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绵阳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绵阳中学高三生物一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如图是人体免疫系统概念图。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是非特异性免疫,乙是特异性免疫
B.丙是指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
C.丁主要是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D.抗体抵抗抗原的作用属于第三道防线
2. 二倍体高等雄性动物某细胞的部分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如图,图中①、①表示染色体,a、b、c、d表示染色单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若a与c出现在该细胞产生的一个精子中,则b与d可出现在同时产生的另一精子中
B.在减数分裂中期①,同源染色体①与①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
C.减数分裂后期,2条X染色体会同时存在于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
D.一个DNA分子复制后形成的两个DNA分子,可存在于a与b中,但不存在于c与d中
3. 某小儿患佝偻病,发烧时就会抽搐,根据所学知识,建议他平时要补充()
A.新鲜水果和蔬菜
B.钙片和维生素D
C.谷物种皮和胡萝卜
D.蛋白质和脂肪
4. 亳州“古井贡酒”生产发酵中需要用到麦芽浆,对萌发带有小芽的大麦充分研磨后,过滤得到组织样液。
在组织样液中加入下列试剂后振荡均匀,有关实验现象及结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加入苏丹①染液,溶液呈橘黄色,证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脂肪
B. 加入斐林试剂并水浴加热,溶液呈砖红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麦芽糖
C. 加入碘液,溶液呈蓝色,说明发芽的大麦中含有淀粉
D. 如果发芽的大麦中含有蛋白质,那么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会呈紫色
5. 图1表示芽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图2表示幼苗横放时,根的生长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1中a点可表示植株的侧芽部位的生长状况
B. 图2中d、f点的作用效果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C. 图2中f点可表示根近地侧生长素的作用
D. 图2中e点的生长素浓度对植物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
6.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淋巴、组织液与血浆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蛋白质含量较多
B. 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大于无机盐的含量,故蛋白质对血浆渗透压的影响更大
C. 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酶促反应速率加快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7. “柯萨奇”病毒可引起“胃肠感冒”,患者常出现呕吐和发热等症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进入胃部后引起胃体肌肉收缩属于条件反射
B. 辅助性T细胞、B细胞、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都能特异性识别该病毒
C. 机体消灭“柯萨奇”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 机体发热说明下丘脑的体温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8.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正确的是()
A.PM2.5进入人体肺泡中即进入了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将导致血浆最终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缺陷症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
9. 1973年,有位进化生物学家针对物种进化提出了红皇后假说:一个物种的任何进化可能构成对其他相关物种的竞争压力,物种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驱动进化的动力。
所以,物种之间的进化保持着一种动态的平衡。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红皇后假说认为即使无机环境没有改变,生物也会进化
B.共同进化就是指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C.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是通过物种之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D.一个生物种群的进化一定会促使其它生物种群发生进化
10. 下图表示细胞膜部分功能结构模式图。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功能①表示细胞膜可以保护细胞内部
B.功能①表示的运输方式均消耗能量
C.激素调控生命活动与图中功能①有一定关系
D.相邻的植物细胞可通过功能①进行通讯
11. 下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
B.该过程至少断裂两个肽键生成两分子水
C.胰岛素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氨基和2个游离的羧基
D.三个二硫键将胰岛素的两条肽链相互结合使之处于一个平面结构内
12. 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B.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脑神经仅负责管理头面部的感觉和运动
C.传入神经又称为感觉神经,将接受到的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
D.传出神经可以分为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和支配内脏器官的神经
13. 关于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发生非特异性免疫的结构主要是皮肤、黏膜、吞噬细胞等,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结构是机体的免疫系统
B. 非特异性免疫出现快、作用范围广,特异性免疫出现慢、作用范围小、针对性强
C. 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D. 非特异性免疫是在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14. 如图为生物种类或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种类或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a—真核生物、b—真菌、c—酵母菌
B.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C.a—生态系统、b—群落、c—种群
D.a—系统、b—组织、c—器官
15. 无机盐在细胞中含量较少,但对细胞的生命活动很重要。
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中的()
A. 萌发种子烘干燃烧后的灰烬为无机盐,是种子萌发过程中从土壤中吸收的
B. 植物液泡中含有无机盐,无机盐浓度大小决定植物细胞的吸水或失水
C. 农民有计划地更换种植的作物种类,有利于植物对矿质元素的有效利用
D. 动物细胞外液中含量占明显优势的是Na+、K+,其有利于维持血浆渗透压的稳定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的过程是()
A.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均匀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为1 m2的样方
B. 选取一个该种群分布比较集中的长方形地块,将该地按照长度划成10等份,在每份的中央画一个大小不同的样方
C.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最大值作为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D. 计数每个样方内该种群数量,取其平均值作为该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17. 生长激素和胰岛素都是人体内对生命活动起着重要调节作用的激素,但是功能不同,与此有关的是()
A. 氨基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B.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
C.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D. 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18. 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可以分为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两种类型。
载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结合部位相适应的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只容许与自身通道的直径和形状相适配、大小和电荷相适宜的分子或离子通过。
其中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比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快1000倍以上。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运输方式为被动运输
B. 载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会受到载体蛋白数量的限制
C 分子或离子通过通道蛋白时不需要与通道蛋白结合
D. 通道蛋白介导的运输速率较快是因为有A TP驱动
19. 下列关于可遗传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
B.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幼苗的过程中存在基因重组
C.与染色体变异相比,基因突变带来的碱基改变在光学显微镜不可见
D.DNA中有1个碱基C被T替换,复制3次后,突变的DNA数一般是4个
20.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捕食者的存在可以促进物种多样性的提高
B.把沼泽地改造成人造林是增加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C.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保护无经济价值的物种是为人类生存发展保留空间
D.农田是具有高度目的性的人工生态系统,清除杂草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相矛盾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下图表示将酵母菌置于含有培养液的密闭容器中,容器中O2和CO2含量随时间的相对变化。
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将有机物氧化分解的过程中,有机物中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可知,在0~t1时间段。
O2消耗速率逐渐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时间段内,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来自________和________(填场所)。
(3)在t1~t2时间段。
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该时间段内,酵母菌氧化分解有机物,其中大部分的能量转移至___________中。
实验过程中。
培养液的温度会有所_________。
(4)若在0~t2时间段,O2的消耗量和CO2的释放量之比为3:5,则用于酒精发酵的葡萄糖占所消耗的葡萄糖的比例为_________.
