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高中地理 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14-2015学年高中地理地球公转运动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
二(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题一
某校所在地(120°E、40°N)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了获得最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下图中各日照图与热水器安置方式搭配不合理的是()
题二
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现象()
A不同地区时间不同 B太阳东升西落
C昼夜长短变化 D地球的形状是球体
题三
下列四幅图中,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的是( )
题四
下图(图中阴影为黑夜)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纬度________________。
题五
下列地区中,一年当中昼夜长短变化最小的是()
A热带 B南温带 C北温带 D南、北极地区
题六
我国北方传统房屋大多坐北朝南,墙体厚,且以炕代床是因为()A.北方夏季热,避暑 B.冬季很冷,利于取暖保温
C.北方多风沙,躲避风沙 D.北方全年刮北风
题七
如图所示为6月22日甲、乙、丙、丁四个地点昼夜长短比例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长),回答1—4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的地点是A.甲
B.乙C.丙D.丁
3、上空最容易出现极光现象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4、三个月后,北京市昼夜长短情况与目前四地昼夜长短情况相似的是
A.甲B.乙C.丙D.丁
题八
关于四季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学认为夏季就是一年内日昼最长、太阳最高的季节
B.天文学认为冬季就是一年内日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
C.习惯上北半球把1、2、3月划为春季
D.传统上,我国把春分作为春季的起点
题九
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题十
读图1“地球公转轨道上二分二至日位置示意图”和图2,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2中画出地球位于C位置时的太阳光照图,标出所画的是晨线还是昏线。
(2)当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时,地球运行于_______点到_______点之间,此时段内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国温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地球的位置在_______点,此时南非开普敦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
(4)当杭州六和塔(30°N,120°E)的塔影位于正北方时,北京时间约为_______时,伦敦时间(51.5°N,0°)约为______________时;
(5)当六和塔的影子为一年中最长时,伦敦的白昼比杭州______________ (长或短);(6)由于伦敦常年受______________风的影响,且附近有______________ (洋流)经过,所以终年温和湿润;而杭州盛夏时节常因受______________ (高压或低压)的控制,出现持续高温干旱的伏旱天气。
课后练习详解
题一
答案:D
解析:获得最多太阳光热必须保证热水器的集热板与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垂直,该地位于40°N,首先根据图中地球自转的方向和晨昏线特点,判断四个图所对应日期(A图为夏至日,B图为冬至日,C和D图为春分日或秋分日),然后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δ|可计算出A、B、C、D四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应分别是73°26′、26°34′、50°、50°,最后计算各正午太阳高度角是否与相应选项中集热板的倾角互为余角,只有D选项不符合要求。
题二
答案:C
解析: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一昼夜长短的变化;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三四季的形成。
所以C正确。
AB是地球自转引起的现象。
题三
答案:B
解析:从北极上空往下俯视,地球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往下俯视,地球顺时针旋转,所以AC为北极上空俯视图,BD为南极上空俯视图。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故B正确。
题四
答案:0°
解析:根据图中黑夜范围,可以推断此时晨昏线(圈)与经线(圈)重合,故此时应为春分或秋分,太阳应该直射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0°。
题五
答案:A
解析:纬度越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小,故A正确。
题六
答案:B
解析: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亚欧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是由南方射入。
朝南的房子便于采取阳光。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风。
因为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故选B。
题七
答案:1、A 2、D 3、B 4、A
解析: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
甲图昼夜等长,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上;乙图全部为黑夜,说明该地位于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丙图昼短夜长,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丁图昼长夜短,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
1、四地中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则纬度最低,故为甲地(位于赤道上),所以A正确。
2、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右偏,说明该地位于北半球,则为丁地,故D正确。
3、纬度越高,越容易出现极光现象,四点中乙地纬度最高,故B正确。
4、三个月后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所以北京昼夜等长,与甲图相似,故A正确。
题八
答案:B
解析:A:气候学上:夏季——平均气温在22 °C以上的连续时期,故A错误
B:天文学认为冬季就是一年内日昼最短、太阳最低的季节,故B正确。
C:在北半球,气候统计工作一般把3、4、5月划为春季,6、7、8月划为夏季,9、10、11
月划为秋季,12、1、2月划为冬季,故C错误。
D:我国传统上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起点来划分四季。
欧美国家习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为起点来划分四季,故D错误。
题九
答案:D
解析: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幅度变化最大,四地中,哈尔滨的纬度最高,所以哈尔滨的昼夜长短幅度变化最大。
题十
答案
(1)图略(2)C,A,先变快后变慢;
(3)A,昼短夜长;(4)12,4 ;
(5)短; (6)(盛行)西,北大西洋暖流,高压
解析:读图1可知,A为夏至日、B为秋分日、C为冬至日、D为春分日。
(1)在图2画冬至日太阳光照图。
(2)冬至日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自南向北移动。
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至近日点(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地球公转速度先变快,1月初至夏至,地球公转速度变慢。
(3)温州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当温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A点),开普敦昼短夜长。
(4)杭州六和塔的塔影位于正北方时,应为正午,杭州(120°E)地方时为12点,故北京时间(120°E)为12点。
伦敦(0°)与杭州(120°E)相差120个经度,时间相差8小时,故伦敦时间约为4点。
(5)当六和塔的影子为一年中最长时,则为冬至日,因伦敦的纬度比杭州高,故伦敦的白昼比杭州短。
(6)伦敦位于中纬度地区,常年受西风影响,又因伦敦位于西欧,附近有北大西洋暖流经
过。
杭州位于30°N,盛夏时节常受高压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