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舞赋》真伪补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玉《舞赋》真伪补考
胡小林
【摘要】<舞赋>并非宋玉所作:一、除唐人无名氏所编类书<古文苑>之外,自战国晚期至清朝的文献典籍中,未见宋玉曾撰写<舞赋>的记载.且<古文苑>将<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并未被后世学者所接受.二、<舞赋>记载的<激楚>、<结风>是汉代初年方才在楚地流行的舞曲,宋玉不可能是其创作者.三、<舞赋>所记载的"材人",亦称"才人",即宫中女官名,多为妃嫔的称号,最早设置于西汉汉文帝时期.因此,所谓宋玉<舞赋>,实为后汉傅毅<舞赋>的摘录.唐代类书欧阳询<艺文类聚>、徐坚<初学记>二书均将所收<舞赋>的作者题为傅毅,当确凿可信.而唐代总集<古文苑>成书时间较晚,其编者将所收<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实为在传抄时失察而造成的讹误.【期刊名称】《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0(031)007
【总页数】3页(P25-27)
【关键词】宋玉;《舞赋》;楚辞
【作者】胡小林
【作者单位】襄樊学院,文学院,湖北,襄樊,44105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22.3
宋玉作为楚辞的代表作家,与屈原并称“屈宋”,但究其作品,除《九辩》之外,其它篇目的真伪性一直备受争议,尤其是其《舞赋》。

将《舞赋》著作权赋予宋玉
的始作俑者,是唐代无名氏所编总集《古文苑》。

至此以后,关于宋玉《舞赋》的真伪问题,一直为学者所论争,却始终没有定论。

最早对宋玉《舞赋》的真伪性提出质疑的,当属南宋章樵,他在为《古文苑》作注时指出:“傅毅《舞赋》,《文选》已载全文。

唐人欧阳询简节其词,编之《艺文
类聚》,此篇是也。

后人好事者,以前有楚襄、宋玉相唯诺之词,遂指为玉所作,其实非也。

”[1]210明朝胡应麟的《诗薮》,则对包括《舞赋》在内的六篇宋玉赋作,全部提出怀疑。

[2]247清崔述《考古续说》所持观点,一如胡应麟。

[3]至民国,主张实证的胡适在《读<楚辞>》中,认为根本不存在“宋玉”其人,更遑论其作品。

[4]74此后,更多学者对包括《舞赋》在内的宋玉赋作的
真实性,纷纷提出质疑,例如刘大白的《宋玉赋辩伪》[5]、陆侃如的《屈原与宋玉》[6]406-448、《宋玉评传》[6]452-514、游国恩的《楚辞概论》[7]276、郑振铎的《文学大纲》[8]191等。

当代学者也有不少关于宋玉《舞赋》真伪问题讨论的文章,如胡念贻《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认为,宋玉《舞赋》是傅毅《舞赋》的摘录,有伪撰的嫌疑,但一时比较难以确定,姑且存疑[9];汤章平《宋玉作品真伪辨》则认为,《古文苑》中宋玉《舞赋》是明显的误收[10];而朱碧莲《宋玉辞赋真伪辨》[11]15-24、高秋凤《宋玉作品真伪考》[12]370-384均持相同观点。

另外,有一些学者则认为《舞赋》的确为宋玉的作品,毋庸质疑。

如郑良树在《论<宋玉集>》中,将东汉傅毅《舞赋》与宋玉《舞赋》作以对比,认为傅毅《舞赋》乃根据宋玉《舞赋》排比制成的可能性最大,从而断言宋玉当确有此作[13]。

刘刚在《关于宋玉<舞赋>的问题》中,驳斥了宋玉《舞赋》乃傅毅《舞赋》的“简节其词”的观点,并对汉赋、傅毅赋的模仿创作方式进行寻根溯源,对宋玉《舞赋》与傅毅《舞赋》进行比较研究,并对认定宋玉《舞赋》乃“伪托之作”的所谓铁证《艺文类聚》的可信度进行质疑,从而考证出宋玉《舞赋》并非“伪托之
作”,而理应是宋玉亲作[14]。

