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04柘皋镇总体规划说明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5)
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6)
第四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11)
第一节区域协调 (11)
第二节镇域现状概况 (12)
第三节镇域空间管制 (14)
第四节镇域空间布局 (17)
第五节镇域村庄布点规划 (18)
第六节镇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24)
第七节镇域综合交通规划 (26)
第八节镇域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7)
第五章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28)
第一节镇区综合现状分析 (28)
第二节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30)
第三节镇区综合交通规划................................ 36第四节绿地与景观风貌控制规划. (40)
第六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3)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43)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45)
第三节雨水工程规划 (46)
第四节供电工程规划 (46)
第五节通信工程规划 (47)
第六节有线电视工程规划 (48)
第七节燃气工程规划 (49)
第八节环境卫生规划 (50)
第七章综合防灾规划 (51)
第一节防洪排涝规划 (51)
第二节消防规划 (51)
第三节抗震防灾规划 (53)
第四节人防工程规划 (55)
第八章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规划 (57)
第九章近期建设规划 (60)
第十章总体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62)
巢湖市柘皋镇总体规划说明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编制背景
1、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近年来,柘皋镇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工业强镇、特色富民上大做文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同时出现了环境污染、城镇建设存在矛盾等问题。
作为一个具有良好生态基底、处于快速发展机遇期的城镇,柘皋必须要全面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转变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理念,提高发展质量,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2、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不断增强
建设合肥经济圈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
近年来,合肥经济圈建设从概念走向实践,取得了积极成效。
东向发展一直是合肥经济圈拓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合宁发展轴更是合肥经济圈同南京都市圈沟通对接的重要通道。
柘皋镇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
合巢发展轴、合宁发展轴上的重要地位,从区域层面来看,柘皋镇在未来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将扮演着承东启西的作用。
柘皋镇应利用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推动力,加快发展,积极融入合肥市整体发展战略框架之中。
3、产业发展及城镇建设的迫切需求
◆现代化农业
柘皋镇气候温和,雨量适中,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油菜等。
种植业是柘皋镇的基础性产业。
特别是原柘皋镇坚持“压水扩旱,压粮扩经,压劣扩优”发展节水避灾、优质高效农业.已形成两大区域格局和四大生产基地.
在土地资源和能源环境趋紧的现实条件下,要想使柘皋镇尽快迈入现代化农业的先进行列,需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支持服务,促进养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积极扩大和扶持蔬菜基地建设.
◆新型工业化
柘皋镇工业基础较好,主要企业有巢湖市玛钢有限公司,巢湖三丰纺织有限公司、柘皋机筑建材有限公司、柘皋啤酒厂、巢湖首信棉业有限公司、宁柘耐磨材料厂、柘皋粮食购销有限公司、枯皋镇油厂、复合肥厂、巢湖振兴棉织厂、大鑫食品粮油食品厂、春友种子公司柘皋分公司等。
除此之外,镇里还有一些农副产品加工业.
