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居岭隧道施工现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燕居岭隧道
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二十四局甬台温项目部务工段
一、基本情况
1、隧道工程概况:
燕居岭隧道位于浙江省临海市境内,里程DK129+519~DK131+771,全长2252米。
隧道分进口段和出口段两部分,分别由进口施工作业队和出口施工作业队分别进行施工。
2、现场临时用电管理机构:
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特点
1、在永临结合电力贯通线未开通前,采用自发电。
2、在永临结合电力贯通线未开通后,采用搭接电力贯通线方案。
3、在进、出口旁边处各设变压器为500kV A+315kV A。
4、本工程为隧道工程,所处环境水源丰富,电线路及用电设备容易受潮、漏电。
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基本保护措施
1、采用三相五线制TN-C-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零线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Ω。
2、设置两级漏电保护器保护。
四、主要用电设备情况(祥件:附表一)
附表一:
主要用电设备清单
五、安全用电组织与管理
1、建立临时用电安全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审批制度,并建立相应技术档案。
2、建立技术交底制度。
向专业电工及各类用电人员介绍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总体、技术内容和注意事项,并在技术交底文字资料上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手续,注明交底日期。
3、建立安全检查检测制度。
定期检测接地电阻值、电气设备绝缘电阻值、漏电保护动作参数等,并做好记录。
4、建立电气维修制度。
加强日常和定期维修工作,及时发现和清除隐患,并建立维修工作记录。
5、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
对临时用电工程各部位的操作、维修分片、分块、分机落实到人,并辅以必要的奖惩。
6、建立安全用电责任教育和培训制度。
定期对专业电工和各类用电人员进行用电安全教育和培训,凡上岗人员必须持有劳动部门核发的上岗证书,严禁无证上岗。
7、建立临时用电拆除制度。
隧道竣工后,临时用电工程的拆除工作应统一组织和指挥,明确规定拆除时间、人员、程序、方法及注意事项和防护措施等。
六、安全用电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TN-C-S保护接零供电系统供电。
进出口洞口从永临结合电力贯通线T接至高压变配电中心,经高压配电后送出3路10KV线路,其中2路进洞经洞内的变压器降压后供掘进、排水、照明等设备用电,1路经洞外变压器降压后供空压机站等生产和生活设施用电。
要求保护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值不大于4欧,并从P1箱引出保护零线PE(BLV—10)供用电设备保护用。
(1)设计原则
供用电系统配置遵循“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进行。
(2)备用电源
为了保证不间断供电,在隧道洞口配备200kw的柴油发电机组2台,作为备用电源,当主供线路停电时自备电站自动投入供洞内外施工、生活用电。
(3)洞内照明
照明负荷距洞口800m处,由洞外电源供电,以后的照明由洞内电
源的变压器供电。
照明供电均采用TN-S系统,即三相五线制,以各段变电站为中心向两端布置,最远端距离800m,负荷均布。
用BLV-25mm2绝缘电线沿右侧边墙蝶式瓷瓶明配,间距15m,下侧距轨面4m。
照明光源采用高效节能高压钠灯,每延长米按10瓦计,每隔15m一盏,安装在横担上沿。
距离掌子面100m范围内,考虑作业人员集中,采用24伏安全电压供电。
经DJMB2-5000照明变压器隔离降压后为照明提供电源。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设置两级用电保护。
即要求配电箱和开关箱各装设漏电保护器,形成两级漏电保护。
两级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和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做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级保护的功能。
按规定开关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不大于0.1s,配电箱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可选100mA,额定动作时间不大于0.3s。
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行三级配电。
即在供电部门配电房内设总配电屏,在钢筋加工房内设落地配电箱P1,在用电设备前设开关箱,形成三级用电。
并将照明和动力在配电箱内分别控制,各形成独立系统,不致互相影响用电。
配电箱、开关箱等采用厚度不小于1.5mm 钢板或非木质绝缘材料整理,箱内分别设置工作零线、保护零线接线端子板,工作零线N和保护零线PE自落地配电箱P1引出后不允许混接。
4、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实行“一机一闸”制。
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在开关箱内用一个开关电器直接控制二太或二
