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4单元环境管理与全球行动第2节国际行动学案鲁教版选修6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国际行动
●课标要求
举例说出目前全世界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课标解读
1.经过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认识环境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2.利用网络中的事例,让学生理解环境壁垒和绿色产品的意义。

3.以多哈天气峰会为契机,让学生理解国际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

4.让学生经过学习能举例说出目前全世界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5.经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渐培育学生正确的全世界意识。

●新课导入建议
以某发达国家对某发展中国家的产品因农药超标而退货引入新课。

课标解读重点难点1.认识环境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理解环境壁垒和绿色产品的
举例说出目前全世界环境含义。

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2. 理解国际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的意义,初步形成正确的全世界意识。

动。

(要点)
3.举例说出目前全世界环境问题的管理与国际行动。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
1.国际贸易中的环境壁垒
观点
种类
政府引
导型
以保护环境为名,设置的贸易壁垒
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由,经过拟订一系列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余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设置关卡,限制入口
非政府不一样国家的生产商或花费者,因为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差别,会对
指引型产品的生产或花费产生影响,并造成产品在国际流通的不均衡
绿色关税、环境贸易制裁、强迫性绿色标记、严格的入口查验程序和查验制度
表现形式

我国采纳公司采纳洁净生产、经过产质量量ISO14000 系统认证、申领“绿色护照”等的举措举措
2.绿色产品
(1)观点:生产过程及其自己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重生和可回收的产品。

促进人们花费观点和生产方式的转变
(2)意义促进公司以生产绿色产品作为获取
经济利益的门路
(3)举措:拟订“绿色标记”制度。

1.绿色食品就是颜色是绿色的食品吗?
【提示】绿色食品并不是指绿颜色的食品,而是指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因为与环
境保护相关的事物国际上往常都冠之以“绿色”,同时为了更为突出这种食品出自优秀的生态环境,所以,命名为绿色食品,但此类食品也并不是都是绿颜色的。

国际合作
1.原由
(1)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

(2)发达国家还是世界不行重生资源的主要花费者和重要污染源,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
大程度上是受害者。

2.原则:共同的但有区其余责任。

3.方式:宽泛睁开技术和经济合作。

4.中国踊跃参加国际合作
(1)国情:中国面对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两重压力。

(2)政策:增强环境与发展领域的国际合作。

踊跃进行多边、双边和地区环境合作
(3)行动
建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
环境保护国际行动
时间重要会议意义
1972年6月5日人类环境会议经过《人类环境宣言》
1992年6月环境与发展大会经过《里约宣言》《21 世纪议程》2002年8月26日至 9 全世界可连续发展领袖会拟订了此后工作的行动战略与措月 4 日议施
2.环境保护为何要增强国际合作?
【提示】保护环境关系到全人类的前程和命运,影响着世界上的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以致每个人。

所以环境保护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公益事业。

没有各国的合作,任何国际环境保护的目标都是不行能实现的,只有进行宽泛而有效的国际合作才能达成。

所以国际合作在环境保护中拥有重要意义。

环境保护与国际贸易
【问题导思】
1.绿色食品一定要切合什么条件?
【提示】绿色食品一定要切合以下三个条件: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一定切合我国农业部拟订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农作物栽种、畜禽饲养、水产品养殖及食品加工,必
须切合农业部拟订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产品一定切合农业部拟订的绿色食质量量和卫
生标准,外包装一定切合国家食品特定的包装、装潢和标签规定。

2.绿色食品就是有机食品吗?
【提示】不是,有机食品要比绿色食品要求更严格。

1.绿色壁垒
(1)绿色壁垒的含义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一些国家依靠其科技优势,以保护环
境和人类健康为目的,经过立法或拟订严格的强迫性技术法例,对外国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贸易壁垒,用平常的话说,绿色壁垒就是一国产品出口到他国需要超越的环保门槛。

(2) 绿色壁垒的因由
在今日,生态问题已成为一个全世界化的严重问题,正是因为生态问题,绿色壁垒也应运而生。

在早期,绿色壁垒的形成主假如出于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安全的要求;同时,花费者
环保意识提升和全世界绿色花费运动的流行也促进了绿色壁垒的发展。

