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 Word版含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知识点考题汇编含解析答案
![201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知识点考题汇编含解析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1ff81fbed5b9f3f90f1c21.png)
2013年全国高考生物真题分类知识点考题汇编含解析答案目录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 (1)考点2 细胞的结构 (8)考点3 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酶和ATP (16)考点4 细胞呼吸 (25)考点5 光合作用 (30)考点6 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凋亡 (47)考点7 遗传的细胞基础 (57)考点8 遗传物质——DNA (62)考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 (64)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 (69)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87)考点12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99)考点13神经调节 (109)考点14 体液调节 (121)考点15 内环境稳态与体温、水盐和血糖调节 (128)考点16 免疫调节 (136)考点17 植物的激素调节 (148)考点18 种群和群落 (161)考点19 生态系统和生态环境 (171)考点20 生物技术实践 (186)考点21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201)考点1 细胞的分子组成一、选择题1.(2013·广东高考·T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三点:(1)葡萄糖的合成场所和性质。
(2)葡萄糖与纤维素、糖原的关系。
(3)胰岛素的作用。
【解析】选C。
本题考查细胞分子组成、物质鉴定和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
葡萄糖可以在叶绿体中合成而不是线粒体,故A错误。
碘液是检验淀粉的试剂,淀粉遇碘变蓝色,葡萄糖无此反应,故B错误。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多糖,故C正确。
胰岛素能促进糖原的合成,而降低血糖的浓度,故D错误。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两点:(1)DNA和RNA的结构。
全国高考生物遗传学真题汇总
![全国高考生物遗传学真题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9ec61a9e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1d.png)
全国高考生物遗传学真题汇总
本文档汇总了全国高考生物遗传学的真题,旨在帮助考生更好
地准备高考生物遗传学科目。
以下是一些真题示例供参考:
1. 2009年全国高考生物遗传学真题
- 问题:什么是等位基因?请举例说明。
- 回答:等位基因是指在相同位点上存在的两个或多个基因的
一种形式。
比如在人类中,ABO血型基因的等位基因有A、B和O。
2. 2012年全国高考生物遗传学真题
- 问题:什么是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 回答:显性基因指在表型中能够表现出来的基因, 表现为显性
特征;隐性基因指在表型中不表现出来的基因,只在基因型中存在。
3. 2015年全国高考生物遗传学真题
- 问题:请说明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
- 回答:正常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数目为46条,其中包括44条
体染色体和2条性染色体。
体染色体呈现出双倍体形态,而性染色
体根据性别不同可能呈现出XX或XY形态。
这些真题的答案仅供参考,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
的研究和复。
希望考生能够通过这些真题加深对生物遗传学的理解,并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12ed5d0b4c2e3f5727637d.png)
考点11 生物的变异及育种一、选择题1.(2013•安徽高考•T4)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均有关的是()①人类的47,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②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④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⑤卵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A.①②B.①⑤C.③④D.④⑤【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明确以下两点:(1)正确理解联会发生的时间、场所及意义。
(2)正确分析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可能导致染色体变异的各种类型。
选C。
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与生物变异之间的联系,重点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是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①人类47,XYY综合征是由于精子异常导致的,卵细胞不可能提供Y染色体,因此YY染色体来自于精子,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两个Y染色体进入了同一个精细胞所致,与联会无关;②线粒体DNA 突变发生在细胞质内,与联会无关;③三倍体西瓜植株的高度不育是由于联会发生紊乱,难以形成正常配子所导致的,与联会有关;④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配子形成时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时发生分离,自交后代才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与联会有关;⑤卵裂属于有丝分裂,个别细胞21号染色体异常分离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与联会无关。
故C项正确。
2.(2013•福建高考•T5)某男子表现型正常,但其一条14号和一条21号染色体相互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如图甲。
减数分裂时异常染色体的联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一极。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所示的变异属于基因重组B.观察异常染色体应选择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C.如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男子产生的精子类型有8种D.该男子与正常女子婚配能生育染色体组成正常的后代【解题指南】准确快速解答本题需要弄清以下两点:(1)一条染色体的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属于染色体变异。
历年高考生物真题汇总:遗传专题
