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表情在侦查审讯中的应用
微表情识别在侦查审查中的应用
![微表情识别在侦查审查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13ec752804d2b160b4ec021.png)
所谓微表情 , 是指持续时 间非常短 、 常常难 以被人察觉的表情 。微 表情近年来 备受科学界 和新 闻界的关 注, 本文就试对微表情识 别在侦 查审查 中的实用性进行浅显探讨。 微表情识别有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 是一 门实用的科学技术 1 9 6 9 年美国心理学家保罗埃克曼正式提 出了微表情 的概念 。按照 埃克 曼的定义, 持续 时间在 1 / 2 5 ~1 / 5 秒 以内的表情是微表情 。 日本研 究人员认为 , 持续时 间 1 / 2 秒 以内的表情都可 以被称为微表情 。微表情 具备 的内在基本属性 , 构成微表情识别 应用的科学基础 。其基本属性
三微表情识别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在侦查工作领域具有应用推广价值随着微表情研究的深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微表情不但能被察觉发现还能够被仪器设备客观采集记录和捕捉固定这为微表情研究和识别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方法和手段使其在侦查中应用和推广变成可行
科 技 息
微表情 i H R U 在侦查审查【 l 】 晌应用
一
微表情反映 了人试 图压抑与隐藏 的真实情 感 , 是一种有效 的非言 语线索 。通过微表情 识别 , 可较为直接地 了解被观察对象最真 实的感 受和 内在的需要与渴望。在侦查 审查 中。 可据此判断犯罪嫌疑人 、 被调 查人 的内心积极 或消极的情感或情绪状 态 , 帮助侦查人员 制定 和采取 针对性 对策措施 和方式方法 , 这对 侦查 工作有 效开展具有 重要意 义 。 如拒不交代罪行的犯罪嫌 疑人在 听到作案人会受到严重刑罚时 出现 了 “ 恐惧 ” 的微 表情 , 则表 明其畏罪心 理严重。讯问人员可结 合其 性格特 点, 制定相应的讯 问策略 , 促使其交代问题 。 为: 三、 微表情识别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在侦查工作领域具有应用推 1 . 特定性 广 价 值 微表情 的特定性 , 是特定的微表情 动作表达特定 的情 感情绪和心 随着微表情研 究的深入和现代科技 的发展 , 微表情 不但能被察觉 理状 态 的属性 , 这 是微表情 识别 的科 学依据 。有研究表 明 , 人 在交往 发现 , 还能够被仪器设 备客观采集记 录和捕捉 固定 , 这 为微表情研究和 中, 有9 0 %的非语言信 息来 自面 部 , 眼、 眉、 嘴、 鼻、 面部肌 肉的细微变 识别提供 了非常有用的方法 和手段 , 使其在侦查 中应用 和推广变成可 化, 表达着不 同的含义。通过对各 种文化背景下人 面部表 情进行系统 行 。 研究 发现 , 表情 是人类 共有 的, 不 同的面部 肌肉动作组合构成不 同的表 ( 一) 微 表 情可 被 客 观 采 集 记 录 情, 每一种表情 表达一种特定 的情 感情绪和心理状态 。 比如一个人愤 侦查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司法活动 , 侦查 中运用微 表情识别 , 需要有 怒 时, 不 管是来 自中国还是任何一个其他 国家, 会 出现 眉毛下垂前额 紧 确证信息研判 , 其稍纵即逝的特点对肉眼直接 观察形成挑 战, 要求侦查 皱 的表情 。微表情是表情的一种 , 只是持 续时间非常短 , 它 同样表 达了 人员 必须有 更为可靠 、 可 以提供反复研究 的方法 手段。近年来 。视频 人 内心特定 的情 感情绪。当然 , 很多时候微 表情不 是标 准的基本 表情 , 采集 录像设 备和技术发展很快 , 这为微表情 的采集 记录提供 了物质 和 可以清晰客观地采 它 既可能包 含普 通表情 的全部肌肉动作 , 也可能只包含一部分 , 它究竟 技术基 础。侦查人员运用 高清 的录像 设备和技术 , 表达什么样 的情 感情绪和心理状 态 , 需要具体分析研 究 : 如, 侦查 审查 集 、 记 录特定人特定时 间内包括瞳孑 L 变化等在内的所 有细微 的表情 、 眼 中, 被 讯问人 出现眼皮耷拉 、 眨眼 、 皱眉等表情动作 , 表示有 心理压力 或 神状态及其变化 。当然 。微表情采集是一项技 术。要 注意正确 的操作 要注意选取 当事人在 自然状态下的表情 采集记 录 , 选择合 适 感到了威胁 、 想逃避问题 ; 缩 紧嘴唇 , 则表示 内心对讯 问人员 的说法 或 方法 。如 , 指认 不予认 同 , 等等。 的环境 , 先让 当事人放松下来并集 中注意力 , 尽量排除各种无关 因素干 2 . 自发性 扰; 要选用 1 5 帧/ 秒 以上 的高清录像设备 , 找一个清楚 、 合适 的录像 视角 实施 中要给予特定且具体的信息刺激 , 视情 微表情 的 自发性 , 是微 表情 在外在刺激 和心理 神经机制作用 下 自 和位 置。最好将设备 隐藏 , 然产生的属性 , 它是微表情识别的必要条件。研究表明 , 微表情属于生 形确定刺激次数 , 以供采集后对 比研究 。 理应激反应 , 自然发生 , 不能 被人所控制和 隐瞒 , 因而也无法伪造 。埃 ( 二) 微表情可 以被有效捕捉 固定 克曼认为 , 微表情是无意识 的, 很难被觉察。很多情况下人甚至意识不 般简单 的操作方法是通过 回放和仔细观察采集的录像 寻找微表 到 自己已出现 了微表情 。微 表情的心理和神经机 制 , 还有待 于心理 学 情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 术的发展 , 如微光摄像 系统以及红外摄像 系 家和神经 学家进一步深 入系统研究 。但可 以肯定的是 , 表情包括 微表 统的进步 、 信号处 理领域 中新 的算法 的涌现 , 一些专业设备和技术可以 然状 态下面部表情微妙的变化和变化的有关数据。相信 情的产生 和表达 , 是有生 物学 、 神经心理学 基础 的 , 它与人类 内在 的情 捕捉 到人在 自 感信息加工过程 紧密相关 。如 , 大脑中的杏仁核 区域 , 就控制着人的害 不久的将来 , 具有视频逐 帧编码 、 计算功能 的有效的微表情 自动分析工 怕情绪表情 , 人受到威胁 时 , 杏仁核 区传递 信息 , 人就会做 出恐惧 的表 具将会被开发 出来并会 逐渐得到完善 。