总而言之,历代学者关于宋玉《舞赋》的真伪之辨,莫衷一是。

虽然大部分学者采信了南宋章樵的观点,认为宋玉《舞赋》当为傅毅《舞赋》的节选,应属伪作。

但是,仅凭章樵一人所言,就断定《舞赋》非宋玉所作,证据难免过于单薄,正所谓孤证难立。

笔者拟从宋玉《舞赋》的流传经过、文本解读两个层面加以考证,为宋玉《舞赋》的真伪之辨,补充三条非常重要的证据。

《古文苑》将其录入卷二《宋玉赋六首》其六,而唐《古文苑》本身讹误甚多,不足征信,对此,《四库全书总目》论证颇详:“《古文苑》所录汉魏诗文,多从《艺文类聚》、《初学记》删节之本,……其真伪盖莫得而明也。

”[15]卷一百八十六
值得注意的是,《古文苑》将《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并未被唐以后的学者所采信。

《古文苑》之后的绝大多数典籍,仍然依从萧统《文选》所载,将《舞赋》的著作权归于傅毅,如宋代王应麟的《玉海》、明代陶宗仪《说郛》、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御定历代赋汇》等。

只有明代晚期的王世贞,对宋玉与傅毅孰是《舞赋》的作者,曾经提出过疑
问:“傅武仲有《舞赋》,皆托宋玉为襄王问对,及阅《古文苑》宋玉《舞赋》,
所少十分之七,而中间精语如‘华袿飞髾而杂纤罗’大是丽语;至于形容舞态如
‘罗衣从风,长袖交横,骆驿飞散,飒沓合并,绰约闲靡,机迅体轻’,又‘回身还入,迫于急节。

纡形赴远,漼以摧折。

纤縠蛾飞,缤焱若绝’,此外亦不多得也。

岂武仲衍玉赋以为已作耶?抑后人节约武仲之赋因序语,而误以为玉作也?”[16]卷一百四十五
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王世贞提出这一疑问,并非因为真正对《舞赋》的著作权产生了怀疑,而是以此为由头,表达对宋玉才华卓绝却命运多舛的慨叹,有文人惺惺相惜之意。

有王世贞《宋玉墓》一诗可为佐证:“此地真埋玉,何人为续招?秋风吊
师罢,暮雨逐王骄。

万事才情损,千秋意气消。

仍闻封禅草,遗恨右文朝。

”[16]卷三十换言之,王世贞其实明确知道,《舞赋》实为傅毅所作,并非宋玉
所作。

这一推断,可以从胡应麟《诗薮》中的一段论述得到印证:“《舞赋》王长
公固以宋玉为疑,及读宋人章樵注云:‘《舞赋》,《文选》已载全文。

唐人欧阳
询节其词,编之《艺文类聚》,此篇是也。

好事者以前有宋玉问答之词,遂指玉作。

’正与《卮言》意合。

”[2]247按,“王长公”即为王世贞。

胡应麟与王世贞有忘年之交,其学术思想也一脉相袭,因此,他的论述当确凿可信。

根据《舞赋》所记载的楚地舞曲,可以判断宋玉也不可能是其创作者。

宋玉《舞赋》曰:“臣闻《激楚》、《结风》、《阳阿》之舞。

”[17]141其中,《阳阿》作
为舞曲名称,最早见于宋玉《对楚王问》,应属于战国后期流行在楚地的舞曲。

但《激楚》、《结风》作为舞曲名称,未见于先秦以前文献,而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其中所载司马相如《子虚赋》云:“鄢、郢缤纷,《激楚》、《结风》。

”[18]2315此段言论,是“无是公”在谈论汉代风物之盛时所发,那么,所谓《激楚》、《结风》,当指汉代初年方才在楚地流行的舞曲。

遂后,刘向《列女传》也有记载关于舞曲《激楚》的记载:“听《激楚》之遗风也。

”自此以后,《激楚》、《结风》作为舞曲名称,才频频出现在后人的诗赋之中,如南朝徐陵《<玉台新咏>序》有云:“陪游馺娑,骋纤腰于《结风》;长乐鸳鸯,奏
新声于度曲。

