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语言教案《小羊找妈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语言教案《小羊找妈妈》
教案标题:《小羊找妈妈》(大班语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和认识一些关于动物及其特点的词汇。
2. 提高学生的动物辨识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
1. 课文学习:《小羊找妈妈》
2. 词汇学习:羊、鸟、狗、猫等动物词汇的学习。
三、教学准备:
1. 课文《小羊找妈妈》。
2. 卡片图片:羊、鸟、狗、猫等动物的图片。
3. 羊毛玩具。
四、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羊毛玩具,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2. 学生猜测后教师告诉学生这是一只羊,并和学生一起说出羊的特点。
步骤二:课文学习(15分钟)
1. 教师出示课文《小羊找妈妈》,并读给学生听。
2. 教师再次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3. 与学生一起讨论课文中的小羊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的动物有哪些,为什么他们不是小羊的妈妈。
步骤三:词汇学习(15分钟)
1. 教师出示动物卡片图片,让学生辨认动物,并帮助学生说出动物的名字。
2. 教师模仿动物的叫声,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
3.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关于动物的特点,如猫有长长的胡须、狗有短短的尾巴等。
步骤四:巩固练习(15分钟)
1. 教师出示卡片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来判断这些动物是否是小羊的妈妈,并用语言表达出来。
2. 学生分成小组,互相出示卡片图片,让对方判断是不是小羊的妈妈,并给出理由。
步骤五:拓展延伸(10分钟)
1. 教师出示课文中未出现的动物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它们可能是什么动物,并思考为什么不是小羊的妈妈。
2. 学生自由绘制小羊的妈妈,并用语言描述自己绘制的妈妈。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在这节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
2. 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没有掌握的学生进行帮助和引导。
六、作业布置:(5分钟)
1. 让学生在家中和家人一起观察身边的动物,并把观察到的动物和它们的特点写在一张纸上。
2. 鼓励学生多读绘本,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小羊找妈妈》为依托,帮助学生学习和认识了一些动物及其特点的词汇,并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如图片教学、讨论、角色扮演等,加强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还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及时检查和总结,提供了个性化的帮助和引导,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