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岩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沉积岩复习⼤纲
沉积岩是在地表下不太深的地⽅形成的⼀种地质体,它是在常温常压下由风化作⽤、⽣物
作⽤和某种⽕⼭作⽤形成的物质经过改造(如搬运、沉积与⽯化作⽤)⽽成
成分特点:1、矿物成分特点:组成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有160余种,但⽐较重要的仅⼆⼗
余种,如⽯英、长⽯、云母、粘⼟矿物、碳酸盐矿物、卤化物及含⽔的氧化铁、锰、铝等矿物。
在⼀种沉积岩中含有的主要矿物成分通常不超过3—5种。
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及岩浆岩的相⽐有如下的⼏个特点:
(1)在岩浆岩中可⼤量存在的橄榄⽯、辉⽯、⾓闪⽯和⿊云母等铁镁矿物,在沉积岩中则少见。
(2)长⽯、⽯英、⽩云母等矿物在岩浆岩和沉积岩中都⽐较多,但钾长⽯和⽯英在沉积岩中可以更多⼀些。
(3)盐类矿物,碳酸盐矿物和粘⼟矿物则是沉积岩中所特有的矿物,岩浆岩中很少或没有。
(4)⽣物组分则是沉积岩中所特有的。
2、化学成分特点:
风化作⽤:指地壳最表层的岩⽯在⼤⽓、⽔、⽣物等营⼒的影响下,发⽣机械和化学变
化的⼀种。
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物风化,发⽣于岩⽯圈、⽔圈、⼤⽓圈和⽣物圈
的界⾯相互交错重叠的带内,即表⽣代内。
风化作⽤的阶段性:1、破碎阶段 2、饱和硅铝阶段 3、酸性硅铝阶段 4、铝铁⼟阶段。
抗风化能⼒:
3á?y?ò?òò
Fe 2O 3>FeO 2Fe 2O 3Na 2O K 2O
鲍⽂结晶反应系列
结晶早结晶晚
风化稳定性序列
强
弱
1、长⽯类:钾长⽯⽐斜长⽯稳定,在斜长⽯中,酸性斜长⽯⽐基性斜长⽯稳定,⽽沉积岩中常见的是钾长⽯和酸性斜长⽯的碎屑。
2.铁镁矿物:包括橄榄⽯、辉⽯、⾓闪⽯等,稳定性⽐长⽯⼩得多,其中橄榄
⽯最易风化,其次是辉⽯、再次为⾓闪⽯,故此类矿物在沉积岩中含量很少,⼀般
作为少量的重矿物形式存在。
3、云母类:⽩云母稳定性较⼤,不易风化,在沉积岩中常见,但也能在交强
化学作⽤下分解。
⿊云母稳定性较低,风化时常经过⽔云母和绿泥⽯。
4、氧化硅矿物,如⽯英、蛋⽩⽯、⽟髓等,稳定性极⾼,母岩风化后所含的
⽯英⼏乎可以全保留在风化产物中。
5、粘⼟矿物,该类矿物形成于地表条件下,故⼀般较稳定,其中以⾼岭⽯最
为稳定。
6、碳酸盐矿物,主要为⽅解⽯和⽩云⽯,该类风化表现为溶解作⽤。
7、⾦属硫化物,⼀般抗风化能⼒很低,其中稳定成都较⾼的是黄铁矿和⽅铅
矿,最弱的是磁黄铁矿、闪锌矿和辉铜矿。
8、有机物,对风化作⽤是很不稳定的,只在沉积物迅速堆积的条件下才有可
能保存下来。
