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材料用典: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材料用典: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
所忽
【例文】“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
”想善于及时解决细微的、苗头性的问题,把隐患化解于无形。
想善于“小题大做”,不因事小而不纠,才不会因小失大。
杯水风波可能会引起滔天巨浪,针尖大的窟窿眼也能透出斗大的风。
如果弃微求著,不仅于事无补,甚至会造成无法挽回的影响和损失。
(中国国防报《无事常如有事时》)【典故】出自汉代司马相如《上书谏猎》,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
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释义】萌,萌发;形,出现;隐微,隐蔽、细微;忽,忽视;垂堂,靠近屋檐下,坐不垂堂是防万一屋瓦坠落伤身。
意思是,聪明的人在事端尚未萌生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危险还未露头时就能避开它,灾祸本来就多藏在隐蔽细微之处,而暴发在人忽视它的时候。
所以俗语说:“家里积聚了千金,就不坐在近屋檐的地方。
”说的虽是小事,却可以引申到大的问题上。
【赏析】司马相如是中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谨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
汉武帝虽有雄才大略的一面,但在迷信神仙、奢靡侈费、贪恋女色、沉湎于游猎等方面,并不输于昏君。
司马相如写了这篇谏猎书,劝谏与奉承结合向武帝谏言,以提醒其越是形势好的时候,越想加强忧患意识,保持头脑清醒、思
维警觉。
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智慧,是增进国家进步、民族振兴的催化剂和动力源。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任何问题或事故的发生,都有一项由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每次人都应立足岗位现实,加强忧患意识,善于见微知著,越是平安无事时,越想像有事的时候那样提升警惕,这样即使发生意外,也能够抢占先机、赢得进取。
【用法】一是适用于领导干部讲党课,用于强调忧患意识的重想性,引导干部注重小节细节。
二是适用于相关忧患意识的评论类文章,加以事例说明,可增强文章的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