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报】长租公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租公寓行业研究报告
一、长租公寓简介
长租公寓并不是新鲜事物,也非创新模式,其实质是机构企业在房屋租赁市场更深层次的介入。
简单讲,就是机构企业通过整合房源、规范化运营,向租户提供长期居住空间和有限的服务。
目前租赁市场中的长租公寓,可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集中式以整栋楼为基本单位,分散式则以房间为基本单位,分布于城市的不同区域。
分散式的长租公寓多以轻资产模式运营,集中式的长租公寓大多属于重资产模式。
二、长租公寓行业快速发展的原因
我国长租公寓的快速发展始于2015年,通过近4年的快速发展,涌现出了一批估值百亿级的企业,如链家旗下的自如、蛋壳公寓等;同时房地产巨头也积极布局长租公寓,如碧桂园的“BIG+碧家估计社区”、万科的“泊寓”等。
通过总结分析,我们认为主要的因素如下:
(一)政策的不断加码
众所周知,我国房地产发展经历了“黄金十年”后,行业拐点早已显现,在政策不断收紧的情况下,房地产行业必须寻找新的发展方向。
另一方面,我国早在2013年便提出建立“房地产长效机制”,“租购并举”逐渐成为新房地产时代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康可持续的房地产租赁市场成为房地产行业重要目标。
中央政府从2015年初,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鼓励支持租赁市场的发展。
2017年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
定位,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同年10月,中央12次发文,明确租赁市场方向,促进行业快速前进,监管行业平稳有序发展。
未来国家将着重发展长期租赁市场,支持专业化、机构化住房租赁企业发展。
(二)租赁市场的自然发展规律
我国住房租赁市场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自发性的发展状态,据36Kr数据显示,我国住房租赁市场专业化运营机构仅占1.5%-2%,市场结构比例严重失衡。
这种失衡导致租赁市场信息不对称,黑中介、虚假房源等事件、现象频繁发生,租赁市场持续处在混乱的环境当中,进一步加剧了租房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住房租赁市场亟待规范和升级。
(三)城市流动人口的增加
租赁需求的主要人群是流动人口,而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流动人口增速明显,一线城市及核心城市流动人口增速更是连年递增。
公开数据显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10年人口净流量分别为772万、954万、462万、756万人次,受制于这些区域严厉的限购政策及高企的房价,该部分人群的住房需求逐步外溢至租房市场。
(四)中等收入人群年轻化趋势明显
公开数据显示,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已超过3亿,中等收入人群中90后、95后的比例也不断提高,而这部分人群已经成为租房市场的主力军。
相比于80后,90后、95后再消费观念超前、消费能力惊人,他们在租房上已不仅仅满足于简单的起居,更趋向于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根据蛋壳公寓数据显示,90后、95后
租客不仅大多选择独居租房生活,而且仍愿意为增值服务支付更多租金。
三、关于长租公寓的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
各类分析报告均指出,我国租赁人口及租赁房屋套数占比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较大差距(发达国家的租赁人口占比在30%左右,而目前我国租赁人口占比仅为12%;美、日德、等发达国家租赁房屋套数占比均超过35%,我国目前仅19%),市场空间巨大。
而我们认为,我国长租公寓市场存在一定的市场空间,但空间有限。
首先,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受户籍制度影响重大,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可对比性较小,其数据可参考性不高。
长期以来,受我国户籍制度的影响,租房与买房无法享受同等权利,国人更愿意举全家之力、负债累累去购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而不愿选择租赁。
所以,户籍制度间接催生了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黄金十年”,也造成了我国房屋租赁市场的不均衡发展。
未来,我们依然认为户籍制度改革将举步维艰。
其次,长租公寓的潜在客户群体大多是白领、金领及年轻群体,未来50年,我国老龄化严重,这一客户群体也将逐渐萎缩。
我们大胆的预测,未来五年,长租公寓行业将迎来一轮洗牌。
(二)行业利润水平
就长租公寓本身来说,依靠房租盈利的能力有限。
轻资产模式运营,做二手房东,拿房成本已经趋于市场利率,在加上后期的改造等投入,运营企业必须依靠房租溢价来保证利润空间,但
这种模式租金差不可能太大,否则市场空间将进一步缩小;重资产模式下运营,租金又无法覆盖运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所以就长租公寓本质来说,其已经是微利行业,运营企业必须依靠长租公寓产业链上的其他方式来实现盈利。
目前,行业普遍认同的盈利模式是“租金差+增值服务+金融杠杆”的组合行为。
四、长租公寓发展的建议
(一)政策持续加码,探索“租售同权”
前文已经提到,户籍制度是制约我国长租公寓行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但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缓慢。
这种大环境下,政府必须加强政策支持,通过其他方面的支持来推动长租公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7年,住建部就已经表示将立法明确“租售同权”,广州也已经开始试点实施,但实质进展缓慢。
“租售同权”中“权”的范围,将是长租公寓行业发展的关键。
(二)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资本合理投资
我国长租公寓行业自2015起发展迅速,资本疯狂涌入,但长租公寓本身是一个关系到民生的行业,其利润空间有限,资本更多是趋于政策影响而大规模试水,资本的盲目性势必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房屋租赁市场的“自发性”发展,市场缺少秩序,部分问题已经逐渐显现,例如前不久爆出的长租公寓企业为扩大市场份额,大打价格战,导致市场租金进一步提高,严重破坏了房屋租赁市场的正常秩序。
所以长租公寓行业必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引导资本合理进入,以此促进长租公寓行业的良性发展。
(三)试探政府公租房与市场长租公寓的并轨
政府公租房与长租公寓面向的客户群体不同,但是其目的趋于相同,都是为了解决我国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导致的民生问题。
政府公租房由于缺乏专业的运营,并未发挥其最大效应,而房源缺乏又是长租公寓行业发展中的一个较为关键的问题,这两者之间的结合,势必会发挥“1+1>2”的效应。
目前,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公开招标公租房专业运营机构,未来更深层次的探索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