台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5、施工现场的导线:采用绝缘导线,绝缘应良好,不允许有老化、破换现象。
严禁使用裸线。
保护零线应接规定采用黄绿双色绝缘导线,其他相线、工作零线尽可能选用规定的绝缘色线。
6、施工现场的配电线路:本施工现场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架空敷设,绝缘导线架设在8m的专用电线杆上,电线路的档距为30~50米之间;相序排列顺序从左至右:L1、N、LL、L3、PE。
施工现场内导线最大弧垂与地面距离不小于4米,跨跌机动车道时为6米。
7、施工现场室内导线的敷设:采用绝缘导线用瓷瓶、瓷夹或塑料夹固定敷设,距地高度不小于 2.5米;要求铝芯线截面不小于2.5mm2;铜芯线截面不小于1.5mm2;各种用电设备、灯具的相线必须经开关控制,不得将相线直接引入灯具;严禁将插座与搬把开关靠近安装;严禁在床上设开关。
8、施工现场电器设备的安装:
(1)配电箱、开关箱内的电器应按规定的位置紧固在金属或非木质的绝缘安装板上,不得歪斜和松动。
并且电器设备之间、电器设备与箱体四周的距离应符合有关工艺标准的要求。
(2)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应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保护零线端子板分设。
各种箱体的金属构架、金属箱体和各种金属电器安装板以及箱内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等必须做保护接零,保护零线应经过保护零线端子板连接。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应采用绝缘导线,导线的型号及
截面应严格执行临电图纸的设计截面。
各种仪表之间的连接线应使用截面2.5mm2的绝缘铜导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不得外露带电部分。
成捆的导线排线要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钉固定在盘板上,引出及引入的导线要留出适当余度,以便检修。
9、在建工程施工时的防护:
(1)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搭设作业棚,建造生活设施或堆放构件、架具、材料及其它杂物。
在建工程不得在高低压线路下方施工。
(2)建工程施工时,各种架具的外缘与既有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间必须保持安全操作距离。
当外电架空线路电压为1KV以下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4m;当外电架空线路电压为1-10KV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6m;当外电架空线路电压为35-110KV时,其最小安全操作距离为8m。
(3)施工现场的机动车道与外电架空线路交叉时,架空线路的最低点与路面的最小垂直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当外电线路电压为1KV 以下时,最小垂直距离为6m;当外电线路为1-35KV时,最小垂直距离为7m。
(4)在达不到最小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可增设屏障、遮拦、围栏或保护网,并要悬挂醒目的标示牌。
10、施工现场电器设备的使用与维护;所有电线路、配电箱、开关箱应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时,须将一级相应的电源开关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示牌,严禁带电作业。
11、施工现场内临时用电的施工和维修必须有经过培训后取得上岗证书的专业电工完成,电工的等级应同工程的难易程度和技术复杂性相适应,初级电工不允许进行中高级电工的作业。
1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的施工应严格按有关规程、规范规定的要求进行,保证施工质量和用电安全。
七、电气防火安全措施
1、电工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安装与维修的安全技术,并经过考试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2、新设、增设的电气设备,必须由电气主管人员检查合格后,方可通电使用。
3、各种电气设备或线路,不得超过安全符合运行,要牢靠、绝缘良好的安装合格的保险设备,严禁用铜丝、铝丝或铁丝代替保险丝使用。
4、放置及使用易燃液体、气体的场所,应采用防爆型电器设备及照明灯具。
5、定期检查电气设备、电线路的绝缘电阻值,其值要求不低于1KΩ/V的规定,发现隐患及时排除。
6、不用纸、布或其它可燃材料做无骨架的灯罩,灯泡距可燃物应保持一定距离。
7、配电时应保持清洁、干净、通风良好。
配电室内禁止吸烟、生火及保存与配电无关的物品。
8、施工现场严禁私自使用电炉、电热器具。
9、当电线穿过墙壁、苇席或其它物体接触时,应当在电线上套用磁管等非燃绝缘材料加以隔绝。
10、电气设备应安装在干燥处,并应有妥善的防雨防潮设施。
11、配电箱、开关箱应配锁,箱内必须保持清洁,不得存放其它物品。
12、每年雨季前要检查避雷装置,要求防雷接地电阻值不应大于10Ω
13、电气设备和线路应经常检查,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和绝缘损坏等情况时,必须立即修整。
八、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主要材料计划表
详见:附表二。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