在现有条件下 , 侦查人 员可 以 利用具备视频逐 帧显示 功能的设备或具 有逐 帧播放功能 的软件 , 通过 情。这是 自然的反应。 还可通过存储或拍照予 以同定 , 作为 二、 微表情识别可 以作 为有效 的侦查辅助手段 , 在侦查 中发挥重要 视频逐帧分解去查 找捕捉微 表情 , 作 用 微表情识别解读 的基本素材 。 微表情识别作为一项现代化科技手段 , 能够在侦查讯问 、 调查取证 ( 三) 微表情可 以被准确识别解读 等环节 上帮助侦查人 员获取有价值 的信 息 , 进而发挥重要 作用。需要 国内外实验证明 , 经过微表情识 别强化训 练, 能大大提高对 于微表 注意 的是 , 微表情识别还处在实践探索 阶段 , 目 前还 只能作为侦查审查 情的辨识率和对微表情所表达含义的解读 能力 。尽管人类 的表情非 常 但典型的 、 经常出现的表情 、 微表情动作是能够被准确识别 的, 其 的一种辅助手段 , 其结果 只能为侦查工作 提供参考 , 而绝不 能作 为定案 丰富 , 依据 。 所对应表 达的情感情绪 和心理 状态 , 也能够被准确判 别和解读 。侦查 ( 一) 可辅助识别判定犯罪嫌疑人 , 查找知情人 人员应有 意识地强化训练 或参 加专门培训 , 提高微表 情识别及基于微 侦查 中办案人员有时会圈定较多的嫌疑人和可能的知情人 。按传 表情 的心理情感研判解读 能力。需要注意 的是 , 微表情表达受诸 如认 统 方法排 查往往需要 大量人力 、 物力和时间 , 有时甚至无从 下手 。在已 知理解错误 、 情感错乱 、 精神疾患 、 面部整容 、 外在环境 刺激等多方面条 找到知情 人的情 况下 , 微表情识别则可辅助判定作案人 和其他知情人 。 件 因素 的影响和制约 , 其识别应注意深入分析 , 尽力排除可能的干扰因 ( 二) 可识别犯 罪嫌疑 人 、 知情 人 的谎 言 , 促使其 讲实情 、 说实话 。 素, 同时还要注意与语言信息和其他非语言信息( 如肢体动作 、 呼吸等 ) 微表情 可以作 为谎言监测 的线索 综合分析运用 , 提高准确率和成功度 。另外 , 研究者们近年来 已经开始 微表情 自动谎 言识别系统也 已取得 了 研究表 明 , 一个人要想掩饰 自己 , 首先做 的就是调整 自己的表 情 , 着手研发微表情 自动识 别工具 , 而存调 整表情 前后 的过程 中会 出现反 映真实情感 情绪 的微表情 。而 定的进展 , 可 在不被当事人觉察 的情 况下 自动进行谎言识 别。国 内 确立 且, 高说谎动机者说谎时暴露 出更 多更 明显的说谎线索 , 更容易让人识 侦查学界和 司法部 门应更加关注和积极促 进微表情研究 与实践 , 积极投入力量 , 深入研 究实践 , 培 养专 门人才 , 推动微表情识 别 其在撒谎 。就犯罪嫌疑人或知情人而言 , �
微表情分析在社 会融合中的应用有哪些
![微表情分析在社 会融合中的应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d899372d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14.png)
微表情分析在社会融合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日益频繁,理解他人的真实情感和意图变得至关重要。
微表情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正逐渐在社会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微表情是一种短暂、细微且难以控制的面部表情,通常持续时间仅为 1/25 秒至 1/5 秒,能够反映出人们真实的内心情绪和想法。
通过对微表情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人,促进社会融合。
一、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微表情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对方的情感状态。
比如,当我们与他人交流时,对方可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一丝短暂的皱眉或嘴角的轻微下拉,这可能意味着他们对当前的话题存在疑虑或不满。
如果我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些微表情,并及时调整交流方式或内容,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增进彼此之间的信任和理解。
此外,微表情分析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他人的谎言。
虽然人们可以通过控制面部表情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但微表情往往会在不经意间泄露内心的秘密。
例如,当一个人说谎时,可能会出现短暂的眼神回避、嘴角的不自然抽搐或面部肌肉的紧张等微表情。
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我们可以对他人的言语真实性进行更准确的判断,从而保护自己免受欺骗,并建立更真诚的人际关系。
二、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在教育场景中,微表情分析对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课堂上,学生的微表情可以反映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学习兴趣。
如果教师能够观察到学生的困惑表情,如眉头紧皱、咬嘴唇等,就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给予更详细的解释和指导。
同样,如果发现学生出现厌倦或分心的微表情,教师可以尝试采用更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此外,微表情分析还可以用于评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些学生可能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意直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但他们的微表情可能会透露出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教师通过关注学生的微表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干预潜在的心理问题,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
