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细胞增殖(复习课件)高一生物课件(苏教版2019必修1)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 使细胞分散开,有利于观察。
什么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为什么? 间期细胞最多,间期持续时间最长。
能观察到某个细胞从前期到末期的变化过程吗?为什么? 如何才能找到细胞分裂后期的细胞? 不能,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 要不断的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
中期
染色体数:4 DNA数: 8 染色单体数:8
4、后期 “:粒裂数增均两极”
中期
特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
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作用下分别向细胞
两极移动。形成了两8 DNA数: 8 染色单体数: 0
5、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后期
特点: ①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一、 细胞周期
末期
1.概念:
后期
中期
连__续__分__裂_的细胞,从_一__次___细__胞__分__裂___结__束__开始,前期
分 裂 期
经过物质准备,直到下__一___次__细__胞__分___裂__结__束__为止。
子细胞
分裂间期(90%--95%)
分裂间期
2.阶段
分裂期(5%--10%):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②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③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并发 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前期
染色体数:4 DNA数:8 染色单体数: 8
3、中期 :“形定数晰赤道齐”
前期
(实际不存在)
特点: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
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
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每条染色体含 1或2 个DNA分子
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分裂间期 :“D复蛋合成单体”
特点:完成 DNA 的复制和有关 蛋白质 的合成。 结果: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 姐妹染色单体 。
(复制)
染色体数:不变 4 DNA数:加倍 4 8 染色单体数:0 8
2、前期 :“膜仁消失现两体”
间期
特点:①染色质螺旋化变短变粗形成可见的
【巩固练习】
1.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该时期为( B )
A.前期 C.后期
B.中期 D.末期
2.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则该细胞处于分裂( D )
A.间期 C.中期
B.前期 D.后期
3.右图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B )
A.该生物为一种植物
3.特点:①分裂间期远_大___于__分裂期 显微镜视野中绝大部分细胞处在 分裂间 期:
②_分__裂__间__期在前,_分___裂__期__在后
因为间期持续时间最长
强调:只有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 如神经细胞、红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等不具有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苯酚品红溶液或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二、制片流程: 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酒精和盐酸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解离时细胞被杀死并固定
(2)漂洗—清水 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染色—苯酚品红溶液 使染色体染成深色
(4)压片 ①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 ③覆盖上滤纸,再加盖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
A
B
A
B
C
D
(1)曲线图中a~b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是____,此时期细胞中发生
B
的变化主要是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A、B、C、D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B___D___A___C_。
(3)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细胞分裂图像是__D__。
染色体、核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核DNA数= 1:1 。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2 1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时间 末期
三、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过程中进行DNA的复制吗? 特点:没有 染色体和 纺锤体 的出现
06
一、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 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碱性 染料能将染色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
A.间期和末期
B.前期和末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前期
2.细胞周期中DNA和染色体加倍的时期分别是( B )
A.间期和中期 C.前期和后期
B.间期和后期 D.前期和中期
3.这是某种生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
此图表示的是 动物 细胞的有丝分 裂,该细胞处于分裂 中 期,有
4 条染色体, 8 条染色单体, 8 个DNA分子。
②核膜、核仁重现,新细胞核逐渐形成。
③细胞质膜在赤道面处向内凹陷,缢裂成 两个子细胞。
末期
染色体数:8→4 DNA数:8→4
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
前期
末期
动物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
前期:
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
不 纺锤体 的形成方式不同 形成纺锤体
锤体
同 末期: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在赤道面形成细胞板,由中央
B.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4. 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
该细胞可能处于( A )
A. 前期或中期
B. 间期或末期
C. 中期或后期
D. 后期或末期
5. 下面是某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右面的曲线图表示细胞核 内DNA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染 色 质
分裂间期 (细丝状)
DNA
蛋 白
质
认识染色体
思考:
1 是 2条染色单体 ﹐ 2 是 着丝粒 ﹐ 3 是 1条染色体 ﹐
该条染色体含有 2 个DNA分子。 诀窍:染色体数=着丝粒数
DNA数 = 臂数÷2/线条数 注意: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
着丝粒分裂后又无染色单体 。
思考:
这是 1 条染色体﹐ 含有 0 条染色单体﹐ 后期染色单体数为 0 条 该条染色体含有 1 个DNA分子。
甲 乙
方法一:扇形图
细胞周期:乙
分裂
间期 分裂期
甲
乙
(乙 乙)
a bc
d
方法二:直线图
细胞周期: b + c
判断依据:先分裂间期,后分裂期(先长后短)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D_N__A__和__蛋__白___质__。
关系: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分裂期(圆柱状或杆状)
点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 核糖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 线粒线体粒体
生理作用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纺锤体的形成 细胞壁的形成
提供能量
2024/10/18
【巩固练习】
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成为染色体和染色体成为
染色质的过程依次发生在( B )
4N 2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染色体 DNA
末期 时间
染色单体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N 2N
间期
前期
中期
