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7)

合集下载

儿科学课件

儿科学课件
语气来诱导家长主观期望的回答,否则会给 诊断造成困难
PPT学习交流
5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一般内容,主诉,现病 史,个人史,既往史, 家族史
PPT学习交流
6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一般内容 正确记录患儿姓名、性别、年龄(采用实
际年龄:新生儿记录天数、婴儿记录月数、 一岁以上记录几岁几个月)、种族、父母或 抚养人的信息、病史叙述者与患儿的关系及 病史的可靠程度
PPT学习交流
7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主诉 就诊的主要症状和(或)体征及时间
例如:食欲不振2天,伴恶心半天
PPT学习交流
8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现病史
病后小儿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吃奶或食 欲情况、大小便、睡眠,以及其他系统的症状
详细询问各种症状的起因、发生发展情况及诊 治经过
PPT学习交流
13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病史采集内容
既往史:
以前患过何种疾病、与本次疾病密切关系者
家族史:
家族中有无遗传性、过敏性或急慢性传染病患 者如有,应详细了解与患儿接触的情况,父母 是否近亲结婚、母分娩情况、同胞的健康情况 (死亡者应了解原因和死亡年龄)
PPT学习交流
14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触诊:心脏搏动位置,有无心包摩擦感及震颤 叩诊:心界随年龄而改变 听诊:心音强弱、心率快慢、有无心律不齐和
心脏杂音
PPT学习交流
23
第一节 儿科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心脏检查注意事项
▪ 安静、光线/室温适当 ▪ 被检者取卧位 ▪ 医生站在其右侧 ▪ 适耳的听诊器 ▪ 按规范检查手法检查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2)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2)

第十二单元营养性疾病小儿肥胖症中医病因病机病因引起小儿肥胖症的主要病因为饮食失调和脾肾两虚。

饮食失调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物,则壅滞难化,损伤脾胃,脾虚则内湿不运,日久躯脂满溢,发为肥胖。

脾肾两虚先天禀赋不足,脾肾虚弱,水湿不运,聚湿成痰,壅滞于体内,发生肥胖。

病机本病的基本病机是脾胃运化失常,痰湿、脂膏内停。

痰湿、脂膏为其主要病理产物。

病位主要在脾、胃,涉及肝、肺、肾,属本虚标实之证。

诊断要点小儿肥胖的诊断标准尚不统一,目前国内外常采用的指标有两个:身高标准体重(weight-for-height)和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①体重大于参照人群(同年龄、同性别、同身高人群)体重的20%。

②有过度营养、运动不足、行为偏差的特征。

③除外某些内分泌、代谢、遗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或药物引起的肥胖。

④脂肪分布均匀,以腹部、肩部、面颊部、乳房等处尤为明显。

凡具有上述4项者,可诊断为单纯性肥胖症。

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虽有皮脂增多的表现,但均有其特点,不难鉴别。

鉴别诊断单纯性肥胖确诊时需与由各种遗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引起的继发性肥胖鉴别。

Prader-Willi综合征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1~3岁开始发病,呈周围性肥胖,面部特征为杏仁样眼、鱼样嘴、鞍状鼻和内眦赘皮。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生长激素缺乏症等虽有皮脂增多的表现,但均有其特点,不难鉴别。

中医辨证论治脾虚痰阻证候:肢体虚胖、困重,疲乏无力,少气懒言,纳差,腹满,小便少,舌质淡红,苔白腻,脉沉缓。

治法:运脾除湿。

方药:胃苓汤加减。

胃热湿阻证候:肥胖臃肿,消谷善饥,肢体困倦,头胀眩晕,懒言少动,或口渴喜饮,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胃泻热,兼以化湿。

方药:泻黄散加减。

脾肾两虚证候:肥胖虚浮,疲乏无力,腰膝酸软,甚者畏寒肢冷,懒言少动,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缓无力。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0)

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10)

第十单元内分泌疾病性早熟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青春期特征即第二性征的一种内分泌疾病。

性征与真实性别一致者为同性性早熟,不一致者为异性性早熟。

性早熟因引发原因不同而分为中枢性(真性性早熟)和外周性(假性性早熟)性早熟两种。

病因及发病机理病因真性性早熟(中枢性)(1)特发性性早熟大部分病因不明,故称为特发性性早熟。

(2)继发性性早熟肿瘤或占位性病变(下丘脑错构瘤、囊肿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获得性损伤(外伤、手术、放化疗等);先天发育异常(脑积水、视中隔发育不全等)。