微表情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微表情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853ec233d4b14e8524681b.png)
微表情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作者:赵旭初张驰刘玥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1期摘要微表情是不受思维控制,持续时间短暂或肌肉收缩不充分的表情,其对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本文深入分析微表情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微表情在公安工作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数据库技术与微表情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微表情数据库侦查讯问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10329024y;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者简介:赵旭初、张驰、刘玥,江苏警官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208-02微表情,也叫面孔微反应,是指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二十五分之一秒到五分之一秒内,不由自主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
一个人,可能因为知识、阅历、能力的原因,能够在内心波涛汹涌的时候做到面不改色,他也许很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微表情。
因为微表情是面部肌肉不充分收缩而产生的,它作为微反应的一种,是人类经过长期进化而遗传、继承下来的,是人类实现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应。
将微表情应用到侦查审讯中,能够帮助我们判定他人说法与想法是否一致,从而使我们的判断更加准确有效,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一、微表情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近几年风靡全球的美剧《Lie to me》就是以研究微表情为题材,其灵感来源于行为学家Paul Ekma博士的真实研究。
虽然微表情是一个积极有效的辅助判断工具,但由于一定的复杂性,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却差距较大。
早在1872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表《人类与动物的表情》一书,在书中他第一次对人类表情进行了研究。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kman受此启发开始了对人类微表情的研究。
之后,Ekman与Friesen围绕人的面部肌肉群对表情的控制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开发,并于1978年发布了“面部行为代码系统Facs”,该系统在2002年进行升级后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高达90%。
微表情在刑事讯问中的应用
![微表情在刑事讯问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d09c174ddccda38376baf3a.png)
‘ 一
不是这种形态 , 所以侦查人员立即要求嫌疑人停止表演 。 通过这样 个微表情的识别,阻止了一段可能导致失控的反侦察表演 。 社会生活复杂多变, 我们面对的犯罪嫌疑人也各不相同, 面 对一些经验老道、强势的嫌 疑人 ,从其 口中突破难上加难 ,但是 往往一些非语言性的微表情 能够泄露犯罪嫌疑人 的真实状态 , 让 侦查人员找准突破 口,就像上文提到的女性犯罪嫌 疑人 ,自认为 嚎啕大哭能够阻止侦 查人 员的讯 问,去不到供 述,就没有办法给 自己定罪量刑,实则 ,不 为人所察 觉的微表情就把 自己出卖 了, 更让侦查人员加大了侦破 案件 的决心 。 四、微表情对审讯工作 的意义 微表情的正确运用,能够 帮助侦查人员获取有价值 的信息 , 更好、更准确 的达 到审讯 的 目的,不会让无辜者蒙冤,更不会至 犯罪者落逃。一方面 , 微表情在一定程度上可 以充当测谎仪的作 用, 现如今 的刑讼法对于证据的种类 要求明确 ,三性审查也较为 严格,利用测谎仪取得 证据 能否 附卷 ,一直备受争议,叫解决这 司法尴尬 ,非微表情 莫属。通常,犯罪的人思想包袱较重 , 即 使是一些很简单的问题 , 也会 谎话连篇 , 但是说话 的氛 围越轻松 , 人 的欺骗行为就容易被发现 。 在审讯过程 中, 尽量营造轻松氛 围, 掌握讯 问技巧,即便很想找 出欺骗 的线索 ,也不要多疑,让犯罪 嫌疑人觉得只是想知道事情 的来龙去脉 , 让嫌疑人找到一种舒适 的感觉 ,一旦触及敏感话题,就会出现心率加 快,流汗 ,并且身 体也会 出现移动调整 自己,起到阻隔作用或重新找到舒 适。这些 反应如果被侦查人员捕捉 到,将会对 审讯 工作有极大帮助 。另一 方面 ,微表情 的运用 也可 以在一 定程 度上保 障犯罪嫌疑人 的人 权。 历来刑讯逼供屡禁不止, 犯罪嫌 疑人人权无法得到较好维护 , 但是究其刑讯的原因,仅是为 了获取 犯罪嫌疑人 的供述 ,侦查人 员如果 了解 并善于运用微表情 ,从细微之 处找 到突破 口,就可以 较为容易的取得嫌疑 人供述 , 不至于在之后的庭审过程中因为非 法取证而排除,让犯罪嫌 疑人逃避其该有的惩罚 。 