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实务模拟题10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5分)
1、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
B、废品损失
C、生产用动力
D、设备维修费用
2、对本期生产经营性支出,为了正确地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应划清的界限是( )。
A、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
B、制造成本和期间成本
C、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D、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3、制造费用表的编制( )。
A、按年
B、按季
C、按月
D、按旬
4、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结果比较准确,但分配计算过程较复杂的分配方法是( )。
A、计划成本分配法
B、顺序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交互分配法
5、可以计入“直接材料”成本项目的材料费用是( )。
A、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机物料
B、为组织管理生产用的低值易耗品
C、生产过程中间接耗用的材料
D、直接用于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
6、企业生活福利部门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科目是()。
A、应付福利费
B、职工福利基金
C、管理费用
D、生产成本
7、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
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D、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8、产品单位成本下降对成本降低指标的影响是( )。
A、成本降低额增加,成本降低率提高
B、成本降低额减少,成本降低率不变
C、成本降低额增加,成本降低率减少
D、成本降低额减少,成本降低率提高
9、如果某种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使用的方法是()。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固定成本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0、食品厂在生产一些时令、节令食品时,既可将品种法与分类法结合,又可以将()与分类法结合。
A、分批法
B、分步法
C、系数法
D、定额法
11、采用分类法的目的是()。
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
B、分品种计算产品成本
C、简化各类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D、简化各种产品成本的计算工作
12、成本还原是指从()生产步骤起,将其耗用上一步骤的自制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上一步骤完工半成品的成本项目的比例分解还原为原来的成本项目。
A、最前一个
B、中间一个
C、最后一个
D、随意任选一个
13、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应以()。
A、每种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B、每批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
C、产品类别设置成本计算单
D、产品生产步骤设置成本计算单
14、产品成本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是()。
A、分类法
B、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15、决定成本计算对象的因素是生产特点和()。
A、成本计算实体
B、成本计算时期
C、成本管理要求
D、成本计算方法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答卷”纸上相应的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20分)
1、按成本的归宿方式,可划分为( )。
A、直接成本
B、变动成本
C、间接成本
D、固定成本
2、下列哪些项目是将费用按经济用途划分( )。
A、制造费用
B、固定费用
C、直接材料
D、管理费用
3、制造成本发展经历了以下各阶段( )。
A、标准成本阶段
B、财务成本阶段
C、管理成本阶段
D、决策成本阶段
4、采用在产品按固定成本计价时应具备的条件是( )。
A、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但较稳定
B、月末在产品数量大且不稳定
C、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小
D、月末在产品数量大
5、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某批产品完工以前,成本计算单只需按月登记()。
A、直接费用
B、间接费用
C、工时数
D、生产成本
6、受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影响,成本计算对象有以下几种形式( )。
A、产品品种
B、产品类型
C、产品批别
D、产品生产步骤
7、商品流通企业成本费用包括以下内容( )。
A、商品进价成本
B、经营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8、下列哪些成本是按成本性态划分的(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9、成本报表的编制要求是( )。
A、数字准确
B、文字整洁
C、内容完整
D、排列整齐
10、反映费用支出情况的成本报表有( )。
A、生产费用表
B、财务费用明细表
C、管理费用明细表
D、销售费用明细表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答题纸上打“√”,误者在答题纸上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为了均衡成本负担,凡是数额较大的费用,均应作为待摊费用。
()
2、品种法只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
()
3、价值分析是指产品售价构成分析。
()
4、所有的成本报表,都是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填列的。
()
要求:(1)采用一次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2、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全年制造费用计划为234,000元,全年各种产品的计划产量为甲产品19,000件,乙产品6,000件,丙产品8,000年。
单件产品
工时定额:甲产品5小时,乙产品7小时,丙产品7.25小时。
本月份实际产量:甲产品1,800件,乙产品700件,丙产品500件,本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为20,600元。
要求:(1)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
(2)根据计算结果编制会计分录。
3、某企业本期生产甲产品400件,耗用实际工时5,000小时,实际工资总额9,000元,标准小时工资率2元,单位产品耗用标准工时12小时。
(2)产品成本计算单有关资料,见表二
要求:
(1)编制本月A产品各工序约当产量计算表(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本月A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不需列出计算过程);
(3)编制完工A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元表示)
成本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一)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B
2.B
3. C
4.C
5.D
6.C
7.C
8. A
9.C 10.A 11.D 12.C 13.B
14.D 15.C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AC
2.ACD
3.ABC
4.AC
5.AC
6.ACD
7.ABCD
8.AB
9.AC 10.ABCD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业务题(第1-4题每题10分,第5题15分,共55分)
1、(1)交互分配
供电分配率=4800/12000=0.4(元)
供水分配率==0.35(元)
供电车间水费=2000×0.35=700(元)
供水车间电费=2000×0.4=800(元)
(2)对外分配金额
供电车间=4800-800+700=4700(元)
供水车间=3500-700+800=3600(元)
供电分配率=4700/10000=0.47(元)
供水分配率=3600/8000=0.45(元)
产品耗用电费=8000×0.47=3760(元)
车间耗用电费=500×0.47=235(元)
管理部门电费=1500×0.47=705(元)
(合计4700元)
产品耗用水费=6000×0.45=2700(元)
车间耗用水费=700×0.45=315(元)
