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2021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本〕
1 总论
1.1工程背景
凉水河、新凤河、通惠排干在新城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既是亦庄新城防洪排水的主要出路,又是营造景观、提升新城环境质量的主要平台。
为缓解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洪水流量相应增大、河湖防洪压力加大等问题,同时为了回补地下水、修养水源及适当解决超标洪水的出路问题,保障亦庄新城的防洪排水平安,,建设具有国际水平的适宜就业开展和适宜生活居住的现代化新城,结合?亦庄新城总体规划?〔2005-2021〕,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建办公室拟实施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工程。
本工程位于凉水河、新风河--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段,即亦庄新城界域内,工程建设内容由园林工程和水利工程两局部组成,以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建设的手段,对水域、绿地等非建设空间进行合理的安排,建立与自然平衡的生态平安框架,改良滨河沿线的城市环境及新城的生态格局,突出“林水结合〞,提高凉水河、新凤河的防洪、排水能力,解决路东新区的雨水排放问题,加快凉水河生态带、水环境的形成,改善景观环境。
通过对河道及周边范围进行绿化整治,提升整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态环境,为亦庄新城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本工程是“北京市城市防洪体系〞中“南分洪〞工程的重要组成局部。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政策性依据
〔略〕
1.2.2技术导那么
〔略〕
1.2.3其他
〔1〕?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21年1月〕
〔2〕?关于亦庄新城凉水河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工程征求意见的复函?〔2021规复函01号〕〔见附件一〕
〔3〕?关于亦庄新城万亩滨河森林公园〔水利工程局部〕实施方案的批复?〔京水务郊[2021]254号〕〔北京市水务局,2021年12月〕〔见附件二〕〔4〕?关于亦庄凉水河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工程征求意见的复函?〔京技环字[2021]002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局,2021年4月〕〔见附件三〕〔5〕?关于亦庄新城凉水河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工程征求意见的复函?〔京技房土函[2021]1号〕〔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房房屋和土地管理局,2021年4月〕〔见附件四〕
〔6〕?北京市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关于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总体规划方案的意见?〔京绿规函[2021]85号〕〔北京市园林绿化局,2021年12月〕〔见附件五〕
〔7〕北京市扩大内需重大工程绿色审批通道确认表〔见附件六〕。
1.3评价标准
1.3.1环境质量标准
〔1〕声环境
〔2〕大气环境
3
3
〔3〕地表水环境
本工程沿线区域主要地表水体为凉水河及新凤河。
根据?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11/307-2005〕及相关规划资料,评价河段凉水河规划水体功能为“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水质规划为Ⅴ类。
工程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相应标准限值。
〔4〕地下水环境
工程区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中的Ⅲ类标准。
1.3.2污染物排放标准
〔1〕噪声
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相应规定。
〔2〕废气
施工扬尘执行?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技术标准?〔HJ/T393-2007〕及?关于加强渣土砂石运输车辆环保监管的公告?〔京环发[2006]127号〕中的有关规定。
〔3〕本工程现状河道建构筑物撤除产生的弃渣土,属于一般性固体废物,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中的有关规定。
1.4评价工作等级与评价范围
1.4.1评价工作等级