此 外,微表情 还具有 “ 止祸 乱于未发之前 ”的作用 ,恐怖 主 义一直威胁 着全 球的安全 ,劫机 事件 时有发生 ,马航失联的悲剧 犹在眼前, 如果在登机前机场的安检人员能够对登记人员的面部 表情多一些细致的观 察,也许 悲剧可 以避免 。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查讯问工作中的应用探讨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查讯问工作中的应用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7c4984f9ad51f01dc281f155.png)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查讯问工作中的应用探讨作者:常文婷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2017年第04期【摘要】微表情是人类大脑在接触一定刺激后引发的外部反映,具有表现时间短、自发性、真实性等特征。
而这种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对侦查讯问工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目前,对为微表情的研究与分析引发了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微表情分析技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本文从微表情以及微表情分析技术的概述出发,对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查讯问工作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与阐述。
【关键词】微表情分析技术;侦查讯问;应用一、引言在侦查讯问工作中,通常采用语言表述分析与非言语行为分析的方式进行侦查与判断,从而得出相关结论,提升工作质量。
微表情作为非言语行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所具有的情绪真实性、生理自发性与直观体现性等本质特性,得到了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通过对微表情的分析与研究,证明微表情分析技术在社会实践工作,如在与观察工作、心理学、侦查讯问等相关的工作实践中,微表情分析技术的应用存在科学性,且具有广阔的应用与发展空间。
二、微表情与微表情分析技术微表情,主要是指人类在受到一定的外界刺激时,所产生的一种不受意识控制、具有真实情绪表现且在瞬间发生的外部反映。
微表情与普通表情最大的区别在于,微表情具有表现时间短暂性(持续时间在1/25秒之间)、生理自发性(大脑无意识的自发反映)、情绪体现真实性与客观反映性的特征。
微表情作为心理学名词,其表情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寓意着高兴、厌恶、蔑视、诧异、恐惧、愤怒与悲伤等情绪。
微表情分析技术是基于微表情概念产生后,依托于人们对人类表情的研究得以产生的相关体系,旨在通过对微表情识别与分析,实现微表情的有效应用与表达。
目前,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我国对微表情以及微表情分析技术应用的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三、微表情分析技术在侦查讯问工作中的应用分析侦查讯问工作的实践,主要是侦查工作人员与犯罪嫌疑进行直接沟通,获取信息并掌握情况的过程。
FBI微表情读心术
![FBI微表情读心术](https://img.taocdn.com/s3/m/34bd9a21bd64783e09122b22.png)
通常,审视一个人的外表形象可以看透他的心理。
人们往往通过外表的伪装来掩饰自己的真实性格和情绪变化。
在社交场合中,一个人的外表和形象往往反映其性格特点。
美国特工常常通过一个人的外表来看穿他的心理变化,进而达到操控其心理的目的。
事实上,十分注重外表的人多半追求完美,做事力求最好,但却往往因为太注重细节而忽视大局。
他们大多属于实干派,对自己的要求很高,勤劳、认真,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也常常喜欢吹毛求疵。
而且这类人多半性格内向,谦虚但却缺乏自信,在很多场合中会像个绅士一样,不会摆出一副强势的姿态。
然而,并非在所有的情况下,他们都能温和待人,善变也是他们的一大特点。
当他们被一系列琐碎的小事所困扰的时候,他们也会乱发脾气,而当他们一旦热情起来时,又将自己的温柔尽显无遗。
因此,他们这种忽冷忽热的性格常常让人难以捉摸,此外他们也不太喜欢与陌生人交流,容易对人心生戒备,很难在外人面前敞开自己的心扉。
可以说,双重性格的他们常常处于矛盾之中。
美国特工总结发现,这一类型的人通常具有强烈的私人空间意识。
爱干净,具有轻微的洁癖,实际上,他们只是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
但他们有精神洁癖,欣赏刚正不阿、正直光明的人,但却极度厌恶思想阴暗、阿谀奉承的人。
这类人往往感性善良,热爱生活,喜欢熟悉稳定的环境,因为他们多半缺乏安全感。
对待这一类型的人,就要让对方敞开心扉,消除他们的心理戒备。
美国特工在对待这种类型的嫌疑人时,往往采取以下方式:第一,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对方所熟悉的地点当面交流,以保证其内心的确定感。
在对方比较熟悉的环境中交流,有利于减轻他对环境的陌生感和排斥心理,以此营造一个安全私密的空间。
第二,通过示弱给对方安全感。
通常来说,人和人的交流应该建立在同等的心理水平线上,低于正常水平线,人们会觉得压抑,缺乏安全感。
对此美国特工认为,对于那些十分注重外表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很多时候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通过放低自己的姿态,向对方示弱的手段来抬高对方的心理水平线,让他们说出真相。
微表情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_邵磊