管理部门水费=1300×0.45=585(元)
(合计3600元)
(3)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8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800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7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700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3760
制造费用235
管理费用70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电) 4700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2700
制造费用315
管理费用585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3600
2、(1)甲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19000×5=95000(小时)
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6000×7=42000(小时)
丙产品年度计划产量定额工时=8000×7.25=58000(小时) 合计195,000(小时)
(2)年度计划小时分配率234000/195000=1.2元
(3)本月实际产量定额工时
甲产品定额工时=1800×5=9000(小时)
乙产品定额工时=700×7=4900(小时)
丙产品定额工时=500×7.25=3625(小时)
合计17525(小时)
(4)各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
甲产品制造费用=9000×1.2=10800(元)
乙产品制造费用=4900×1.2=5880(元)
丙产品制造费用=3625×1.2=4350(元)
合计21030元
(5)会计分录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0800
(乙产品) 5880
(丙产品) 4350
贷:制造费用21030
3、(1)实际产量标准工时=400×12=4800(小时)
实际工资率=9000/5000=1.8(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9000-4800×2=-600(元)有利
(3)借:库存商品 188500
贷:生产成本 188500
成本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题号的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5分)
1、根据有关资料,在若干个与生产经营成本有关的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是成本会计的( )职能。
A、成本核算
B、成本决策
C、成本预测
D、成本控制
2、辅助生产费用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要在( )分配。
A、辅助车间以外的各受益部门
B、在各受益单位之间
C、各辅助生产车间
D、各基本生产车间之间
3、应计入产品成本而不能分清应由哪种产品负担的材料、人工等费用,应( )。
A、不计入产品成本
B、按一定的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
C、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D、直接冲减本期损益
4、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适用于( )。
A、能制定比较准确的消耗定额的情况
B、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情况
C、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情况
D、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小的情况
5、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每月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节约差异或超支差异( )。
A、当月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
B、全部计入月末在产品成本
C、全部计入当月完工产品成本
D、全部计入管理费用
6、某工业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测定为4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为56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程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
A、45000元和11250元
B、45000元和11520元
C、34298元和21952元
D、40000元和16250元
7、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适用于( )。
A、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管理要求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
B、小批单件单步骤生产
C、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
D、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
8、影响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的因素有()。
A、产品产量
B、产品单位成本
C、产品的种类和规格
D、产品数量
9、适用于季节性生产企业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是( )。
A、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
D、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10、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在产品完工之前,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 )。
A、不登记任何费用
B、只登记材料费用
C、登记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直接计入费用
D、登记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
11、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产品生产成本表中,应反映上年成本资料的产品是( )。
A、主要产品
B、非主要产品
C、可比产品
D、不可比产品
12、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
A、产成品成本
B、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C、各步骤产成品中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成本
D、各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13、如果某种产品所耗用原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大,在产品成本的确定可适用的方法是( )。
A、约当产量法
B、在产品按年初固定数法
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算法
D、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法
14、分批法适用与( )。
A、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
B、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
C、大批大量生产
D、单件小批生产
15、某工业企业某种产品本月完工250件,月末在产品160件,在产品完工程度测定为60%;月初和本月发生的原材料费用共为41520元,原材料随着加工程度陆续投入,则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别为( )。
A、40000元和1250元
B、25000元和16520元
C、30000元和11520元
D、35000元和6250元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答卷”纸上相应的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费用的是( )。
A、辅助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
B、厂部管理人员工资
C、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
D、车间机物料消耗
2、下列各项中,为了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的费用界限有( )。
A、生产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B、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的界限