![历年高考生物真题汇总:遗传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f8decee3910ef12d2af9e77f.png)
历年高考生物真题汇总:遗传专题体验全国卷高考题考察探索遗传物质:年全国卷1、2。
(二轮复习资料32页)考察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全国卷1。
(33页)考察孟德尔定律及应用:年全国卷2、3,年全国卷2、3。
(37-38页)考察伴性遗传:年全国卷1、2,年全国卷1、2,年全国卷1、2。
(41-42页)考察可遗传变异:年全国卷3。
(46页)考察生物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年全国卷1。
(48页)考察生物进化及基因频率:年全国卷1。
(49页)一、遗传的分子基础1.(·江苏卷)(9分)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________。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 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________ 。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 T 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________ 。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 DNA 进行过程于时启用的起始点 ________(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________ 。
2.(·福建卷)(16分)人类对遗传的认知逐步深入:(1)在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纯合的黄色圆粒(YYRR)与绿色皱粒(yyrr)的豌豆杂交,若将F2中黄色皱粒豌豆自交,其子代中表现型为绿色皱粒的个体占。
进一步研究发现r基因的碱基序列比R基因多了800个碱基对,但r 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无酶活性)比R基因编码的淀粉支酶少了末端61个氨基酸,推测r基因转录的mRNA提前出现。
知识讲解——遗传信息的表达
![知识讲解——遗传信息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a541964814791711cc7917b4.png)
高考总复习遗传信息的表达编稿:宋辰霞审稿:闫敏敏【考纲要求】1.了解遗传信息表达的含义2.概述基因对性状的控制3.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特点4.理解关于转录和翻译的一些概念,如密码子、反密码子等。
【考点梳理】考点一、遗传信息的表达1.基因、蛋白质、性状的关系(1)生物的性状受基因控制,同时也受环境影响。
(2)基因上携带着遗传信息,可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途径如下:①基因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②基因还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2.遗传信息的表达(1)遗传信息:遗传信息一般指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
注意:DNA中碱基的排列顺序与碱基对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的含义相同。
(2)遗传信息的表达: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控制生物性状的过程,即其上携带的遗传信息的表达过程。
(3)图解:上图表示的为遗传信息在生物体中的传递规律,即中心法则,遗传信息的表达包括其中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考点二、遗传信息的表达——转录1.转录的概念转录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2. 转录的特点(1)转录的场所转录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叶绿体中也可进行。
注意:有DNA的地方便会有转录。
(2)转录的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原料:4种核糖核苷酸酶:RNA聚合酶(3)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模板链与合成的RNA间碱基互补配对)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G―C、C―G3. 转录的产物及去向如上图所示,转录的产物为3种RNA:(1)mRNA:一般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编码蛋白质(2)t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携带氨基酸(3)rRNA: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构建核糖体注意:此处有许多同学易走入一个误区,认为转录的产物只有mRNA4.转录与DNA复制的比较转录与DNA复制过程很相似,都包括DNA解旋得到模板、合成产物、DNA双链的重新螺旋等。
[精品]新高三生物复习真题精编考点9遗传信息的表达及答案
![[精品]新高三生物复习真题精编考点9遗传信息的表达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6ee5d04693daef5ef73de2.png)
考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反密码子是位于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解题指南】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携带,但一种tRNA 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
(2)细胞核、细胞质中的DNA都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选D。
本题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为命题线索,综合考查转录、翻译和细胞质遗传等知识。
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项错误;DNA聚合酶是蛋白质,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B项错误;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项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项正确。
2(2013·海南高考·T2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三点(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2)一种氨基酸可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
(3)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选D。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中心法则以及减数分裂相关知识。
A项,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故正确。
B项,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所以可能出现不同的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的情况,故正确。