如今,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行业发展环境,除了继续保持在产业技术方面的领先和规模优势外,作为工业化发展城镇空间载体的柘皋镇,还应当继续承担起物流、商贸等现代服务业职能,通过市场的提档升级和多元化、专业化经营,在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长期服务,进一步强化产业规模效应与集聚效应。
◆城镇建设
随着合巢产业新城概念的提出,栏滨路、商杭高铁、巢湖北站等各种利好条件的明确,柘皋镇越来越多的开发建设需求被不断释放.因此,挖掘用地潜力,盘活现有土地资源,同时合理控制用地速度,实现科学布局,才能使柘皋实现科学、合理、快速地发展。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是确保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而生产性服务设施的建设对于相关产业的持续发展又有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
提高生产服务设施配套水平,建立完善的专业市场和物流体系,是一个成熟的现代化城镇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
柘皋镇在未来的发展建设当中,应当注重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生活性职能的提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体环境状况不佳成为柘皋镇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要求柘皋镇不断改善整体环境,增加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
◆城镇特色的展现
柘皋镇历史悠久,生态基底良好,水系发达.然而,由于缺乏必要的规划引导和控制,历史化、生态化的城镇特色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
因此,如何在改善镇区整体居住环境的前提下保护好生态特
色格局和传统历史人文风貌,是本次总体规划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二、规划原则
1、区域协调原则
以加速区域城镇化进程、加强区域中心城镇功能为目标,确定柘皋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协调其与周边地区的关系。
2、整体发展原则
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总体要求,合理调整城镇功能结构与用地布局,完善城镇基础设施,促进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强化城镇的综合服务能力。
3、适度超前原则
充分体现规划的预见性与前瞻性,注重解决未来城镇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发挥其对城镇长远发展与整体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作用。
4、可持续发展原则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妥善处理好近期、远期和城镇长远发展的关系以及城镇建设与控制的关系。
5、“以人为本”原则
尊重城镇历史文化,培育和强化柘皋镇的历史文化特色,提高建设标准和环境质量,建设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柘皋.
三、规划期限
近期:2015—2020年;
远期:2021—2030年;
四、规划层次与范围
本次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层次分为镇域及镇区两个部分,镇域规划范围即柘皋镇行政管辖范围,总面积约为148平方公里。
镇区规划范围控制在8.9平方公里左右.
五、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
01;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04;
(3)《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50137-2011);
(4)《镇规划标准》2007。
05;
(5)《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1993.05;
(6)《合肥市发展战略及环湖地区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规划》;
(7)《环湖十镇特色小城镇风貌总体控制规划》;
(8)《巢湖市城市总体规划(2014—2030)》;
(9)其他相关规范和柘皋相关基础资料。
第二章上版总体规划实施评
价
一、上版总体规划概况
柘皋镇上一版总体规划编制于2008年,规划概况介绍如下:
1、规划期限
近期:2008~2010年
远期:2011~2020年
2、镇村体系规划
◆城市化水平
集镇总人口2010年为7.5万人,2020年为10。
5万人。
本次规划预测近期(2010年)集镇城镇化水平为45-50%,远期(2020年)集镇城镇化水平为65-70%;
镇区总人口近期35000人,远期70000人。
◆镇村等级结构
柘皋镇可分为3个等级
第一级:镇域中心集镇─柘皋镇
第二级:中心村
第三级:基层村
3、城镇性质与规模
工业发达、商贸繁荣的皖中历史文化名镇.
近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09m2/人
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3。
8km2
远期:人均建设用地指标:111m2/人
镇区建设用地规模为:7。
8km2
4、空间布局
至2020年,柘皋镇村镇体系空间布局为“一核、四轴,三片”:“一核”─柘皋镇,中心集镇
“四轴"─331省道、柘庙路构成的南北向的功能轴,沿镇域水系构成的景观轴。
“三片”指镇北片区、镇中心区、镇北片区。
二、规划实施业绩
在上版总体规划的指导下,位于镇区东部的工业集聚区迅速启动,现状已具规模,建成区面积已达0.33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一横一纵的路网布局.与此同时,柘皋镇城镇化建设全面提速,新建居住小区、村庄安置点及行政办公、文化娱乐设施等建设在镇区全面铺开.