〔1〕生态环境
本工程沿线环境直接影响范围约为462.1hm2,沿线不穿越环境敏感地区,且沿线区域主要以城镇等人工景观及农业等景观类型为主,工程建成后沿线区域生物群落生物量减少<50%,物种多样性减少<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那么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中的有关技术规定,本工程生态环境评价等级定为三级。
〔2〕声环境
本工程建设前后,环境噪声变化较小〔噪声级增加量在3dB以内〕,受影响人口变化不大。
本次声环境评价等级为三级。
〔3〕大气环境
本工程建成后,不新增工业企业废气污染源,经河道清淤及河岸景观改造后,较工程建设前沿线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有一定的改善。
本次评价大气环境仅进行简单分析。
〔4〕地表水环境
本工程建成后沿线无废水排放,同时河道景观绿化工程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河道水环境质量。
本次评价地表水环境仅进行简单分析。
1.4.2评价范围
〔1〕生态环境
本工程沿线两侧各200m,总长约为8.839km的带状区域。
〔2〕声环境
河道沿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
〔3〕大气环境
为道沿线两侧各200m以内区域。
〔4〕地表水环境
工程用地范围内的凉水河及新凤河地表水体。
1.5评价因子
本工程主要评价因子见表1.5-1。
1.6评价重点
本次评价以工程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为工作重点,其中施工期以声、生态环境影响为重要评价内容;针对上述环境影响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也作为本次评价的工作重点。
1.7环境敏感点及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本工程沿线环境现状调查结果,沿线两侧各200m范围内的村庄或居民区、学校是本次评价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2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
建设性质:改建
工程总投资:万元
建设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基建办公室
2.2工程选址位置
亦庄新城滨河森林公园建设工程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由新凤河、凉水河局部河段组成。
其中新凤河段起自新凤河规划桥〔K0+000〕,终至新凤河泰河路桥〔K5+046〕,治理长度;凉水河上游段,起自马驹新桥〔K6+320〕,终至凉水河经海路桥上游600m〔K8+386〕,治理长度;凉水河下游段,起自凉水河经海路桥以下300m〔K9+286〕,终至经海九路凉水河桥〔K11+013〕,治理长度。
工程选址位置见图2.1-1。
2.3建设规模与建设内容
〔1〕建设规模
园林工程主要包括绿化工程、根底设施工程和配套设施工程。
新凤河段西起新凤河规划桥,东至泰和路;凉水河段西起马驹新桥,东至经海九路跨凉水河桥。
2,其中园林工程用地为364.12hm2,绿化总长约为2〔含临时工程绿化〕。
图1 本工程选址位置图
水利工程主要包括河道工程、河道建筑物工程、蓄滞洪区工程和巡河路工程等。
新凤河段起自新凤河规划桥,终至新凤河泰河路桥;凉水河上游段,起自马驹新桥,终至凉水河经海路桥上游600m;凉水河下游段,起自凉水河经海路桥以下300m,终至经海九路凉水河桥;河段治理总长度8839m。
〔2〕主要建设内容
园林工程规划为新凤河段森林郊野体验区、凉水河段亲水景观区、凉水河段蓄滞洪区及滨河景观区:新凤河段森林郊野体验区总长度约为,建设面积为m2,其中绿化用地m2,铺装用地面积为m2,建筑用地面积为840m2;凉水河段亲水景观区总长度约为,建设面积为m2,其中绿化用地698361m2,铺装用地面积为m2,建筑用地面积为560m2;凉水河段蓄滞洪区及滨河景观区水景公园规划面积为m2,河道规划面积为m2。
沿线共设置管理房7座,公共厕所15座,占地总面积2040m2。
本工程河道治理总长度8839m,其中新凤河治理河段长度为5046m,凉水河上游段治理河段长度2066m,凉水河下游段治理河段长度1727m;新建雨水口4处,改建雨水口4处,加固各类出水口33处,河道两岸河坡设89处亲水台阶;新开挖路东蓄滞洪区面积约为53hm2;修建巡河路长度为19337m。
河道设计洪水标准为1/20,校核洪水标准为1/50。
2.4园林工程
2.4.1绿化工程
本工程绿化布局分为“双轴、三区〞:“双轴〞为生态水轴线和生态绿轴线;“三区〞为新凤河段森林郊野体验区、凉水河段亲水景观区、凉水河段蓄滞洪区及滨河景观区。
〔1〕新凤河段森林郊野体验区总用地面积为1899815.6m2,其中绿化用地面积为m2,铺装用地面积为m2,建筑用地面积为840m2。
〔2〕凉水河段亲水景观区总用地面积为m2,其中绿化用地面积为
698361m2,铺装用地面积为m2,建筑用地面积为560m2。
〔3〕凉水河段蓄滞洪区及滨河景观区:水景公园总用地面积为m2,其中绿化用地m2,水面面积为m2(其中2计入蓄滞洪区工程),铺装用地面积为m2,建筑用地面积为480m2,通惠排干渠面积为m2〔计入蓄滞洪区工程〕;河道景观总用地面积为m2,其中绿地面积为m2,铺装面积为m2,建筑用地面积为160m2。
