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信息技术第01讲
物流信息技术
![物流信息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8f38bc155a8102d276a22f81.png)
物流信息技术
主讲教师:李家齐
二、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模式
17
物流信息技术
主讲教师:李家齐
三、决策支持系统的结构与组成
目前DSS的系统结构大致有两大类:一类是以数据库、模型 库、方法库、知识库及对话管理等子系统为基本部件构成的 多库系统结构;另一类是以自然语言、问题处理、知识库等 子系统为基本部件构成的系统结构。
19
物流信息技术
主讲教师:李家齐
四、专家系统
专家系统(Expert System,简称ES)是一种 模拟人类专家解决领域问题的计算机程序系统。专 家系统内部含有大量的某个领域的专家水平的知识 与经验,能够运用人类专家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 法进行推理和判断,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来 解决该领域的复杂问题。 专家系统可分为分析型专家系统和设计型专家 系统。
21
物流信息技术
专家系统的结构
主讲教师:李家齐
22
物流信息技术
主讲教师:李家齐
五、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
1.群决策支持系统(GDSS) 2.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DDSS) 3.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 4.决策支持中心(DSC) 5.综合决策支持系统(SDSS)
23
物流信息技术
主讲教师:李家齐
9
物流信息技术
定量预测方法
主讲教师:李家齐
时间序列分析法 一个典型的时间序列可分成四个部分:趋势、 季节、周期和随机波动。 ― 简单平均法 ― 加权平均值 ― 简单移动平均法 ― 指数平滑法:对于指数平滑,只需用三个数据就可预测未来, 即需要最近期的预测值、预测期的实际值以及平滑常数 Ft Ft 1 ( Dt 1 Ft 1 ) 季节性预测是把历史数据综合在一起,并计算出不同季节周期性 变化的趋势,即每一时段的预测量占整个周期总量的比例。利用 这个比例系数进行季节性预测。 因果分析 最常见的因果分析方法是线性回归分析。变量的相关 程度为 n xy x y
物流信息技术第01讲
![物流信息技术第01讲](https://img.taocdn.com/s3/m/354590ad6c175f0e7dd13781.png)
+ 91 - 91 + 91 - 91 + 91 - 91
原码 反码 补码
7
字符的编码表示(ASCII码表)
8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SCII码表的扩展
9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一、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 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 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简单地说即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系统。
18
1、瀑布模型
需求定义 系统与软件设计 实现与单元测试 集成与系统测试 运行与维护
19
2、原型模型
停止
开始
需求的采集 与细化
产生样品
快速设计
加工原型 客户评价原型
建造原型
先开发一个“原型”软件,完成部分主要功能,展示 给用户并征求意见,然后逐步完善,最终获得满意的 软件产品。
20
3、螺旋模型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储、处理与传送均采用二进制 的形式。由于书写原因,在阅读与书写时通常用十六进制或 八进制来表示。
6
数字的编码表示
01 0 1 1 0 1 1 11 0 1 1 0 1 1 01 0 1 1 0 1 1 10 1 0 0 1 0 0 01 0 1 1 0 1 1 10 1 0 0 1 0 1
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 成的。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网络 工作站、网卡和连接线。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主要包 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服务软件。
10
按地域范围分类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范围:小,<20KM 拓扑结构:总线,环 传输技术:基带,10-1000Mbps,延迟低,出错率低(10-11)
物流信息技术ppt课件
![物流信息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6762c61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af.png)
建立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机制,降低供应链中断风险,提 高供应链的韧性和弹性。
推进供应链数字化转型
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实现供应链管理的数字化、智 能化,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性。
线上线下融合创新模式探讨
O2O模式在供应链管理 中的应用
通过线上平台引导消费者到线下门店消费, 实现线上线下流量的转化和供应链的优化。
信息技术应用不够广泛
虽然一些先进的物流信息技术已经得到应用,但整体应用程度不够广泛,许多物流企业 尚未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提升物流效率、降低成本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信息安全问题突出
随着物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等,对 物流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客户隐私造成严重威胁。
发展趋势及前景预测
跨境物流
运用跨境电商平台和国际物流 服务网络,实现跨境物流的便 捷化和高效化。
02 物流信息系统基础
物流信息系统概念及组成
物流信息系统(LIS)定义
01
指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对物流过程中的信息进行采集、
处理、传输、存储和应用的系统。
LIS组成要素
02
包括硬件、软件、数据、人员和过程等,共同支持物流活动的
物流信息技术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 物流信息系统基础 •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应用 •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物流中应用 • 自动化与智能化技术在物流中应用 • 电子商务与供应链管理整合 • 总结与展望
01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物流信息技术定义与特点
定义
信息化
系统化
自动化
智能化
跨平台协作与信息共享
通过云计算的跨平台协作能力,可以实现不同物流系统之 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提高整个物流网络的效率和协 同能力。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新版)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452c1a5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85.png)