依据上一版总体规划,柘皋镇的各项配套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不断建设完善,现代化的工业集聚区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三、现行总体规划实施评价
现行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成为柘皋城镇建设的重要依据,为政
府实际决策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各类用地的需求量逐年上升,城镇建设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增长阶段。
建设用地的不断扩张给规划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上一版的总体规划已不能满足实际发展的需要。
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性服务业设施渐增,布局缺乏引导
近年来,柘皋工业集聚区在不断发展,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客观需求,生产型服务设施的配套已经逐渐成为制约产业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上一版总体规划对经济发展的预测相对保守,在生产性服务设施配套布局方面存在一定的滞后。
2、发展战略有待重新审视
上版规划柘皋镇镇区主要发展方向是东西向发展,随着栏滨路的建设以及巢湖北站的规划确定,柘皋镇区应加强南向发展。
随着柘皋镇内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柘皋镇的总体发展战略有待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重新审视。
第三章城镇发展战略
一、战略指导思想
以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结合柘皋实际,深入贯彻落实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坚持绿色、协调、开放、创新、共享发展不动摇,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开放水平,统筹镇村建设,着力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更好更快发展。
把柘皋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境优美、法制健全、社会文明,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城镇。
二、发展目标
1、经济发展目标
近年来,柘皋镇的社会经济经历了飞速发展,工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7.5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15亿元,年均递增 10%;人均工业总产值从2007年的11600元增长到2015年的20669元(按常住人口计算),年均递增8%;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7年的2880元增长到2015年的5700元,年均递增11%。
考虑经济规模不断扩大,规划经济发展目标近期(2020年)按年均递增约15%左右预测,期末工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远期(2030
年)按年均递增约10%预测,期末工业总产值达到88亿元。
表6-1 柘皋镇经济发展水平预测表
2、社会发展目标
规划期内柘皋镇实现现代化是其城镇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的反映,除了经济发展目标外,还包括政治参与、生活质量、人口素质、卫生保健、科技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内容:
表6—2 柘皋镇社会现代化发展目标
三、发展战略
1、生态发展战略
生态发展战略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以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柘皋镇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应本着“生态城镇"的建设理念,通过控制生态底线,明确“增长边界”;同时塑造一批
体现自然风貌、生态节点等生态特色的景观要素,构建由河湖水系、公园、绿道、防护林带等构成的生态网络,处理好生态本底控制、绿地系统组织与城镇用地布局的关系.
2、节约集约发展战略
有限度地扩大镇区规模,强化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促进镇区功能的提升,创造就业机会,改善镇区环境,吸引更多人在镇区工作、生活。
在空间地域上实现节约集约发展,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3、可持续发展战略
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使经济和社会发展真正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生态平衡、环境优美的基础上,把经济发展和环境容量有机统一起来.
4、产业发展战略
首先,应壮大提升优势产业。
产业提升是柘皋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要加速产业结构向高端化升级,大力提升优势产业。
以大企业和大项目带动,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未来着力打造安徽省重要的现代化产业基地,高科技制造产业基地。
其次,应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的战略突破口。
着眼于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把握世界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充分发挥现有和潜在的优势,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极具增长潜力的新兴产业群。
启动实施一批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重大工程和专项,加快重点领域技术创新和产业化进程.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统筹谋划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最后,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以物流、文化创意产业、旅游业等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四、城镇性质
柘皋镇的城镇性质是:工贸旅游小镇,巢北副中心城镇。
五、城镇形象定位
古街传香,水韵柘皋
六、发展目标
根据柘皋镇“工贸旅游小镇,巢北副中心城镇”的城镇性质,将其发展目标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新型城镇化的创新典范
柘皋镇在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指引下,按照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公共交通为导向进行开发,以市场化方式和手段辅助绿色生
态的实施,按照新型城镇化的标准建设绿色、生态、人文、现代城区,实施柘皋镇产业与城市平衡减排与生态适应措施,积极打造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镇.
2、水绿交融的现代化特色旅游小镇
柘皋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与人文旅游资源,具有典型的江淮风貌特征。
柘皋早茶作为独特的资源禀赋,远近闻名。
柘皋镇未来依托合芜高速下道口以及栏滨路,完全有条件成为环巢湖大旅游的起止点。
在柘皋小住吃早茶,应成为环巢湖地区游客旅游体验的重要部分。
与环巢湖景区的游览行为融为一体,共同构成未来环巢湖地区旅行和休闲方式.与巢湖北岸旅游共成长,打造环巢湖旅游新风尚。
3、巢北重要的产业城镇
随着合巢产业新城建设目标的确定,柘皋镇在打造“产业新城”方面拥有绝佳的资源背景,良好的基础条件为产业新城的构建做了铺垫,今后在建设中应当力求发展“智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努力打造全省领先的智慧型产业新城.