母岩风化产物是沉积岩最主要的物质来源,分为碎屑物质,不溶残积物,溶解物质。
碎
屑物质是陆源碎屑岩的主要成分;不溶残积物中的粘⼟矿物是陆源沉积岩中泥质岩的主要成分;溶解物质则构成了化学和⽣物化学岩。
风化产物的性质及各类产物间的数量⽐取决于母岩的性质、风化作⽤类型和及母岩的风化程,物理风化只能形成碎屑物质,化学风化才能形成不溶残积物质和溶解物质。
尤尔斯特隆实验
由图可以看出:
①始动流速⽐继续搬运流速⼤。
② 0.05~2毫⽶颗粒:易搬运、易沉积,常呈跳跃式前进。
③>2毫⽶的颗粒:不易搬运、易沉积,多呈滚动式搬运。
④<0.05毫⽶颗粒:不易搬运、不易沉积,呈悬浮式搬运。
沉积演化阶段的划分及特点:根据作⽤的因素,介质环境的变化,作⽤的实质及沉积物演化过程的表现等特点,可划分如下阶段:第⼀阶段为同⽣海解作⽤阶段,第⼆阶段为成岩作⽤阶段,第三阶段为后⽣作⽤阶段,第四阶段为表⽣成岩阶段,最后阶段为表⽣作⽤阶段。
(同⽣作⽤、海解作⽤、成岩作⽤、后⽣作⽤、表⽣成岩作⽤)
同⽣作⽤(阶段)-最后沉积作⽤之后,固结成岩之前,未脱离其沉积环境,在沉积⽔体作⽤下。
成岩作⽤(阶段) -被上覆沉积物掩埋之后,脱离其沉积环境,在孔隙⽔地层⽔作⽤下,由沉积物转变为沉积岩。
后⽣作⽤(阶段) -形成的沉积岩在埋藏条件下,⾄变质作⽤之前,在孔隙⽔地层⽔作⽤下。
表⽣作⽤(阶段) -沉积岩在近地表,潜⽔⾯之下,风化作⽤之前。
沉积岩构造:
物理成因构造化学成因构造
⽣物成
因构造
复合成因构造
流动成因构造同⽣变性构造
曝露成
因构造
1结核
1⽣物⽣
长构造
⼀,孔洞充填
构造
⼀、层理构造⼆、层⾯构造
三、其他
1重和模构
造
1⼲裂2缝合线
2叠层构
造
1⽰底构造
1.块状构造上层⾯构
造
冲刷充
填构造
2包卷构造2⾬痕3碟锥
3⽣物遗
迹构造
2床孔构造和
鸟眼构造
2.韵律构造 1.波痕侵蚀⾯构造
3砂球和砂
3冰雹痕4晶体印痕
3层状孔洞构
造
3.粒序构造2.剥离线
理构造
4碟状构造4泡沫痕5成岩层理⼆,硬底构造
4.⽔平构造底层⾯构
造
柱状构造5流痕
5.平⾏构造侵蚀模---
槽模
5滑塌构造
6.波状构造刻蚀模---
购模
6帐蓬状构
造
7.交错构造跳模、刷
模、锥模
7鸡笼构造
⽹状构造
碎屑岩结构:
⼀、碎屑颗粒的结构包括三个⽅⾯的内容,即碎屑颗粒本⾝的特点(粒度、球度、圆度、形状及颗粒表⾯特征),胶结物的特点(结晶程度和颗粒⼤⼩)以及碎屑与胶结物之间关系(胶结类型)。
1、粒度:按⾃然粒级分:>2mm 砾;2——0.05mm 砂;0.05——0.005mm 粉砂;
<0.005mm 泥(粘⼟)
Ф=-log2d
颗粒⼤⼩φ值颗粒⼤⼩(mm)φ值
砾
32(25)
16 (24)
8 (23)
4 (22)
2 (21)
1 (20)
0.5 (2-1)
-5
-4
-3
-2
-1
+1
+2
砂
粉
砂
泥
0.125 (2-3)
0.063 (2-4)
0.0315 (2-5)
0.0157 (2-6)
0.0078 (2-7)
0.0039 (2-8)