《物流信息技术》电子教案(新版)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和趋势1.2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及其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的主要类别及其特点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态和未来趋势1.3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与作用物流信息技术的分类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作用和分类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讨论法:探讨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历程和趋势的掌握第二章:条码技术2.1 课程介绍了解条码技术的原理、分类和应用掌握条码技术的编制方法和技术要求2.2 教学目标理解条码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掌握条码的分类和编制方法了解条码技术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流程2.3 教学内容条码技术的基本原理条码的分类及其特点条码技术的应用领域条码技术的编制方法和技术要求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条码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实践操作法:演示条码的编制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条码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条码技术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条码编制方法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巩固学生对条码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三章:射频识别技术3.1 课程介绍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组成要素和技术要求3.2 教学目标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组成要素和操作流程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技术要求和实施要点3.3 教学内容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射频识别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射频识别技术的组成要素射频识别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技术要求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射频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要素实践操作法:演示射频识别技术的操作流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射频识别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射频识别技术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射频识别技术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巩固学生对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四章:全球定位系统技术4.1 课程介绍掌握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组成要素和技术要求4.2 教学目标理解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掌握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组成要素和操作流程了解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技术要求和实施要点4.3 教学内容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全球定位系统的组成要素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领域和技术要求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要素实践操作法:演示全球定位系统的操作流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全球定位系统技术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巩固学生对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五章:地理信息系统技术5.1 课程介绍掌握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组成第六章: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续)5.2 教学内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组成要素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技术要求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要素实践操作法:演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操作流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巩固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七章:物流信息系统7.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和组成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功能和技术要求7.2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在物流管理中的作用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分类和功能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流程7.3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分类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流程7.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分类和功能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讨论法:探讨物流信息系统的技术要求和实施流程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概念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物流信息系统技术要求和发展趋势的掌握第八章:物流信息网络技术8.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定义、分类和应用掌握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组成要素和技术要求8.2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掌握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组成要素和操作流程了解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技术要求和实施要点8.3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组成要素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技术要求8.