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和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和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作者:滕月芳
来源:《七彩语文·教师论坛》2020年第11期
一、回顾故事内容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牛和鹅》,你能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吗?(起先,“我”欺牛怕鹅。

一次,“我”被鹅追赶、袭击,金奎叔帮“我”赶鹅,并告诉“我”怎样对待鹅。

从此,“我”不欺牛不怕鹅。


【设计意图】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是中年级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这一环节,作为上节课与本堂课的衔接,引导学生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回顾故事内容,将文本读薄,对文本有一个整体感知,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也为下面的学习作铺垫。

二、初识批注明位置
1. 快速浏览课文,仔细观察,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往接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在课文的旁边有一些评论的语句。

)这些语句叫批注,是我们常用的一种读书方法。

(板书:批注)
2. 根据批注的位置,可以分为首批、眉批、尾批。

你猜猜这些在课文旁边的批注称什么?(板书:眉批)眉批也叫旁批、侧批。

那首批是批注在哪里的?(写在文章前面的。

)尾批呢?(是写在文章后面的。


3.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一边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一边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首次学习批注的课文。

利用本课与以往课文的不同之處,引导学生观察、初识批注,了解批注的位置及名称。

同时,提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明确学习目标。

三、了解批注多角度
1. 自由朗读课文,结合课文中的批注,想想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作批注,和同桌交流。

2. 可以从哪些角度给文章批注?(可以提出质疑,如,“事情真的是这样吗?”)这是对什么提出了质疑?(对大家的说法)(板书:角度提出质疑)还可从什么角度批注?(可以记录读后的感受,如,“对牛和对鹅态度的对比真鲜明啊!”)对牛什么态度?对鹅什么态度?(欺负牛、怕鹅)文章中还有哪几处批注也是记录读后感受的?(“鹅之前多神气,现在多狼狈啊。

”)(板书:记录感受)
3. 你们真善于发现!还有其他角度吗?(这里有一处“几个具体的动词,就把‘我们’对鹅的恐惧写出来了”,从动词入手写感受)这是对文章写法的感悟。

(板书:感悟写法)
4. 批注的角度很多。

现在你知道什么是批注了吗?要注意些什么?读文章时,可以提出自己的质疑,可以写下自己的看法或者感受,还可以感悟文章中的写法,这就是批注。

【设计意图】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获得一定的语文能力,离不开课文。

此环节,将课后第1题作为学习任务,以文中的批注为范例,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学、交流学、总结学,多角度阅读,从而发现批注也是可以多角度进行的。

四、学习眉批悟心情
1. “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让我们边读书边批注。

接下来就让我们也用“批注”的方法学习课文。

请默读课文,找找“我”见到鹅和被鹅袭击时的语句,并圈画“我”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我”当时的心情,在旁边写下批注。

写完在组内交流。

2. 交流“‘我’见到鹅的心情”。

(1)你圈了哪些词语?留下了什么批注?(圈了“远远地站、才敢看、绕个大圈子、才敢走”这些表示动作的词语,批注是“‘我’见到鹅就躲,非常害怕!”)你抓住了关键词语记录了自己的感受,有不同的批注吗?(几个具体的动词,把“我”对鹅的害怕写出来了。

)你是从感悟写法的角度写下了批注,你们真会思考!
(2)我们怕鹅,可对牛呢?请读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批注。

(圈动词“拍、摸、触、扳、骑、捶”,批注“几个动词,写出了‘我们’对牛的欺负”。


3. 交流“‘我’被鹅袭击时的心情”。

(1)当四只大白鹅在靠近岸边的水里游时,谁来读读我们的表现?(“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根据旁边已有的批注,你圈了哪些词语?(圈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害怕”)你还关注了人物的心理,为你点赞!这里用“害怕”一词,直接写出了我见到鹅的心情。

你猜猜,“我”心里会害怕什么?(这讨厌的鹅,千万不要追过来。

该死的鹅,你快往河中央游吧。

)你真会读书,能揣摩人物心理了。

(2)当鹅爬到岸上,朝我们走过来时,我们是什么表现?(“孩子们惊呼起来……更跑不快。

”)你圈了什么词?写了什么批注呢?(圈了“惊呼起来、急急逃跑、吓得脚也软了”,批注是“‘我’看到鹅伸长脖子,扑打着大翅膀,顿时惊恐了。

”)你联系上文,记录自己的感受,了不起。

有不同的吗?(这里几个动词及描写神态的词语,写出了‘我’被鹅袭击时的恐慌、无助。

)你关注了文章的写法,并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真是善于思考的孩子。

(3)这时,那只老公鹅赶上了我,咬住我的衣襟,拉住我不放,我又是什么表现?(“在忙乱中……‘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你圈了什么词?写下了什么批注?(圈两个动词“掉、脱”,写出了“我”当时更怕鹅,一阵慌乱,连书包都掉了,鞋子也弄脱了。

圈“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这是我的心理,写出了“我”内心的恐惧,担心会死。

圈“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这是“我”的神态及语言,把“我”的那种惊慌失措写得非常真实,让人感觉就在现场。

)同学们都有一颗敏感的心,善于抓住关键词,感受到了“我”此时的惊慌失措。

那你猜猜,此时我还会做什么、说什么或想什么?(“我”连滚带爬,拼命地想从鹅的口中挣脱。

我心里可能会想:完了,完了,我就要被鹅咬死了,我还有好多心愿没完成呢。

)真是一副狼狈样,谁来读一读?
(4)同学们抓住描写“我”动作、语言、神态的关键词语,通过朗读、思考、批注,走进了“我”的内心世界,体会了“我”的心情。

你们的批注让文章中的描述更细腻、更具体、更深刻。

(5)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些语句,感受“我”内心的无助与恐慌。

【设计意图】单元导语中要求“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这就需要学生去细细品悟。

此环节,紧扣课后思考题2,半扶半放,指导学生圈画关键词语,用批注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边阅读边批注,体会“我”害怕、无助、惊慌失措的心情,让学生的阅读层层深入,理解更加深刻、多元、有个性,从而掌握批注的方法,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五、学习尾批明事理
1. 正当“我”惊慌失措的时候,金奎叔帮“我”解了围,他是怎么做的?(他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把老公鹅甩到了半空中。

)又是怎么说的呢?(“让它这样看好了!可是……下次可别怕它们。

”)
2. 一起读一读金奎叔说的话。

思考:为什么“直到现在,我还记着金奎叔的话”?请你在文章结尾处写上批注,这就是“尾批”。

3. 说说你的批注。

(要尊重事实,不要被固有的思想所左右。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

客观全面地看待问题、处理问题,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4. 金奎叔和我们的不同就在于,他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做法也不同,结果也就不一样。

从此,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有了转变,不怕鹅、不欺牛。

【设计意图】此环节以课后第3题为学习引子,既引导学生谈自己所明白的道理,是学生高阶思维的训练,又指导学生学习了尾批。

六、总结收获迁移批注
1.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了解了什么是批注、批注的位置、批注的角度,明白了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2. 关于批注,语文园地六中还有这样一段话,(出示“交流平台”)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3. 用上你今天所学的批注方法阅读课后《牛的写意》,并与同学交流自己作的批注。

【设计意图】课堂上学习掌握了批注方法,就是为了迁移到课后能更好地运用,促进自主学习。

利用课后的“阅读链接”,迁移批注方法,将阅读方法在迁移运用过程中逐步形成一种学习能力,最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作者单位:太仓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