2.4.2根底设施工程
本工程沿线共设置管理房7座,公共厕所15座,园林设施建筑占地总面积为2040m2。
其中管理房为二层砖混结构建筑,内部设置办公室、会客厅、厕所,占地面积为840m2;厕所为单层砖混结构建筑,占地1200m2。
2.5水利工程
2.5.1河道工程
本工程治理河道总长为11013m,其中河道治理工程总长为8839m:新凤河治理工程总长为5046m,凉水河上游段治理工程总长为2066m,凉水河下游段治理工程总长为1727m。
凉水河河道设计为复式断面型式,底宽100m,上口宽≤150m,在常水位以上,布设马道宽为5m,马道以下边坡1:2,以上边坡为1:3;新凤河河道设计为梯型断面型式,底宽48m,上口宽≤80m,边坡为1:3;通惠排干渠出口段,底宽54m,上口宽70m,边坡1:2。
本工程河道标准断面见图2.5-1和图2.5-2。
图2.5-1 凉水河河道标准横断面图
图2.5-2 新凤河河道标准横断面图
2.5.2河道构筑物工程
本工程新建雨水口4处,改建现状雨水口4处,加固各类现状出水口33处;河道两岸河坡设亲水台阶89处,其中新凤河50处,凉水河39处。
2.5.3蓄滞洪区工程
本工程蓄滞洪区分为东湖和西湖两局部,蓄滞洪区总面积约为53hm2,其中西湖面积约为42hm2,东湖面积约为11hm2;两湖之间埋设3孔φ1500混凝土涵管,满足两湖蓄排要求;两湖新建2处雨水口,接纳路东新区的地面径流水入蓄滞洪区。
蓄滞洪区西湖入凉水河弯道处,采用土石笼袋护砌加固,护砌长度为300m。
此外,利用路东区污水处理厂的中水补充水源进行调蓄,从路东区污水处理厂敷设长200m的φ800混凝土管,设置闸门控制,为蓄滞洪区提供稳定的水源。
2.5.4巡河路工程
本工程治理河道两侧岸堤及蓄滞洪区沿岸布设巡河路,路面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设长度为19337m。
2.6工程占地
〔1〕永久工程占地
本工程共占地462.1hm2,均为为永久占地。
工程占地类型及面积见表2.6-1。
表2.6-1 本工程工程占地类型及数量统计表
〔2〕临时工程占地
为方便施工,本工程拟在凉水河K7+100、K9+100、K9+300及新凤河K3+100附近各布设1处临时施工区,用于生产、生活及临时堆土,总占地面积9200m2;施工道路临时占地面积为38600m2,临时施工区均在本工程永久占地范围内设置,不另外新占用土地,施工后按照景观规划进行绿化。
2.7土石方工程
本工程挖方总量为3008100m3〔其中河道底泥为174478m3,一般性土方量为2560208m3,表土剥离量为260901m3,现状河道构筑物撤除量为12513m3〕,本桩利用694700m3,邻桩调运回用土方量为2138900m3;施工导流围堰撤除212100m3,全部用于景观造型。
总体来说,本工程沿线填筑用料全部由工程自挖土石方解决,经土石方平衡后,挖方与利用方实现平衡。
2.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表2.7-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一、设计标准
二、工程占地情况
三、工程土石方量
2.9施工组织
〔1〕本工程施工导流方式选择河床内分期分段导流,根据工程特点将河道分为三个工段同时施工:新凤河段〔K0+000~K5+046〕、凉水河上游段〔K6+320~K8+386〕、凉水河下游段〔K9+286~K11+013〕。
上述各工段在河道中设置纵向围堰,并在上下游设置横向围堰封堵,分左右两岸两期导流。
第一期先用围护一岸河床施工,另一岸根据设计导流洪水流量、水位确定纵向围堰的轴线和围堰高度,通过被围堰束窄的局部河床过流;待一岸施工结束后,第二期利用原纵向围堰围护另一岸,施工完的河床设置排水沟,随着河道开挖,围堰逐步削减,待河道全部施工完,将围堰剩余局部回填排水沟。
本工程围堰需土方212100m3,全部来自河道工程挖方,围堰在河道工程施工完毕后撤除,撤除土工布内的土方直接用于滨岸景观填料;蓄滞洪区从湖中心逐步向湖边施工,结合园林及时将土方挖运填埋,不需设围堰。
〔2〕河道工程施工安排非汛期施工,在工程施工期对新凤河闸、马驹桥闸加以调度运用,使河道上游的来水自然进入下游,基坑内的渗水需采用集水坑集水、水泵抽水等方式导入下游,以保证干工作面施工。
〔3〕为尽量减缓对河道平稳过流的影响,减轻河道两岸环境的不利影响,河道工程采用半侧施工半侧过流施工方案,且采用左侧、右侧河道单侧集中施工方式,河道施工分阶段实施。
首先对本工程左侧河道及其左岸景观工程进行施工,待施工道路、导流工程完成后,施工机械进入河道作业面,清淤疏挖,河道底泥在同侧施工区内,沿岸临时集中堆置,并设挡护、渗滤设施;表层土及大局部一般性土方运至施工区内指定的场地临时堆放,堆放场设挡护及临时排水设施;施工结束后,上述一般性土方、河道底泥、表层土分层填筑,及时用于河道左侧边
坡护砌填料、河岸景观绿化及施工迹地绿化用土。
待左侧河道施工结束后,利用左侧河道过流,对右侧河道及其右岸景观工程进行施工,河道底泥采取远离居民区堆置方案,并设挡护、渗滤设施。
〔4〕本工程施工期间河道底泥清挖总量为174478m3,就具体单侧河道施工阶段而言,施工期间单侧河道底泥清挖量约为8.7万m3,在同侧施工区内,沿岸集中堆置,并设挡护、渗滤设施,施工结束后河道底泥及时用于滨岸地形、景观绿化、雨水收集工程等工程填料用土或基肥。
〔5〕对河道整治余方、雨水收集工程挖方、施工前剥离的表土等需要临时存放,堆放时按照“先拦后弃〞的原那么,对剥离的表土按1:2边坡堆放,采用彩钢板进行拦挡,外表进行苫盖,在临时挡土外设置排水设施,以防止水土流失。