![微表情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_邵磊](https://img.taocdn.com/s3/m/8c8e502a4b35eefdc8d3336a.png)
近年来,微表情越来越引起国内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兴趣,尤其是在司法实践领域。
一、微表情的概念人类测谎专家、微表情研究专家Ekman 早期认为“微表情(microexpression )是指极大地压缩了正常表现时间的完整的情绪性表情,尽管它完整地表现于脸上,但持续的时间仅止于一瞬,快到让人难以察觉。
”[1]随着不断深入研究,Ekman 等(Ekman,2003,2009;Ekman &Sullivan,2006)发现,“微表情既可能包含普通表情的全部肌肉动作,也可能只包含普通表情肌肉动作的一部分;它往往在人撒谎时出现,表达了人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动作,表达了六大基本表情。
”也有人认为“微表情是一种持续时间仅为1/25秒至1/5秒的非常快速的表情,表达了人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
[2]以上观点认为,微表情是指表现在“面部”的非常快速、转瞬即逝的“肌肉运动(动作)”,具有完整性或局部性。
笔者以为这仅是一种狭义的微表情(“面部微表情”或“面部微动作”),还存在一种广义的解释,即微表情是一种“情绪微表达”。
完整理解微表情,首先需了解“表情”和“微”含义。
“表情”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表达感情、情意;表现在面部或姿态上的思想情感等。
英文词典中“表情(expression )”的解释:表现、表示、表达;表情、脸色、态度、腔调、声调等。
因此“表情”可能是通过面部、身体姿态表达某些思想情感、感情和情意,并非单指“面部肌肉动作”,还包括肢体、声音等。
在表情的研究史中,“表情”一词较早出于1872年达尔文的名著《人类和动物的表情》(TheExpression of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此处的“expression ”被译为“表情”,这就造成部分国内研究者时常将其狭义地理解为“面部表情”,词义缩小,认识产生了误区。
该书名也有被翻译为《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以及《人类和动物的情感》等,从其主要描述的情绪下动物的声调、姿势、人的面部表情、肢体动作、语调等内容来看,实际阐述的是“情绪表达”或“情绪表达的方式或途径”。
微表情_微反应研究在侦查中的应用_董宁
![微表情_微反应研究在侦查中的应用_董宁](https://img.taocdn.com/s3/m/49d2741e6c175f0e7cd1376a.png)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的面部表情展开研究,他深入新 几内亚原始部落中,对当地居民与西方人的面部表 情进行研究,发现二者有惊人的雷同。之后,艾克曼 与 Friesen 围绕人的面部肌肉群对表情的控制进行 研究,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开发。他的研究主要针 对人的面部表情识别、情绪的解析与人际欺骗,其著 作有《情绪的解析》、《说谎》等。保罗·艾克曼的研 究成果被 美 国 司 法 部 门 应 用,其 本 人 也 成 为 美 剧 《别对我说谎》的主人公原型。
53
中引入微表情、微反应研究,其研究对象与研究侧重 点与目前我国心理学界关于微表情、微反应的研究 略有不同。为了更好地将该研究与讯问、询问工作 相结合,需要一批高质量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既 要具备心理学的相关专业知识,也要懂得微表情、微 反应的知识,同时还要了解侦查和预审方面的专业 知识。对公安一线办案民警进行微表情、微反应专 业知识的培训,是实现该研究与侦查实践工作结合 的有效途径。在这项工作展开的初期,可以聘请目 前国内本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提供相关帮助与辅 导。工作起步之后,就应该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促进 公安机关内部专业人才的成长,培养并储备后备力 量。
一、微表情、微反应研究现状
关于微表情、微反应研究的有关介绍,在影视剧 《别对我 说 谎 》和《读 心 神 探 》中 均 有 详 细 的 描 述。 微表情、微反应存在于每个人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之中。世界各国针对微表情、微反应都已展开了深 入研究。
( 一) 国外 1872 年,英国著名学者达尔文出版了《人类与 动物的表情 》,这 本 书 虽 然 是 以 人 与 动 物 的 情 绪 表 现的共同点为论据为进化论作进一步论述,但也是 最早对人的情绪展开的研究。后来,在电影表演领 域,一些学者从表演的角度研究了人类的表情,使关 于表情的研究又深入了一个层面。美国心理学家保 罗·艾克曼受到达尔文观点的影响,针对不同种族、
浅谈运用面部微表情技术避免“奥塞罗错误”
![浅谈运用面部微表情技术避免“奥塞罗错误”](https://img.taocdn.com/s3/m/ecf3fa42c850ad02de80415e.png)
即逝 。
们辨别真伪 ,使我们的审讯结果更加准确。
三 、运用 面部 微表 情解 决 奥赛 罗错 误
说谎者的表现应为短暂的恐惧 , 具体表现为 :
眉毛 上扬且 紧锁 ,眼皮 上扬 ,嘴 唇微 微张 开 ,水平
靠 近 两耳 。
在审讯工作 中,我们会偏重取得 口 ,注重 同 供
笔者 曾经 经历 过 一个 案子 ,是一 家化 工 厂发 生 犯罪嫌疑人进行语言交流 ,力图从语言上取得突破 口,进而发现真相 ,却经常会忽视面部微表情信号 了环 境污 染事 故 ,影 响到一个 灌 溉 总渠 ,我们 就把 以及 它 们 的作 用 和影 响 ,而 笔 者认 为 ,面 部 微 表 那 个 厂 的董事 长 ,总调 度 师和 当天排 污操 作工 三个 情通常是一个人下意识 的举动 ,它也很少具有欺骗 人带 回局里 问话 ,当时 的任务是要确定是谁 的过 性 ,所 以在想 了解 他人 的心理状 况 时 ,面部 微表 情 是 一 个 很 好 的参 考 工 具 。 相 较 于 单 纯 的 谈 话 、问 话 ,如果 我们 能 够结 合面 部微 表情 ,肢 体语 言 ,语 音语 调来 解读 被 审讯 者 的话 ,我们 将会 获得 更 多 的 错 ,肯定 在这 三个 人 当 中 ,在 和那个 总调 度 师谈话