六、城镇化目标
1、镇域人口规模预测
根据实际调研,柘皋镇域总人口约8万人,其中镇区常驻人口为3万人,本次预测以实际调研人口为基础进行测算:
镇域人口主要由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两部分组成。
自然增长率:现状总人口约8万人(2015年),自然增长率近期取5。
0‰,远期取4.0‰。
机械增长率:近期取4。
0‰,远期取8.0‰;
P2020=8。
0*(1+ 5.0‰+4。
0‰)6=8。
3,近期8.3万人
P2030=8.3*(1+ 4。
0‰+ 8。
0‰)10=9。
3人,远期9。
3万人
2、城镇化水平预测
目前,柘皋常驻人口城镇化水平为37%,根据巢湖市对城镇化发展目标的要求,综合考虑柘皋镇的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现状特点、城镇化途径、近几年城镇化增长幅度等因素,考虑未来镇区会吸引一定规模的产业人口与旅游服务业人口,预计柘皋镇在发展过程中,城镇化水平近期平均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远期平均每年提高3个百分点。
即到2020年,城镇化水平达到42%;到2030年,柘皋镇镇域的城镇化水平将达到54%。
根据以上对镇域人口和城镇化水平的预测,可推算柘皋镇镇区的人口规模为:
2020年:8。
3万人×0。
42≈3.4万人.
2030年:9.3万人人×0.54≈5。
0万人。
预计2030年以后城镇化发展速度趋于平稳,远期柘皋镇城镇人口可望达到5。
0万人。
3、城镇化战略
(1)巩固第二产业的支柱地位,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积极打造现代化的柘皋工业园区,着力转变增长方式,更好地推动经济提速增效.加速推进产业升级,加大产业集聚度;同时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促进商贸、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加快发展商业和房地产业,提升城镇人居环境水平
第三产业的发展将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提高柘皋镇的吸引力,增加城镇人口容量,有助于提高柘皋镇城市化的数量与质量水平。
(3)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促进城镇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引导工作,进行统筹协调。
根据城镇空间布局的要求,确定基础设施的内容、等级,推动城镇化进程.
(4)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居民整体生活水平
加快实现农民从以土地为载体的实物保障向基金式的社会保障的转移.加大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力度,在稳定劳动力转移的基础上,鼓励和促进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至镇区安家落户。
(5)加快农业人口城市化,促进人口向城镇适度集聚
一方面加大对进城农民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劳动技能;另一方面切实解决进城农民的住房问题,规划适合新进城农民居住的公寓、新村,以较低利润出售给当地愿意离开农村的农民,鼓励首先富裕起来、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农民进镇区居住。
第四章镇域镇村体系规划
第一节区域协调
一、区域协调规划
1、与巢湖中心城区
规划将柘皋镇打造成为巢北副中心,着力吸引重大项目,积极完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
柘皋镇将通过产业新城建设及产城融合措施改善经济、社会状况,培育区域新的增长极,以此缓解巢湖主城区的发展压力,承接人口与产业转移。
2、与合巢经开区的关系
柘皋镇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空间载体之一,承担着优化城市空间、缝合区域发展的作用。
柘皋镇必须以区域协作的思路来搭建同合巢经开区整体战略关系框架。
积极同合巢经开区实现分工合作和优势互补,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柘皋镇应与合巢经开区建立“区域整体开发、共同开发"的统一认识,柘皋镇应充分利用合巢经开区技术、人才、金融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提升自己产业等级的同时,大力发展相关配套服务业。
3、与周边城镇
从功能分区实现整合的角度,整体协调巢湖北岸区域各城镇的分区空间布局。
在柘皋镇及栏杆集镇、苏湾镇建设现代化的合巢产业新城,作为区域性研发中心、制造中心、物流中心、中介服务中心和信息化中心;柘皋镇作为区域旅游发展的集散地,应着重建设区域现代服务中心。
在产业发展方面,柘皋应承担起带头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在壮大自身产业整体规模的同时,柘皋还应主动辐射并带动周边城镇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合作与协作,延伸产业链,促进产业的梯度转移,提高地区整体竞争力.