22. 将A、B两种物质混合,时加入酶C。
下图为最适温度条件下A、B浓度的变化曲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体内绝大多数酶是由多个__________(单体)在__________合成的。
(2)据图分析,A、B两种物质中,属于底物的是__________。
酶的催化效率可用__________来表示,上述反应中酶促反应速率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时间段,若适当降低温度,则酶的活性会__________,在时刻后,酶的催化效率主要受
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3. 图一表示某自花传粉植物的花色遗传情况,图二为基因控制该植物花色性状方式的图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利用该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应在花未成熟时对_________(填“母本”或“父本”)进行去雄,在去雄和人工授粉后均需要套袋,目的是______________。
(2)该植物花色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3)现有一纯合白花植株,为了确定其基因型的具体类型,请设计杂交实验加以证明,并预测实验结果(假设除了待测的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未知外,其他可供杂交实验的各种花色植株的基因型都是已知的)。
①设计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下面是某物质的结构式:
(1)方框①表示的是________,该物质中共有________个①所示的基团。
方框①所表示的是________,该物质中共有________个①所表示的基团。
(2)方框①表示的是________,形成①的方式是________。
(3)该物质结构式中的________(填序号)是各氨基酸的R基。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________。
(4)已知构成该分子的氨基酸的分子量之和为477,那么该物质的分子量是________。
(5)假如该物质为食物中的一种成分,它在消化道中消化成氨基酸时,需要消耗________个水分子。
25. 如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模式图,甲~丁表示不同的分泌细胞,A~D表示不同的靶细胞。
回答下列问题:
(1)若甲、乙、丙分泌的是激素,则据图分析这三种激素的作用方式的共同特点有________。
(2)若细胞D是肾小管细胞或集合管细胞,则丁分泌的信号分子作用可能是________。
(3)若丁为下丘脑细胞,丙为垂体细胞,丙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促进C产生相应的激素,则该过程体现激素的________调节机制。
(4)若甲为胰岛B细胞,胰岛素的分泌除与________升高有关外,还受到来自________(器官)的神经调节。
当人体血糖浓度发生变化时,该器官对胰岛的调节过程中传递的信号分子是________,肝脏和肌肉均可作为胰岛素作用靶器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B
2. A
3. B
4. B
5. A
6. D
7. D
8. D
9. A
10. B
11. C
12. B
13. D
14. D
15. C
16. AD
17. ABC
18. AD
19. CD
20. BD
21.
(1).转化为A TP中活跃的化学能
(2).以热能的方式散失
(3).容器内O2浓度降低,细胞有氧呼吸速率下降
(4).细胞质基质
(5).线粒体基质
(6).只进行无氧呼吸
(7).酒精
(8).升高
(9).2/3
22.
(1).氨基酸
(2).核糖体上
(3).A
(4).单位时间内底物的消耗量(或单位时间内产物的生成量)
(5).先快后慢至几乎降为0
(6).下降
(7).底物浓度(或物质A浓度)
23.
(1).母本
(2).避免外来的花粉的干扰
(3).图一中F2的性状分离比为9:3:4,说明F1紫花植株能产生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从而说明控制该植物花色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4).选择纯合蓝花植株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杂交,观察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5).如果杂交后代全开蓝花,说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如果杂交后代全开紫花,说明待测纯合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
24.
(9). 423
(10). 3
25.
(1).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3).分级
(4).血糖浓度
(5).下丘脑
(6).神经递质
(7).肝脏和肌肉细胞膜上都含有胰岛素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