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要素实践操作法:演示物流信息网络技术的操作流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物流信息网络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网络技术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网络技术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巩固学生对物流信息网络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九章:物流信息安全技术9.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分类和应用掌握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组成要素和技术要求9.2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掌握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组成要素和操作流程了解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技术要求和实施要点9.3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分类及其特点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组成要素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应用领域和技术要求9.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基本原理和组成要素实践操作法:演示物流信息安全技术的操作流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9.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原理的理解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安全技术操作流程的掌握程度案例分析报告:巩固学生对物流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第十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当前的发展状况掌握物流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技术当前的发展状况及其影响掌握物流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及其可能性10.3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技术当前的发展状况物流信息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对物流行业的影响10.4 教学方法讲授法:第十一章: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11.1 课程介绍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11.2 教学目标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及其重要性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场景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效率的提升作用11.3 教学内容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如EDI、ERP、SCM系统物流信息技术在库存管理、运输规划、订单处理等方面的应用1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讨论法:探讨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未来发展趋势1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供应链管理原理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掌握第十二章:物流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与互操作性12.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意义掌握物流信息技术互操作性的实现方法12.2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掌握物流信息技术互操作性的概念和实现手段了解国际和国内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现状和趋势12.3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意义和作用物流信息技术互操作性的定义和重要性常见物流信息技术标准介绍,如GS1标准、RFID标签协议物流信息技术互操作性的实现方法和技术解决方案12.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意义和互操作性的实现方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应用讨论法:探讨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未来发展挑战和机遇1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互操作性实现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和互操作性的掌握第十三章:物流信息技术的法律法规与伦理问题13.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13.2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中法律法规的框架和限制掌握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伦理原则和责任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对隐私权和数据保护的影响13.3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如数据保护法、知识产权法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如隐私权、数据安全、责任归属物流信息技术伦理原则的实践应用和案例分析13.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讨论物流信息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问题讨论法:探讨物流信息技术发展对法律法规和伦理的挑战及应对策略1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法律法规的理解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伦理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物流信息技术法律法规和伦理问题的掌握第十四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前沿技术14.1 课程介绍了解物流信息技术最新的创新成果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前沿发展趋势14.2 教学目标理解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动力和途径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和应用案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和新方向14.3 教学内容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背景和驱动力物流信息技术的前沿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应用案例和实际效果14.