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中的相关问题分析
摘要:随着国内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道路交通量持续增加,加之重载车辆问题、超载问题等问题频繁出现,极大增加了道路行车荷载,使得在服役道路已经
无法满足道路交通行车需求。

如果对它们进行推翻重建,那么会浪费宝贵的建设
资源,此时如果可以结合当前在服役道路的运行情况,灵活地采用改造与拓宽等
手段,这样可以进一步改善道路行车性能,保障道路行车安全与稳定。

其中路线
设计是决定整个改扩建道路建设成败的一个关键环节,加强其优化设计研讨显得
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相关问题
引言
城镇段道路具有开放式交通特性,人、车状况复杂,改扩建施工过程中交通
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系统性,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和社会影响。

目前很多
文献对施工期交通组织设计进行了探讨分析,大部分是围绕高速道路展开,关于
城镇段道路改扩建施工交通组织方面研究较少。

因此针对城镇段道路改扩建工程
科学合理的交通组织方式的探究十分必要。

论文结合实际工程,基于区域路网协
调的理念阐述施工期交通的特性、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分析评价施工期的运营服
务水平、安全性,提出针对性改善措施,为类似桥梁改扩建提供参考。

1.道路改扩建研究现状
我国道路改扩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概括建道路路基设
计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路基开裂的分析、新旧路基沉降差异与稳定性的研究、路基病害因素的分析、等。

其次是道路改扩建路面结构的研究,包括路面病害分析、不同拼接宽度下路面的力学性能分析、新老路面的搭接问题研究、路面加铺
沥青面层的研究等。

最后是道路改扩建中各种施工技术的研究,主要介绍了当前
路基加固的各种工程方法、道路拓宽改造的经验和常用方法、路面沥青加铺工程
的各种新技术与施工方法等。

综上所述,道路改扩建的重点与难点,集中在路基
路面的设计与施工上。

关于改扩建道路的路基路面研究虽然丰富,但都研究方向
都较为单一,关于改扩建道路路基路面的设计优化较少。

2.城镇道路改扩建施工要点
2.1改扩建道路线形设计
改扩建道路的线形设计分析中的关键指标,改扩建道路设计速度选定为
60km/h,道路线形结合沿线地形、地物进行布设,减少征地拆迁,减少工程造价,同时方便土地利用。

同时对现有公交线路进行重新梳理,合理调整公交车站布置。

纵断面设计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在遵循照竖向规划设计的基础上,合理设计道路
纵坡。

本工程为旧路改造工程,旧路范围需加铺沥青面层,道路标高应在满足最
小加铺厚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接近现状道路设计高程,以减少旧路路面加铺工
程量,节约工程造价。

横断面设计:按规划要求并结合交通量需求设置车道数及
行车道宽度。

2.2路基设计
进行路基路面设计时,需对原道路开展调查,具体内容包括:1)原有道路
路基标准断面组成及利用原则;2)原有路基现状检测及结果分析;3)原有路基
的排水、防护措施及使用现状;4)原有路面现状检测及结果分析;5)改建道路
路基、路面及排水措施与原有道路对应结构之间的联系;6)旧路改扩建的扩宽
措施与路基基础处理措施。

道路改扩建路基的扩宽方式以单侧加宽和双侧加宽为主。

单侧加宽是对原有道路的一侧路基进行加宽,另一侧不变。

单侧加宽方式的
工作量不大,原因是合理利用了部分原有设施,例如一侧的排水防护措施仍可以
继续使用,且新、旧路基之间未见明显沉降差异。

施工时,原有道路的通行不会
受阻,可顺着加宽侧设置施工便道、预制场地。

在道路中线未产生变化的情况下
采取双侧加宽,且宽度设置一致。

双侧加宽方式无须对原有道路的线形进行改变,路线中线无须调整,中央分隔带、排水设施等可以加以利用。

新旧路幅的横断面
能够进行组合,具有简单的排水功能。

2.3断面设计要点
对改扩建道路断面设计而言,主要涉及到横、纵两类断面,具体设计要点如下:(1)纵断面设计。

在纵断面设计中需要对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由于
原有道路本身的横坡度同改扩建之后的道路存在一些差距,如果二者差距较小,
那么在设计中可以借助中线控制方法来达到预定设计目标。

