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下册培优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优卷
1、类比推理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阳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可以结合成碱,所以碱中一定含有金属离子。

B、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能与碱溶液反应。

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铜都是碱类物质,因此它们都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D、中和反应的四种物质属于不同类别,可能含有某种相同元素。

2、将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充分混合,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呈现的颜色()
A、无法确定
B、红色
C、无色
D、蓝色
和NaC1的溶解度曲线,图2所示是用两种物质进行的两个溶解性实验。

下列说法正3、图1所示是KN0
3
确的是()
难溶于水
A.实验1后,甲中有固体剩余说明KNO
3
B.实验1后,乙中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C.实验2后,乙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
可得其饱和溶液
D.实验2后,甲中加37gKN0
3
4.在两只烧杯中分别放人相同质量的镁、锌两种金属,然后向两只烧杯中分别倒人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消耗硫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综合以上信息得到以下结论,合
理的是()
A、从图像可以看出,金属镁比金属锌的活动性强
B.若两种金属都有剩余,二者得到的氢气质量相同
C.若硫酸有剩余,二者得到氢气的质量相同
D、若两种金属完全溶解,二者消耗硫酸的质量相同
5.向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人硫酸铜溶液,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生成沉
淀的质量与加人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点时,溶液中共有2种离子
B.M点时,溶液pH<7
C.N点时,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D.P点时,溶液呈无色
6、下列设计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方案甲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B.用方案乙探究空气是铁生锈的必要条件
C.用方案丙探究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D.用方案丁探究合金及其成分金属的熔点高低
7、要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方法正确的是()
A、氧化钙(碳酸钙)---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B、氯化钾溶液(氯化镁)---加入过量氢氧化钾溶液,过滤
C、氯化钠(碳酸钠)---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再蒸发结晶
D、氧化铜(碳粉)---加入适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8.我国纪念2022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设计的获取水并进行综合利用的实验流程,图中A-I 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
物质,其中A、B、E、H 是气体,且A、B 组成元素相同(部分反应
条件已省略)。

(1)H 的化学式为。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

(4)写出D 物质的一种用途。

9.在古代人们常用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
溶于水)和纯碱为原料制取烧碱。

某小组同学按图1所示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室煅烧贝壳的装置如图2所示,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2)操作1能把固体B 分离出来,原因是。

(3)蒸发结晶操作用到的仪器有酒精灯、铁架台、蒸发皿、和埚钳。

【发现问题】该小组同学所得固体C 一定是纯净的NaOH 吗?
【猜想与假设]根据反应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对固体C 的组成提出以下猜想:
甲:纯净的NaOH:
乙:NaOH 和Na 2CO 3的混合物;
丙:NaOH 和Ca(OH)2的混合物。

【进行实验】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下列方案,对猜想进行验证。

他们首先取固体C 溶于适量水形成溶液,请参与他们的探究并完成所缺内容,实验操作
现象结论甲取样品溶液,滴加几滴酚酞溶液,再
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过量溶液先变红,滴加稀盐酸后逐渐变为无色甲猜想成立
乙取样品溶液,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泡产生乙猜想不成立丙取样品溶液,滴加几滴
溶液丙猜想成立
【实验结论】老师给出结论:固体C 是NaOH 和Ca(OH)2的混合物。

【交流反思】经研究,认定甲方案不合理,原因是不能鉴定(填离子符号)是否存在;乙方案也不合理,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