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 一轮复习 第2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B.能源导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技术导向型工业
4.铜材加工厂的相对集中分布可以( C ) A.加强工厂间的联系,促进共同发展 B.减少废弃物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C.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D.增强工厂间的竞争力,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解析:第3题,该炼铜厂地处江苏南部,位于长三角地区,靠 近产品消费市场。第4题,集中分布可以共同利用基础设施,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目的
地域联 系方式
利用廉价 土地、劳 动力、原 材料,占 领市场, 寻求最优 区位
现代化 的交通 运输方 式和通 信技术 手段
分散 类型
原因
实例
目的
地域联系 方式
跨国 公司
产品结构复杂、 零部件种类繁多; 现代工业的标准 化生产和运输技 术的新发展
福特汽车、 波音飞机的 全球化生产 网络
利用廉价 土地、劳 动力、原 材料,占 领市场, 寻求最优 区位
工业集聚
工业分散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
原 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 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
因 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 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
施或劳动力资源
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①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
优 点
协作;②减少运费和能 耗,降低成本,获得规 模效益;③共用基础设
①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 产成本;②环境污染小
读广州工业地域变化示意图,回答5~6题。
5.促使图中工业地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B ) ①地价高 ②接近人口稠密地区 ③环境污染严重
④干净的水源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关于广州工业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工业区均分布在珠江沿岸 B.外地迁入企业集中在西部和北部 C.外地迁入企业以钢铁及机械制造工业为主 D.工业主要从老城区向东部、南部迁移 解析:第5题,广州老城区地价高且环境污染严重,这是促使 其工业地域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第6题,读图可知,广州工 业主要从老城区向东部、南部迁移。
(1)试分析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据图分析日本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这些地区发展 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图中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试分析工业集聚的利弊.
解析:第(1)问,可从资源、交通、市场及发展历史等方面分 析。第(2)问,由图可知,日本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 和濑户内海沿岸。日本国内资源贫乏,需要从国外进口资源 和能源;由于国内市场有限,要向国际市场出口大量的工业 品,故其工业是临海型的;且沿海地区自然条件较好,人口 众多,市场也相对较大。第(3)问,有利方面应主要从便于交 流与协作、减小运输距离、共用基础设施、获得规模效益等 方面分析,不利方面应主要从用地情况、交通、原料和燃料 的供应及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分析。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22讲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工业区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九章 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重难提示 1.工业集聚、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之间的关系。(重点) 2.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与特点。(重点) 3.传统工业区存在的问题及综合整治措施。(难点)
考点一 工业地域的形成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 考点三 新工业区
行业平衡发展
轻、重工业平衡发展
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进一步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大力发 展综合运输体系,保障便利的交通
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推动知识经济 的发展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思考探究】 ■传统工业区的布局条件是什么? 提示:煤、铁资源丰富的地区。
传统工业区可持续发展思路分析 传统工业区是发展历史比较悠久的工业地域,在世界工业发 展中起过重要作用,对其做可持续发展分析时,主要采取以 下思路: 1.分析传统工业区的发展特点 主要是分析传统工业区形成的优势区位条件及构成特点。
生态效益双丰收;交通便捷,便于原料与产品输送。
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下图。1848 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 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这段时期,芝加哥 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 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 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 地。据此完成3~4题。
意大利新工业区
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
崛起 美;气候宜人,有高等
因素 院校,便捷的交通;稳
定的军事订货
不同

生产 结构
__高__技__术_____产品
大批廉价劳动力;20世纪 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 涨价,发达的银行信贷体 系;意大利经济高度开放; 政府的大力支持
__轻__工__业____产品
生产 特点
3.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 )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4.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B )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 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因此其工业活 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第4题,芝加哥有良好的水 路运输条件,因此借助便捷的交通发展钢铁工业。
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 换代周期短、研究开发 费用高
生产过程分散或家庭承包, 资本集中程度低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分布特点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周 围,环境优美的地方
分散在小城镇甚至农村


劳动力技 术条件
从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 知识和技能
__廉__价_劳__动__力_____
政府因素 军事订货
政府的大力支持
相同点
意大利新工业区
温州乡镇企业
有大批廉价__劳__动__力_____,企业规模_小______,以
对我国的借 鉴意义
(高新工业)选择环境优 美、知识水平高、交通 便利的地区发展高新技 术,要注意不断进行科 技创新,不断更新产 品,加强科技投入和科 研经费
(乡镇企业)发展劳动密 集型的轻工业,以中小 型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 为发展模式。企业之间 专业分工、团结合作, 形成规模效益
3.意大利新工业区与我国温州乡镇企业的异同
现代化的 交通运输 方式和通 信技术手 段
1.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联系 工业联系导致工业集聚,工业集聚形成工业地域。工业分散 是工业过度集聚后产生的现象,其结果又形成了新的工业地 域。四者之间的关系具体图解如下:
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比较
工业集聚
工业分散
运输量大的核心厂与协 工业企业过度饱和,地价、
5.下图是世界两大工业区所在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的优势区位条件。 (2)据图分析日本工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并分析这些地区发展 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3)图中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试分析工业集聚的利弊.