项,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故正确。
D项,B1和B2为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配子中只能含有每对基因中的一个,故错误。
13-15年高考生物32题
![13-15年高考生物32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6bcf3dbd64783e09122bd8.png)
16年高三三轮复习限时训练八15321(9分)假设某果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且对于A和a这对等位基因来说只有Aa一种基因型。
回答下列问题:(1)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则该果蝇种群中A基因频率:a基因频率为。
理论上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Aa和aa的数量比为,A基因频率为。
(2)若该果蝇种群随机交配的实验结果是第一代中只有Aa和aa两种基因型,且比例为2:1,则对该结果最合理的解释是。
根据这一解释,第一代再随机交配,第二代中Aa和 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比例应为。
15322(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 A Y 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 A X a或Aa。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对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2)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那么可判断该女孩两个X A中的一个必然来自于(填“祖父”或“祖母”),判断依据是;此外,(填“能”或“不能”)确定另一个X A来自于外祖父还是外祖母。
14321.(9分)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
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杆对矮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的预测杂交结果。
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
(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按章节知识点汇编含解析
![2013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按章节知识点汇编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f8cb0d866fb84ae45c8da2.png)
2013年各省市高考真题分类汇编1、走近细胞及细胞的物质组成(2013江苏卷)1.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脂质不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B. 蛋白质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C. 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 糖类不参与细胞识别和免疫调节【答案】C【解析】有的脂质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如性激素(属于固醇类)参与激素调节,A错误;生物体主要的能源物质是糖类,B错误;核酸是生物体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C正确;细胞识别主要与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有关,糖蛋白是由多糖和蛋白质结合形成,D错误。
【试题评价】该题对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的基础知识,及与生命活动的关系进行考查,涉及面较宽,但难度不大,旨在考查学生的识记与理解能力。
(2013大纲卷)3.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 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 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 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 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答案】D【解析】HIV是病毒,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大量繁殖,A错误;HIV不含有核糖体,B错误;HIV主要攻击T细胞,C错误;HIV通过体液传播,所以在患者的血液中能够检出HIV,D正确。
【试题点评】本题综合了病毒、细胞器和免疫调节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难度适中。
(2013重庆卷)1.下列有关细胞物质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人体活细胞中氢原子的数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碱基组成相同C.多糖在细胞中不与其他分子相结合D.蛋白质区别于脂质的特有元素是氮【答案】A【解析】人体活细胞中水含量最多,因而H原子也最多,A项正确;DNA碱基种类有A、T、C、G,RNA 碱基种类有A、U、C、G,B项错误;多糖在细胞表面可与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糖蛋白,C项错误;脂质中的固醇和磷脂中含有N元素,D项错误。
【试题评价】本题考查组细胞的物质组成,属理解识记层次,难度较小,容易得分。
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2 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2 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e638ffdd88d0d233d46a7d.png)
考点12人类遗传病和生物的进化一、选择题1.(2013•北京高考•T4)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
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
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
由此无法推断出()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理解以下两点:(1)生物的特殊的性状表现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选择,共同进化。
选B。
本题考查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A项,只有长舌蝠才能取食长筒花的花蜜,避开了和其他蝙蝠的竞争;B项,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不知道有没有合适的生物为长筒花传粉,所以不能确定长筒花是否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C项,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项,由于只有长舌蝠才能取食长筒花的花蜜,二者相互适应,共同进化。
