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氏开闽始祖系列故事:武荣傅氏大宗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氏开闽始祖系列故事:武荣傅氏大宗祠
武荣傅氏大宗祠
傅说虽然出身低微,但他忍辱负重、心系社稷(jì),以他超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实现他《说(音悦)命》三篇的施政理念,推动了“武丁中兴”盛世的形成和发展,造福普天众生,成为比孔子还早700多年的“圣人”。

历史变迁,风云际会,时间到了唐朝末期,又一位傅氏的英雄豪杰站在历史的风口浪尖,他将率领威武之师从河南固始开赴入闽,这一年是唐僖宗广明元年(公元880年)。

这个人就是傅氏开闽始祖傅实。

正所谓自古英雄出少年,傅实,字仲诚,在他年少的时候就胸有大志,勤练武艺,熟读兵书,成为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少年。

长大以后,他跟随大兄傅笋(昭义军节度使)南征北战,立下了赫赫战功。

当时,虽说唐朝是末期,朝纲失治,群雄四起,但是傅家兄弟俩人身为朝廷战将,对重振大唐江山充满着信心和期盼,有一股强烈的忠君报国的思想。

当时的福建也是群雄割据,福建观察使郑镒驻守福州,陈岩为团练使驻守建州(也就是闽北地区),泉州刺史左厢都虞侯李连占据泉州骄横不法、为害百姓。

朝廷为了加强福建的防务和增加财赋收入,急需派一名得力的干将去加强福建的军务。

通过慎重的考虑和精心的挑选,唐僖宗亲授傅实为威武军节度招讨使建州都押衙,从河南汝宁府光州固始率军入福建泉州平乱。

临行前,唐僖宗还亲自将一幅唐太宗的御像赐给傅实,以示恩宠。

傅实率军兵临泉州城下,李连看到傅实大军军容严整、兵强马壮,大惊失色,赶紧下令叫手下紧关城门。

傅实在探明城中的军情了后,不急于强攻,而是采取围而不攻的策略,待李连防守有所松懈的时候,派出精兵潜入城中作内应,然后采取“突然袭击”的战术,一举攻破泉州城,迫使李连慌忙逃窜。

平定地方叛乱了后,傅实安抚百姓、赈济难民、实行屯田、登记人口与土地、广施仁政,很多在外流亡的百姓又回到了家乡,百姓免受干戈和官吏盘剥之苦,整个泉州城又恢复了繁荣的气象。

因傅实平叛有功、政绩卓著,朝廷敕(chì)赐傅实银
印青绶(shòu),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尚书左仆射”。

这也是如今丰州傅氏堂号“银青衍派”的来历。

在为一方百姓日理万机的同时,为了安顿自己的家眷,傅实在泉州仁风门外皇山南麓东湖之滨建了府第。

虽然傅实忠君爱国的信念始终都没有改变,但是时世的变幻并不是他一个人就可以左右的。

随着黄巢起义军势力不断扩张,河南光州王绪及固始县佐史王潮率部众入闽,连克汀州、漳州,直迫泉州。

而当时泉州刺史廖彥若贪暴残忍,失去民心,而且兵心涣散,守备不修,眼看要抵御这样一支强大的军队是不可能的,如果勉强抵挡,肯定会使泉州生灵涂灰,除了战火蔓延,血腥遍地之外,不会有好的结果。

正当傅实犹豫不决的时候,这时一位方外高人妙应禅师出现了,当时他正在泉州一带弘法,有意筹建护安功德院,看中傅实的府第。

他带着试试看的想法,以及对傅实为人的敬慕之情,对傅实说:“此若室也,丐吾居之,吾有地愿与公易之。

我居尔室,干戈永息;尔居我穴,衣冠不绝。

”意思是说:你的府第让我居住,我有一块地与你交换。

我居你的府第,干戈从此平息;你居我的宝地,会人丁兴旺、衣冠不绝。

傅实一方面被妙应禅应的诚意所打动,另一方面他分析当前的形势,认为“两虎两争,必定两败俱伤”,不如避开锋芒,另辟安居之所,方为上策。

就毅然地让出府第做为护安院(后称镇国东禅寺,也就是泉州少林寺的前身),并慷慨地拿出钱银和粮食支持护安院的建设和供给僧侣的生活。

然后带着夫人和队伍退居南安,驻扎在武荣的周井堡(就是现在桃源村)。

为加强防御,他命令将士修筑旧堡,还沿着晋江而下新建三堡,即顶堡、中堡、下堡,以利防守之用。

现在的武荣傅氏大宗祠(就是原来傅实的府第)经过历代的修葺,仍保持原来的风貌。

该祠面阔五开间,两进悬山式屋顶,盖琉璃瓦,燕尾形屋脊。

祠内雕梁画栋、匾额高悬、各式各式的花灯争奇斗艳,后殿正中央供奉傅实公画像、立像及先世神主牌。

步入宗祠其中,无不让人感受到诗礼传家和忠孝廉节的凛然正气。

在庄重大气之中,也蕴含着建造者高深莫测的玄机。

比如,宗祠内的天井特选用水波纹砖铺砌,非常的独特。

还有不管下再大的雨,门口水沟的水满了,会反灌入内,然后回旋而出。

据说,近代在重修涵洞时,发现涵内有石刻的文字,上面刻写着:此涵不越,科第不绝。

自傅实公后,裔孙贤才辈出,治国安邦,彪炳史册,椐有史册记载,从唐至清代有180多人中进士,出现了三世七进士,六世九进士,父子进士,伯侄进士,兄弟进士等,尤其清嘉靖傅以渐考中状元,明傅夏器考中会元,更是为武荣傅氏增添了光彩。

真可谓“泉山名姓无双本,南邑文章第一家。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