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背景和前沿技术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了解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应用讨论法:探讨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挑战14.5 教学评估-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及其在物流行业中的应用。
教学课件 《物流信息技术》(高职)
![教学课件 《物流信息技术》(高职)](https://img.taocdn.com/s3/m/4307ece167ec102de3bd8935.png)
第一节 信息与物流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二、物流信息的概念 三、物流信息的特征 四、物流信息的分类
1.信息的分类
(1)按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 自然信息,包括宇宙信息、地球信息、物理信息、化学信息 等;社会信息,包括政治信息、军事信息、经济信息、文化信息 等。
引导案例
思考与讨论 (1)通过上述案例,谈谈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对企业运作有什么作用? (2)什么是EBP系统?
1
信息与物流信息
第一节 信息与物流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二、物流信息的概念 三、物流信息的特征 四、物流信息的分类
信息是对某个事件或者事物的一般属性的描述。信息总是通 过数据形式来表示,加载在数据之上并对数据的具体含义进行解 释。因此,也可以说,信息就是经过加工处理后有价值的数据。
另外,对于每笔收货,扫描系统能够自动检验采购订单,防止暗箱收货,而财务在收货的同 时自动生成入库凭证,使财务人员从繁重的记账工作申解放出来,发挥出真正的财务管理与财务 监督职能,而且效率与准确性大大提高。
(2)BBP系统主要是建立了与供应商之间基于互联网的业务和信息协同平台。利用平台的业 务协同功能,既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招投标,又可以通过互联网将所有与供应商相关的物流管理
2.按信息的作用分类
(1)计划信息,是指尚未实现的但已当做目标确认的一类信 息。
(2)控制及作业信息,是指物流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信息,是 掌握物流现实活动状况不可缺少的信息。
(3)统计信息,是指物流活动结束后,对整个物流活动的一 种总结性、归纳性信息。
第一节 信息与物流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二、物流信息的概念 三、物流信息的特征 四、物流信息的分类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25046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b9.png)
物流信息技术教案(新版)第一章:物流信息技术概述1.1 物流信息技术的定义1.2 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3 物流信息技术的重要性1.4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第二章:条形码技术2.1 条形码的概述2.2 条形码的分类及应用2.3 条形码的和扫描2.4 条形码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三章:射频识别技术(RFID)3.1 RFID技术的概述3.2 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3.3 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3.4 RFID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四章:全球定位系统(GPS)4.1 GPS技术的概述4.2 GPS系统的工作原理4.3 GPS在物流中的应用领域4.4 GPS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五章:地理信息系统(GIS)5.1 GIS技术的概述5.2 GIS系统的工作原理5.3 GIS在物流中的应用领域5.4 GIS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六章:物流信息系统6.1 物流信息系统的概念与组成6.2 物流信息系统的类型与功能6.3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实施6.4 物流信息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案例第七章:电子数据交换(EDI)7.1 EDI技术的基本概念7.2 EDI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7.3 EDI标准与协议7.4 EDI在物流中的应用案例第八章: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8.1 互联网技术概述8.2 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信息传递中的应用8.3 物流电子商务的应用8.4 物流互联网平台案例分析第九章:供应链管理技术9.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9.2 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持9.3 供应链管理技术的应用9.4 供应链管理技术案例分析第十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10.1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0.2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0.3 云计算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10.4 物流信息技术发展的新趋势与挑战第十一章:物流可视化技术11.1 物流可视化技术的概念11.2 物流可视化技术的方法与技术11.3 物流可视化技术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11.4 物流可视化技术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12.1 智能交通系统的基本概念12.2 智能交通系统在物流中的应用12.3 智能交通系统的关键技术12.4 智能交通系统在物流管理中的案例分析第十三章:物流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13.1 物流信息安全的重要性13.2 物流信息安全的威胁与风险13.3 物流信息安全的保护措施13.4 物流信息安全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物流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与法规14.1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的意义14.2 国际物流信息技术标准简介14.3 物流信息技术法规与政策14.4 