(3)其他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

假性性早熟(外周性)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中枢性性早熟的临床特征与正常青春发育程序相似,但临床变异较大,症状发展快慢不一。

女孩可表现为乳房、大小阴唇及阴毛的发育,男孩可表现为睾丸,阴茎增大,并出现阴毛、痤疮、变声等。

此外,由于过早发育引起患儿近期蹿长,骨骼生长加速,骨龄提前,骨骺可提前融合,故可造成终生身高落后。

外周性性早熟临床表现可有第二性征出现,但非青春期发动,一般无性腺增大,与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活动无关,而与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性激素水平升高有关。

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性早熟的发病机制和病因,可将性早熟分为中枢性性早熟和外周性性早熟。

二者均可有第二性征的明显提前。

女孩可表现为乳房、大小阴唇及阴毛的发育,男孩可表现为睾丸,阴茎增大,并出现阴毛、痤疮、变声等。

真性性早熟第二性征发育的顺序与正常发育是一致的,并且由于过早发育引起患儿近期蹿长,骨骼生长加速,骨龄提前,骨骺可提前融合,故可造成终生身高落后。

假性性早熟可由于外源性激素的刺激作用导致第二性征提前出现,如误服避孕药及含性激素的食品或保健品出现性早熟表现,但停止摄入后,上述征象会逐渐自行消失。

诊断真性性早熟和假性性早熟可以通过GnRH兴奋试验鉴别。

GnRH兴奋试验亦称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LHRH)兴奋试验。

其原理是通过GnRH刺激垂体分泌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从而评价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储备功能,对鉴别真性和假性性早熟非常有价值。

儿科学课件

儿科学课件

学习的负荷 体位不正 明显增加 变态反应性疾病
第三节 期
(七)青春期: 10岁-20岁,女孩比
小儿年龄分
男孩早2年,体格生
发育加速,第二性征出
现。
生理特点 生殖系统迅 速发育 体格生长加 快 神经内分泌 调节功能不 稳定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情绪不稳定 生理、心理卫生知 甲状腺肿大 高血压 识教育 加强教育和引导
第二节儿科学的特点 三: 自身防护能力较弱,易受 不良环境影响. 患病或性格行 为,精神异常,心理变态影响 终生。 自身免疫功能不成熟,易患感染 性疾病,传染病。
基础医学方面 1、解剖 2、功能 3、病理 4、免疫 5、心理和行为
基础医学方面 解 剖: 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位置等随年龄增 长而改变 生理生化: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长而成熟 免疫功能: 较年长儿和成人差,易被感染,故预防重要 病 理: 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而不同
儿科学 (pediatrics)
儿科学 (pediatrics)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 赵学良
第一章
第一节
绪 论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任务:保障儿童健康,提高生命质量.
范围:胎儿期到青春
儿科学是临床医学范畴中的二级学科
研究内容
1.发育儿科学 2.预防儿科学 3. 临床儿科学 4.康复儿科学
第三节 期
(四)幼儿期:自1 岁至3周岁前生长 速度减慢,智能发 育迅速,活动范围 扩大,无识别危险、 自我保护能力。
小儿年龄分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体格生长相 消化紊乱 合理喂养(辅食添 对减缓 意外(创 加、断奶) 智能发育迅 伤、中毒) 儿保门诊定期健康 速 感染、传染 检查 活动范围渐 病 预防接种 广 合理安排生活日 认知危险能 程,培养卫生习惯 力尚不足 注意安全,预防意 免疫力仍低 外 下

【2013】504儿科护理学【讲义】 (17)

【2013】504儿科护理学【讲义】 (17)