2.(2013•四川高考•T4)下列实验所采取的措施,不涉及“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原理的是()A.利用果胶酶提高水果的出汁率B.滴加肝脏研磨液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C.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D.利用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理解题意: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是催化剂的作用原理,即题目实际问的是哪项不是催化剂所起的作用。
选D。
本题以催化剂的作用原理为主线,考查酶及无机催化剂有关知识。
A项,果胶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故正确;B项,肝脏研磨液中有过氧化氢酶,其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故正确;C项,FeCl3溶液是催化剂,也能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故正确;D项,水浴加热提高胡萝卜素的萃取效率则是利用温度升高能提高胡萝卜素的溶解度的原理,与催化剂无关,故错误。
3.(2013·海南高考·T15)果蝇长翅(V)和残翅(v)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控制。
2013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共14套分18知识点_彩版)
![2013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共14套分18知识点_彩版)](https://img.taocdn.com/s3/m/2ab42bda5fbfc77da269b17d.png)
2013年生物高考题分类汇编目录专题一、元素化合物细胞结构与细胞的生命历程 (2一、元素和化合物 (2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三、细胞的生命历程(含减数分裂 (5专题二、细胞代谢(酶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和跨膜运输 (11一、酶与ATP (11二、跨膜运输 (12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14专题三、遗传与进化(遗传的细胞学基础物质基础进化 (27一、遗传的物质基础(DNA、染色体、基因的表达等 (27二、遗传定律及计算 (29三、进化 (43专题四、变异与育种 (46专题五、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50一、动物的内环境的稳态及神经-体液调节 (50二、免疫调节 (60三、植物的激素调节 (63专题六、生物工程与伦理问题 (68一、基因工程 (68二、细胞工程 (74三、胚胎工程 (80专题七、生态系统(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态工程 (81专题八、实验(教材实验梳理与探究性实验设计、选修1 (91①福建卷②天津卷③全国大纲卷④安徽卷⑤北京卷⑥四川卷⑦新课标I卷⑧新课标II卷⑨重庆卷⑩江苏卷○11浙江卷○12山东卷○13广东卷○14海南卷专题一、元素化合物细胞结构与细胞的生命历程一、元素和化合物1.(海南卷1.关于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所含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含有镁元素B.血红蛋白含有铁元素C.脱氧核糖含有磷元素D.胰岛素含有碳元素【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生物体化合物的组成元素【解题思路】叶绿素的组成元素含有镁,血红蛋白含有铁,胰岛素的本质为蛋白质故含有碳,脱氧核糖为五碳糖,不含有磷元素。
故答案选C2.(海南卷23.关于糖分解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A.甜菜里的蔗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果糖B.乳汁中的乳糖经水解可产生葡萄糖和半乳糖C.发芽小麦种子中的麦芽糖经水解可产生果糖D.枯枝落叶中的纤维素经微生物分解可产生葡萄糖【参考答案】C【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必修一糖类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本体属于背诵性知识点。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精编与解析(中)共36页word资料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精编与解析(中)共36页word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6147c77aeaad1f347933f65.png)
2015年高考生物试题分类精编与解析(中)专题四生物的遗传 1.(2015年安徽卷,4)Qβ噬菌体的遗传物质(QβRNA)是一条单链RNA,当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QβRNA立即作为模板翻译出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如下图所示),然后利用该复制酶复制QβRNA。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QβRNA的复制需经历一个逆转录过程B.QβRNA的复制需经历形成双链RNA的过程C.一条QβRNA模板只能翻译出一条肽链D.QβRNA复制后,复制酶基因才能进行表达【解题思路】RNA复制酶是催化RNA复制过程的,说明该病毒能以RNA 为模板,直接合成RNA,没有逆转录过程,A项错误;RNA虽然为单链,但复制过程中,必然有合成的新链和原来的母链形成双链RNA的过程,B项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一条单链QβRNA翻译出了成熟蛋白、外壳蛋白和RNA复制酶三种蛋白质,故至少可以翻译出三条肽链,C项错误;从题意可知,合成RNA复制酶在前,QβRNA复制在后,D项错误。
【答案】B【评析】本题考查单链RNA的增殖过程,考查理解能力与分析图表获取新信息的能力。
2.(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NA与ATP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B.一个tRNA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糖核苷酸组成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中的DNA上【解题思路】DNA与ATP都由C、H、O、N、P五种元素组成,A项正确;一个tRNA上只有一个反密码子,B项正确;T2噬菌体的核酸是DNA,其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C项正确;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拟核外的质粒DNA上,且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故D项错误。
【答案】D【评析】本题考查了DNA、ATP的化学元素组成,DNA的基本组成单位和在原核细胞中的存在部位以及RNA与反密码子的知识,考查识记理解能力。
3.(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016年高考生物分类试题及答案汇编知识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
![2016年高考生物分类试题及答案汇编知识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https://img.taocdn.com/s3/m/bb9f777baaea998fcc220e99.png)