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化案例分析第十五章: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5.1 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意义15.2 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方向15.3 物流信息技术创新的应用案例15.4 物流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全面覆盖了物流信息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物流信息技术概述、条形码技术、射频识别技术(RFID)、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EDI)、互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供应链管理技术、物流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物流可视化技术、智能交通系统与物流、物流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物流信息技术的标准化与法规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等。
物流信息技术课件第1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物流信息技术课件第1章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725eb5b74b73f242336c5fc7.png)
(5)信息的价值性与增值性。信息是有价 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一方面它可以满 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 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如GPS的 使用。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信息 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 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人们发现。
1.1.2 物流信息的概念
物流信息(Logistics Information)是反 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 数据、文件的总称。物流信息是物流活动 中各个环节生成的信息,是伴随着企业物 流活动的发生而产生的,它与物流过程中 的运输、保管、装卸、包装等各种职能有 机结合在一起。
1.2物流信息技术
1.2.1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 1.2.2 物流信息技术分类概述 1.2.3 信息技术对现代物流的影响
1.2.1 物流信息技术的概念
物流信息技术主要由通信技术、硬件、 面向行业的业务管理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包括基于多种通信方式基础上的移动通信 手段、全球卫星定位(GPS)技术、地理信息 (G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自动化仓库 管理技术、智能标签技术、条形码、射频 技术、信息交换技术等现代尖端技术。
1.1.3 物流信息的特征
物流信息也呈现出一定的特征,具体表现 如下: (1)更新速度快,实时性高。 (2)种类多,来源广泛。 (3)趋于标准化。
1.1.4 物流信息的分类
处理物流信息和建立物流信息系统时, 对物流信息进行分类是一项基础工作。物 流信息有以下若干种分类方法:
1.按信息产生的领域分类
1.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技术又称条码技术,条码是由 一组按一定编码规则排列的条、空符号, 用以表示一定的字符、数字及符号组成的 信息。条码系统是由条码符号设计、制作 及扫描阅读组成的自动识别系统。
物流信息技术第01讲
![物流信息技术第01讲](https://img.taocdn.com/s3/m/4a3c2214284ac850ac0242b5.png)
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往往是这六个阶段
不断反复的过程。
30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它有哪些类型? 2.什么是生存期模型?它有哪些类型? 3.简述常用的软件工程方法。 4.什么是数据库?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哪些? 5.数据库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 6.简述数据库和数据仓库的区别。 7.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有哪些应用? 8.试述数据库设计的步骤。
主讲教师:李家齐
谢谢大家!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9:58:4909 :58:490 9:58Friday , October 16,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 1620.1 0.1609:58:4909 :58:49 October 16,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16 日上午9 时58分 20.10.1 620.10. 16
在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之间或是计算机与设备之间, 都必须通过一套标准的规则互相沟通,这个规则就是 通信协议。Windows 支持的网络通信协议主要有以下 四种: – TCP/IP – NWLink – NetBEUI – DLC
14
二、网络安全
安全服务 对等实体鉴别服务 访问控制 数据保密 数据完整性 数据源鉴别 禁止否认
作业标准记得牢,驾轻就熟除烦恼。2 020年1 0月16 日星期 五9时58 分49秒 09:58:4 916 October 2020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上 午9时58 分49秒 上午9 时58分0 9:58:49 20.10.1 6 一马当先,全员举绩,梅开二度,业 绩保底 。20.10. 1620.1 0.1609:5809:58 :4909:5 8:49Oc t-20 牢记安全之责,善谋安全之策,力务 安全之 实。202 0年10 月16日 星期五9 时58分 49秒Fr iday , October 16, 2020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0.162020年10月 16日星 期五9 时58分4 9秒20. 10.16
物流信息技术讲课文档
![物流信息技术讲课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7aa8a655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4.png)
射频识别系统最重要的优点是非接触识别, 它能穿透雪、雾、冰、涂料、尘垢和条形 码无法使用的恶劣环境阅读标签,并且阅 读速度极快,也可用于流程跟踪和维修跟 踪等交互式业务。
第十页,共22页。
RFID的组成
完整的RFID系统包括电子标签(Tag)、天线 (Antenna)、阅读器(Reader),以阅读器通 过天线读取电子标签中的信息,然后进行 相应的处理,处理工作可以通过后台网络 系统完成。
精确输入信息 6、 增加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化程度 7、 在流程上捕获数据 8、 信息的传送更加迅速、准确、安全。
第十七页,共22页。
RFID在供应链的管理中,最关键的技 术是货物的跟踪
目前供应链管理系统中普遍采用的信息标 识跟踪技术是条码技术,条码技术的种种 不足,如一次只读一个标签,数据量有限、 环境适应性差、同样商品具有相同的条码 等限制了供应链效率的提高。而RFID技术 正好弥补了条形码这个劣势
无线射频技术