大、小便训练:18~24个月时幼儿开始能够自主控制肛门和尿道括约肌,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多采用赞赏和鼓励的方式动作的发展4.预防疾病和意外每3~6个月做健康检查一次防止意外发生,如异物吸入、烫伤、跌伤、中毒、电击伤5.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幼儿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违拗、发脾气和破坏性行为等四、学龄前期保健1.合理营养:饮食接近成人,注意提供优质蛋白和必需氨基酸2.日常护理鼓励自理:进食、洗脸、刷牙、穿衣、如厕等睡眠:逐步培养独自入睡3.早期教育品德教育:关心集体、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热爱劳动等兴趣培养:学习手工制作、唱歌和跳舞、参观博物馆等,以培养多方面的兴趣和想象力智力发展:引导进行较复杂的智力游戏,增强其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4.预防疾病和意外每年健康检查和体格测量1~2次做好预防接种(加强)预防外伤、溺水、中毒、交通事故等意外发生5.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学龄前期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吮拇指和咬指甲、遗尿、手淫、攻击性或破坏性行为等五、学龄期保健营养充分而均衡重视早餐和课间加餐补充强化铁食品2.体格锻炼:每天进行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3.预防疾病继续按时进行预防接种,预防传染病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养成按时睡眠、起床的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不吸烟、不饮酒、不随地吐痰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情预防近视正确的读写姿势:写字、读书时书本和眼睛应保持1尺左右的距离户外活动,进行远眺以缓解视力疲劳眼保健操预防骨骼畸形:培养正确的坐、立、行走等姿势4.防止意外事故:车祸、溺水,以及在活动时发生擦伤、割伤、挫伤、扭伤或骨折等5.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不适应上学是此期常见问题,表现为焦虑、恐惧或拒绝上学第五节青春期保健一、保健重点二、保健措施1.供给充足营养:增加热能、蛋白质、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2.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重点加强少女的经期卫生指导,如保持生活规律,避免受凉、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注意会阴部卫生,避免坐浴等保证充足睡眠,养成早睡早起的睡眠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正确性教育3。

《儿科学高清课件》——PPT共64讲含课件

《儿科学高清课件》——PPT共64讲含课件
《儿科学高清课件》—— 全套PPT共64讲含课件 PDF
探索儿科学的奇妙世界,从基础概述到内分泌系统,全面解析儿童的生长发 育与疾病处理。
儿科学基础概述
儿科医学的起源
从古代到现代,儿科学的发展演 变和重要里程碑。
预防接种和免疫措施
儿童免疫系统的重要性和常见疫 苗的作用和程序。
儿童常见疾病
探索儿童最常见的健康问题,如 感冒、发烧和呼吸道感染。
儿童眼睛健康
常见的儿童眼睛问题和如何保护 和维护眼睛健康。
儿童听力问题
了解常见的儿童听力问题和如何 提供辅助听力设备。
人工耳蜗和听力植入
介绍人工耳蜗和听力植入术的原
照顾婴儿的基本需求,包括 喂养、清洁和安抚。
母乳喂养指南
为新妈妈提供母乳喂养的技 巧、好处和常见问题。
人工喂养和辅食介绍
如何挑选和准备配方奶粉, 以及逐步引入辅食的步骤。
儿童生长发育与营养
1
营养需求和健康饮食
2
儿童所需的各类营养素和如何制定健康
饮食计划。
3
生长曲线和评估
了解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和如何评估儿童 的生长情况。
智力障碍的分类和处 理
探索智力障碍的种类、诊断和 如何提供个性化支持。
儿童语言发展与障碍
1
语言障碍和延迟
2
探索儿童语言障碍的类型、原因和疗法
选项。
3
语言发展阶段
了解儿童的语言发展里程碑和不同阶段 的语言能力。
语言治疗和辅助工具
介绍常见的语言治疗方法和辅助工具, 如语音疗法和使用助听器。
儿童视觉与听力障碍
常见生长发育异常
探索生长迟缓、肥胖和其他生长异常的 原因和处理方法。
儿童心理发展

儿科学_精品文档

儿科学_精品文档

天性疾病 •新生儿筛查 PKU,
克汀病,髋关节半
脱位等
新生儿死亡率约占婴儿死亡率的1/3至1/2, 第一周新生儿的死亡数约占新生儿死亡数的70%。
婴儿期: (Young Infancy)
从出
生到1周岁之前。
生理特点 •生长发育
迅速 •营养需求
较高 •来自母体
的免疫抗 体逐渐消 失 •开始自己 行走
生理特点 •体格生长相
对减缓 •智能发育迅
速 •活动范围渐
广 •认知危险能
力尚不足 •免疫力仍低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消化紊乱 •意外(创
伤、中毒) •感染、传染

•合理喂养(辅食添 加、断奶)
•儿保门诊定期健康 检查
•预防接种
•合理安排生活日
程,培养卫生习惯
•注意安全,预防意

学龄前期: (Preschool
e)
青春期发育开 始到结束。 (10~20岁)
生理特点
疾病特点 保健原则及重点
•生殖系统迅 速发育
•体格生长加 •情绪不稳定 •生理、心理卫生知

