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黄山市高三上学期地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4题;共14分)
1. (6分) (2019高二下·北碚期末) 下图为浙江省三次产业产值比重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表示城镇人口比重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图中折线反映了()
A . 城镇人口比重显著下降
B . 第一产业产值逐年下降
C . 第三产业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D . 第二产业比重变化与城市化正相关
2. (2分)影响我国城市空气污染分布(见下图)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 城市化水平
B . 工业结构
C . 植被覆盖率
D . 地形地势
3. (2分) (2014高一下·潍坊期中) 某城市地处平原,读该城市及其郊区气温和降水统计资料图,回答下题.
(1)该城市所处平原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可能是()
A . 商品率低
B . 科技水平低
C . 产品主要供应当地市场
D . 小农经营
(2)图中甲代表的城市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A . 中心商务区
B . 居民住宅区
C . 科教文化区
D . 工业区
4. (4分)下图为2016年冬季拍摄的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路边绿化带照片。

绿化带内栽种了常绿灌木,入冬前园艺工人对灌木浇透水,并用无纺布从外围围挡。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该绿化带入冬前要浇透水,其主要目的是()
A . 增加夜晚温度,防止灌木冻害
B . 降低夜晚温度,消减越冬害虫
C . 降低白昼温度,减缓灌木生长
D . 降低白昼温度,消除内部杂草
(2)照片中的常绿灌木作为绿化树种在我国很多城市都有栽种,但在青藏高原却很少露天栽种,制约其在青藏高原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 热量
B . 水分
C . 光照
D . 土壤
(3)城市中的这种绿化带往往修剪整齐,其原因是()
A . 发挥最高生态效益
B . 防止长势过快、耗肥严重
C . 行政管理过于严格
D . 使城市景观更美观、整洁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
5. (20分)石家庄市原来只是正定县的一个小村庄,当初京汉铁路修到正定县城时,把车站向南迁了十几千米,建在了石家庄。

后来又有两条铁路在此与京汉线相交,从此,石家庄成为了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也获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河北省的行政中心。

现在,石家庄人口已超过100万,而正定县虽然改名为正定市,城市人口却只有几万。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石家庄市得以发展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是()。

①是铁路干线枢纽,客货流量大②河北省省会设在石家庄市
③石家庄市位于军事要道上④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2)上述事实说明了()。

A . 一个地区交通干线的变化,会影响该地区城市的兴衰
B .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整个地区城市的发展壮大
C . 交通发达的铁路枢纽都能发展成为省级行政中心
D . 能否成为1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关键是人口的发展
6. (20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月考)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亳州市地处皖西北,属淮河流域,人口596万,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药材种植基地,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每年有大量的人员流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亳州市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7. (5分) (2018高三上·南通模拟) [海洋地理]2017年底,宁波舟山港全年货物吞吐量突破十亿吨,连续九年位居全球第一。

下图为“宁波、舟山群岛位置图”。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舟山港区所属海岸类型为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

(2)宁波、舟山沿海可开发的优势海洋资源有________。

(3)宁波舟山港为货物吞吐量全球第一大港的有利条件有________。

8. (5分) (2018高二下·赣州期中) 读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2)指出图示地区气候的突出特征,并简述其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3)图中A地出产的苹果具有味甜汁多、含糖量高的特点,采摘上市时间较晚,严格控制在每年的10月25 日霜冻期以后上市。

分析气候条件对A地苹果生产的有利影响。

(4)此区域有许多湖泊都在萎缩,有人说:湖泊的萎缩既是“天灾”,也是“人祸”。

请给予合理解释。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共4题;共14分)
1-1、
1-2、
2-1、
3-1、
3-2、
4-1、
4-2、
4-3、
二、综合题 (共4题;共50分)
5-1、
5-2、
6-1、
7-1、
7-2、
7-3、
8-1、
8-2、
8-3、
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