绿色壁垒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由是贸易保护主义仰头。

在此刻的国际贸易中,作为主要贸易壁垒形式的关税逐渐降低,同时传统的非关税壁垒也逐渐拆掉,因此,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来限制入口
的余地已经很小,于是,绿色壁垒应运而生。

1999 年 11 月 30 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世
贸组织第三届部长会议上,各成员国就环境与贸易问题睁开宽泛的议论,环保这道绿色的贸易壁垒成为世界贸易中不可以回避的现实问题。

2.绿色产品
(1)绿色产品的含义
国际上往常把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事物都冠之以“绿色”之名,绿色产品其实不是指绿颜色产品,而是指生产过程及其自己节能、节水、低污染、低毒、可重生和可回收的产品。

它是
应用绿色科技的产物。

绿色产品有好多种,如绿色食品、绿色时装、绿色汽车、绿色冰箱和
空调器、生态房子、绿色家庭、生态饭馆、生态银行等。

(2)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的联系和差别
绿色食品是依照可连续发展原则、依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特意机构认定、同意使用绿色食品标记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良、营养类食品。

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 A 级和 AA 级两种。

而有机食品是指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系统,依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乞降相应的标准生产加
工的,并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包含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
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

二者间的联系与差别以下:
①联系:依照农业部公布的行业标准,AA 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

从实质上讲,
绿色食品是从一般食品向有机食品发展的一种过渡性产品。

②差别: a. 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绝对严禁使用农药、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而且不一样意使用基因工程技术;绿色食品则同意有限使用这些物质,而且不严禁使用基因工
程技术。

b.有机食品在土地生产转型方面有严格规定,土地从生产其余食品到生产有机食品需
要二到三年时间变换期;绿色食品没有变换期的要求。

c.有机食品在数目长进行严格控制,要求定地块、定产量;绿色食品在数目上没有严
格要求。

改革开放后,黑龙江利用当地农业生产条件,鼎力倡议绿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
售。

据此回答 (1) ~ (2) 题。

(1) 黑龙江发展绿色农业的区位要素主假如()
A.国际、国内市场需求B.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C.农业生态环境好D.城市和工矿业发达
(2) 绿色产品走俏市场,主假如因为()
A.绿色农产品营养价值高
B.绿色农产品安全无公害
C.环境污染使非绿色产品污染日趋严重
D.叶绿素是人体必要的营养物质
【思路点拨】考察了绿色农业的区位要素和长处,联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分析】第 (1) 题,黑龙江拥有优秀的生态环境,利于绿色农业的发展,但一个地区
的农业地区种类最后是由市场决定的。

第(2) 题,目前“绿色花费”已成为国内外公众的一
种时髦,因其安全无公害的突出长处而走俏国内外市场。

【答案】(1)A(2)B
国际环保中发达国家应当担当更多责任的原由【问题导思】
1.既然环境是全人类的,就应当国家不分大小,在国际环保中一律同等。

【提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在国际环保合作中发达国家应当担当更多的责任,这是历史和目前现实决定的。

2.为何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达国家严重?
【提示】发展中国家一般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添很快,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两重压力,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没有足够的资本和技术力量进行环境保护,一旦出现了环境问题,又不可以实时充分解决,同时,发达国家利用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
需要,将污染严重的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更为严重。

1.自产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不管结果地向环境讨取资源和
排放污染物,目前存在的环境问题主假如这种行为积累的恶果,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很大程度
上是受害者。

此刻社会,发达国家还是世界有限资源的主要花费者和污染源。

2.发展中国家基本处在可连续发展的初级阶段,仍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标,并开始关
注资源与环境问题。

而发达国家已处于可连续发展的高级阶段,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
展成为其主要目标。

所以,国际环境保护合作一定依照“共同的但有区其余责任”这一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在抢先采纳相关环境保护举措的同时,为国际合作做出更多的确实的贡献。

读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2011 年 11 月 28 日至 12 月 9 日“德班天气大会”在南非举行。

德班天气大会会标是长在地球上的一棵猴面包树,即便被烧毁,剥掉树皮,也能连续生长。

表示地球上有
损坏,表示大会获得踊跃成就的迫切性。

资料二低碳经济,是指在可连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经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
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花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五”规划:“到 2020 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在2005 年的基础上降低40%至 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要达到15%左右,同时要增添 4 000 万公顷的丛林面积和13 亿立方米丛林积蓄量”。