时间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分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染色体数
1
1
2
1
DNA数
1
2
染色单体数 0
2
2
1
0
0
当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 1:2:2 ;
什么时期的细胞数量最多?为什么? 间期细胞最多,间期持续时间最长。
能观察到某个细胞从前期到末期的变化过程吗?为什么? 如何才能找到细胞分裂后期的细胞? 不能,细胞在解离时已经被杀死。 要不断的移动装片,在不同的视野中寻找。
中期
染色体数:4 DNA数: 8 染色单体数:8
4、后期 “:粒裂数增均两极”
中期
特点: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
条染色体,在纺锤丝的作用下分别向细胞
两极移动。形成了两8 DNA数: 8 染色单体数: 0
5、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后期
特点: ①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纺锤体消失;
一、 细胞周期
末期
1.概念:
后期
中期
连__续__分__裂_的细胞,从_一__次___细__胞__分__裂___结__束__开始,前期
分 裂 期
经过物质准备,直到下__一___次__细__胞__分___裂__结__束__为止。
子细胞
分裂间期(90%--95%)
分裂间期
2.阶段
分裂期(5%--10%):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细胞中); ②核膜、核仁逐渐消失;
③两个中心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并发 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前期
染色体数:4 DNA数:8 染色单体数: 8
3、中期 :“形定数晰赤道齐”
前期
(实际不存在)
特点: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面”
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是
计数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每条染色体含 1或2 个DNA分子
二、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
1、分裂间期 :“D复蛋合成单体”
特点:完成 DNA 的复制和有关 蛋白质 的合成。 结果:每条染色体含有2条 姐妹染色单体 。
(复制)
染色体数:不变 4 DNA数:加倍 4 8 染色单体数:0 8
2、前期 :“膜仁消失现两体”
间期
特点:①染色质螺旋化变短变粗形成可见的
【巩固练习】
1.下图是细胞有丝分裂一个时期的示意图,该时期为( B )
A.前期 C.后期
B.中期 D.末期
2.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
则该细胞处于分裂( D )
A.间期 C.中期
B.前期 D.后期
3.右图为某一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某一时期的图像,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B )
A.该生物为一种植物
3.特点:①分裂间期远_大___于__分裂期 显微镜视野中绝大部分细胞处在 分裂间 期:
②_分__裂__间__期在前,_分___裂__期__在后
因为间期持续时间最长
强调:只有能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 如神经细胞、红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等不具有细胞周期。
细胞周期的表示方法:
(苯酚品红溶液或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
二、制片流程: 解离——漂洗——染色——压片
酒精和盐酸
目的: 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开
解离时细胞被杀死并固定
(2)漂洗—清水 洗去解离液,便于染色
(3)染色—苯酚品红溶液 使染色体染成深色
(4)压片 ①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②镊子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 ③覆盖上滤纸,再加盖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压载玻片。
A
B
A
B
C
D
(1)曲线图中a~b对应的细胞分裂图像是____,此时期细胞中发生
B
的变化主要是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A、B、C、D发生的先后顺序是_B___D___A___C_。
(3)观察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佳细胞分裂图像是__D__。
染色体、核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当无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核DNA数= 1:1 。
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的变化曲线
2 1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时间 末期
三、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的过程中进行DNA的复制吗? 特点:没有 染色体和 纺锤体 的出现
06
一、实验原理:
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的 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旺盛。
碱性 染料能将染色体(或染色质)染成深色。
A.间期和末期
B.前期和末期
C.中期和后期
D.后期和前期
2.细胞周期中DNA和染色体加倍的时期分别是( B )
A.间期和中期 C.前期和后期
B.间期和后期 D.前期和中期
3.这是某种生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请根据图回答:
此图表示的是 动物 细胞的有丝分 裂,该细胞处于分裂 中 期,有
4 条染色体, 8 条染色单体, 8 个DNA分子。
②核膜、核仁重现,新细胞核逐渐形成。
③细胞质膜在赤道面处向内凹陷,缢裂成 两个子细胞。
末期
染色体数:8→4 DNA数:8→4
高等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
前期
末期
动物细胞
高等植物细胞
前期:
由中心体发出星射线 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
不 纺锤体 的形成方式不同 形成纺锤体
锤体
同 末期:
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在赤道面形成细胞板,由中央
B.该生物的体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C.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D.该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
4. 右图表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核DNA相对数量的关系,
该细胞可能处于( A )
A. 前期或中期
B. 间期或末期
C. 中期或后期
D. 后期或末期
5. 下面是某植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右面的曲线图表示细胞核 内DNA含量变化。请据图回答:
染 色 质
分裂间期 (细丝状)
DNA
蛋 白
质
认识染色体
思考:
1 是 2条染色单体 ﹐ 2 是 着丝粒 ﹐ 3 是 1条染色体 ﹐
该条染色体含有 2 个DNA分子。 诀窍:染色体数=着丝粒数
DNA数 = 臂数÷2/线条数 注意:染色体复制后才有染色单体,
着丝粒分裂后又无染色单体 。
思考:
这是 1 条染色体﹐ 含有 0 条染色单体﹐ 后期染色单体数为 0 条 该条染色体含有 1 个DNA分子。
甲 乙
方法一:扇形图
细胞周期:乙
分裂
间期 分裂期
甲
乙
(乙 乙)
a bc
d
方法二:直线图
细胞周期: b + c
判断依据:先分裂间期,后分裂期(先长后短)
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_D_N__A__和__蛋__白___质__。
关系: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分裂期(圆柱状或杆状)
点 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 缢裂成两个子细胞
向四周扩展形成新的细胞壁。
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器及其生理作用
细胞器 核糖体 中心体 高尔基体 线粒线体粒体
生理作用 相关蛋白质的合成
纺锤体的形成 细胞壁的形成
提供能量
2024/10/18
【巩固练习】
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成为染色体和染色体成为
染色质的过程依次发生在( B )
4N 2N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染色体 DNA
末期 时间
染色单体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4N 2N
间期
前期
中期
时间 后期 末期
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
分析染色体、染色单体、DNA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染色体数
1
1
2
1
DNA数
1
2
染色单体数 0
2
2
1
0
0
当有染色单体时,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核DNA数= 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