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未来职业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L SCIENCE|教育科学I以未来职业为导向的PBL教学法在系统解剖学中的应用
宋雨瓊高玲焕司道文张志勇郑屹高玲蕊
(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河北唐山063210)
摘要:为增强康复专业学生专业认同感、提高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结合PBL教学法的应用,形成以未来职业为导向、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2019级康复专业142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授课过程以未来职业为导向,结合PBL、实用性教学方法,调查问卷结果显示:此教学模式在提高学习兴趣、学习自主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有很大帮助,增强了学生曲专业认同感,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本科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关键词:未来职业;PBL:系统解剖学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C42
文章编号:2096-4137(2020)24-121-02DOI:10.13535/ki.10-1507/n.2020.24.52
Application of future career-oriented PBL teaching method in systematic anatomy
SONG Yuxuan,GAO Linghuan,SI Daowen,ZHANG Zhiyong,ZHENG Yi,GAO Lingrui
(School of Basic Medical Science,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ngshan063210,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enhance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of rehabilitation students,improv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and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a new teaching mode is formed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PBL teaching method,which is career oriented and practical ability training as the main line.142rehabilitation majors of grade2019in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teaching process was guided by future career,PBL and practical teaching methods were adopted.The results of the questionnaire showed that this teaching mode was very helpful in improving learning interest,learning autonomy and problem-solving ability,enhanc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ty and improving students'learning efficiency and promoting the quality of subject teaching.
Keywords:future career;PBL;systematic anatomy
0引言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详细讲解人体结构的医学专业基础课,为康复专业学生学习后续医学专业知识奠定形态学基础。

我校康复专业学生按照培养方案要求后期要学习的专业课如康复功能评定学、物理治疗学、肌肉骨骼康复学、神经康复学、人体运动学等都是建立在系统解剖学的基础上。

本课程开设于康复专业大学一年级第一学期,新生无医学专业知识基础,初次步入医学专业领域必然会产生陌生感。

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仅向学生硬性灌输概念,使许多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想法,缺乏学业规划,不能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力。

本次教学改革采用未来职业为导向、结合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侧重于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并将有关视频、生活实例、临床病例等实例引进课堂,化抽象为具体,使康复专业学生了解本专业特点及未来职业特点,充分认识系统解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本校2019级康复专业142位同学为研究对象,发放有效问卷142份,回收有效问卷142份。

1.2实验方法
1.2.1教学方法
应用以未来职业为导向,结合培养实践能力为主线的新型教学模式,讲求实用性,将实例故事、临床视频、临床病例带入课堂,通过导入专业问题将基础课程学习和临床病例实践充分联系起来。

1.2.2组织实施
开课播放授课内容相关视频,结合生活实例故事讲解教学内容。

学生根据课堂教学引导,针对提前下发的临床康复病例分析题目查找相关资料。

课堂上每组委派一名代表阐述本组结论,最后由老师进行资料整合分析,并着重强调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1.2.3教学效果评估
教学成果检验评估主要以调査问卷形式进行(具体内容见学生对以未来职业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态度和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本次调查旨在考察康复专业学生对本阶段学习成果的整体自我评价。

2结果
学生对此教学模式的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认为以未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
2020年第24期•中国高新科技121
教育科学|EDUCATIONAL SCIENCE
模式对于学习兴趣的产生和学习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表1学生对以未来职业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态度和学习效果
自我评价表
调查项目
调查结果(n%)
很大帮助有帮助
有点帮助
作用不大
无帮助
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认识67(47.18)56(39.44)17(11.97)2(1.40)对自己以后工作的作用76(53.52)57(40.14)8(5.63)1(0.70)课堂视频对章节内容的
学习
48(33.80)73(51.40)21(14.79)0(0.00)
提出专业相关问题对于
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6(25.35)65(45.77)34(23.94)7(4.93)
提出专业相关问题对于
提高学习兴趣
46(32.39)83(58.45)13(9.15)0(0.00)
提出专业相关问题对于
提高学习自主能力
48(33.80)63(44.36)29(20.42)2(1.40)
提出专业相关问题对于
提高学习分析和解决问
题能力
57(40.14)66(46.47)19(13.38)0(0.00)
提出专业相关问题对于
拓宽知识面
50(35.21)88(61.97)4(2.81)0(0.00)
提岀专业相关问题对于
培养临床医学思维
50(35.21)78(54.92)12(8.45)2(1.40)
提出专业相关问题对于
培养医生职业道德
56(39.43)62(43.66)24(16.90)0(0.00) 3讨论
3.1以未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优点
以未来职业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是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的新探索。

此模式一改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的老套路,更加注
重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学生通过课下查找资料,拓宽了
知识面;代表发言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病例
讲解与决策选择更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医生职业道德。

学生对以未来职业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态度和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充分地表现出这种教学模式的积极效果。

98.59%的同学认为这半年的系统解剖学学习对自己专业认识有帮助,专业认同感更加强烈;99.3%的同学认为系统解剖学对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帮助。

这说明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康复专业的同学们对自己以后的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系统解剖学对自己今后学习以及就业的重要意义。

全部同学认为播放视频对课上内容有帮助,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下知识记忆会更加牢固,说明将视频内容融入教学是一项正确选择。

调查数据表明,大部分同学认为教学过程中提出专业相关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很有帮助,说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学生各方面积极性,对学生个人能力提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2以未来职业为导向教学模式的注意事项
(1)视频选择上,课上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视频不应该时间过长,时长应控制在3min之内,且所选内容尽量活泼生动,才能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

(2)挑选临床病例时,应选择简单并且典型的病例,也可以对已有临床病例进行适当的修改,以确保学生尽量在所学知识范围内解决病例中的大部分问题。

(3)临床病例讨论阶段,釆用分组制能够大大缩短所需时间。

每组委派一名代表将本组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也能更好地表达本组想法。

4结语
总之,以未来职业为导向授课的教学模式能够给系统解剖学的授课带来诸多益处,能够让学生以未来职业需要为目标,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系统解剖学这门基础课程对未来学习工作的重要意义,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基金项目:华北理工大学教改基金(项目编号:Y1857-30);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H2018209260)。

作者简介:宋雨埴(2000-),女,河北唐山人,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方向:医学影像。

通讯作者:高玲焕,(1982-)女,河北唐山人,供职于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方向:代谢病及神经退行性疾病。

参考文献
[1]陈莉,蔡昌平,邓世山,等.病案教学法在系统解剖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22): 3480-3481.
[2]孙涛,田原,秦燕霞,等.基于蓝墨云班课的JiTT 教学模式在系统解剖学教学中的实施与评价[J].解剖学研究,2020,42(2):185-188.
[3]陈峡,姜俊,鞠晓军,等.解剖学课程中自主性学习与专业认同关系及其对策[J].解剖学杂志,2020,43(1): 85-87.
[4]李兵,李泽斌,徐四元,等.系统解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8,40(2):153-155.
(责任编辑:周羿廷)
122V中国高新科技2020年第24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