疫功能,促进抗肿瘤效应细胞的产生和增殖。
AML 虽然经过诱导缓解及强化巩固化疗生存期得到了明 显延长,但多数患者最终因疾病复发而临床死亡。目前许多研 究证实微小残留病灶与患者预后之间的相关性[3]。应用重组
人白介素-2 联合乌苯美司可调动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来杀伤 残留白血病细胞,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承担着免疫 监视作用,但从对肿瘤的杀伤效应来看,细胞免疫的作用尤为 重要。T 淋巴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方面都具有重要的 功能,T 淋巴细胞经胸腺成熟后执行杀伤肿瘤细胞的功能,外 周血中存在成熟的,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 T 淋巴细胞,T 淋巴 细胞亚群主 要 有 CD3 + T 细 胞,CD4 + T 细 胞,CD8 + T 细 胞。T 淋巴细胞亚群是参与机体免疫调节反应的重要细胞,T 细胞亚 群的动态平衡是维持机体正常免疫应答反应的保障[4]。AML 患者 T 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异常,化疗达到完全缓解的患者 T 淋 巴细胞亚群仍低于正常水平[5]。白介素-2 是一种淋巴因子,可 使细胞毒性 T 细胞、自然杀伤细胞和淋巴因子活化的杀伤细胞 增殖,活性增强,还可以促进淋巴细胞分泌抗体和干扰素,具有 抗病毒、抗肿瘤和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乌苯美司能干扰 肿瘤细胞的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使肿瘤细胞凋亡。并激 活人体细胞免疫功能,促进抗肿瘤效应细胞的产生和增殖。按 规定疗程系统应用 IL-2 联合乌苯美司可通过提高患者机体免 疫水平,干扰肿瘤细胞的代谢,抑制肿瘤细胞增生,促进抗肿瘤 效应细胞的产生和增殖等作用来杀灭残存的肿瘤细胞。遏制 AML 复发,提 升 患 者 生 活 质 量,提 高 患 者 生 存 率。试 验 组 CD3 + CD4 + 阳性率及 CD4 / CD8 比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3 Koenig M,Hoffman EP,Bertelson CJ,et al. DMDComplete cloning of the 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 ( DMD) cDNA and preliminary genomic organization of the DMD gene in normal and affected individuals. Cell, 1987,50: 509-517.
急性白血病是一种常见的造血系统疾病,其特征是白血病 细胞获得增殖、生存优势且不能分化成熟。过多的无功能的白 血病细胞抑制正常造血,且侵袭其它组织器官引起功能障碍, 最终导致死亡。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应用重组人白介素-2 ( IL-2) 联合乌苯美司维持治疗可通过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干扰 肿瘤细胞代谢,促进抗肿瘤效应细胞的产生和增殖等作用而降 低 AML 复发,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生存期明显延长。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60 例,均为我院 2005 年 1 月份至 2013 年 4 月份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 MICM 分型 诊断,根据临床症状、骨髓细胞形态学、组化、免疫表型、染色体 等检查确诊,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的诊断标准[2] 并 排除继发及由 MDS 转化而来的 AML。试验组 30 例,其中男 18 例,女 12 例; 中位年龄 34 岁( 15 ~ 52 岁) ; M2: 18 例,M1: 4 例, M4: 4 例,M5: 4 例。对照组 30 例,其中男 17 例,女 13 例; 中位
8 Hegde MR,Chin EL,Mulle JG,et al. Microarray-based mutation detection in the dystrophin gene. J Hum Mutat,2008,29: 1091-1099. ( 收稿日期: 2013 - 05 - 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