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7例住院分娩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47例住院分娩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
乙型肝炎(HB)是我国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
方法。
同时,新生儿出生后24h内接种第1剂乙型肝炎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为详细了解钦工镇
住院分娩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一步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推进乙型肝炎防治
工作,我们对2009—2013年 1747例住院分娩活产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镇中心卫生院住院分娩活产新生儿共计1747例,以
这些新生儿为调查对象。
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来自计划免疫接种信息系统和新生儿乙肝
疫苗接种登记表。
1.2方法
根据新生儿出生后24 小时内完成首剂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首针在24 内接
种的为及时接种。
1.3 数据处理
整理2009—2013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汇总表》,用Excell2003建立数据库,进行双录入与
核对,对数据进行逻辑检验等质控后,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
2009—2013年各年数据显示,本市户籍、外来流动人口孕产妇新生儿首剂乙肝疫苗接种率和
及时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接种率分别达97.68%、96.37%,及时率分别达97.46%、96.24%,其中
外来流动人口接种对象接种率和首针及时率逐年上升均较为明显(表1)。
2.2不周地域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
2009-2013年出生的1747名新生儿中,本地的1539名,外地流动人口的208名,各年度本
镇新生儿首针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均高于外地新生儿(见表2)。
2.4影响首剂乙肝疫苗未种因素
1747例新生儿中,50例未种乙肝疫苗,低体重、低APGRA评分是影响首剂乙肝疫苗未种的主
要因素、占78.0%,非健康因素占22.0%。
3 讨论
3.1通过对2009年-2013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的资料统计分析,发现,新生儿乙肝疫苗接
种率和首针接种及时率无论是本地的还是流动的,男性的还是女性的均逐年增长,一方面说
明免疫规范的实施得到了广泛宣传和家长的认知,另一方面也说明计划免疫工作不断细实。
3.2外来流动人口对象的预防接种工作一直是免疫规划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降低疫苗可
预防性传染病发病率的一个重要环节[1]。
从本研究可以看出,各年外来流动人口新生儿乙肝
疫苗接种率和首针接种及时率均低于本地新生儿,接种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种及
时率2010年和2013年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能是由于外地流动人口居住地不稳定性、
经济状态较差和文化知识较低、多忙于做生意而忽略接种的原因。
提示我们在实施免疫规划时不仅要针对本地常住儿童,流动儿童的免疫措施的落实应放在重要位置。
3.3各年度新生儿中男性和女性的乙肝疫苗接种率和首针接种及时率无差异(P>0.05),说明,男孩和女孩同样得到家长重视。
3.4除上述原因外,低出生体重和低APGRA评分也是导致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不及时的原因之一,占78.0%,与沈金花等人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2]。
由此可见,在接种率和及时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的情况下,切实全面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对象的服务和恰当把握乙肝疫苗接种禁忌症对于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及时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黎桂福,项俭,费金花,等.36971例住院分娩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10):501-502.
[2]沈金花,陆红梅,凌建华,等.上海市松江区新生儿首针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接种情况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7,19(11):55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