(1) “低碳经济”主要针对的全世界性环境问题是什么?目前,美国、中国的CO2排放量高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由是什么?
(2)依据公正性原则,造成全世界环境污染份额大的发达国家应当担当更多的责任。


么进行国际环保合作一定依照的原则是什么?
(3)我国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可采纳哪些有效举措?
【分析】第 (1) 题,“低碳经济”主要针对全世界变暖问题。

目前,美国、中国的CO2 排放量高居世界前两位,其主要原由是美国因工业发达,对能源的耗费量大;中国人口规模大,能源耗费量大,且能源利用率低。

第(2) 题,因为发达国产业生了大批的污染物,所以
应当抢先采纳环境保护举措,担当污染治理的花费,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
发展中国家。

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环境污染问题。

第(3) 题,联合我国国情,总结我国应采
取的举措。

【答案】(1) 全世界变暖。

原由:①美国因工业发达,对能源的耗费量大;②中国人口
规模大,能源耗费量大,且能源利用率较低。

(2)共同的但有区其余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有义务抢先采纳环保举措,担当污染治理
的花费,并将环保技术无偿或以优惠条件转让给发展中国家。

(3)举措:①调整能源花费构造,开发利用新能源;②加速产业升级,限制高耗能产业
的发展;③发展循环经济,进行洁净生产;④发展科技,提升能源利用率;⑤倡议低碳的生
活方式;⑥宽泛睁开植树造林,增添丛林面积。

教材 P91活动
【点拨】欧洲西部是温带大海性天气,终年流行西南风。

在20 世纪 50 年月,英国等
西欧国家的主要能源是煤炭。

大批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在流行西风的作用下,会随风到达北欧的挪威、瑞典等国,造成酸雨的跨国、跨地区危害。

【答案】酸雨危害范围早已超越国界,成为人类的公敌。

一方面说明人类巨大的能源
花费和不合理的花费构造,另一方面也说了然环境问题正由地区性向全世界性转变,人类一定携起手来共同应付。

针对酸雨的成因,各国应从优化能源构造,推行煤炭脱硫的综合应用技术,提升能源利
用效率和严格执行工业、交通排放标准等方面来解决酸雨问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很多业内人士剖析,我国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拥有较强的比较优
势;但是,近来在山东、江苏、浙江等沿海农产品出口大省发现,许多比较优势产业频遭主
要入口国的“贸易壁垒”,农产品出口局势不容乐观。

据此回答1~2 题。

1.入世后,我国农产品在价钱方面有较大优势的原由是()
A.国家政策倾斜B.劳动力丰富且低价
C.土地租金便宜D.天气条件优胜
2.致使我国农产品遭到“贸易壁垒”的原由是()
A.大批喷洒农药
B.质检设施落伍
C.世界农产品市场严重饱和
D.入口国质检标准提升
【分析】我国劳动力丰富且低价,劳动力密集型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较强的比较
优势。

可是因为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大批喷洒农药,达不到入口国质检标准,致使我国农
产品遭到“贸易壁垒”。

【答案】 1.B 2.A
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 图 A 是 ________( 国家 ) 的环境保护标记,图 B 是 ________ ( 国家 ) 的环境标记。

某商
品带有环境标记,就意味着该商品________________ ,与同类产品对比,拥有________、________ 等长处。

图 C 是________ ( 国家 ) 的绿色食品标记,标记的正圆形意味着________。

(2)倡议选购带环境标记产品的最后目的是什么?
(3)实行环境标记认证为何能达到此目的?请论述此中的道理。

【分析】解答此题的要点在于理解环境标记的意义和作用。

“环境标记”是指依照有
关环境标准、指标和规定,由国家政府部门或某个拥有威望性的认证机构确认并颁发的一种
标记。

这种标记是一种印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图形的款式因国而异。

贴有“环境标记”
的产品,则表示该产品从生产、使用以及回收办理等过程切合环保要求,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有利于资源的重生和回收利用。

一个产品获取环境标记就等于获得了进入实行环境标记国家市场的“绿色通行证”。

【答案】(1) 中国加拿大在生产、使用和办理处理过程中切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
求低毒少害节俭资源中国保护和安全
(2)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有利于人类及生物的生计和安全。