河道工程施工结束后,挖方及时用于修整河道、雨水收集工程建设、景观造型、绿化覆土等。
2.10建设进度
本工程园林工程方案2021年4月〔根据工程立项审批时间顺延〕开始施工准备,2021年5月建成使用,园林工程施工工期为26个月;水利工程拟在一个非汛期内完成,方案2021年4月开始施工准备,2021年4月建成使用,水利工程施工工期为10个月。
2.11工程分析
本工程环境影响主要为施工作业带内地表清理、平整及河道开挖、物料运输、滨河景观施工等施工作业活动对沿线环境的影响,施工期环境影响具有短期性。
〔1〕废气
主要为施工期运输车辆及施工机械作业排放的烟气,建筑材料运输及河道基坑开挖产生的扬尘。
〔2〕噪声
施工期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等施工机械或设备噪声。
〔3〕废水
主要为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及施工期施工机械冲洗废水,其中生活废水排放总量约t,施工机械冲洗废水总量约为4320t。
〔4〕固体废物
本工程弃土主要为现状河道构筑物撤除废渣土及多余一般性废土,现状河道构筑物废渣土为12513m3,一般性废土方为161987m3,拟运到亦庄新城渣土消纳场;施工期生活垃圾产生总量为70.2t。
3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3.1地表水环境
2021年,过境的凉水河、新凤河、大羊坊沟、通惠北干渠等4条河流现状水质均为劣Ⅴ类,不符合规划Ⅴ类功能水体水质目标要求。
各监测河段的COD Cr、COD Mn、BOD5、NH3-N、DO、石油类和阴离子外表活性剂等7个工程均出现不同程度超标现象。
受上游地区排放生产和生活污水的影响,2021年开发区周边地表水现状水质仍为劣Ⅴ类,凉水河、新凤河、大羊坊沟、通惠北干渠水质污染程度属于中度-重度污染。
3.2地下水环境
本工程沿线地区潜水层地下水有一定程度的污染,除色度、氨氮、氯化物、硫酸盐、氰化物、阴离子合成洗涤剂、铬、锰、铜、锌、铁、硒、铅、砷等测试工程达标外,其他工程不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规定。
工程区承压水层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除总硬度、亚硝酸盐氮和铁外,其余监测工程均满足?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Ⅲ类标准限值规定。
总硬度超标较普遍,可能与区域地质构造有关;亚硝酸盐氮在丰水期软件园有超标,铁在枯水期河西和路东有超标。
3.3大气环境
工程区各监测点NO2、SO2、TSP、PM10均能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及其“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要求;各监测点NH3、H2S均满足?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中“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规定,臭气浓度均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相应限值规定。
3.4声环境
工程区各监测点昼、夜间噪声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21〕中的“3类区〞标准限值的要求。
3.5河道底泥现状评价
凉水河、新凤河评价河段底泥各分析成分检测结果均符合?农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4-84〕中的相关规定限值。
4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
4.1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在施工场地界〔本工程沿线单侧施工作业带宽为70~100m〕内均可符合限值要求;本工程夜间不施工,夜间沿线不受施工噪声影响。
本工程建设对工程区声环境影响较小。
4.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新海北里居民区距本工程用地界最近距离约为70m,南堤村距本工程用地界最近距离约为50m、水南村距本工程用地界最近距离约为30m,假设不采取有效措施,施工扬尘会对该居民区及周围环境大气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施工单位将对施工场地采取洒水、布置防尘网等降尘措施,施工场地和车辆过往的道路要经常洒水,进出车辆的车轮要经常冲洗,尽量减小施工扬尘对大气环境的不利影响,使施工扬尘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
4.3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营地产生的生活废水设临时性防渗旱厕或化粪池进行处理,生活废水可委托地方环卫部门定期清运处理,严禁生活废水直接外排至施工作业区外或排入沿线河道;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旱厕或化粪池底泥及时清运,并进行覆土掩埋及实施绿化。
本工程施工期废水对工程区地表水环境影响较小。