•甲状腺肿大 识教育
•神经内分泌 •高血压
•加强教育和引导
调节功能不
稳定
受精卵形成 脐带结扎 28天 1周岁
3周岁 入小学(6-7岁) 青春期
开始(10) 结束(20岁)
基础医学方面:
解剖:身体各部分比例,器官大小和 位置等随年龄增长而改变。(头、肝 脏、胸腺、脊髓)
机能:各系统、器官的功能随年龄增 长而成熟。(胃肠道、肾脏、正常值)
病理:对同一致病因素的反应随年龄 而不同。(巨细胞病毒、肺炎球菌)
免疫:较年长儿和成人差,易被感染, 故预防重要。(IgA.IgG)

【VIP专享】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7)

【VIP专享】2013年基础班儿科学讲义 (7)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儿科学》 第七单元 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病因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化脓性脑膜炎诊断与鉴别诊断抗生素治疗原则颅内压增高的处理 病因 许多化脓菌都可以引起脑膜炎,在我国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者占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2/3以上。

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 多数患儿起病较急,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则起病急骤,可迅速出现进行性休克、皮肤出血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 患儿可出现高热、头痛、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关节酸痛、皮肤出血点、瘀斑或充血性皮疹。

小婴儿主要表现为拒食、嗜睡、易激惹、烦躁哭闹、目光呆滞等。

神经系统表现 ①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Kernin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②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喷射性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心动过缓。

婴儿可出 现前囟饱满且紧张,颅缝增宽。

重者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受累、昏迷、去大脑强直、甚至脑疝。

③惊厥可出现全身或部分性惊厥。

以B型流感杆菌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多见。

④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并可出现烦躁不安、激惹、迟钝等精神症状。

⑤局灶体征可出现Ⅱ、Ⅲ、Ⅳ、Ⅵ、Ⅶ、Ⅷ脑神经受累、肢体瘫痪和感觉异常等。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辅导《儿科学》 常见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 脑室管膜炎 脑性低钠血症 脑积水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即可诊断。

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多在1000×106/L以上。

脑脊液沉渣涂片找菌是明确化脓性脑膜炎病原的重要方法。

脑脊液培养是确定病原菌的可靠方法。

鉴别诊断 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 化脓性脑膜炎若不规律治疗易与结核性脑膜炎混淆,但结核性脑膜炎起病较缓,常有结核接触史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

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5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较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另外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检菌、结核菌培养可帮助诊断。

儿科学讲义

儿科学讲义

儿科学讲义第一单元儿科学基础小儿年龄分期与生长发育年龄分期标准古代医籍对小儿年龄分期划分比较详细的是《寿世保元》,其中指出:“夫小儿半周两岁为婴儿,三四岁为孩儿,五六岁为小儿,七八岁为龆龀,九岁为童子,十岁为稚子矣。

”现代儿科学一般将其分为七个阶段。

各期之间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不能截然分开。

1.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到小儿出生统称为胎儿期。

胎龄从孕妇末次月经的第一天算起为40周,280天,以4周为一个妊娠月,即“怀胎十月”。

2.新生儿期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生后满28天称为新生儿期。

围生期又称围产期,是指胎龄满28周至生后7足天。

3.婴儿期出生28天后至1周岁为婴儿期。

4.幼儿期1~3周岁称为幼儿期。

5.学龄前期3~7周岁为学龄前期,也称幼童期。

6.学龄期7周岁后至青春期来临(一般为女12岁,男13岁)称学龄期。

7.青春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基本发育成熟、身高基本停止增长的时期称为青春期。

一般女孩自11~12岁到17~18岁,男孩自13~14岁开始到18~20岁。

近年来,小儿进入青春期的平均年龄有提早的趋势。

【A 1型题】 1.婴儿期是指A.出生28天后到满1周岁之前B.1周岁至满3周岁C.自出生后脐带结扎时起,至生后足28天D.3周岁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E.6~7岁至11~12岁 [答疑编号700357010101]【正确答案】A各年龄期特点及与预防保健的关系1.胎儿期胎儿期完全依靠母体而生存,以组织与器官的迅速生长和功能渐趋成熟为其主要特点,尤其妊娠早期是机体各器官形成的关键时期。

此时如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便可影响胎儿各器官的正常分化,从而造成流产或各种畸形。

