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书·谢安传》高考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
⑵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3分)

句:▲▲
11.简析文段(二)中的对比手法及其作用。

(4分)


答案:
8.D(过:访
问。


9. D结构助词,的。

(A. 修饰关系连词/并列关系连词;B.连词,用来/介词,因为;C. 介词,在/介词,被。


10.(1)谢安虽然受朝廷嘱托(或译作“重用”),但是隐居东山的志趣始终没有改变,常常在言语、神色上表现出来。

(评分建议:每句1分,“东山之志”可意译,译作“隐居之志”“高卧东山的志向”皆可,但译成“到东山”“东山的志向”不给分。


(2)他们可耻的人格,下贱的品行,与五人的死相比,轻与重(的差别)原本是怎样的呢?(评分建议:“辱人贱行”、“视”、“固”,各1分。


11. ①将高爵显位的辱人贱行与五人激于义而死加以对比,突出五人之死意义重大;(2分)②将五人激于义而死的荣耀与设想他们老死于家中默默无闻加以对比,强调五人之死死得其所。

(2分)
【译文】
谢安,字安石。

谢安最初被司徒府征召,拜官为佐著作郎,用生病作托辞不去就任。

寄居在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的许询、僧人支遁交游相处,出门就游山玩水捕鱼打猎,回屋就吟咏诗赋写作文章,无入世为官的想法。

吏部尚书范汪举荐谢安担任吏部郎,谢安用书信拒绝了他。

谢安已多次被征召不去就任,简文帝当时是宰相,说:“谢安石既然能与人同乐,也必定能与人同忧,再征召他,他肯定会应召。

”这时,谢安的弟弟谢万担任西中郎将,总管守卫边疆的重要事务。

谢安的妻子看见谢家各门都拥有高官厚禄,但独有谢安隐退山林,于是对谢安说:“大丈夫不应该(像谢万他们)这样吗?”及至谢万被罢职,谢安开始有做官的志趣,这时年龄已到四十多岁了。

征西大将军桓温请谢安做他的司马,谢安将要从新亭出发,朝廷官员都为他送行,中丞高嵩开他玩笑说:“你多次违背朝廷旨意,高卧在东山,百官常常互相议论说,谢安石不肯出山做官,将怎样面对百姓?而今百姓将怎样面对出山做官的谢安石你呢?”谢安很有羞愧的脸色。

到了桓温的府第,桓温很高兴,二人畅谈生平经历,欢笑终日。

离开后,桓温对左右说:“你们曾经看见过我这样接待客人没有?”(该句亦可译作“你们曾经看见过我有这样的客人没有?”)
当时,(孝武帝之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并且奸诈谄佞小人很是煽风点火捏造罪名陷害他人,谢安离开京城镇守广陵的步丘,建筑一座名叫新城的堡垒来躲避这些人。

孝武帝在西池为谢安设筵饯行,为他敬酒赋诗。

等到谢安镇守新城,在城北建了一座堤坝。

后人怀念他,命名这座堤坝叫做邵伯埭。

谢安虽然受到朝廷嘱托,但是隐居东山的志趣始终没有改变,常常在言语、神色上表现出来。

及至镇守新城,携带全家前往,制造渡海的船只和装备,打算等到天下大体安定后,从长江水路回返东山。

高雅的志向还没有实现,就遭受重病。

不久谢安逝世,终年六十六。

孝武帝追赠他为太傅,谥号为文靖。

到安葬时,举行隆重的礼仪,一切依照大司马桓温(安葬)的旧例。

又因为他打败(前秦)苻坚立有功勋,加封为庐陵郡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