0.0020 (2-9)
0.0010 (2-10)
+3
+4
+5
+6
+7
+8
+9
+10
砂
⼆、碎屑颗粒的形态:1、圆度 2、球度
三、碎屑颗粒的表⾯特征
胶结物结构:
1、⾮晶质及隐晶质结构:⾮晶质常是蛋⽩⽯、磷酸盐、铁质等;隐晶质为⽟髓、隐晶磷酸盐矿物。
2、显晶粒状结构(b、c):碳酸盐胶结物常具有这种结构。
因晶粒较⼤,在⼿标本上可以分辨。
3、嵌晶结构:胶结物的结晶颗粒较粗⼤,晶粒间呈镶嵌结构,每⼀个晶粒中都可以包含多个碎屑颗粒。
胶结物的粗⼤晶粒是经成岩、后⽣阶段的重结晶作⽤形成的。
⽅解⽯、⽯膏、沸⽯等化学胶结物容易形成此种胶结
4、⾃⽣加⼤胶结:这种胶结类型多见于硅质胶结的⽯英砂岩中,有时长⽯周围也可以发⽣⾃⽣加⼤现象。
良好的⾃⽣加⼤胶结形成于成岩阶段,或为后⽣阶段形成。
类型:1、基底式胶结 2、孔隙式胶结 3、接触式胶结 4、⽆胶结物式胶结
砾岩的分类:
⼀、根据圆度:1、砾岩 2、⾓砾岩
⼆、根据粒度:1、巨砾岩 >256mm 2、粗砾岩 64——256mm 3、中砾岩 4——64mm 4、细砾岩 2——4mm
三、根据成分:1、单成分砾岩 2、复成分砾岩
砂岩的分类:主要有三种类型,即按结构的分类、按成分的分类、按成因的分类。
1、按结构分:巨粒砂岩(2—1mm)、粗粒砂岩(1—0.5mm)、中粒砂岩(0.5—0.25mm)、细粒砂岩(0.25—
0.125mm)、微粒砂岩(0.125—0.0625mm
2、成因分:海成砂岩、河成砂岩、风成砂岩等
3、成分分:1、三⾓形法2、表格法(⽯英砂岩、长⽯砂岩、岩屑砂岩)
泥质岩结构:1、粘⼟粒度分(p151)2、按岩⽯的结晶情况分:⾮晶质结构、隐晶质结
构、显微显晶质结构、粗晶结构3、按粘⼟矿物集合体形态分:胶状结构、⾖状结构、鲕粒结构、碎屑和碎屑状结构4按所含⽣物的种类分:植物泥质结构、动物泥质结构。
此外,粘⼟质岩⽯还可有各种残余结构。
物理性质:1、可塑性2、耐⽕性3、烧结性4、粘结性5、⼲缩性6、吸附性7、吸⽔
膨胀性
碳酸盐结构:⼀、粒屑结构:1、颗粒:a、内碎屑、b、⽣物碎屑、c、包粒:鲕粒、⾖
粒、藻类包壳、放射粒。
d、球粒e、团块。
2、泥晶基质3、亮晶胶结物⼆、⽣物⾻架结构三、晶粒结构四、残余结构。
构造:特殊的构造有叠层构造、鸟眼构造、⽰底构造、缝合线
孔隙:按⼤⼩分:1、隐孔,孔径<0.01mm 2、显孔,孔径>0.01mm 3、晶洞,⼀般>1mm
按形成时期分:1、原⽣孔隙a、粒间孔隙b、遮蔽孔隙c、粒内孔隙d、⽣物⾻架孔隙e、⽣物钻孔孔隙f、鸟眼孔隙。
2、次⽣孔隙a、粒内溶孔b、铸模孔c、粒间溶孔d、晶洞孔e、其他还有:溶孔、溶洞、溶沟等。
硅质岩的主要类型
变质岩
变质作⽤和变质岩的概念
变质作⽤的类型及特点
变质作⽤的因素
变质岩的化学成分性质和矿物成分性质
变质岩的结构和构造
区域变质岩和动⼒变质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