4.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生活垃圾
本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由当地环卫部门及时清运处理。
〔2〕工程废方
本工程废土主要为现状河道构筑物撤除废渣土及多余一般性废土,现状河道构筑物废渣土为12513m3,一般性废土方为161987m3,拟运到亦庄新城渣土消纳场,不直接外排。
施工期工沿线固体废物均能得到妥善处置,对当地环境影响较小。
4.5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本工程永久性工程用地界范围内均规划为河流及绿地用地,均位于河道景观规划用地范围内,不涉及新占地土地性质改变等问题,工程建设用地符合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的要求。
因此,建设单位在施工前认真落实相关用地手续,本工程占地对沿线土地资源利用影响较小。
〔2〕为方便施工,本工程共布设4处临时施工区用于生产生活及临时堆土,占地0.92hm2,临时道路占地3.86hm2,由于凉水河河道两侧有70m 范围景观工程,因此临时施工区布设在景观绿地范围,不另外占用土地,施工后按照景观规划进行绿化,均可恢复为原有土地利用性质,临时性工程用地恢复率为100%。
因此临时工程占地环境影响具有阶段性和短期性。
4.6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用地均为开发区规划的河道及绿化用地,本工程建设不改变现状土地利用性质。
此外,本工程是开发区河道整治建设规划的重要组成局部,本工程建
设符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1〕?和?亦庄新城规划?中的防洪规划有关规定。
4.7水土流失影响分析
本工程在不采取任何水土保持措施的前提下,新增土壤侵蚀总量为3586.5t,。
上述水土流失量主要发生在沿线工程扰动区内,且主要发生在施工用地范围内,就某一具体施工段而言,新增水土流失量较小。
5 营运期环境影响评价
5.1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根本上利用现状河道进行疏挖改造。
本工程建成后,沿线自然景观结构根本上未发生重大变化,仅人工河道景观结构单元〔如河道、巡河路、蓄滞洪区工程、园林建筑等〕面积有一定程度的增加。
其中河道水面面积较建设前增加11.3hm2,园林路面积较建设前增加3.46hm2,新建园林建筑面积为hm2。
就工程区而言,本工程建成后,区域景观仍以城镇为景观基质,环境干扰源主要集中在河道两侧有限的范围内,本工程建设有利于增加沿线生境多样性,有利于滨河景观建设,有利于促进工程区整体景观效劳功能水平及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
5.2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成后,3,考虑新增蓄滞洪区水面蒸发损失量〔约为0.6万m3〕,工程区净增水资源量约为8万m3。
本工程建设有利于工程区水资源保护。
5.3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本工程建成后,随着河道两侧绿化工程及河道景观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减缓或防止现状河道挥发的异味气体对沿线居民生活环境的不利影响,将有利于进一步改善沿线大气环境质量。
5.4声环境影响评价
本工程沿线不建设闸、污水泵等动力设施设备及河道管理效劳机构。
因此,本工程建成后不新增噪声源,对沿线声环境影响较小,且随着河道两侧景观绿化工程的实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善沿线居民生活环境。
5.5社会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建设符合相关规划提出的要求,有利于提高亦庄新城的城市绿化率水平,是执行规划的需要;工程建设将为亦庄新城公共生活提供良好的空间载体,整体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6 环境保护措施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
6.1施工期
〔1〕土地资源保护
①在确保河道行洪平安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河道上开口开挖宽度,减少河道工程对林地、草地环境的破坏。
②施工结束后尽快对工程施工作业范围内可实施绿化恢复的地段实施绿化工程,尽可能降低对沿线环境的影响。
〔2〕有肥力土层保护
建议在初步设计阶段明确规定林地、草地地表0~30cm厚的有肥力土层的临时堆放方案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临时保护措施设计,确保后期临时工程用地恢复或景观绿化工程用土。
〔3〕加强工程环保监理
监理单位应加大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的土石方工程监理工作力度,重点监察有肥力土层剥离和临时堆放等环境管理。
〔4〕植被保护
①严格规定沿线施工作业带宽度,不得随意扩大范围。
②施工结束后要及时对施工作业范围内的可绿化恢复地段进行植被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