C、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D、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3、下列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分步法是()。
A、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B、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C、平行结转分步法
D、按计划成本结转分步法
4、成本计划的内容包括( )。
A、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计划
B、全部商品产品成本计划
C、制造费用计划
D、期间费用计划
5、生产成本报表主要包括( )
A、商品产品成本表
B、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
C、制造费用明细表
D、利润表
6、企业基本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在记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时,对应贷方账户可能有( )。
A、原材料
B、辅助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7、辅助生产车间分配转出的成本,可以借记( )。
A、低值易耗品
B、原材料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8、成本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 )。
A、对比分析法
B、比率分析法
C、差额分析法
D、趋势分析法
9、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主要有( )。
A、定额法
B、品种法
C、分类法
D、分批法
10、“废品损失”账户借方的对应账户可能有( )。
A、原材料
B、应付职工薪酬
C、应付账款
D、财务费用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答题纸上打“√”,误者在答题纸上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采用约当产量法计算在产品成本时,如果原材料不是在开始时一次投入,而是随着加工进度陆续投入的,其投料程度与其加工进度完全一致,则计算材料费用的约当产量与计算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应是一致的。
( )
2、采用各种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各月末都要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 )
3、产量变动之所以影响产品单位成本,是由于在产品全部成本中包括了一部分变动成本费用。
( )
4、在商品产品成本表中,可比产品降低额和降低率,是可比产品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相比的降低额和降低率。
( )
5、成本核算过程是划清费用界限的过程,也是费用归集分配的过程。
( )
6、辅助生产费用中用于基本生产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应记入“制造费用”账户。
( )
7、按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时,不需要将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全部生产费用由完工产品负担。
( )
8、对直接费用的处理,采用作业成本法与采用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是一样的。
( )
9、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高估了生产量小而技术复杂程度高的产品成本。
( )
10、采用代数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其结果最准确。
( )
四、业务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
第1-4小题每题10分,第5小题15分共55分)
2、资料:某企业当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16620元,生产A、B两种产品,A产品产量9500件,每件定额工时为30分钟,B产品产量8700件,每件定额工时为15分钟,
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在A、B两种产品之间分配人工费用并作出会计分录
3、某工业企业仅生产甲产品,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
3月初在产品直接材料成本30万元,直接人工成本8万元,制造费用2万元。
3月份发生直接材料成本75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万元,制造费用6万元。
3月末甲产品完工50件,在产品100件。
月末计算完工产品成本时,直接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数量比例分配,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采用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单位产成品工时定额20小时,单位在产品工时定额10小时。
要求:
(1)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
(2)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人工成本。
(3)计算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
计算步骤:
各产品定额消耗量
A产品定额消耗量=4000×3=12000
B产品定额消耗量=3200×2.5=8000
C产品定额消耗量=2400×5=12000
分配率=实际消耗量/∑定额消耗量=33600/32000=1.05
A产品实际消耗量=12000×1.05=12600
B产品实际消耗量=8000×1.05=8400
C产品实际消耗量=12000×1.05=12600
各产品应承担的费用
A产品应负担材料成本=12600×12.5=157500
B产品应负担材料成本=8400×12.5=105000
C产品应负担材料成本=12600×12.5=157500
2、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
A产品定额工时=9500×0.5=4750小时
B产品定额工时=8700×0.25=2175小时
分配率=16620/(4750+2175)=2.4元/小时
各产品应承担的人工费用:A产品应承担的人工费用=4750×2.4=11400
B产品应承担的人工费用=2175×2.4=5220
分录: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11400
-B产品5220
贷:应付职工薪酬16620 3、(1)直接材料成本分配率=(30+75)/(50+100)=0.7
甲完工产品应负担的直接材料成本=50×0.7=35(万元)
(2)直接人工成本分配率=(8+20)/(20×50+100×10)×100%=1.4%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500
—供水车间400
—运输车间500
制造费用——一车间2365
二车间2465
管理费用10300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3000(2500+500)
—供水车间4700(4300+400)
—运输车间9100(8600+500) 5、总加工程度:第一步:(12×60%)/50=14.4%
借:库存商品——B产品125000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B产品125000
成本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相应题号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分配方法中,不宜作为原材料费用分配方法的是()。
A、重量分配法
B、生产工人工时分配法
C、系数分配法
D、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
2、企业应当(),确定适合本公司的成本计算方法。
A、根据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
B、根据职工人数的多少
C、根据生产规模的大小
D、根据生产车间的多少
3、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指()分步法。
A、综合结转方式
B、逐步结转
C、分项结转方式
D、平行结转
4、由于生产工人操作上的原因造成的废品,称为()。
A、可修复废品
B、工废品
C、不可修复废品
D、料废品
5、“制造费用”账户()。
A、期末余额在贷方
B、不应当有期末余额
C、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期末应无余额
D、除季节性生产企业外,期末有借方余额
6、下列单据中,不应作为记录材料消耗数量原始依据的是()。
A、领料单
B、限额领料单
C、退料单
D、账存实存对比单
7、下列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中,不在辅助生产单位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是()。
A、直接分配法
B、一次交互分配法
C、代数分配法
D、计划成本分配法