温馨提示: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知识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1.(2016·全国卷Ⅱ·T2)某种物质可插入DNA分子两条链的碱基对之间,使DNA 双链不能解开。
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物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随后细胞中的DNA复制发生障碍B.随后细胞中的RNA转录发生障碍C.该物质可将细胞周期阻断在分裂中期D.可推测该物质对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解题指南】(1)题干信息:某物质使DNA双链不能解开。
(2)解题关键:DNA复制、转录时需要解开双链。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DNA复制与转录过程。
A项,DNA复制过程中需要将双链解开,解开后的每一条单链成为模板参与复制,加入该物质后DNA双链不能解开,复制过程受阻,故正确。
B项,RNA的转录需要DNA的一条链为模板,DNA不能解旋,转录不能进行,故正确。
C项,DNA的复制和转录发生在细胞周期的间期,阻断DNA复制和转录,细胞将停留在间期,故错误。
D项,癌细胞具有不断增殖的能力,加入该物质后阻断了DNA的复制,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故正确。
2.(2016·海南高考·T13)某种RNA病毒在增殖过程中,其遗传物质需要经过某种转变后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
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可抑制该病毒的增殖,但不抑制宿主细胞的增殖,那么Y抑制该病毒增殖的机制是( )A.抑制该病毒RNA的转录过程B.抑制该病毒蛋白质的翻译过程C.抑制该RNA病毒的反转录过程D.抑制该病毒RNA的自我复制过程【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
RNA病毒反转录生成DNA,需要的原料是4种脱氧核苷酸,物质Y与脱氧核苷酸结构相似,会混入反转录生成的DNA中,致使反转录生成的DNA不能整合到真核宿主的基因组中,影响病毒RNA及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抑制该病毒增殖,故只有C项正确。
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2014-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 Word版含答案
![2016届高三生物复习2014-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661e5f0b1c59eef8c7b48d.png)
知识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1.(2014·海南高考·T21)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真核生物基因”。
(2)关键知识: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基因突变。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
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①DNA 能携带遗传信息;②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不是DNA;③能与核糖体结合的是mRNA,不是DNA;④能转录产生RNA的是DNA;⑤反密码子是tRNA上的3个碱基;⑥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为基因突变。
根据以上分析,故B项正确。
2.(2014·海南高考·T24)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2)隐含知识:中心法则的内容。
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
A项中,若X是DNA,Y是RNA,则Z是RNA聚合酶,故A项错。
B项中,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核糖核苷酸,故B项错。
C项中,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逆转录酶,故C项错。
D项中,若X是mRNA,Y 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即蛋白质,则Z是氨基酸,故D项正确。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转录”“DNA的复制”“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b07fefd4d8d15abf234e24.png)
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两点:(1)三大遗传规律的经典实验:豌豆杂交实验和果蝇杂交实验,分别研究遗传规律,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
选C。
本题考查对经典实验的识记。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的基本规律;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艾弗里等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为DNA空间结构的构建提供依据。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题指南】注意题目要求验证的是孟德尔分离定律,因此所选相对性状应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应易于区分、便于统计。
选A。
本题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综合考查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A项,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可以采取测交或杂交,所以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最小;B项,如果所选的性状为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则结果容易统计,如果相对性状不易区分,则结果无法统计计算,对实验结论影响大;C项,孟德尔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对实验结论影响较大,无法证明;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才有说服力,D对实验结论影响大。
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 Word版含答案
![高三生物复习2013-2015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f62d60f78a6529647d537d.png)
考点10 遗传的基本规律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T5)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关注以下两点:(1)三大遗传规律的经典实验:豌豆杂交实验和果蝇杂交实验,分别研究遗传规律,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2)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研究生物的遗传物质。
选C。