因此孕期保健必须从妊娠早期开始。

2.新生儿期此时小儿开始独立生活,是适应外界环境的阶段。

由于生理调节和适应能力不成熟,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较大。

因此,此期小儿的发病率高,常有产伤、感染、窒息、出血、溶血及先天畸形等疾病发生。

儿科基础知识课件

儿科基础知识课件

儿科基础知识课件儿科基础知识课件导语:了解儿科基础知识,可以更好帮助各位的学习与工作。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科基础知识课件,供各位阅读与参考。

中医儿科基础知识中医儿科学是一门研究小儿时期生长发育、预防保健和疾病诊治的学科。

儿科基础知识为全书首篇,这一篇中重点介绍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规律,喂养保健知识,儿科诊疗要点等,是全书总纲,可以比喻为学习中医儿科的一把入门钥匙,只有学好这一篇,才能深入理解儿科病证的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规律。

小儿年龄分期小儿是处于不断生长发育过程之中,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不同的机体特点,因此整个小儿时期可划分为若干阶段,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养和防治疾病。

根据小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小儿年龄可分为六期,即胎儿期、新生儿期(出生到28天)、婴儿期(28天到1周岁)、幼儿期(1~3周岁)、幼童期(3~7周岁)、儿童期(7~12周岁)。

【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共约40周,称之为胎儿期。

胎儿在这段时期内依赖母体而生存,孕妇的健康、营养、卫生、精神状态等方面,均可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尤其在受孕的前3个月,胎儿的各脏腑器官迅速发育分化,并基本形成,此时孕母若遭受物理、药物、感染、营养等因素影响,可以导致流产、死胎、畸形等。

因此保护孕妇,指导孕期卫生,预防感染,保证营养摄人,重视胎儿期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新生儿期】从分娩到生后28天称之为新生儿期,此时小儿刚离开母体,开始独立生存。

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机体柔嫩,各项生理功能均未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生理调节,才能逐步适应生存环境。

此时形体增长比较迅速,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处于抑制状态,每天睡眠时间长达20小时。

【婴儿期】从生后28天到满1周岁为婴儿期,由于这个时期小儿以乳食喂养为主,所以又称乳儿期。

这个时期生长发育特别迅速,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生理特点在此期表现最为明显,在一年时间内,体重较之刚出生时增长3倍,身长也增长了1.5倍,头围、胸围的发育也十分迅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化脓性脑膜炎病因许多化脓菌都可以引起脑膜炎,在我国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者占小儿化脓性脑膜炎的2/3以上。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多数患儿起病较急,发病前数日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症状。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则起病急骤,可迅速出现进行性休克、皮肤出血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全身感染中毒症状患儿可出现高热、头痛、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关节酸痛、皮肤出血点、瘀斑或充血性皮疹。

小婴儿主要表现为拒食、嗜睡、易激惹、烦躁哭闹、目光呆滞等。

神经系统表现① 脑膜刺激征表现为颈项强直,Kernin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②颅内压增高主要表现为头痛和喷射性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心动过缓。

婴儿可出现前囟饱满且紧张,颅缝增宽。

重者可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受累、昏迷、去大脑强直、甚至脑疝。

③惊厥可出现全身或部分性惊厥。

以B型流感杆菌及肺炎双球菌脑膜炎多见。

④意识障碍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昏迷等,并可出现烦躁不安、激惹、迟钝等精神症状。

⑤局灶体征可出现Ⅱ、Ⅲ、Ⅳ、Ⅵ、Ⅶ、Ⅷ脑神经受累、肢体瘫痪和感觉异常等。

常见并发症硬膜下积液脑室管膜炎脑性低钠血症脑积水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本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脑脊液检查即可诊断。

典型化脓性脑膜炎的脑脊液压力增高、外观混浊;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多在1000×106/L以上。

脑脊液沉渣涂片找菌是明确化脓性脑膜炎病原的重要方法。

脑脊液培养是确定病原菌的可靠方法。

鉴别诊断与结核性脑膜炎的鉴别诊断化脓性脑膜炎若不规律治疗易与结核性脑膜炎混淆,但结核性脑膜炎起病较缓,常有结核接触史和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

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状,细胞数<500×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较高,糖和氯化物含量降低;另外脑脊液涂片抗酸染色检菌、结核菌培养可帮助诊断。

与病毒性脑膜脑炎的鉴别诊断病毒性脑膜炎一般中毒症状较轻。

脑脊液外观清亮,细胞数0~数百个,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轻度升高或正常,糖含量正常,细菌学检查阴性。