4、与环巢湖风景名胜区
加强同环巢湖风景名胜区的交通联系,充分利用柘皋河水乡风貌的自然资源特色和柘皋古镇的历史文化遗存,打造古镇游、滨水游、观光游、休闲游等旅游形式,挖掘水乡古镇的历史内涵,力争形成高品质的巢北水乡古镇游.
二、镇域空间协调发展策略
1、经济与产业发展策略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机遇,做大做强现代化产业集群。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区域分工协作,实现更大区域范围内的产业协作和协调发展。
2、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策略
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论从产业发展、用地布局还是各有关的工程建设,均应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坚持污染控制,
保护大气水体环境质量,重视对生态敏感区域的控制与保护,切实实现可持续发展。
3、城镇人居环境发展策略
建设优良的城镇人居环境,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存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合适的物质条件,提供合乎标准的住房和充分的基础设施与服务,同时兼顾社会公平,满足不同人群的生活和发展需求。
4、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坚持区域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保持一般性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限制不规范的建设行为,建立正常的投资机制,集中开发,配套建设,避免重复。
第二节镇域现状概况
一、自然地理
柘皋镇地处皖中,巢湖市西北部,位于合浦路与巢柘路交汇的丁字路口,南距巢湖24公里,西离省会合肥48公里,东至南京137公里。
其地理座标为东径117 º41ˊ-50ˊ,北纬31 º42ˊ-53ˊ.东接板桥乡,南连中旱镇,西与庙岗乡、炯炀镇接壤,北连苏湾镇、赵柳镇。
合芜高速公路穿境而过。
镇域内地貌以丘陵为主,伴有少量山圩,东北偏高,镇中平坦,平均海拔在12—15米左右,土壤类型以水稻土面积最大.水利条件较好,灌溉能力较强,境内有流于类山、西大山、黄山的三条主水系,经金平坝、金府坝、远景河汇入柘皋河,年流量为1080万立方米,拓皋河可常年通航。
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
特征为季风明显,四季分明,冬寒夏热,春秋温和,雨量适中,无霜期长,日照多,光、水、热等气候资源丰富。
年平均气温16度,年降雨量1000-1300毫米,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镇境内矿藏有磁铁矿、石英矿,装饰石材有枚岩、花岗岩、灰岩、溶蚀灰岩及建筑石料,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的影响,凡江淮丘陵南部的农作物在我镇都可生长,主产粮食、油料、棉花蔬菜等.
二、历史沿革
柘皋古称橐皋,《史记.索隐》注音为“拓姑”,后改为“拓皋”,再改为“柘皋”.
柘皋是安徽省四大古镇之一,具有三千年左右的悠久历史。
西周初期群舒支族迁此设立宗国(子爵国)。
春秋时先隶楚后属吴,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吴王夫差召集各中原诸侯国在此会盟,故又名“会吴城”。
吴亡后,橐皋还楚。
西汉置橐皋县,唐代建镇.抗战爆发后,国民党县政府设置于此,1945年秋迁回巢城。
解放后巢县人民政府在柘皋建立,1952年春县委机关移至巢城。
柘皋地处江淮要冲,唐宋之后,历代为争夺柘皋屡发战争,数遭战火后燹,从而延缓了柘皋镇的发展。
至明末清初时,街道建设始形成一定规模。
三、行政区划与人口
柘皋镇下辖16个行政村、322个自然村和2个居委会.全镇总面积1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270.36公顷,水域1555。
17公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