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第一节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知识与能力
1、认识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简单过程和特殊意义,知道此为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第一次成功尝试;
2、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并与新经济政策对比,理解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策选择;
3、苏联成立和扩大小史掌握。

过程与方法
1、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书写知识结构图;
2、纵观社会主义运动史,分析十月革命的历史地位。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了解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必然性,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运动爆发的规律性和历史地位;
2、分析对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认识社会主义制度下政策制定的背景;
3、认识苏联扩大的历史,纵向分析了解苏联建立与扩大带来了的历史影响。

教学重点: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两个经济政策评价。

教学难点:十月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
教学方法:启发,分析,学生查找“苏联扩大小史”资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4世纪――资本主义兴起――16世纪、
1640年――近代史――1917年-现代史
请同学看目录,畅谈20世纪史的基本印象。

教师归纳:殖民体系的建立与终结;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大思潮、制度和阵营的并立,以及社会主义探索的挫折;最大灾难与最高水平文明的世纪;
介绍史学界关于历史分期的观点,指明教科书分期观点。

一、十月革命的背景。

1.俄国已具备帝国主义的各种基本特征;(客)垄断组织操纵经济。

2.封建农奴制残余和对外国资本的依赖,阻碍了俄国经济的发展;(客)3.俄国无产阶级组织性和战斗性强,有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

(主)
4.“一战”激化了矛盾。

(客)革命形势成熟
强调:列宁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专政、暴力革命、国家等学说。

列宁的探索表现于“战争引起革命”、“社会主义在一国率先建成”等内容。

十月革命爆发前夕,布党内有激烈争论。

①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

②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A、工兵代表苏维埃
B、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掌握主要政权)
③列宁《四月提纲》指出,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

[补充]介绍斯蒂芬·茨威格撰写《封闭的列车》,关于列宁回国的故事。

5.1905年革命作了总演习。

二、十月革命过程及建立苏维埃政权
过程:略述,非高中学习重点。

1.1917年11月7日,布尔什维克党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府。

2.1918年春,各地苏维埃政权建立。

3.措施
对内①②
以外签署《布列斯特和约》,退出大战。

三、十月革命的胜利的历史意义
1.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俄国历史影响
2.将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以消灭剥削为目的,以共同富裕为方向。

3.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4.使人类进入社会主义探索道路的新时期,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四、巩固苏维埃政权
1.原因国内外敌人勾结进攻苏维埃政权。

①②具体P4
指出:列强为什么干涉俄国革命。

2.措施
①军事――实行征兵制
②经济上――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工、农、商,强制劳动)
3.评价
①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保障军事上的胜利。

②巩固苏维埃政权。

③但不是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五.向社会主义过渡
1.背景:长期战争造成大量物质消耗,人民生活困难,矛盾激化,出现暴乱。

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

列宁提出,是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全面调整和修正。

1921年实施。

内容:四项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一一对应的。

此处略。

评价:据内容逐一评价,加深学生的理解,如是如何巩固工农联盟的?俄国怎样的国情?农民利益如何得到保护了?工农业生产是如何会恢复和发展的?均与学生一一启发中作答。

指明:这是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途径。

但不久斯大林出于强烈的愿望,以工业化方针取代之,有急于求成的一面。

列宁的这一政策定位与中国过渡时期总路线相似,均须“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六.苏联成立。

1922年,初有4个加盟共和国。

同学完成资料查找:苏联是怎样由俄罗斯联邦一步步扩大为15个加盟共和国的大联盟的?
今后请同学介绍,并指出扩大的积极和消极的两面。

[小结] 讨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点,请同学解释“为什么前者不是而后者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
[作业]编制“苏联扩大小史”
[课后反馈]
本课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承上启下,是本册内容的重点之重点,一定要搞清它的历史地位,并认真透彻地掌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