”唐代李白《白紵辞》之三也有相关诗句:“《激楚》《结风》醉忘归,高堂月落烛已微。

”可见,宋玉《舞赋》所记载的舞曲《激楚》、《结风》,最早出现于西汉初年,而宋玉作为战国晚期时的楚人,根本不可能在其作品中,记载楚地的舞曲《激楚》和《结风》。

根据《舞赋》所记载的官制,宋玉也不可能是其创作者。

宋玉《舞赋》有曰:“材
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

噫,可进乎?”[17]141“材人”,在西汉以前,意谓“有才能的人”,如《左传·文公十六年》有曰:“国之材人,无不事也;亲自桓以下,
无不恤也。

”[18]卷二十杜预注云:“材人,有贤材者也。

”而在西汉时期,“材人”一词的意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成为天子内宫的官名,即妃嫔或宫女的称号,亦称“才人”。

“材人”一职,最早设置于西汉汉文帝时。

对此,司马迁《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有相关记载:“令故美人、才人得幸者十人从居。

”[19]2344另外,班固《汉书》也有类似的记载:“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均又不协于钟律。


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

”[20]卷二十二按,“掖庭”,为宫女所居之地,秦朝称“永巷”,西汉汉武帝时始称“掖庭”。

所谓“掖庭材人”,就是汉代宫女。

也就是说,宋玉《舞赋》之“材人”,与《史记》、《汉书》所载“材人”,意思相同,均为“宫女”之意。

可知,宋玉《舞赋》记载的官制“材人”,出现于西汉汉文帝时,而宋玉作为战国晚期时的楚人,绝不可能发出“材人之穷观,天下之至妙”的议论。

因此,所谓宋玉《舞赋》,当为汉初以后的辞赋家所作,确切而言,应为后汉傅毅《舞赋》的摘录。

傅毅《舞赋》,最早记载于南朝梁代萧统的《文选》卷十七;到
了唐代,傅毅《舞赋》始被摘录入各种类书,如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十三《乐部三·舞》,以及徐坚《初学记》卷十五《乐部上·舞》等等。

而唐代总集《古文苑》所收署名宋玉的《舞赋》,与《艺文类聚》及《初学记》所收傅毅《舞赋》,几无差异。

同为唐代典籍,摘录相同的文字,为何所题作者却大相径庭?
其实,在唐代类书中,欧阳询《艺文类聚》成书时间最早,在唐贞观年间,徐坚《初学记》成书于唐开元年间,最为专精。

《四库全书总目》评《初学记》
曰:“其所采摭,皆隋以前古书,而去取谨严,多可应用。

在唐人类书中,博不及《艺文类聚》,而精则胜之。

”[15]卷一百三十五那么,《艺文类聚》、《初
学记》二书均将所收《舞赋》的作者题为傅毅,应当确凿可信。

而《古文苑》成书时间较晚,其编者将所收《舞赋》作者题为宋玉,实应为在文献传抄时失察而造成
的讹误。

综上所述,宋玉《舞赋》确为伪作,实为东汉傅毅《舞赋》的摘录。

【相关文献】
[1]四库文学总集选刊·古文苑[M].章樵,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2]胡应麟.诗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崔述.丛书集成初编·考古续说[M].王云武,编.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
[4]胡适.胡适文集[M].欧阳哲生,编.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刘大白.宋玉赋辨伪[A]//杨金鼎.楚辞研究论文选.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5:657-666. [6]陆侃如.陆侃如古典文学论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7]游国恩.楚辞概论[M].北京:北京述学社,1926.
[8]郑振铎.郑振铎全集·文学大纲(一)[M].刘英民,等,编.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 [9]胡念贻.宋玉作品的真伪问题[J].文学遗产,1955(增刊):40-55.
[10]汤漳平.宋玉作品真伪辨[J].文学评论,1991(5):64-75.
[11]朱碧莲.宋玉辞赋译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7.
[12]高秋凤.宋玉作品真伪考[M].台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1999.
[13]郑良树.论《宋玉集》[J].文献,1995(4):3-20.
[14]刘刚.关于宋玉《舞赋》问题[J].辽宁大学学报,2002(4):19-22.
[15]永瑢.四库全书总目[M].北京:中华书局,1995.
[16]王世贞.弇州四部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17]宋玉.宋玉集[M].吴广平,编注.长沙:岳麓书社,2001.
[18]左丘明.十三经注疏·春秋左传正义[M]//杜预,注.孔颖达,正义.《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19]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6.
[20]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