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2020八年级生物上册 6.1.1《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尝试对生物进行分类
一、选择题
1.图中所示阴影部分表示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这一特征是()
A. 有种子
B. 种子有果皮包被
C. 种子无果皮包被
D. 都会开花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有关植物的分类和主要特征,以及我们识图、分析图形的能力。
图中的油松和银杏的种子外无果皮包被,裸露,属于裸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玉米和豌豆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也用种子繁殖后代,玉米的叶是长条形的,豌豆的小叶长圆形至卵圆形。
可见四者的共同特征是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
可见A 符合题意。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有种子,属于种子植物,学会识图。
故选A。
2.观察下侧食肉目部分动物的分类图解,请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虎和豹的共同特征最多
B. 猫与豹的亲缘关系比狗的近
C. 猫与虎的共同特征最多
D. 猫与狗的共同特征最多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动物的分类。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
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
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由题中的分类索引可知,猫与狗同目,虎和豹同科,猫与豹同科,猫与虎同属,目>科>属,因此猫与虎的共同特征最多。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分类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仔细分析题中的分类索引,结合题意解答。
故选C。
3.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菌的是()
A. 酵母菌
B. 灵芝
C. 枯草杆菌
D. 木耳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菌和真菌的区别,解答此题需熟练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形态结构。
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组成。
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个体;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未成形的细胞核。
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的真菌;灵芝、木耳都是多细胞真菌,内有成形的细胞核;枯草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只要DNA的集中区属于细菌。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真菌、细菌的结构特点。
故选C。
4.对被子植物分类时,不能作为重要依据的是()
A. 花
B. 果实
C. 种子
D. 茎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被子植物分类单位和分类方法。
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故选D。
5.除了一般细菌具有的结构外,有些细菌还具有特殊结构()
A. 细胞壁、细胞膜
B. 细胞核、荚膜
C. 荚膜、鞭毛
D. 细胞质、荚膜
【答案】C
【解析】解: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
的休眠体,对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抵抗能力.有的细菌外面有荚膜,较厚,有保护作用,有的还有鞭毛,可以摆动,有鞭毛的细菌可以运动.因此细菌的特殊结构是荚膜、鞭毛.故选:C.
二、多选题
6.下列有关生物类群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所有的病毒和细菌对人类都有害
B. 脊椎动物的种类远少于无脊椎动物
C. 水杉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它的种子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D. 乳酸菌和酵母菌共有的结构是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
【答案】AD
【解析】解:A、有的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够治疗化脓性疾病,乳酸菌能够制作酸奶;
B、在自然界,无脊椎动物种类占95%,脊椎动物种类占5%,可见脊椎动物的种类远少于无脊椎动物;
C、水杉属于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
D、乳酸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两者的区别是乳酸菌没有成型细胞核.
故选:A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日葵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而属于被子植物
B. 叶的数量和叶脉的形状是被子植物的重要依据
C. 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内部结构
D. 斑马与马因体色差别太大而不属于同一种
【答案】AC
【解析】解:A、向日葵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而属于被子植物,A正确;
B、生物学家在对被子植物分类时,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因为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B错误;
C、自然界中的动物多种多样,我们要对动物进行分类,动物的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C正确;
D、斑马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斑马种;马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奇蹄目,马科,马属,马种,但斑马与马因体色差别不大,D错误.
故选:AC.
8.下列关于生物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口腔→腮→血液
B. 蝌蚪、青蛙都是用肺和皮肤的呼吸
C. 家鸽只有在呼气时才能进行气体交换
D. 蜥蜴的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对卵有保护作用
【答案】BC
【解析】解:A、水由口进入然后经鳃盖后缘流出,当水流经鳃丝时,水中的溶解氧进入鳃丝的血管中,水中的氧进入鲫鱼体内的途径是:口腔→腮→血液,A正确.
B、蝌蚪用鳃呼吸,青蛙用皮肤辅助肺呼吸,B错误.
C、家鸽在呼气和吸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C错误.
D、蜥蜴的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对卵有保护作用,D正确.
故选:BC
9.下列微生物,属于真菌的是()
A. B. C. D.
【答案】AD
【解析】解:A、是蘑菇,属于大型多细胞真菌,A正确.
B、是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是病毒,无细胞结构,C错误.
D、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D正确.
故选:AD
10.如图是食肉目部分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 猫和虎
B. 狼和虎
C. 虎和狮
D. 虎和犬
【答案】BD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分类单位越大,共同特征就越少,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多,亲缘关系越远;分类单位越小,共同特征就越多,包含的生物种类就越少,亲缘关系越近.据分类索引可知:猫和虎同科,狼与虎同目,虎和狮同属,虎与犬同目.属、科、目中目最大,因此同目的虎与犬、狼和虎亲缘关系最远.
故选:B、D.
三、填空题
11.猫和虎共同分类等级为猫科,虎和豹共同分类等级为豹属,所以猫与虎的亲缘关系
较近. ______ (判断对错)
【答案】×
【解析】解:分类单位越大,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少,共同特征就越少,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远;分类单位越小,生物的相似程度越多,共同特征就越多,生物的亲缘关系就越近.
由题意可知猫和虎共同分类等级为猫科,虎和豹共同分类等级为豹属,所以猫与虎的亲缘关系较远.
故答案为:×
12.马和驴杂交后产下的骡子不具有生殖能力,说明马和驴不属于同一个物
种.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解:同种生物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因为不同种生物存在生殖隔离,若强行杂交,则产生的受精卵等发育会有各种障碍,所以不同种的生物之间一般不能通过有性生殖生殖产生后代.因此,马和驴交配产生的后代骡不具有生殖能力,说明马和驴不属于同一个物种.故答案为:√
13.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 ______ 种,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
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 ______ 、 ______ 、 ______ 、 ______ .【答案】30多万;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解析】解: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类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故答案为:30多万;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14.脊椎动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解析】解: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要比较外部形态结构,还要比较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根据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无脊椎动物包括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等.
故答案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四、连线题
15.请将左侧动物与其相对应的动物类群用直线连起来。
①蟾
蜍
A.鸟类
②壁
虎
B.两栖动物
③鲸
鱼
C.爬行动物
④海马 D.哺乳类
⑤家
鸽
E.鱼类
【答案】①——B
②——C
③——D
④——E
⑤——A
【解析】
蟾蜍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上,用肺呼吸,兼用皮肤辅助呼吸,属于两栖动物;壁虎体表有角质鳞片,体内受精,卵生,属于爬行动物;鲸鱼是哺乳动物,体表被毛,体内有膈,体温恒定,胎生哺乳;海马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属于鱼类;家鸽营飞行生活,体温恒定,双重呼吸,属于鸟类;
五、探究题
16.在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中,迷宫中设有几处T形接头,小鼠可左转也可右转.小
鼠在完成走迷宫后会被奖励一些食物.实验统计数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小鼠在动物分类中的地位是脊索动物门______纲.
(2)从行为获得的途径看,小鼠走迷宫的行为属于______行为.
(3)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______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4)若小鼠在完成走迷宫后长时间不给予食物奖励,则小鼠之前已建立的______反射会随之消退.
【答案】哺乳;学习;平均转错的次数;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条件
【解析】解:(1)小鼠胎生哺乳,属于哺乳动物.
(2)小鼠走‘T’字形迷宫的行为是小鼠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活动,为学习行为.
(3)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
(4)当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
故答案为:(1)哺乳;
(2)学习;
(3)平均转错的次数;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学习行为.
(4)条件
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关键知道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成长的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
来的新的行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