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 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 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 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应用如:图书馆,门禁系统,食品安全溯 源智能监狱,智能医院,智能停车场,智 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联网等 领域有重大应用。
第十九页,共22页。
目前RFID技术存在方方面面的瓶颈期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成本问题 :难以做到广泛兼容,统一困难使价格难 以下降
瓶颈期
2.信号干扰 :高速度狭小空间范围内的大容量识别难以 实现。
4.国际标准定制 :对于RFID的技术标准,国际上目前 难以做到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
本课重点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计算机技术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软件工程 数据库技术
3
第一节
一、计算机概述
计算机技术
世界上第—台计算机“ENIAC” (埃尼阿克)
4
计算机发展代别划分
按所使用的逻辑元器件可分为四代: (1)1946-57 电子管 应用于科学计算 机器语言和符号语言 (2)1958-64 晶体管 应用于数据处理 操作系统、高级语言 (3)1965-71 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通信设备、通信技术 (4)1971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1
ASCII码表的扩展
12
汉字的编码表示
• GB2312(包含了6763个汉字,并分作两级,一级为
常用字,含3755个,二级为3008个)
• • • •
GBK Big5 CJK Unicode
13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与通讯 一、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 的、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连接起来,以功能完 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简单地说即连接两台或多台计算机进行通信的系统。
安全机制
(1)加密机制 (2)数字签名机制 (3)访问控制机制 (4)数据完整性机制 (5)交换鉴别机制 (6)业务流量填充机制
禁止否认
(7)路由控制机制
(8)公证机制
19
网络防病毒
第三节
软件工程
软件工程这一概念,主要是针对20世纪60年代“软 件危机”而提出的。
1983年IEEE将软件工程定义为:“软件工程是开发、 运行、维护和修复软件的系统方法。” 1993年IEEE给出了软件工程一个更加综合的定义: “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 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 中。”
星形结构
树形结构
环形结构
总线形结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网状结构(全连接、不规则)
16
网络体系结构
应用层 表示层
应用层 (FTP,HTTP, DNS,SMTP)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传输层TCP,UDP
网络层IP
网络接口层 Ethernet,… PPP TCP/IP体系结构
17
OSI/RM参考模型
网络通信协议
25
4、喷泉模型
26
5、增量模型
定义 基本需求 将需求赋予 增量构件 开发 增量构件 设计系统 体系结构
确认 增量构件
集成 增量构件
确认系统
把软件产品分解成一系列的增量构件,在增量开发迭代 中逐步加入。 每个构件由多个相互作用的模块构成,并且能够完成特 定的功能。 增量开发方法的新演进版本叫做 “极限程序设计 (eXtreme Programming)”。
5
计算机的组成
6
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7
计算机应用简介
最早 最广
8
二、计算机信息表示
计算机是由电子器件组成的,计算机中的数都用二进制表示 而不用十进制表示。因为,二进制计数只需要两个数字符号 0和1,在电路中可以用两种不同的状态——低电平(0)和 高电平(1)来表示,其运算电路的实现比较简单,要制造 有10种稳定状态的电子器件分别代表十进制中的10个数字符 号是十分困难的。 在计算机内部,一切信息的存储、处理与传送均采用二进制 的形式。由于书写原因,在阅读与书写时通常用十六进制或 八进制来表示。
物流信息技术
主讲:李家齐
1
课程内容
• • • • • • • • • • 第一讲 第二讲 第三讲 第四讲 第五讲 第六讲 第七讲 第八讲 第九讲 第十讲 信息技术基础 物流信息技术概述 自动识别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电子数据交换技术 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网络 物流预测与决策支持 物流信息系统的实施与管理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范围:中等,<100KM 拓扑结构:总线 传输技术:宽带/基带
-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范围:大,>100KM 拓扑结构:不规则,点到点 传输技术:宽带,延迟大,出错率高
15
按拓扑结构分类
9
数字的编码表示
0 1 1 1 0 1 1 0 0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0 0 0 1 0 1 1 1 0 1 1 1 1 0 1 + 91 - 91 + 91 - 91 + 91 补码 反码
原码
1 0
1
0
0
1
0 1
- 91
10
字符的编码表示(ASCII码表)
22
1、瀑布模型
需求定义 系统与软件设计 实现与单元测试 集成与系统测试 运行与维护
23
2、原型模型
停止
开始 需求的采集 与细化
产生样品
快速设计
加工原型 客户评价原型
建造原型
先开发一个“原型”软件,完成部分主要功能,展示 给用户并征求意见,然后逐步完善,最终获得满意的 软件产品。
24
3、螺旋模型
在网络上的每台计算机之间或是计算机与设备之间, 都必须通过一套标准的规则互相沟通,这个规则就是 通信协议。Windows 支持的网络通信协议主要有以下 四种: – TCP/IP – NWLink – NetBEUI – DLC
18
二、网络安全
安全服务
对等实体鉴别服务
访问控制 数据保密 数据完整性 数据源鉴别
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 成的。计算机网络的硬件主要包括网络服务器、网络 工作站、网卡和连接线。 计算机网络的软件主要包 括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服务软件。
14
按地域范围分类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范围:小,<20KM 拓扑结构:总线,环 传输技术:基带,10-1000Mbps,延迟低,出错率低(10-11)
20
一、软件工程框架
目标 用 性 正 确
性
合 基 本 过 程
可
算
性 支 持 过 程
过程
选取适宜的开发范型 原 采用合适的设计方法 则 提供高质量的工程支持 重视软件工程的管理
组 织 过 程
21
二、软件的生存期模型
软件有一个孕育、诞生、成长、成熟、衰亡的生存过程。这个 过程即为软件的生存期。软件生存期包含三个阶段:软件定义、 软件开发及运行维护。 软件生存期模型是软件工程思想的具体化,是跨越软件生存期 的系统开发、运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任务的过程框架。 常用的软件生存期模型有: – 瀑布模型 – 原型模型 – 螺旋模型 – 增量模型 – 喷泉模型 – 智能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