5.下图是世界两大工业区所在位置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传统工业区的形成、衰落与整治
4.鲁尔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借鉴意义
鲁尔区
东北老工业基地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 业,改造煤炭、钢铁工 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 化
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改造钢 铁、煤炭、石化、汽车、造船、机 械等传统工业部门,促进经济结构 多样化
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 压缩耗能多、耗水多的工业,保证
2.分析传统工业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工业区发展的历史悠久,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原 有的优势会逐步丧失,进而出现许多问题,出现衰落,分析 时要结合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工业区的产业结构特 征,共同进行分析。
3.分析传统工业区的整治措施 传统工业区的综合整治应从存在问题入手分析,一般途径 如下: (1)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 中小型企业为主,同时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 促进其经济结构多样化。 (2)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 局适当分散。 (3)发展、建设交通运输,完善交通运输网。 (4)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的 企业,开展大规模的植树种草活动,美化环境。
2.工业分散与工业的地域联系
分散类 型
老工业 区过度 饱和
老工业 区过度 饱和
电子工 业
原因
实例
地价、工资上 不少企业由美
涨,资源短缺、 国东北部向西
污染严重
部、南部迁移
地价、工资上 不少企业由美
涨,资源短缺、 国东北部向西
污染严重
部、南部迁移
产品轻薄、短 硅谷企业在东
小且价格昂贵, 南亚、墨西哥 适宜__空__运____ 设分厂
原 作厂之间存在投入—产 工资上涨,资源紧张,污染
因 出的联系;共用基础设 严重;产品的运费价格低或
施或劳动力资源
产品的零部件种类繁多
①加强企业间的交流和
优 点
协作;②减少运费和能 耗,降低成本,获得规 模效益;③共用基础设
①寻求最优区位,降低生 产成本;②环境污染小
施,节约建设投资
2.工业集聚与工业分散的比较
下图是世界某钢铁基地不同年代的生产联系图。读图完成1~ 2题。
1.造成图示钢铁工业布局变化的直接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D ) A.当地煤炭资源枯竭 C.当地海运条件改善
B.当地炼焦成本提高 D.当地城市化水平提高
2.与1980年相比,2010年钢铁基地布局的优势是( C )
①工业部门丰富,生产协作紧密 ②煤炭资源丰富,原料充
考点二 传统工业区
1.主要分布地区:德国___鲁__尔____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英国____中_部_____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主要特点:建立在丰富的___煤__、_铁_____资源基础上;以 煤炭、_钢__铁________、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 以_大__型________企业为核心。
足 ③变废为宝,经济、生态效益双丰收 ④劳动力廉价,
生产成本下降 ⑤交通便捷,便于原料与产品输送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
解析:第1题,当地城市化水平提高,对钢铁工业布局的影响
不大。第2题,由图可知,与1980年相比,2010年钢铁基地
布局的优势是工业部门丰富,生产协作紧密;变废为宝,经济、
施,节约建设投资
缺点
工业集聚
环境污染严重,能 源资源供应紧张
工业分散
加大运输成本,难以 发挥规模集聚效应
直接 目的
减少运费和能耗, 降低成本;加强信 息交流与技术协作
利用廉价土地、原材料, 占领市场,寻求最优区 位,利于环境保护
最终 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目的
2.图中箭头代表物资运输,其中适合较远距离运输的是
答案:(1)丰富的煤炭、铁矿及水资源;便利且廉价的水运; 城市众多,市场广阔;发展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 (2)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多优良的海港, 海运便利,便于原料、燃料的进口和工业产品的出口;人口 众多,市场广阔。 (3)利:加强信息交流和协作;降低运费和能耗;充分利用基 础设施;节约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弊:用地紧张;交通拥堵;原、燃料供应困难;加剧地区的 环境污染。
(B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1题,甘蔗制糖的副产品可作造纸原料,粮食是糕点
生产的主要原料。第2题,粗糖生产宜靠近原料产地,糕点生
产宜靠近市场,不适合远距离运输。
下图为江苏南部某镇一家炼铜厂的生产和销售流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从这家炼铜厂的工业布局可判断其属于( C )
考点一 工业地域的形成 1.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产品 基础设施
廉价劳动力
自发形成
【思考探究】 ■工业布局越集中越好吗? 提示:工业布局不是越集中越好。只有在合理限度——“门 槛”之内才能取得较好的效益,超越“门槛”,其效益会呈 递减趋势,甚至起相反作用。企业规模过大,会增加原料、 燃料和产品的供销距离,增加运费。工业过于集中使城市建 设产生“膨胀病”,出现人口剧增、交通拥挤、 __用__水_用__地___紧张、_____污__染___严重、农副产品供应困难等 问题。
考点三 新工业区
1.主要分布地区:意大利的__北__部___和中部地区,英国苏 格兰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的“硅谷”地区等地。 2.意大利新工业区与美国“硅谷”的比较
美国“硅谷”
意大利新工业区
相同 ①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②交通便利;③ 点 没有传统工业区位优势;④中小型企业为主
美国“硅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