不 同
有的犯罪嫌疑人希望通过伪装愤怒来证明 自己 的清 白,有罪者会有意伪装 自己很委屈 ,继而在脸 上 出现愤 怒 的表情 ,笔者认 为 可 以通过识 别 出真 正
的愤 怒 和伪装 的愤怒来 鉴 别 出真正 的无 辜者 和伪 装 无辜 的有 罪者 。 1 .真假 愤怒 的时 间特 性不 同 (1 )真 正 的 愤 怒 出现 在 说 话 之前 或 是 同步 ; 而伪 装 的愤怒 出现在说 话 之后 由于人 的情 绪受 潜 意识 控制 ,而潜 意识 是很 难
微表情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
![微表情在侦查实践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2130dc26fff705cc170a15.png)
关键词 : 微表情 : 微 动作; 微语义 ; 侦 查技 术
中图分类号 : D6 3 1 . 2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2 0 9 5 — 2 0 3 1 ( 2 0 1 3 ) 0 6 — 0 0 3 3 — 0 6
近年 来 .微 表情 越 来 越 引起 国内研 究 者 的广 泛
以 上 观 点认 为 . 微 表情 是指 表 现在 “ 面部” 的 非
者 时常将 其 狭 义地 理解 为 “ 面部 表 情 ” . 词 义缩 小 。 认
识产 生 了误 区 。 该 书名 也有 被 翻译 为《 人类 和 动物 的 情绪 表 达》 以及 《 人 类 和动 物 的情感 》 等, 从其 主 要描
2 0 1 3年 l 1月
江 西 警察 学 院 学报
J OUR NAL OF J I ANGXI P OL I C E I NS 1 r I T U T E
NO V .2 01 3 No . 6 Su m. 1 7 0
第 6期 总 第用
“ 表 情 ”在 汉语 词 典 中 的解 释 为 :表 达感 情 、 情
意: 表现 在 面部或 姿 态上 的思 想情感 等 。 英 文词 典 中 “ 表情 ( e x p r e s s i o n ) ” 的解释 : 表现 、 表示 、 表达 ; 表情 、 脸色、 态度 、 腔调 、 声 调等 。因此 “ 表情” 可能 是通 过 面
作, 具 体理解 应 结合语 境 、 背 景材 料 。
总之 . 面部 动作 不 能 完全 反 映情 绪 , 情 绪 也不 仅 表 现 在“ 面部 ” , 还 包 括肢 体 、 声音 、 语言等 ; 表情 不 等 同于 “ 面部 表情 ” , 后 者 只是表 情 动作 中的一 部分 。 “ 微” 在汉 语词 典 中的解 释为 : 小、 细小 ; 少; 与某
微表情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
![微表情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c853ec233d4b14e8524681b.png)
微表情在公安工作中的应用作者:赵旭初张驰刘玥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1期摘要微表情是不受思维控制,持续时间短暂或肌肉收缩不充分的表情,其对公安工作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本文深入分析微表情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针对微表情在公安工作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数据库技术与微表情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微表情数据库侦查讯问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省一般项目,项目编号:201410329024y;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PAPD)。
作者简介:赵旭初、张驰、刘玥,江苏警官学院。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4-208-02微表情,也叫面孔微反应,是指人们在受到有效刺激的二十五分之一秒到五分之一秒内,不由自主表现出的不受思维控制的瞬间真实反应。
一个人,可能因为知识、阅历、能力的原因,能够在内心波涛汹涌的时候做到面不改色,他也许很会掩盖自己的真实想法,但他无法控制自己的微表情。
因为微表情是面部肌肉不充分收缩而产生的,它作为微反应的一种,是人类经过长期进化而遗传、继承下来的,是人类实现生存和繁衍的本能反应。
将微表情应用到侦查审讯中,能够帮助我们判定他人说法与想法是否一致,从而使我们的判断更加准确有效,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
一、微表情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最近几年风靡全球的美剧《Lie to me》就是以研究微表情为题材,其灵感来源于行为学家Paul Ekma博士的真实研究。
虽然微表情是一个积极有效的辅助判断工具,但由于一定的复杂性,其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却差距较大。
早在1872年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就发表《人类与动物的表情》一书,在书中他第一次对人类表情进行了研究。
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kman受此启发开始了对人类微表情的研究。
之后,Ekman与Friesen围绕人的面部肌肉群对表情的控制进行研究,并进行了深入的技术开发,并于1978年发布了“面部行为代码系统Facs”,该系统在2002年进行升级后对表情的捕捉准确率高达90%。
解读审讯中的微表情
![解读审讯中的微表情](https://img.taocdn.com/s3/m/399522a2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1.png)