8、经鉴定不需要返修就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其售价与生产成本的差额体现为()。
A、废品损失
B、销售损益
C、修复费用
D、营业外支出
9、产品成本是相对于一定()而言的。
A、数量和种类的产品
B、会计期间
C、会计主体
D、生产类型
10、应由本期负担的费用如果列作长期待摊费用,()。
A、会虚增本期利润
B、会虚减本期利润
C、可简化成本计算
D、可节约费用、成本
11、成本项目是指()。
A、生产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
B、生产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C、生产费用按经济性质的分类
D、生产费用按计入成本方式的分类
12、某厂生产的甲产品顺序经过第一、第二两道工序加工,原材料在第一工序生产开始时投入90%,第二工序生产开始时投入10%,则第二工序月末在产品的投料率()。
A、10%
B、90%
C、5%
D、100%
13、单件小批生产的成本计算期通常与()一致。
A、产品生产周期
B、会计报告周期一致
C、日历年度
D、生产费用发生期不一致
14、品种法成本计算期的特点是()。
A、定期按月计算成本,与生产周期一致
B、定期按月计算成本,与会计报告期一致
C、不定期计算成本,与生产周期一致
D、不定期计算成本,与会计报告期不一致
15、简化的分批法,()的分配是同时进行的。
A、间接计入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之间
B、生产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
C、直接计入费用和间接计入费用
D、间接计入费用在期末在产品之间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均填入“答卷”纸上相应的括号中。
每小题2分,共20分)
1、计算不可修复废品净损失应考虑的因素是()。
A、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
B、废品回收材料和废料价值
C、应由造成废品的过失人负担的赔偿款
D、应由企业负担的销售退回废品的运输费用
2、广义在产品包括()。
A、生产单位正在加工中的在制品
B、加工已告一段落的自制半成品
C、已完成生产过程,等待入库的产品
D、已完成销售的自制半成品
3、某厂生产的甲产品需经过铸造、加工、装配三个车间加工,该产品有可能以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为主结合采用()等成本计算方法。
A、品种法
B、分步法
C、约当产量法
D、定额比例法
4、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时,半成品成本的计算和结转,可以采用()两种方式。
A、综合结转
B、逐步结转
C、分项结转
D、平行结转
5、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是指()。
A、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应当直接计入
B、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应当采用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后再计入
C、各种费用都应当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
D、制造费用应当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6、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 ) 。
A、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B、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C、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的费用界限
D、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
7、工资费用核算的主要原始记录有( )。
A、产量记录
B、工作时间安排记录
C、工龄记录
D、考勤记录
8、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有( )。
A、约当产量比例法
B、交互分配法
C、固定成本计价法
D、定额比例法
9、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可以分为( )。
A、逐步结转法
B、品种法
C、分类法
D、平行结转法
10、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有()。
A、分批法
B、品种法
C、分类法
D、分步法
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者在答题纸上打“√”,误者在答题纸上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核算长期待摊费用,体现了权责发生制原则。
()
2、“生产成本”明细账应当按照企业确定的成本核算对象分别设置。
()
3、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和其他薪酬,可以合并计入“直接人工费用”成本项目。
()
4、不可修复废品是指技术上不能修复,或者支付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
()
5、企业应当按照制造费用项目设置制造费用明细账。
()
6、在产品约当量也就是在产品盘点数量。
()
7、品种法和分步法的成本计算期与生产周期不一致。
()
8、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是一致的。
()
9、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完工产品是指最后步骤的产成品,在产品是指广义在产品。
()
10、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因此,成本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
()
四、业务题(将答案填入“答卷”纸上相应题号的空白处。
第1-4小题每题10分,第5小题15分共55分)
1、某企业某月份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共同耗用A原材料1530千克,每千克3.50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乙产品实际产量1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丙产品实际产量为3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为4千克。
要求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法分配原材料费用并编制会计分录。
2、金城工厂加工车间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本年度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420000元,三种产品本年度计划产量分别为5000件、6000件、1600件,单位产品定额工时分别为40小时、70小时、50小时。
本年6月份生产甲产品600件、乙产品400
4、金悦工厂生产的丙产品经过三道工序顺序加工,原材料分别在各个工序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丙产品单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220元,其中,各道工序投料定额分别为132元、66元、22元,单位产品工时消耗定额为30小时,其中各工序工时定额分别为12小时、9小时、9小时;各工序在产品在本工序的完工率均为
成本会计实务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
一单选、1B 2A 3D 4B 5C 6D 7A 8B 9A 10A
11A 12D 13A 14 B 1 5A
二、多选1ABC 2ABC 3 AB 4AC 5 AB 6ABD 7 ABD 8AD 9AD 10ABD
三、判断1√ 2√ 3√ 4√ 5 × 6× 7√ 8√ 9× 10√
四、1
甲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50*3=450(千克)乙产品的材料定额消耗量=100*1.5=150(千克)
丙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300*4=1200(千克)材料定额消耗量分配率=1530/(450+150+1200)=0.85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450*0.85=382.50(千克)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150*0.85=127.50(千克)
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1200*0.85=1020 (千克)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382.50*3.5=1338.75(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27.50*3.5=446.25(元) 丙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020*3.50=357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