如果二者伴有较大差距,那么要对道路一侧进行加宽,并且要对改扩建道路路线的中线标高进行测量。

一般经过改扩建处理之后的道路路线坡度要长度要比原有道路更小,所以在对坡
长选择中要尽可能地不采取最小坡长这种方式。

与此同时,要将原有道路纵坡相
应地确定为全新道路的路面基层,并且半径选择方面要比最小半径更大,具体最
小半径值可以结合道路线路竖曲线半径、长度视距等关键参数及要求来进行合理
确定。

(2)横断面设计。

如果改扩建道路工程的线路设计中采取超高方案,那
么相应横坡控制点可以选择明式构造物来保障整体路线设计安全,避免在雨季的
时候路面出现积水;针对道路拼接路段,可以采取同原有道路路面相同的结合,
并且在设计横断面中要注意对其横坡大小进行严格检查,同时还要同改扩建路段
进行对比分析,如果二者差距不足±0.5%,那么不需要对横坡进行调整,反之如
果二者差距超过±0.5%,那么要结合实际的路线设计情况来进行合理调整。

2.4新老路基衔接部分的处理
为缓解新旧路基拼接部位应力集中,调整新旧路基拼接部位应力状态,保证
加宽路基与旧路基的良好衔接,使之成为一个变形协调的整体,减少横向错台、
纵向裂缝的发生,老路边坡在清理台面30cm,按1:1的比例消除边坡后,再开
挖台阶。

第一级尺寸按150*150cm,向上每级台阶尺寸按100*100cm,最后一级台
阶尺寸不足1.5m时可一次开挖,当大于1.5m时,分两次开挖。

路床开挖三级台阶,开挖位置距路基边线170cm,路床项面下30cm、75cm,各设置1层6m土工
格栅,基底铺设一层土工格室,填方高度大于8m时,路堤中部增设一层6m土工
格栅。

土质挖方段路床顶面下45cm、75cm各设置一层6m土工格栅。

在施工过程
中注意台阶部位的整平碾压工作,务必做到台阶部位填土的密实平整,局部不能
碾压到位用小型机具夯实。

3.城镇道路改扩建经验总结
3.1加大改扩建工程项目信息化建设
当今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物联网、BIM等新技术不断涌现。

新时
期城镇道路改扩建工程需要加大信息化建设,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建立统一的项目
信用平台,各施工主体直接从信息化平台的数据库中调取所需项目资料,最终达
到缩短管理链条的目的,实现提升项目管理效能的目标。

3.2提高施工质量要求
在新建路基地基时,先分析路面的荷载情况及路面使用状况,随后进行改扩
建道路方案设计,由于受到自重的作用,原有地基的固结沉降现象已经完成,在
新建路基时,施工前期或后期沉降差异较大,若新建路面的地基施工过程中未按
照要求实施,会导致新建路基与老路基的拼接部位出现沉降差,导致拼接效果较差。

基于这种情况,施工前,使用排水固结法等对新建路面地基进行合理的改善,以加强路面承载力,提高道路工程的质量。

采取台阶开挖的方式处理后,新路基
与老路基之间拼接更加可靠,相关人员对原有路基的边坡部分进行调查分析并加
以处理,挖成台阶状,其宽度设计为2m以上,如果地形等因素导致台阶宽度受
到影响,则设计宽度需达到1m以上。

开挖部分以倾斜坡状态呈现,开挖结束后,在路基表面设置土木格栅,确保新、旧路基的连接更加牢固。

结束语
道路改扩建在我国道路事业中占据并将长期占据重要地位,研究改扩建道路
路基路面的优化设计方法,提高改扩建道路设计的安全与质量,提高道路的使用
价值和社会服务价值,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通过控制路基沉降、路面力学性能
以及路基路面技术状况评价,优化道路路基路面设计,为改扩建道路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施龙斌.城镇化进程中公(道)路的改扩建设计实践[J].城市道桥与防
洪,2020(09):26-29+10.
[2]董建群.城镇密集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及施工方案[J].施工技
术,2020,49(06):88-91.
[3]李小军.城镇化道路改扩建工程设计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24):132-133.
[4]李谟曙.邵阳市政道路改扩建路面结构研究[D].南华大学,2016.
[5]张振.城镇密集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