抗生素治疗原则对于化脓性脑膜炎患儿应尽早使用抗生素,以静脉给药为主,所选用药物应对血脑屏障有良好的通透性。

治疗用药量要足,疗程要适当;联合用药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注意药物毒副作用。

颅内高压的处理及时给予脱水药物,一般用脱水药20%甘露醇每次0.5~1.0g/kg,于20~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每4~6小时1次。

对于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加大剂量(每次不超过2g/kg)或加用利尿药物,以防脑疝的发生。

病毒性脑炎西医发病机理(略)中医病因病机本病为感受温热邪毒(疫毒)所致。

包括风热、暑热、燥热毒邪等,暑热之邪常夹湿邪为患。

温热毒邪侵袭人体,往往起病急骤,变化迅速,热极化火生风。

本病感邪轻重不一,但总不离热、痰、风的相互转化。

“热盛生风,风盛生痰,痰盛生惊”,热为生风生痰的始动因素。

热郁肌表,或邪热内扰,则发热;热邪烁津炼液为痰,痰蒙清窍,则神识昏蒙;火热生风,或邪陷心肝,引动肝风,则抽搐。

证候表现为温病气营两燔或痰浊蒙蔽清窍,但多无疫邪受病的特点,也不一定按卫气营血规律传变。

这是本病的特征。

临床表现前驱症状可有发热,头痛,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精神萎靡,恶心呕吐,腹痛,肌痛。

神经系统症状体征主要为发热,颅内压增高,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反复惊厥发作等症状。

颅内压增高:表现为头痛、呕吐、血压增高等。

意识障碍:可表现有嗜睡、昏睡及昏迷等,部分患儿表现为精神情绪异常,如躁狂、幻觉、失语以及定向力、计算力与记忆力障碍等。

惊厥:主要表现为全部或局灶抽搐发作。

病理征和脑膜刺激征阳性。

因感染病毒不同,临床伴有症状各有特点,如肠道病毒性脑炎,可出现皮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常有口唇或角膜疱疹;腮腺炎病毒性脑炎常有腮腺肿大。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主要根据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史、临床表现、相应的脑脊液改变和病原学鉴定。

应注意排除颅内其他非病毒感染、Reye综合征等急性脑部疾患。

鉴别诊断颅内其他病原感染主要根据脑脊液外观、常规、生化和病原学检查,与化脓性、结核性、隐球性脑膜炎进行鉴别。

Reye综合征具有发热、昏迷、惊厥等急性脑病表现,脑脊液无明显异常,与病毒性脑炎容易混淆。

但前者有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血糖下降等特点。

西医治疗措施病毒脑炎尚无特效治疗,目前以对症处理和支持疗法为主。

对症处理病因治疗对于单纯性疱疹病毒可给予阿昔洛韦治疗,每次10mg/kg于1小时内静脉滴注,每8小时用1次,疗程1~2周。

对其他病毒感染可酌情选用干扰素、更昔洛韦、病毒唑、免疫球蛋白、中药等。

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应用对重症、急性期的病例,应考虑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制剂如地塞米松,可减轻炎症、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

但不宜长期使用。

中医辨证论治本病病位在心、肝、脑窍,病性属实,病机为热炽、痰浊。

痰热壅盛者治以泻火涤痰;痰蒙清窍者治以涤痰开窍;痰瘀阻络者宜涤痰通络,活血化瘀。

总之,本病早期治疗以清热、涤痰为两大法则,配合开窍、熄风、活血等方法,后期应积极配合针灸、推拿治疗以利康复。

痰热壅盛证候:高热不退,头痛剧烈,恶心呕吐,神识不清,或谵语妄动,喉中痰鸣,唇干渴饮,颈项强直,烦躁不安,四肢抽搐,舌质红绛,舌苔黄腻,脉数或滑数。

治法:泻火涤痰。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痰蒙清窍证候:起病稍缓,表情淡漠,目光呆滞,喃喃自语,神识模糊,或见痴呆,语言不利,或见失语,口角流涎,喉间痰鸣,纳差乏力,舌质胖嫩,舌苔白,脉弦滑。

治法: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

痰瘀阻络证候:神识不明,肢体不用,僵硬强直,或震颤抖动,肌肉萎软,或见面瘫、斜视,舌紫暗或有瘀点,舌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涤痰通络,活血化瘀。