本题考查对经典实验的识记。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遗传的基本规律;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格里菲思证明了转化因子的存在,艾弗里等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为DNA空间结构的构建提供依据。
2.(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6)若用玉米为实验材料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解题指南】注意题目要求验证的是孟德尔分离定律,因此所选相对性状应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应易于区分、便于统计。
选A。
本题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综合考查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A项,验证孟德尔分离定律,可以采取测交或杂交,所以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对实验结论影响最小;B项,如果所选的性状为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则结果容易统计,如果相对性状不易区分,则结果无法统计计算,对实验结论影响大;C项,孟德尔分离定律研究的是一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对实验结论影响较大,无法证明;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才有说服力,D对实验结论影响大。
2013——2015年高考真题汇编——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
![2013——2015年高考真题汇编——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https://img.taocdn.com/s3/m/55e8cd87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7c.png)
2013——2015年高考真题汇编——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2015年】1.(2005年课标I卷.6)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短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白化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下列关于这四种遗传病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短指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B.红绿色盲女性患者的父亲是该病的患者C.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D.白化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答案】B【解析】短指是常染色体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性女性中发病率一样;A错误。
红绿色盲是伴X遗传病隐性遗传病,女病父必病;B正确。
伴X显性遗传女病多于男病,因为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获得显性基因的概率大;C错误。
隐性遗传病往往隔代交叉遗传。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般隔代遗传;D错误。
2.( 2005年课标II卷.6)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答案】A【解析】人类猫叫综合征是人类的第5号染色体片段缺失导致;A正确。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相关知识。
3.(2005年山东卷.5)人体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
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B.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 Ab X aBC.IV-1的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1D.若I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与II-2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答案】C【解析】依题意并结合图示分析可知,I-1和I-2都只含有1个不相同的显性基因,可能的情况有两种:①若I-2的基因型为X Ab Y,则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其子女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正常)、X Ab X ab(患病)、X aB Y(患病)、X ab Y(患病)或X aB X Ab(正常)、X aB Y(患病),各个基因型出现的概率相等;②如果I-2的基因型为X aB Y,则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其子女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正常)、X aB X ab(患病)、X Ab Y(患病)、X ab Y(患病)或X aB X Ab(正常)、X Ab Y(患病),各个基因型出现的概率相等;综上分析,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A项正确;II-3的基因型一定为X Ab X aB,B项正确;II-4和Ⅲ-2的基因型均为X AB Y,II-4与II-3婚配,其女儿Ⅲ-3的基因型为X AB X aB或X AB X Ab,表现型正常,Ⅲ-2和Ⅲ-3婚配,其儿子IV-1的基因型为X Ab Y或X Ab Y,其致病基因来自于I-1或I-2,C项错误;II-1的基因型为X AB X aB,II-2的基因型为X aB Y或X ab Y或X Ab Y,二者婚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D项正确。
2013-2015年生物高考试题必修二
![2013-2015年生物高考试题必修二](https://img.taocdn.com/s3/m/3e013d02915f804d2b16c1eb.png)
必修2 遗传与进化1.(2013新课标卷II)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③肺炎双球转化实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验④T2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2.(2013海南卷)关于T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2噬菌体的核酸和蛋白质中含硫元素A.T2B.T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C.RNA和DNA都是T2噬菌体可利用寄主体内的物质大量增殖D.T23.(2013海南卷)甲(ATGG)是一种单链DNA片段,乙是该片段的转录产物,丙(A-P~P~P)是转录过程中的一种底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丙的组分中均有糖B.甲乙共由6种核苷酸组成C.丙可作为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C.乙的水解产物中含有丙4.