解读审讯中的微表情讯问中被讯问对象身体语言研究作者:孙晓雷、汪翔一、被讯问人身体语言之表情(一)脸部左右半边的脸从外貌上看是一模一样,但从身体语言的角度分析,左右脸传达出来的信息是不同的,左半边脸更容易表达出真实的感情。
对那些人们可以控制的感情,如尴尬、苦笑、厌烦和恼怒的时候,左脸就会呈现出与右脸不同的地方。
左半边脸更会出卖人的内心,传递出人的真实情绪,而右半边脸一般情况下都没什么表情。
所以,审讯人员在观察人脸部时,应注意观察被讯问人左脸,就能更真实地掌握其内心情绪。
(二)嘴巴人所说的话未必都是真的,但人嘴部的动作却是坦诚的。
嘴部的动作常常能让谎言不攻自破,把人的心绪全部暴露出来。
1.撇嘴。
撇嘴是唇部肌肉收缩,使得嘴型显得更小,嘴角也会随着下垂,这是高度自我认同的表现。
就是说,此时被讯问人不认同审讯人员的观点,或是瞧不起审讯人员。
这时审讯人员不能再对被讯问人进行思想开导,而是要及时对被讯问人进行威慑,打击其嚣张气焰。
2.舔嘴唇。
当被讯问人正处于紧张或兴奋的情绪中,做出舔嘴唇的动作,是其正在压抑内心的激动。
被讯问人欲向审讯人员提出自己内心的要求,这时审讯人员应注意制造空当,进行适度的引导,让被讯问人一吐为快。
如果审讯人员没有注意到此时被讯问人的细微变化,而一味对其高压震慑,很可能会贻误战机。
3.张开的嘴。
被讯问人嘴巴不自觉地张开,是疲倦与懈怠的表现。
这表明他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厌倦,或者对正在讨论的话题理不清头绪,不知所以然。
被讯问人或者是没弄清审讯人员在说什么,或者干脆是“走神了”、“人在心不在”。
此时审讯人员要对其及时引导,使其集中注意力,回到案件的调查讯问中来。
4.咬嘴唇。
这是被讯问人自我怀疑和缺乏自信的表现。
当心中不安或者内疚时,人们总是会咬住自己嘴唇。
此时被讯问人心中必定有很大的疑虑,审讯人员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被讯问人疑虑所在,就不要轻易暴露讯问机关所掌握的案件情况。
5.嘴巴不断开合。
这是在思考的表现。
微表情分析在社 会公平政策中的应用有哪些
![微表情分析在社 会公平政策中的应用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a0ee826d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1d.png)
微表情分析在社会公平政策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公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公平政策能够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技术。
近年来,微表情分析作为一种新兴的研究领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微表情分析在社会公平政策中究竟有哪些应用呢?微表情是一种非常短暂、细微的面部表情,通常持续时间仅为 1/25 秒至 1/5 秒,很难被人有意识地控制。
这些微表情往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真实的情感和想法,即使他们试图通过言语或其他明显的表情来掩饰。
通过对微表情的分析,我们可以获取到更多隐藏在表面之下的信息,为社会公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教育领域,微表情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需求。
在课堂上,教师往往需要面对众多学生,难以对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通过观察学生的微表情,教师可以及时发现那些对教学内容感到困惑、焦虑或者失去兴趣的学生,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辅导和调整教学方法。
例如,如果一个学生在老师讲解某个知识点时微微皱眉或者眼神游离,这可能意味着他没有理解,老师就可以及时停下来,重新解释或者换一种方式讲解。
此外,在考试和评估过程中,微表情分析也可以帮助监考人员发现可能存在作弊行为的学生。
如果一个学生在考试过程中频繁出现紧张、不安的微表情,并且眼神总是不自觉地瞟向其他地方,那么监考人员就有理由对其进行更密切的关注。
在就业领域,微表情分析对于招聘过程的公平性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面试中,面试官通常会根据候选人的表现来评估他们的能力、性格和适应性等方面。
然而,候选人可能会因为想要获得工作而刻意表现出积极的一面,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情感。
通过微表情分析,面试官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候选人的真实态度和潜在的问题。
比如,如果一个候选人在回答关于工作压力的问题时嘴角微微抽搐,这可能暗示他对高压工作环境存在担忧或者不适应。
同时,微表情分析还可以帮助发现可能存在的歧视行为。
微表情在侦查审讯中的应用_李念
![微表情在侦查审讯中的应用_李念](https://img.taocdn.com/s3/m/dbed5bc776a20029bd642d84.png)
理论前沿2014年第3期一、微表情的产生及研究微表情是一种非常快速的表情,持续时间仅为1/25秒至1/ 5秒因此,大多数人往往难以觉察到它的存在。
它是一种自发性的表情动作,表达了人试图压抑与隐藏的真正情感。
当人受到某种刺激,作为情绪最高调节和控制器的大脑皮层会先作出反应,再传达信息给控制面部表情的神经元,再由神经元控制面部肌肉群作出相关反应。
当面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
这些表情就是“微表情。
人们对于人脸表情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生物学家Darwin在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中,就对人类的面部表情与动物的面部表情进行了研究和比较。
心理学家Mehrabian提出,在人们的交流中,只有7%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而通过面部表情传递的信息量却达到了55%。
