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奉行的睦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在南海问题上所奉行的睦邻
政策是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中心的。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
主张和立场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
(一) 南海主权归我,不容置疑。

南海主权归我,这是中国政府的一贯立场,也是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协商解决南海问题的基本前提。

在不同场合和条件下,中国政府反复重申: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我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绝不允许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和采取任何方式加以侵犯”。

①中国政府在南海主权归属上的立场表明:
(1) 南海问题的解决,必须建立在尊重中国领土主权的基础上。

只有中国领土主权得到维护和尊重,才能谈得上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以平等、和平方式协调相互关系,才能根据国际法、国际海洋法等国际法规,按照公平合理原则解决南海问题。

1990 年12 月,李鹏总理在访问马来西亚时就南沙问题谈到:“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这是无可争辩的。

这是中国的主权问题。

中国希望在适当时候,通过友好方式同有关国家进行协商,解决这一问题。

”中方希望友好和平的解决南海问题,促进南海和平共同发展。

(2) 任何关于解决南海问题的主张、声明的提出和发布,必须以中国和东南亚有关国家的相互认可为前提,尤其是首先要得到我国的同意和认可,中国不能做出原则性的让步。

任何解决南海问题的主张、声明,如果仅仅是南海周边某些国家的单方面主张,并未取得我国的同意和认可,那么这样的主张、声明必须废弃和修改。

如果某些国家不顾我国提出的主权声明和领土主张,欲强行占领我国南海岛礁,那么这样做既有悖于国际法和国际海洋法,也有悖于其他国际关系准则,实际上最终也不可能得到实现。

(3) 在南海争端中,一方面,南海周边某些国家单方面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等划界相关条款为凭借,以所谓的安全原则、邻近原则等为理论依据,强行占领我南海岛礁,加紧攫取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另一方面,某些区外大国对南海问题的插手,使南海问题复杂化。

②从表面上看,日、美、欧盟等似乎是为了平息南海争端,维护东南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而实质上是对中国海洋领土主权的干预,遏制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发展,最终目的是维护和实现美、日、欧盟等在亚太地区利益和资本扩张的需求。

③因此要想真正解决南海问题,建立公正合理的东南亚经济、政治和军事新秩序,重要的不是遏制中国的发展和损害中国的海洋领土主权,而是东南亚有关国家和中国一道反对地区霸权主义和世界霸权主义,在尊重中国海洋领土主权的前提下,求得南海问题公平合理解决。

(二) 主权平等,和平共处。

在解决南海问题时,相关国家主权平等、互相尊重对方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这是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建立相互信任、进行和平谈判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国政府在解决南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

“一切国际关系准则,只有在各国主权得到尊重的前提下才能得到遵循。

”④中国政府一贯主张:对海洋领土主权的要求与尊重对方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对亚太地区政治、经济秩序的现实追求互为表里,相辅相成,可偏执一端。

这既是中国对以往地区乃至国际争端、冲突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也是东南亚各国谋求发展的现实政治需求。

(三) 寻求合作支点,求同存异。

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既有和平谈判的基础,又有彼此观点上的差异。

南海
周边国家都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争端,避免使用武力,在这一点上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的立场
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新形势下,中国适时地提出了发展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基本政策:扩大交往,加深传统
友谊;相互尊重,世代睦邻友好;互利互惠,促进共同发展;求同存异,妥善处理分歧;团结合作,
创造美好的未来。

这些政策从政治、经济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规划了中国和东南亚各国未来关
系的走向,为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和平解决南海问题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正是在中方推
动下,南海周边国家一致同意把双边关系进一步推向前进。

(四) 搁置争议,和平解决争端。

在南海岛礁的争议中,由于中国和南海周边国家在国家利益、认知程度和发展水平等方面
的差异,不同国家在协调相互关系和解决南海争端中发生矛盾和纠纷是不可避免的。

而主张采取和平方式解决南海问题,正是中国针对南海周边国家之间和中国与南海周边国家之间的
矛盾所做出的明智选择。

针对国际上领土争端的复杂形势,邓小平适时地提出了解决领土争端的新思路,指出:“有
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先进行共同开发。

这样的问题,要从尊重现实出发,找
条新的路子来解决。

”遵照邓小平和平解决南沙岛礁争端的思想,中国政府在1990 年提出了和平解决南沙
问题的十六字方针:“主权归我,和平解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这充分表达了我国解决南沙
岛礁争议的诚意,也表明了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实质性灵活态度。

中国政府解决南海问题的态度是明确的,主权属于中国,中国不会接受一些国家军事侵占
造成的既成事实。

但是,鉴于地理环境等具体情况,中国愿意本着互谅互让的精神同有关国家
谈判解决。

在谈判解决条件不成熟时,中国主张把南海主权争议搁置起来,这意味着把有关国
家岛礁争端和相互海域划界争端搁置起来,在不涉及主权归属问题的情况下,中国和南海周边
国家可以先着手开展海洋环境保护、海底资源勘察、海洋研究、航海安全及海洋资源管理等方
面的开发与合作,然后再进一步就其开发和分享资源等方面的合作拟订出措施和安排,相邻国
家在互利互惠基础上可成立合资企业。

这些措施和安排对将来的主权问题不产生影响,一俟
主权问题得到解决,再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新的安排和调整。

中国关于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建议是出于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发展考虑的。


海周边国家是中国的近邻,搞好与它们的睦邻友好关系是中国的一项长远的对外战略。

据有
关专家分析,法律上的论证和法庭上的仲裁不一定能解决南海问题,而某个共同的双边协定也
许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③双边谈判解决南海问题是唯一的现实方案,诚如中国领导人所言,
“双边渠道是处理南海争议的合适途径”。

④现在,中国和越南、菲律宾两国分别建立了磋商机
制:1995 年7 月,中越海上问题专家小组成立; ⑤中菲也已成立渔业、环境、建立信任措施三
个小组。

中国和越南、菲律宾间均达成了“不使争端复杂化或扩大化,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
威胁,分歧应进行磋商”的共识。

中国与马来西亚之间也就南沙问题进行多次磋商,并同样就
通过协商解决南沙争议达成共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