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山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山大学333教育综合[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制
答:学制是学校教育制度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制构成的基本要素即学制构成内容的向度,亦即学制构成的价值标准,作为一个完整的学制系统,一般来说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学校的类型、学校的级别、学校的结构。

2.讲授法
答:讲授法是指教师通过语言传授和示范操作使学接受、掌握系统知识与技能的教学。

在教学活动上,主要依靠教师来组织进行,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积极地学习;在教学方法上,以教师系统讲授、演示和学生练习为主,其他方法都被选用来配合讲授与练习;在教学过程上,从学习教材的书本知识出发,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运用,从而使书本知识转化为他们的精神财富和智能。

3.强化
答:强化理论是斯金纳理论的最重要部分和基础,在斯金纳的体系中,强化是主要的自变量。

他认为行为之所以发生变化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

在斯金纳的体系中,他使用强化而不是奖励,因为奖励是对与愉快情景相联系的行为的主观解释,而强化则是一个中性术语,简单地定义为能增强反应率的效果。

4.元认知
答: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他认为,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成分:对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存储在长时记忆中);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

元认知知识是对有效完成任务所需的技能、策略及其来源的意识——知道做什么;元认知控制则是运用自我监控机制确保任务能成功地完成——知道何时、如何做什么。

5.社会规范学习
答:教育系统中,社会规范学习(social norm learning)指的是个体接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价值,将规范所确定的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从而建构主体内部的社会行为调节机制的过程,即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创造性是指用超常规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形成新颖的、独特的、有价值的方案或结论。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有以下集中方法:
(1)创造性训练的一般方法
①创设适宜的条件;
②采用发散式提问模式;
③摆脱习惯性思维;
④通过自我知晓增进创造性。

(2)奥斯本一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
奥斯本一帕内斯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案是一种结构性的、综合性的方法,鼓励个体在问题解决中运用想象力。

该模式假定所有个体都具有某种水平的创造性,并且创造性可以通过训练得以提高。

其基本步骤如下:
①发现目标;
②发现事实;
③发现问题;
④形成想法;
⑤发现解决方法;
⑥接受发现。

(3)脑激励法
脑激励法,又称头脑风暴法,它的核心思想是把产生想法和评价区分开来。

基本的做法是教师先提出问题,然后鼓励学生快速联想,寻找尽可能多的答案,不必考虑答案足否正确,教师也不作评论,一直到所有可能想到的答案都提出来了为止。

(4)分合法
分合法的核心思想是“把原本不相同、不相关的元素加以整合”,即“使熟悉的事物变得新奇”和“使新奇的事物变得熟悉”。

(5)自由联想技术
①自由联想技术是教师提供一个刺激,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自由反应。

学生可以通过已经学过的知识,从已有经验出发,运用联想技巧,去寻找并建立事物间新奇而有意义的联结关系。

②教师对于学生所提的看法和意见,不给建议和批评,完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方式,自
由提出各种不同的想法和观念。

2.要素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有何主张?
答:要素主义教育是20世纪30年代末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

1938年在美国成立的“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

代表人物有巴格莱、科南特等人。

要素主义教育思想包括以下观点:
(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①要素主义教育家认为,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间和空间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②学校教育应把这些要素列入教学计划,同时他们还强调必须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①要素主义教育家认为,学校教育注重思维能力的严格训练,“真正的教育就是智慧的训练”,一切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发展人的智慧力量。

②还要特别注重“天才”的发掘和培养。

(3)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要素主义教育家指出,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不能像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那样只强调儿童个人的兴趣和自由。

(4)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要素主义教育家反对“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地位的作用,树立教师的权威。

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的学校教育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它的教育理论和提出的策略曾受到
美国政府的重视,对西欧和苏联也有一定影响。

但由于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也受到社会和教育界一些人士的抨击。

3.简述近代留学教育的意义。

答:(1)第一次留学教育不仅培养了以詹天佑为代表的中国第一代工程师,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战争中血染疆场、为国捐躯的一代海军名将,而且还出现了像严复那样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传播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政治学说和哲学思想,促进了中国近代思想的解放。

(2)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出国留日学习浪潮的主要贡献是培养了一大批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足迹的风云人物。

另外,还培养造就了一批中国现代文学艺术史上的宗师巨擘和学术思想方面的文化名人,其中主要有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李叔同、田汉、夏衍、杨树达、陈望道、成仿吾、周作人等等。

(3)1911年之后的留美教育的主要贡献则在科学技术领域。

化学家侯德榜、桥梁专家茅以升、气象学家竺可桢、经济学家马寅初、语言学家赵元任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4)后来的留法、留苏浪潮,则主要是为中国共产党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杰出的领导人。

所有这些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都是显而易见的,中国近现代史的各关键环节上都有他们的作用痕迹。

(5)通过留学教育打破了中国2000多年来沿用的整套僵化封闭的教育制度,开始向西方学习近代先进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管理、外交、翻译等方面的人才,初步建立了近代教育的框架,促进了中国教育的现代化,揭开了中国近代教育的序幕。

4.简述良好师生关系的具体特征。

答:教师与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教育系统中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良好的师
生关系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和教育目标完成的基本保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追求,又是教育规律的必然要求。

良好的师生关系的特征:
(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
①尊师就是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和教师的人格与尊严,对教师要有礼貌,了解和认识教师工作的意义,理解教师的意愿和心情,主动支持和协助教师工作,虚心接受教师的指导。

②爱生就是爱护学生,它是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的重要体现,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感情基础,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要求,也是培养学生热爱他人、热爱集体的道德情感基础。

③现代“尊师爱生”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是师生交往与沟通的情感基础、道德基础,其目的主要是相互配合与合作,顺利开展教育活动。

(2)民族平等,和谐亲密
①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体现了师生在教育过程中的相互尊重人格和权利、相互开放、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等关系。

②民主平等是师生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形成的。

共同参与意味着教师和学生以不同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进入实际的教育生活,形成需要、智能、个性等方面的互补,发挥各自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③民主平等、共同参与的结果是师生的融洽、协调。

和谐亲密体现了师生的人际亲和力、心理融洽度。

(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
①共享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验和分享教育中的欢乐、成功、失望与不安,它是师生情感交流深化的表现。

②共创就是教师和学生在相互适应的基础上相互启发,使师生的认识不断深化,共同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