方药:指迷茯苓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A2型题】患儿,9个月。

烦躁不安,易激惹,偶尔呕吐,大便稀,2~3次/日,查体:嗜睡,前囟稍紧张,颈抵抗可疑,心肺腹无异常,布氏征(+),巴氏征(+)。

最有鉴别诊断意义的检查是()A.脑脊液检查B.大便常规C.白细胞总数+分类D.结核菌素试验E.X线胸片[答疑编号700357070101]【正确答案】A癫痫中医病因病机病因主要有先天因素、顽痰内伏、暴受惊恐、惊风频发、颅脑外伤等。

病机顽痰阻窍暴受惊恐惊后成痫血滞心窍癫痫病位在心、肝、脾、肾。

痰、瘀为其主要病理因素。

临床发作多因风痰上涌,阻塞心窍,内乱神明,外闭经络所致。

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诊断要点包括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脑电图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和相关实验室检查等。

鉴别诊断晕厥晕厥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一过性脑供血不足导致突然发生的意识丧失状态,常见于较大儿童。

久站时易发作。

发作时先有出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继之意识障碍,全身肌张力丧失,严重者可见惊厥发作,一般无二便失禁,无发作后有嗜睡及神经系统体征,脑电图正常。

屏气发作又称为呼吸暂停症。

多于6~18个月起病,5岁前多停止发作。

发作多有诱因,如恐惧、生气等。

临床分为青紫型和苍白型。

发作时先大哭,随之呼吸暂停,青紫,重者意识丧失、躯体强直或抽动,或苍白,失张力,心率减慢,持续1~3分钟缓解。

本病有明显诱因,脑电图正常。

中医辨证论治惊痫证候:起病前常有惊吓史,发作时惊叫,吐舌,急啼,神志恍惚,面色时红时白,惊惕不安,如人将捕之状,四肢抽搐,夜卧不宁,舌淡红,苔白,脉弦滑,乍大乍小,指纹色青。

治法:镇惊安神。

方药:镇惊丸加减。

风痫证候:发作时突然仆倒,神志丧失,颈项及全身强直,继而抽搐,两目窜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口唇及面部色青,舌苔白,脉弦。

治法:息风定痫。

方药:定痫丸加减。

痰痫证候:发作时痰涎壅盛,喉间痰鸣,神志恍惚,状如痴呆,或为失神,瞪目直视,或仆倒于地,手足抽搐不甚明显,肢体麻木、疼痛,骤发骤止,舌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涤痰开窍。

方药:涤痰汤加减。

瘀血痫证候:常有产伤或颅脑外伤史,发作时头晕眩仆,神识不清,四肢抽搐,抽搐部位较为固定,头痛,消瘦,大便干硬如羊屎,舌红少苔或见瘀点,脉涩,指纹沉滞。

治法:活血化瘀,通窍息风。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

脾虚痰盛证候:癫痫发作频繁或反复发作,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时作眩晕,食欲欠佳,大便稀薄,舌质淡,苔薄腻,脉濡缓。

治法:健脾化痰。

方药:六君子汤加味。

脾肾两虚证候:发病年久,屡发不止,瘛疭颤动,时有眩晕,智力迟钝,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四肢不温,睡眠不宁,大便稀溏,舌淡红,苔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补益脾肾。

方药:河车八味丸加减。

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及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定义癫痫持续状态是指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或反复发作达30分钟以上,其间意识不能恢复者。

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尽快控制发作;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护脑和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防治并发症;积极寻找病因,进行治疗;发作停止以后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防止再发作。

快速控制惊厥首选安定类药物,如地西泮、劳拉西泮或氯硝西泮。

维持生命功能,防治并发症保持呼吸通畅,吸氧,积极防治高热、脑水肿、酸中毒、电解质紊乱、呼吸及循环衰竭等。

【A2型题】患儿,5岁。

癫痫病史5个月,发作时惊叫急啼,精神恐惧,面色时红时白,惊惕不安,四肢抽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滑。

其病证是()A.风痫B.痰痫C.惊痫D.瘀血痫E.虚痫[答疑编号700357070201]【正确答案】C【A2型题】患儿,女,3岁。

发作性瞪目直视,神志恍惚,痰涎壅盛,喉间痰鸣,止后如常。

舌苔白腻,脉滑。

其治法是()A.镇惊安神B.豁痰开窍C.熄风止痉D.化瘀通窍E.健脾化痰[答疑编号700357070202]【正确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