(2015·海南卷·20·2分)关于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密码子位于m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B.密码子位于t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C.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D.密码子位于rRNA上,反密码子位于mRNA上5.(2015·海南卷·7·2分)下列过程中,由逆转录酶催化的是A.DNA→RNA B.RNA→DNAC.蛋白质→蛋白质D.RNA→蛋白质6.(2015新课标卷Ⅰ,5,6分)人或动物PrP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朊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可以诱导更多的PrP c转变为PrP sc,实现朊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朊粒侵入机体后可整合到宿主的基因组中B.朊粒的增殖方式与肺炎双球菌的增殖方式相同C.蛋白质空间结构的改变可以使其功能发生变化D. PrP c转变为PrP Bc的过程属于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7.(2014,海南卷)在某只鸟的一窝灰壳蛋中发现一枚绿壳蛋,有人说这是另一种鸟的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一、选择题1.(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T1)关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种tRNA可以携带多种氨基酸B.DNA聚合酶是在细胞核内合成的C.反密码子是位于mRNA上相邻的3个碱基D.线粒体中的DNA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解题指南】解题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由多种tRNA携带,但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
(2)细胞核、细胞质中的DNA都可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选D。
本题以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为命题线索,综合考查转录、翻译和细胞质遗传等知识。
一种tRNA只能携带一种氨基酸,A项错误;DNA聚合酶是蛋白质,在细胞质中的核糖体上合成,B项错误;反密码子位于tRNA上,C项错误;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能控制某些蛋白质的合成,D项正确。
2.(2013·海南高考·T2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需关注以下三点:(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
(2)一种氨基酸可对应一种或多种密码子。
(3)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选D。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中心法则以及减数分裂相关知识。
A项,基因突变包括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故正确。
B项,一种氨基酸可能有几个密码子,所以可能出现不同的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的情况,故正确。
C项,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故正确。
D项,B1和B2为等位基因,在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时,成对的基因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所以配子中只能含有每对基因中的一个,故错误。
3.(2013·浙江高考·T3)某生物基因表达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与该图相符的是()A.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B.DNA-RNA杂交区域中A应与T配对C.mRNA翻译只能得到一条肽链D.该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中【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注意以下几点:(1)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转录是形成mRNA的过程,翻译是指以mRNA为模板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2)碱基的配对原则:DNA-RNA杂交区域中A与U配对。
(3)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在基因表达上的不同:真核细胞中转录和翻译不能同时进行,而在原核细胞中,由于没有细胞核,所以转录和翻译可以同时进行。
选A。
本题综合考查基因表达相关过程和学生的识图能力,涉及RNA聚合酶的作用、杂交区域碱基配对情况、多聚核糖体、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基因表达时间和空间上的异同等内容。
A项中,图示过程为DNA的转录和翻译过程,通过图示可知: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同时开始mRNA的延伸,故正确;B 项中,DNA-RNA杂交区域中,DNA链上的碱基A与RNA链上的碱基U配对,故错误;C项中,由图可知,多个核糖体结合在该mRNA上,该mRNA翻译能得到多条相同的肽链,故错误;D项中,根据图示,转录和翻译同时进行,该过程发生在原核细胞中,故错误。
二、非选择题4.(9分)(2013·江苏高考·T32)图①~③分别表示人体细胞中发生的3种生物大分子的合成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过程②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2)已知过程②的α链中鸟嘌呤与尿嘧啶之和占碱基总数的54%,α链及其模板链对应区段的碱基中鸟嘌呤分别占29%、19%,则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所占的碱基比例为。
(3)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替换,而导致过程③合成的肽链中第8位氨基酸由异亮氨酸(密码子有AUU、AUC、AUA)变成苏氨酸(密码子有ACU、ACC、ACA、ACG),则该基因的这个碱基对替换情况是。
(4)在人体内成熟红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中,能发生过程②③而不能发生过程①的细胞是。
(5)人体不同组织细胞的相同DNA进行过程②时启用的起始点(在“都相同”“都不同”“不完全相同”中选择),其原因是。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明确DNA复制以两条链为模板,转录以一条链为模板。
(2)明确发生碱基对替换时,最可能是一个碱基对替换,两个碱基对同时替换的几率较小。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基因的表达。
(1)过程①以DNA两条链为模板,是DNA复制过程,过程②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是转录过程。
(2)如图:据图分析,与α链对应的DNA区段中腺嘌呤(A)所占的碱基比例为(27%+25%)/2=26%。
(3)密码子最可能的变化是一个碱基发生改变:AUU→ACU、AUC→ACC、AUA →ACA,对应的DNA碱基对的变化为T//A替换为C//G或A//T替换为G//C。