(3)环境标记愈来愈成为花费者心目中权衡商质量量的重要指标,而商品的质量直接关
系到商品的销售和公司的效益;其次,环境标记指引公众购置绿色产品,促进人们花费观点
和生产方式的转变,促进公司以生产绿色产品为获取经济利益的门路。

所以,实行环境标记认证是保护环境、指引公司走向洁净生产的有效举措。

4.阅读下边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资料一新华网 2010 年 2 月 1 日报导《联合国天气变化框架条约》秘书处 1 日晚发布新闻公报说: 2009 年 12 月哥本哈根联合国天气变化大会结束以来,秘书处已收到55 个国家递交的到2020 年温室气体减排和控制许诺,这些国家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占目古人类总排
放量的 78%。

资料二全世界天气变暖不单影响气温还会对人体健康、生物多样性、生态均衡、农业、
能源等多个方面产生影响。

(1) 以下地区的环境问题影响到其余国家甚至全世界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澳大利亚化学肥料、欧洲的耕种方式惹起农田土壤的显然退化
B.大规模砍伐热带雨林,野生生物遇到威迫
C. 1986 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
D.泰国在湄公河岸边建大型化工厂
(2) 以下做法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最直接的是()
①推行使用无磷洗衣粉②推行使用无氟冰箱③推行使用无铅汽油④发展生态型农业和推行洁净生产
⑤鼓舞个人购置小汽车⑥认购绿色标记产品
A.①B.③⑤C.①④⑥D.②④⑤
(3)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此刻世界人口问题主要表此刻人口的快速增添和老龄化
B.世界粮食问题的实质实际上是发展中国家的贫穷问题
C.环境问题是因为人类经济活动讨取资源的速度超出了资源自己及其代替品的重生速
度而产生的
D.世界环境问题的产生最主要的原由是人类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
(4) 以下各组选项中,三种自然灾祸或环境问题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的是()
A.酸雨—臭氧层空洞—河湖水酸化
B.寒潮—霜冻—沙漠化
C.地震—泥石流—盐碱化
D.丛林损坏—温室效应—海平面上涨
(5)西方国家指出,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仅次于美国而居世界第二位,中国应当作为
减少温室气体的主要责任国。

联合资料,简要剖析上陈述法能否正确?
【分析】澳大利亚化学肥料、欧洲的耕种方式惹起的土壤退化主要影响本国地区,对其余国家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

使用无磷洗衣粉会减小水污染,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世界环境问题的产生最主要的原由是人类讨取资源的速度超出了资源自己及其代替品的再
生速度。

丛林损坏会致使CO2浓度上涨,温室效应增强,从而会致使海平面上涨。

在温室气
体减排方面,发达国家应负主要责任,而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不该负主要责任。

【答案】(1)A(2)A (3)D(4)D
(5)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自工业革命以来,发达国家的人口不到世界人口的
1/4 ,耗费的能源占世界耗费总量的绝大多半,而目前中国二氧化碳的总排放量只管居世界
第二位,但历史上的排放量是少的,且人均排放量远远低于世界均匀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故中国不该负主要责任。

一、选择题
以下图表示的是全世界可能发生的某种“环境变迁”,读图回答1~2 题。

1.该“环境变迁”最可能是()
A.海平面上涨,低地被吞没
B.火山、地震频发
C.沙漠化日趋严重
D.臭氧层空洞扩大
2.解决全世界变暖问题,需要增强国际合作,以下举措合理的是()
①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救助资本②发达国家转移高耗能、高
污染公司至发展中国家
③发展中国家能源利用效率低,更应当减少排放量
④发达国家应当担当更多的责任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分析】第 1 题,读图可知,该“环境变迁”都发生在沿海低地,最可能的原由就是
因为全世界变暖,致使海平面上涨,沿海低地被吞没。

第 2 题,解决全世界变暖问题应当增强国
际合作,发达国家拥有资本和技术优势,应当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保护技术、救助资本,
全世界协作,共同解决全世界变暖问题。

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排放了大批的温室气体,理
应在节能降耗中担当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高耗能、高污染公司,
从全世界看并无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也违反了可连续发展的公正性原则。

【答案】 1.A 2.D
发展绿色食品,进行洁净生产,防止在产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产生污染,这是保护环境、
提升人类生计质量的重要举措。