1966年,Haggard和Isaaes发现了一种快速的不易被察觉的面部表情并认为其与自我防御机制有关,这种表情往往表达了某种被压抑的情绪。
1969年,Ekman和Friesen也独立发现了这种面部表情,并将其命名为微表情。
(一)微表情训练。
微表情研究的早期阶段,研究者们都在关注构造有效测量微表情识别能力的工具。
2002年,微表情识别领域取得了重大进展,Ekman研制出第一个微表情训练工具。
该工具包含前测、训练、练习、复习与后测5个部分。
其前测程序与JACBART相同,测量未受训练情况下人的微表情识别能力。
其训练、练习与复习三个部分构成METT的训练程序,在训练部分,Ekman用视频方式讲授识别微表情的要点;在练习部分,被试练习使用在训练部分学习到的技巧对微表情进行识别;在复习部分,被试进一步巩固学习到的技巧。
后测程序也与JACBART相同,但使用了与前测不同的数据集,以测量被试接受训练后的微表情识别能力。
前测成绩和后测成绩的差异,反映了被试微表情识别能力的变化。
METT提供训练程序能在1.5小时的时间内提高人识别微表情的能力,后测的成绩能较前测平均提高30%-40%。
微表情在刑侦中的应用
![微表情在刑侦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0ece798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fd.png)
微表情在刑侦中的应用微表情是一种非常微小的面部表情,通常持续时间非常短暂,难以察觉。
然而,微表情却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可以被应用于刑侦领域,帮助警方破案。
本文将探讨微表情在刑侦中的应用,并分析其意义和局限性。
一、微表情的定义与特点微表情是指人在情绪激动或压抑时,面部肌肉产生的微小、瞬间的表情变化。
通常持续时间不超过1/25秒,难以察觉。
微表情的特点是真实、难以伪装和瞬时性。
由于人类大脑对微表情的处理速度较慢,常人很难在面对他人微表情时做出及时的反应。
1. 破译嫌疑人虚假陈述:微表情可以帮助警方识别嫌疑人是否在做虚假陈述。
当嫌疑人试图掩饰真实情感时,微表情往往会透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状态。
警方通过观察和分析嫌疑人的微表情,可以判断其是否在撒谎,从而提供线索和证据。
2. 发现隐藏的情绪线索:在刑侦过程中,嫌疑人或证人可能会试图隐藏自己的情绪,以防止被察觉。
然而,微表情可以透露出隐藏的情绪线索,如恐惧、愤怒、焦虑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微表情,警方可以发现隐藏的情绪,了解嫌疑人或证人内心的真实感受,为案件调查提供线索和方向。
3. 辨认案发时的情绪状态:刑侦案件发生时,涉案人员的情绪状态往往会对案件调查产生重要影响。
微表情可以帮助警方辨认案发时的情绪状态,如恐惧、紧张、愤怒等。
通过观察和分析微表情,警方可以了解案发时的情绪氛围,为案件还原和调查提供线索和线索。
三、微表情的局限性与挑战1. 观察和分析难度大:微表情持续时间极短,通常难以察觉。
即使察觉到微表情,也需要专业的训练和经验才能准确分析和解读。
因此,微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存在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2. 个体差异性:不同个体的面部表情习惯和表达方式存在差异,微表情的解读也会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
警方需要了解个体差异,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3. 环境干扰:微表情的观察和分析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干扰,如光线、噪音等。
警方需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以保证微表情的准确观察和分析。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与发展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00a15010c1c708a1294a448b.png)
(一)测谎价值
微表情分析技术在讯问中具备良好的测谎价值。这里需要铺垫一个“基线理论”作为论证基础。侦查人员在讯问过程中想用微表情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测谎,首先要“定基线”,这里的基线必须以讯问对象的习惯为标准。举一个抖腿的例子。生活中有人在自然状态下习惯性抖腿,而有人在自然状态下不抖腿。自然状态下的抖腿与否便成为基线的标准。如果讯问对象在坐到位置上的那一刻便开始抖腿,我们的基线应当定为“习惯性抖腿”;反之,应当定“不抖腿”。当我们在讯问一个“习惯性抖腿”的犯罪嫌疑人时,如果突然向他抛出某个问题,导致他停下抖腿动作,那这个时候应当引起讯问人员的注意。“习惯性抖腿”的人突然停下抖腿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此时他内心体现为注意力集中,外部体现为肌肉紧缩。这种不自然的表现所带来的后果就是,接下来他所言所述撒谎的可能性非常高。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以FACS为代表的Ekman著名理论研究站在一个稳固的生物学理论根基上。微表情理论研究本身不具有理论基础,但借助高度发达的生物学理论,微表情研究也能站稳脚步。Ekman结合生物进化论,提出“天性生理理论”:每一个表情都不是后天学会的,它们都是进化留存下来的本领。人类本身就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产物,除去大脑皮层的控制功能,人类和一般的哺乳动物几乎毫无差别。人类与动物在微表情上的差别在于:人可以迅速控制情绪的外在表现而动物不能。然而,即使人类对情绪的外在表现有超强的控制力也无法抑制本能的冲动。Ekman正是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时间对微表情进行捕捉与研究,将每种微表情归属于某类特定的情绪,从而读懂人们的内心。在这个基础上,Ekman的微表情研究站在了绝对的理论高度,以至于到现在无人能打破他的研究论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