(4)没有分裂能力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成熟红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三者都不进行DNA复制。
人体内成熟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不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而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能进行转录和翻译过程。
(5)②是转录过程,不同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转录的基因不完全相同。
答案:(1)细胞核(2)26% (3)T//A替换为C//G(A//T替换为G//C)(4)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5)不完全相同不同组织细胞中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知识点9 遗传信息的表达1.(2014·海南高考·T21)下列是某同学关于真核生物基因的叙述:①携带遗传信息②能转运氨基酸③能与核糖体结合④能转录产生RNA⑤每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个反密码子⑥可能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真核生物基因”。
(2)关键知识:DNA分子的复制、转录,基因突变。
选B。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相关知识。
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①DNA 能携带遗传信息;②转运氨基酸的是tRNA,不是DNA;③能与核糖体结合的是mRNA,不是DNA;④能转录产生RNA的是DNA;⑤反密码子是tRNA上的3个碱基;⑥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为基因突变。
根据以上分析,故B项正确。
2.(2014·海南高考·T24)在其他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在试管中加入物质X和物质Z,可得到相应产物Y。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X是DNA,Y是RNA,则Z是逆转录酶B.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脱氧核苷C.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限制性内切酶D.若X是mRNA,Y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则Z是氨基酸【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2)隐含知识:中心法则的内容。
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心法则的相关知识。
A项中,若X是DNA,Y是RNA,则Z是RNA聚合酶,故A项错。
B项中,若X是DNA,Y是mRNA,则Z是核糖核苷酸,故B项错。
C项中,若X是RNA,Y是DNA,则Z是逆转录酶,故C项错。
D项中,若X是mRNA,Y 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大分子即蛋白质,则Z是氨基酸,故D项正确。
3.(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连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转录”“DNA的复制”“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
(2)关键知识:基因的表达,DNA的结构与复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选C。
本题主要考查基因的表达、DNA的结构与复制、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A项中,转录即是合成mRNA的过程,必须有RNA聚合酶的参与,正确。
B项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均可发生DNA的复制,正确。
C项中,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脱氧核糖之间是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的,错误。
D项中,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而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用甲基绿和吡罗红的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同时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正确。
4.(2014·四川高考·T3)将牛催乳素基因用32P标记后导入小鼠乳腺细胞,选取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的某个细胞进行体外培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小鼠乳腺细胞中的核酸含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B.该基因转录时,遗传信息通过模板链传递给mRNAC.连续分裂n次后,子细胞中32P标记的细胞占1/2n+1D.该基因翻译时所需tRNA与氨基酸种类数不一定相等【解题指南】(1)题干关键词:“32P标记”“仅有一条染色体上整合有单个目的基因”。
(2)关键知识:核酸的碱基和五碳糖种类、转录的模板链、密码子的简并性、DNA 半保留复制。
选C。
本题考查核酸的种类及组成、基因的表达、有丝分裂及DNA复制。
A项中,细胞中核酸有DNA和RNA两种,含有A、G、C、T、U 5种碱基,4种脱氧核苷酸和4种核糖核苷酸共8种核苷酸,故A项正确;B项中,转录时只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链,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mRNA,故B项正确;C项中,细胞分裂n次获得2n个子细胞,含32P的母链只有两条,因此只能有两个子细胞含有32P,其所占比例是1/2n-1,故C项错误;D项中,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可以有多个,因此翻译时同一氨基酸可能由不同tRNA来转运,故D项正确。
5.(2014·安徽高考·T3)分别用β-珠蛋白基因、卵清蛋白基因和丙酮酸激酶(与细胞呼吸相关的酶)基因的片段为探针,与鸡的成红细胞、输卵管细胞和胰岛细胞中提取的总RNA进行分子杂交,结果见下表(注:“+”表示阳性,“-”表示阴性)。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成红细胞中,β-珠蛋白基因处于活动状态,卵清蛋白基因处于关闭状态B.输卵管细胞的基因组DNA中存在卵清蛋白基因,缺少β-珠蛋白基因C.丙酮酸激酶基因的表达产物对维持鸡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很重要D.上述不同类型细胞的生理功能差异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解题指南】(1)关键知识:鸡的体细胞中都含有整套的鸡的遗传物质,在不同细胞中含蛋白质不同是由于细胞分化、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2)思维流程:探针基因片段与RNA进行分子杂交→阳性,说明存在相应的RNA→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选B。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相关知识。