据此回答3~5 题。

3.绿色食品是指()
A.安全、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B.经济附带值高的营养食品
C.富含有叶绿素的营养食品
D.绿颜色的营养食品
【分析】绿色食品是指安全无公害的食品。

【答案】 A
4.目前,绿色食品的市场份额较低,主要原由可能是()
A.绿色食品成本高、售价高
B.绿色食品营养含量比一般农产品低
C.人们对绿色食品认识不足
D.绿色食品生产要求高,产量低
【分析】绿色食品安全无公害,营养价值高,人们固然有所认识,但目前生产成本高,
价钱高,使大多半人望而兴叹。

【答案】 A
5.实行洁净生产后,工厂()
A.实现了无荒弃物排放
B.生产要点转向对荒弃物的综合利用
C.间隔了与其余工厂的工业联系
【分析】洁净生产是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省少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D
某国际环境保护组织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应付全世界变暖问题上,八国公司中美国所做的工作最少。

报告经过比较各国自1990 年来的排放趋向以及实行《京都议定书》目标的
进展等 9 项量化指标,对八国进行了排名,同时也给各国在能源效率、可重生能源和碳市场发展等三项详细政策方面的表现打了分。

据此回答6~7题。

6.《京都议定书》要解决的问题是()
A.酸雨过多
B.氟氯烃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C.二氧化碳过度排放
D.臭氧层日趋被损坏
7.因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不合作,《京都议定书》没法有效执行,将会致使()
A.大气中的紫外线增加,危害人体健康
B.两极地区的冰山大批消融
C.文物遗迹被腐化损坏
D.高纬度地区天气更为严寒
【分析】第 6 题,《京都议定书》主要解决二氧化碳过度排放问题。

第7 题,二氧化碳过度排放,会致使全世界气温高升,两极及大陆冰川消融,海平面上涨等危害;紫外线增加
是人们排放氟氯烃,损坏臭氧层造成的。

【答案】 6.C 7.B
8.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 草) ”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举措的首要目标是()
A.睁开生态旅行B.发展畜牧业
C.增添木材产量D.改良生态环境
【分析】保护天然林和退耕还林( 草 ) 皆是改良生态环境的举措。

【答案】 D
2012 年“六·五”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绿色花费,你行动了吗?”旨在重申绿
色花费的理念,唤起社会公众转变花费观点和行为,选择绿色产品,节俭资源能源,保护生
态环境。

据此回答9~ 10 题。

9.以下对“绿色花费”的理解,错误的选项是()
A.要求人们购置、使用带有绿颜色的物件
B.尽量使用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物件
C.尽量减少一次性塑料袋的使用
D.尽量使用可重生物件
10.为了生产“绿色食品”,以下举措中正确的选项是()
①使用低毒农药防治病虫害②引进抗病虫害的优秀品种③在面粉等食品中增添增
白剂、防腐剂④利用作物病虫的天敌防治病虫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分析】第 9 题,绿色花费,也称可连续花费,是指一种以适量克制花费,防止或减
少对环境的损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点的新式花费行为和过程,不是指颜色。


10题,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拥有无污染的安全、优良、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使用农药防治
病虫害和在食品中增添增白剂、防腐剂生产出来的都不是绿色食品,应选项 B 正确。

【答案】9.A 10.B
二、综合题
11.读以下资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全世界硫循环表示图
资料二中国台湾、朝鲜、韩国、日本和中国内地硫沉降根源。

根源
中国台湾朝鲜韩国日本中国内地地区
中国台湾92.9% 0.01% 0.09% 0.02% 6.98%
朝鲜0.02% 44.90% 8.60% 0.21% 46.27%
韩国0.02% 1.52% 90.30% 0.11% 8.05%
日本0.09% 0.47% 4.18% 85.17% 10.09%
中国内地0.13% 0.08% 0.15% 0.01% 99.63%
(1) 从全世界硫循环表示图可知,硫主要储藏于________ 之中,其天然的开释方式有
________和________;人为的开释方式是由________焚烧而产生的。

(2)从资料二可知,朝鲜硫沉降主要根源于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等国家和地区。

以上问题说明某些环境问题拥有 ________、________以致波及全世界的结果,对这些问题,应增强 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