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静脉输液钙剂外渗的综合护理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静脉输液钙剂外渗的综合护理方案
胡雅芳;李爽
【摘要】目的探讨预防静脉输液钙剂外渗的综合护理方案.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静脉输液钙剂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认真分析以往静脉钙剂输入过程中发生外渗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钙剂外渗的发生率.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自我操作的护理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钙剂外渗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自我操作的护理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静脉通路是保证钙剂顺利进入机体的重要通路,护士要选择正确血管.
【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10)009
【总页数】2页(P155-156)
【关键词】静脉输液;钙剂外渗;护理
【作者】胡雅芳;李爽
【作者单位】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蕲春 435300;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湖北蕲春 435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
静脉输注钙剂是常用的补钙方法,由于种种原因均可造成钙剂外渗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需特别注意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以避免由于钙剂外渗导致不良后果[1]。

本次研究拟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静脉输液钙剂的患者,分析
预防钙剂外渗的综合护理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接受静脉输液钙剂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
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男48例,女52例,平均年龄(35.26±12.74)岁。


照组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龄(35.97±13.27)岁。

两组性别和年龄比较无
统计学差异。

1.2 护理措施
研究组在护理过程中通过认真分析以往静脉钙剂输入过程中发生外渗的原因,从而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

1.3 静脉钙剂外渗原因
1.3.1 机体因素患者在接受微泵输入钙剂的同时,由于注射泵自身原因,当输液未完成时不会发生报警,则容易造成钙剂渗漏[2]。

1.3.2 护理因素外周静脉条件差者,若选择血管不合适,如未选择直、粗、静脉瓣少的静脉;同时部分患者由于病情危重,护士对患者病情未认真观察,同样容易造成钙剂渗漏[3]。

1.4 针对性护理方案
1.4.1 加强巡视对于需要接受静脉钙剂输液的患者,护理部单独安排1位护士在床旁定期观察,发现液体外渗立刻停止输液,涂擦喜疗妥预防局部皮肤及组织坏死;钙剂输入结束后用等渗盐水冲管,并正压封管,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外渗等情况,
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4]。

1.4.2 血管选择选择粗直、富有弹性的静脉血管,避免靠近神经、关节。

有学者指出不同部位静脉穿刺留置针在输注葡萄糖酸钙时其外渗的比例有显著差异。

新生儿通常应选择头皮静脉注射[5-7]。

静脉穿刺过程中,动作应该轻柔,定期检查置管
位置、更换贴膜。

1.4.3 输液措施改善有学者分别采用静脉泵入和静脉匀速缓推并脉冲式冲管的方法,观察效果,结果发现静脉匀速缓推并脉冲式冲管的方法能够明显减少静脉钙剂外渗的发生情况。

有学者指出采用静脉匀速缓推并脉冲式冲管方法均未发生外渗。

新生儿采用静脉匀速缓推并脉冲式冲管的方法补充钙剂,可以避免发生输液外渗。

1.4.4 强化输液安全保障建立输液风险评估单,在静脉情况较差的情况下由上级护士做好进一步评估,确定静脉穿刺部位。

建立输液后随访记录,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教育。

1.4.5 心理护理在六西格玛管理中,护士可以通过早预防、早发现,从而解决患者输液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1.4.6 操作教育护理人员要掌握并告知家属及患者学会自我正确观察静脉输液中钙剂外渗的表现,为患者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通过讲解,演示,视频放映等方式对家属讲解静脉输液钙剂的正规操作,帮助家属熟练掌握操作规范。

1.4.7 渗漏处理措施(1)渗漏现象发生需及时停止给药,并抽吸针头及血管内药液,拔出针头。

(2)渗漏早期可将25%硫酸镁置于无菌纱布中,在新生儿药液外渗部位进行敷贴,纱布温度应控制在4~6℃,以促进血管收缩,减少药物吸收、
缓解疼痛、控制局部炎症。

1.5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钙剂外渗的发生率;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自我操作的护理评分,在患者出院时发放调查问卷,主要项目有血管选择、操作教育、知识评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期间钙剂外渗的发生率
研究组和对照组钙剂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自我操作的护理评分
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自我操作的护理评分分别为(92.36±5.27)分、(83.12±6.35)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7.91,P<0.05)。

3 讨论
静脉输液钙剂为临床中常用的护理操作,静脉补钙时,非常容易发生静脉钙剂外渗。

本次研究中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均出现钙剂外渗情况。

针对这一情况,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护理操作中首先分析发生静脉钙剂外渗的原因,同时从加强巡视、血管选择、输液措施改善、强化输液安全保障、心理护理及操作教育出发,结果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钙剂外渗发生率分别为1%、5%,比较有统计
学差异(P<0.05)。

可以看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钙剂外渗的发生,同时本次研究还发现两组患者静脉输液自我操作的护理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8]。

本文认为通过护理措施可以让患者掌握正确的护理操作,帮助家属
对疾病有系统性的认识。

因此本文认为静脉通路是保证钙剂顺利进入机体的重要通路,在为患者采取输液钙剂时,护士要选择正确血管、加强护理观察、告知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护理方法,一旦发生药物外渗,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

参考文献
[1]朱少合,胡红梅,陈秀英.早期护理干预对小儿静脉输注钙剂外渗的预防效果观
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3):156-157.
[2]张咏梅,王玲,黄桥.局部外用虎杖膏治疗钙剂渗漏致组织损伤的实验研究[J].护理研究,2015,29(19):2322-2324.
[3]晏玲,杨莉,青旭蓉.新生儿静脉输注钙剂外渗预防措施探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7,3(1):80-81.
[4]李玲玲.预见性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输入钙剂外渗的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44):8819-8820.
[5]李雯,孙亚娟.危重新生儿钙剂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25):222,225.
[6]辛燕飞.循证护理在预防新生儿静脉输注钙剂外渗中的应用[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1,23(6):94-96.
[7]张亭亭.早期护理干预预防小儿静脉输注钙剂外渗应用效果的系统评价[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22):237.
[8]孙辉,寇晓文,刘娟娟,等.钙剂对间斑寇蛛毒致痛大鼠行为学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9):652-657,6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